第四十五章 结果注定

弘文阁例行的会议,比以往勤快了许多,很多大佬们商讨出来的共识,最近一年在外朝执行率很高,相较当初弘文阁就是个摆设不同,现在依托长孙皇后的倚重,弘文阁确实恢复了一点“相权”。

只不过这个“相权”,分润出去的有点多。

除了弘文阁大学士马周之外,其余诸学士,以及与会的各部部堂,多多少少都沾染了一点点“相权”。

哪怕是上任没几天的张亮,这光景开会的时候,开口说话也是有人听的。

“来年各地路桥数量颇丰,武汉人言‘集中力量办大事’,路桥诸事,便是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方能成事。‘星汉银行’如今在地方州县谈判,倘使工部梳理诸事,来去甚是麻烦,不若设置一个差遣,专管此事。”

主持会议的马周先行提了个建议,他“抛砖引玉”的意思很明确,只不过砖头是抛出去了,有没有玉那就不清楚了。

“郧国公,你怎么看?”

坐张亮旁边的,是吏部尚书侯君集,这老流氓面带微笑,看张亮眼神很是和气。对过马周下首,则是新晋上位的“警相”秦琼,秦琼旁边坐着的是尉迟恭。两个门神就是摆设,基本不提什么意见。

侯君集上首坐着李靖,这老胖子纹丝不动,大概是因为皇帝和他之间的嫌隙随着贞观朝的剧变随风而去,如今心态好了不少的老胖子,很喜欢列席会议。

听个响看个热闹也是好的。

“老朽怎么看不重要,诸公怎么看才最重要……”

笑呵呵的张亮心里暗骂:老夫能说个甚么?还老夫怎么看?豳州老狗不当人子!

此时此刻的张亮,恨不得一炮轰死侯君集,豳州大混混摆明了没安好心。他开口说什么都不成,据理力争给工部撑腰,早就注定的事情,他偏要去做“螳臂当车”,到时候同僚们怎么看?可要是说马相公说得好说得妙,他回工部上班,说不定上厕所会被人溺毙在茅厕里。

“这土木营造之事,分门别类,单独操持,本就是有先例的。近有薛河北,远有徐湖南,都是如此嘛。”

侯君集看了看迂回众人的表情,就知道这帮老杂碎都想捡现成的。不过他侯君集就喜欢做恶人,不但要做恶人,还要做大恶人。

他是吏部尚书,怕个鸟?

工部小杂鱼敢扎刺,六品以下全撸了,看谁敢废话!

“工部原本路政司,委实有些庞大,单列出来重组一个衙门,正当其时。武汉如今都有交通局,掌管路桥诸事,这朝廷也可以拿来效仿嘛。既有良好成例,用用又何妨。”

又扫了一遍各大巨头们的表情,一个个都是若有所思的弱智模样。连教育部总理大臣孔颖达,也是一副要努力思考可行性的模样。

实际上整个套路全都安排好了,无非是挑个人出来唱黑脸。

要说唱黑脸,最合适的其实就是教育部总理大臣孔颖达。因为老孔上位,就是一路骚操作啊,闪断了不知道多少人的腰。

他本就是新部门的最高长官,这时候讲一点人生经验,是很有好处的。

只不过孔颖达想了想还是作罢,这个黑锅,他不敢背。路桥上的事情,投入太高,砸了工部不知道多少人的油水饭碗。侯君集不怕被人敲闷棍,因为侯君集自己武力值也很好,还是吏部尚书,他孔颖达老胳膊老腿的,还是省省吧。

“旧年带兵,也是要临时设个拆迁,这路桥诸事,虽说和行军作战不同,但做事道理相通。老夫以为侯尚书所言甚是。”

让马周有点意外,李靖这个胖子居然开了口,而且摆明了要支持削弱工部。不过转念一想,也很正常,李靖知道此事真正开刀的,绝对是二圣。这么多年下来,李胖子就一个套路,皇帝说的都对,皇上圣明,陛下万岁……完毕。

李靖都跳出来支持,不少人见状,就知道风头起来了,立刻开始“附议”。

整个弘文阁内部,都是一阵阵磨刀霍霍的动静。

与会旁听的魏王李泰表情复杂,等散会之后,就找到了杜楚客,把今天弘文阁例行会议的“共识”,说给了杜楚客听。

“不知大王是为此事所忧,还是为何事所愁?”

“这卫国公都开口支持,莫不是工部当真要拆分路政司?这是大事啊!”

见魏王李泰如此激动,杜楚客内心有些看低李泰,不过还是跟李泰说道:“这二十年来,卫国公行事很是明确,举凡陛下支持的,他便支持。”

顿了顿,杜楚客又道:“倘若陛下反对,卫国公亦是坚决反对!”

“这是自然,他……嗯?”

李泰猛地肥肉一抖,一个激灵,顿时明白了过来,“此事圣人是支持的?!”

瞪大了眼珠子,胖胖的李泰这才反应过来,今天弘文阁里坐着的一群老狐狸,都他娘的在演戏。

原来事情早就注定,是自己皇帝老子安排好的,现在弘文阁的讨论,不过是演给外朝的人看。

而且李泰把事情稍微捋了一下,更是觉得,今日侯君集上来就问张亮怎么看,怕不是张亮这个工部尚书,也是早就知道的。

再思前想后,张亮是从督造九鼎的位子上,转任工部尚书。这是张亮第二次当工部尚书,工部老人尚在,肯定不会察觉到这里面有什么问题。

可现在一看,这是早早挖好了坑,就等着切半截工部的身子埋下去。

“那‘星汉银行’大张旗鼓地走了一遭,为的就是调动工部资源,以给中枢理由?”

也的确不愧是自幼聪明的李泰,此时把事情串联起来之后,他立刻得出了一个毛骨悚然的结论,“京城和武汉做了交易?!”

武汉上洛访问团大张旗鼓地演戏,调动了数州数十县的官绅世族以及寒门豪强,如此大的规模,让工部的一个部门去接洽,很难应付得过来。只有单独列出来一个衙门,才有把专业的事情做好。

而朝廷这边,顺水推舟,正好把越发膨胀,而且将来会更加膨胀的工部拆解出来。

侯君集今天说武汉有交通局,那京城搞个交通监还是路政总署还是交通部,都是可以的。

毕竟早有成例,不是没有现成的案例在,典型就是湖南土木大使,张德的正牌老丈人徐孝德。

而且徐孝德早年还是军器监少监,也就是将作监的前身。理论上来说,当年徐孝德为“湖南土木大使”,就是挖了不少将作监的墙脚。

总不能说以前将作监挖得,现在轮到工部了,就各种不行吧。

“杜君以为,倘使新置衙署,何人可为长官?”

“河北薛大鼎,洛阳杜楚客。”

依然神情淡定地说话,杜楚客并非是盲目自信,而是朝廷的现实需要,就摆在那里。

当然了,如果调动“湖南土木大使”徐德入京,也不是不可以。不过皇帝那里是过不了关的,谁叫徐孝德是张德正牌的老丈人呢?

哪怕张德还没有把徐慧娶过门。

“薛河北怕是要为河北‘使相’,返转中枢之事,非是当下。”

常年在政治中心,李泰眼力并不差,虽说现在很多心思都淡了,可基本的能力素质还是摆在那里。

当年若非房遗爱这个王八蛋让他名声毁于一旦,也不至于让他到现在处处玩个马后炮,过过干瘾,基本没什么意思。

在杜楚客跟前,再怎么言出必中,也毫无意义。

“本王就提前恭喜杜君高升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倘使某接手此事,怕是引来诸多不满。”

杜楚客并没有因此而欣喜,他不接手这个差事是不行的,京兆杜氏需要有人镇住场子。杜构远在东海,国内的事情,就没办法面面俱到。

所以从收益上来说,杜楚客为了京兆杜氏,也得接手。

更何况,皇帝需要他接手,武汉那帮疯狗同样需要,甚至那些个能接手但是家底不厚的,也希望他接手。

众望所归到一定程度,你要是不接受……不仅得不到一群疯狗的友谊,可能还会收获一群恶狗的敌视。

毕竟,事到如今,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两边都路演到这种程度了,谁敢坏了好事?

至于说接手……只怕为了摆平大鬼小鬼的掣肘,就要消耗大量京兆杜氏的人脉关系,少不得还要跟各路牛鬼蛇神打交道。

此间辛苦,杜楚客比谁都清楚。

第二十五章 筹谋第二十三章 麻烦第六十四章 南郊直道第三十七章 天命难破第三十二章 同一件事第二十九章 兴师问罪第二十二章 道理相通第五十二章 祖孙闲谈第六十四章 真诚拜访第八十五章 防微杜渐(大年初二第一更!)第八十章 免税成兵第三十七章 艳刀第九十二章 营救之人第六十九章 修通之后第四十七章 翁婿会第三十三章 烦闷第二十八章 边缘第四十四章 祥瑞中的祥瑞第三十六章 高句丽君臣第九十九章 老铁帮个忙第九章 老李有章程第七十六章 唯利是图第八十七章 小娘子们第七十六章 目瞪狗呆第十七章 谜一样第九十章 宰辅难当(一更)第二十四章 定胡碑(第二更)第三十五章 柴二的阴影第六十六章 所付几何第十一章 太子又至第四十三章 进阶版本第四十四章 面圣第八十六章 略有不同第九十章 这是什么力量第十章 歪脑筋第三十七章 礼法第九十五章 决心第五十一章 很好第九十七章 这节奏不对第五十几章 今天太平无事第七十几章 生命第四十五章 结果注定第五十二章 要多读书(第二更)第八十八章 忍者神帝第七十四章 女儿国第五章 太平地界第七十章 非一日之功第六十八章 倒腾第七十五章 奋斗第七十五章 浴血奋战第九十八章 讲究第八章 瓜分无份第五十七章 狗命不同第四十七章 决心第八十八章 让利第十六章 白氏来人第四十四章 封神(第三更)第二十一章 俯卧撑第十六章 交配权第六十二章 不请自来(请票上身)第九十三章 人瑞之断第七章 令人拜服第八十七章 俱往矣第六章 河中风雪第八十五章 寻思着第二十二章 社长第七十二章 为兄长考虑第四十六章 表哥的进化第四十章 自发性第四十八章 见者有份(第二更)第十三章 张公谨成婚(二更)第九十六章 产业兴盛第九十九章 一个意外第五十三章 知识就是力量第七十五章 另类孤臣第七十八章 塞北义商第六十八章 吃人有理第五十章 数百年风流第六十一章 天下之大第五章 和蔼可亲我李氏第十一章 天气太热第十六章 君无戏言第四十五章 奇人奇事第九十六章 平稳第七十九章 安排第三十九章 做媒第七十六章 非理性第五章 忠孝后辈第六十六章 韩剧害人不浅第三十六章 震惊第七十二章 富矿(推荐票!)第十二章 冲突第八十几章 关洛人事第二十四章 都是好诗啊(第二更求推荐票)第八十一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第三十四章 要负责第五十六章 半步人瑞第五十八章 狗官第八十四章 出乎意料(猪年初一第二更)第三十七章 太子来了(二更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