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徐德升官

李董又去给炎黄烧了点东西,薛延陀扛把子人头一颗,外加几百个凑数的铁勒诸部贵族。虽说孔祭酒再三强调,要按照基本法来走流程,但最后还是皇帝任性了一把,搞了钦定。

“春耕乃是大事,太子做的不错。”

拂面的春风吹的人懒洋洋,李世民带着群臣,在渭南农地上视察。此刻太子已经下了地,手中的鞭子一挥,八头牛拖着重犁,深耕翻地。

“这犁,怎地还带轮子的?”

已经在京畿地区上班的尉迟门神很是惊异,“而且还用了八头牛!”

“啧啧,俺当年要是家里有头牛,还出来打个屁的仗。”尉迟恭祖上也是苦逼,他爹跟着鲜卑人到处打仗。当时流行搞个鲜卑名字,你跟哪个老大,哪个老大就给你弄个名字。

比如说杨坚,他就有个鲜卑姓氏普六茹,因此之前也可以被称作普六茹坚。尉迟恭祖父和父亲两代人都是泥腿子,要不是有点气力,像他们这种贫下中农,立刻被打倒,剁了喂狗或者攻城填壕沟。

家里有牛的,那起码也是村霸一级的地步,少说也有一两千土鳖跟着混饭,弄个邬堡屯粮毫无压力。

“这犁头,有名堂,有名堂啊。”

尉迟老魔到底是下过地的,将袍子一撩,过去摸了摸翻出来的土:“这家伙什,好东西。”

他眼珠子一转,嘿嘿一笑,冲将作监的人问道:“这物事,值个几钱?”

“回吴国公,需一贯光景。”

“恁地贵,莫不是你们这些渣滓,贪墨了工钱?”

老魔头一听这犁头价格,顿时不爽。

负责人徐德一听,吓了一跳,赶紧道:“下官绝不敢贪墨工匠血汗,实乃制作八牛犁需要些辰光。且长安制器之法,多赖人力,远不如……”

说到这里,徐德自己话都停了。他是被吓了一跳,情不自禁地冒出来这些话。而尉迟恭眉头一挑,顿时咧嘴一笑:“你是徐孝德?”

“正是下官。”

“俺记得你,你有个能说会道的姑娘,听说六岁就能识文读写,还能作诗。嘿嘿,俺问你,听说东宫有人领你去塞上寻张操之,可有此事?”

徐德脸顿时垮了,但对面的老魔头是四大天王之一,没办法,只好点点头:“此乃太子殿下提点,下官获益匪浅。”

“你这厮不善制器营造,获益匪浅个屁。”尉迟恭一脸不屑,拍了拍手中的泥土,然后插着腰道,“俺若猜得不错,大概是太子让你去跟张操之学手艺的吧?将作监有能耐的俺认识,但你不是有能耐的。想必这八牛犁,也是张操之送给你的吧?”

老魔头是谁,长安首富四大天王,这种小伎俩能瞒过他?徐德无奈,只要点点头道:“吴国公慧眼如炬。”

“你当真不会做官。啧啧,若是别人,便是死活都要矢口否认。你承认了此事,若是有人揭发,你还想升官?”尉迟恭摇摇头,“你是实诚人啊,比那个小王八蛋强多了啊。”

感慨万千的尉迟老魔一想起当年和张德会面,唯一的感想就是自己裸奔长安,然后被皇帝喷了个狗血淋头。

“塞上制这八牛犁,要几钱?”

“看形制,两百五十文到七百文不等。”

尉迟日天顿时眼睛亮了:“好啊,好啊好啊,很好嘛。”

拍了拍徐德的肩膀,老魔头这才道:“你放心,俺不会坏你好事。好好做事,总有人提拔你的。”

“谢吴国公美言。”

言罢,老魔头回到皇帝仪仗中,李董问他:“敬德,去做甚么?”

“回陛下,俺去问了问徐孝德,看看这八牛犁的成果。”

“噢?有何说道?”

“胜百农一日勤耕。”

众人都是一惊,那些个家中田地大块大块的,都是兴奋无比。连温彦博都是眉头舒展,笑而不语。

“此乃利器也。”

“有此八牛犁,可省民力甚多。”

“关洛中原江淮,皆可用之。”

“可惜剑南之地陡峭多山,可惜了。”

不过这事儿对北方拥有大量土地的人家而言,确实是个好消息。

于是等李承乾的春耕秀结束之后,皇帝带着小弟们就回去讨论推广的事体。把徐德叫过去仔细询问之后,众臣发现这八牛犁造价有点贵,于是决定在民资不富的地方,朝廷出犁,农民可以租用。

如此一来,可以解决地块分散,耕种零乱的情况。

随后徐德就飘飘忽忽地离开了皇宫,在街上迎着春风,感觉整个人都要飘了。

老板的大舅哥长孙无忌对他很隐晦地说了,这样的德政,办的漂亮,给太子加分的同时,给皇帝也舔了光彩。你是有功的人,朝廷和皇帝会记住你,组织决定对你另有重用,你做好准备。

于是徐德回到城西家中,他闺女就笑嘻嘻地问道:“耶耶,今日可是有甚么喜事?”

六岁的小丫头,手中捧着一卷新印的《诗》,放在书案上后,这才给徐德倒了一杯清水,温热合口。

“惠娘啊,你看耶耶,做个五品官,合不合适?”

“耶耶可是因那八牛犁,立功了?”

小姑娘聪明伶俐,竟是能揣摩此事,让徐德欢喜无比,抱着闺女道:“长孙公略有提点,言著作郎尚有一缺。只是……”

“耶耶,只是什么?”

“只是白天吴国公却也说过一句话,其言塞北新定,必先行设立牧监,上牧监增补十数人。吴国公直接问为父,若是属意,可以提携。”

比起长孙无忌,尉迟恭说话比较直白。而且老魔头为什么会和徐孝德说这些,徐孝德自己也能猜到,还不是因为张德张操之的面子?

但比起著作郎,很显然上牧监才是肥缺,他虽尽心做事,可这世道总得吃饭,总得让家人过的舒服。湖州出来做官,十五岁就入仕,历尽磨难不说,多少有些壮志受挫。此间机会,让人有些心动。

“耶耶,升官不好么?”

“好是好,只是塞北那里,为父也是不熟。再者,若是为父离开长安,岂不是还要带着你一起走?苦寒之地,只为父一人,倒也不算什么。可若是苦了蕙娘,为父如何心安?”

他说罢,却见徐惠笑道:“耶耶对我真好。”

“那就留长安!”

一看女儿那微笑,徐德整个人都要化了,什么狗屁前程,全抛脑后。

第二十九章 见一面第七十二章 水墨画第五十四章 基业长久第十八章 陆师兄求助第十三章 武氏女第二十五章 一生平安第七十九章 见缝插针第五十八章 雅事第十七章 又到河北第八章 南海宣慰使第八十五章 有钱的反派第八十一章 兴许是大智慧第九十七章 方向问题第五十七章 何来不妥第十七章 半日闲第一章 挫伤第二章 胡汉三的威力第六章 露面第十六章 “老爷爷”第五十九章 凛冬将至第八十一章 江阴之行第七十三章 调查第十六章 荒诞时代第二十九章 “狂妄”第三十一章 道友(第二更)第五十九章 冷静第三十七章 天命难破第六十三章 拜访第三十一章 不一样的长安城第十二章 振作家门第五十八章 最恶世代第二十九章 畅想第九十六章 产业兴盛第五十二章 就是直接(第三更)第三十一章 告于皇天后土第五十四章 相当粗暴第八章 拿下(我只是想要点票)第十章 进一步第六十八章 不可告人第二章 贼第四十三章 内奸就是爽第二十一章 西征万象第七十四章 踏浪而行第四十八章 此间节操第八十二章 刀第十章 进一步第三十二章 法不传六耳第五十四章 业余爱好第十二章 乱第三十一章 谁是张小乙(求推荐票)第五十四章 犹如关东之门户第五章 跑官第九十三章 人瑞之断第六十二章 开阔眼界第五十六章 柴嗣昌的忧郁第七十八章 远西风云第十六章 这勾当第十二章 睡吧第七十六章 深藏不露第六十一章 天下之大第十章 提督第十三章 张公谨成婚(二更)第三十四章 新部门第七十六章 为国献身第三十章 迷途羔羊第七章 令人拜服第八十一章 兴许是大智慧第八十六章 铁面方能无私第十六章 幽州来客(第三更)第四十章 略作安排第五十七章 执着的人第九十九章 摸底第七十三章 杨六郎的差事第三章 躁动第二十六章 君子六艺第八十二章 人物第二十八章 和想象的不一样第三十七章 太子来了(二更求票)第八十八章 官场第五十三章 结果论第七十九章 杜断之断第一章 一个声音第九十九章 做成一门生意第九十五章 令公所谋第三十九章 万里海角第七十二章 分家第五十一章 无豚不成家第七十一章 要做鸡头第九十七章 积德种树第二十七章 好机会第四十五章 有利可图第八十五章 继续饮鸩止渴第六十九章 互相安慰第七十八章 极品飞马2(三更)第四十二章 跑不了第三十三章 东海共识第三十章 约谈第八十三章 形象第八十九章 六旬老汉功夫好第九十九章 流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