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发动

奚人旧地离白狼水还很远,起先奚部俟斤还在霫部以东,后来突厥灭亡,就迁徙牙帐到了真河。俟斤还偷偷地自称可汗,跟辽西北边自称奚王,要跟高句丽平起平坐,还有模有样地让人跑长安想要混一套鼓纛。

结果李世民都懒得理他们,这帮瘪三除了和契丹人杂交,全部无亮点。

张公谨上任定襄都督府都督后,奚人就从松散联盟打回原始部落形态。有那么一丁点儿奴隶制社会结构苗头,就嗝屁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连他们的姻亲契丹大贺部,也赶紧撇清关系,说这等悖逆天朝之人,实乃夷狄禽兽也。

然后奚人就删号了。

朝廷顺势拿下真河白狼水,设营州,封白狼山。完了琅琊公主李蔻,挎弓到了某条河,立了个碑。

契丹杂胡高句丽人没反应过来,幽冀的豪门同样没反应过来,因为张公谨当时的位置,应该是大唐的军事势力最北端。河北诸地都还在定襄都督府以南,英俊的张叔叔要在草原上卖弄帅气,河北人不知道也是正常的。

控制了东部草原,北地大族才觉得别扭,因为等于说和草原上的贸易往来,全部都在朝廷的监视之下。

而张公谨,不是那么好拉拢的。

比城北徐公帅三倍的张叔叔没结婚那会儿,慢说卢氏,就是清河人,也在琢磨是不是甩只家养的崔氏女,看帅气的张叔叔会不会上钩。

结果么……车震害死人。

但不管怎么说,白糖的利润极高,尤其是东海小国的贸易,赚头极大。光靠珍珠皮草互贸,卢氏在河口的利润,一年可以达到六十万贯。

可卢氏毕竟是大家族,怎么可能满足区区利润。

土地他们没有放手,有了新的财源之后,在张公谨提供边境安全保障的情况下,他们顺势在平州蓟州大肆扩充田地。

然后暴涨到一百五十万亩以上。

卢氏的核心嫡系也就几百人,本家大概三万,分家加起来约三十余万人。这些都没有把仆役和雇农还有奴隶算进去,如果只要是人就计入人口,卢家在北地影响的人口,可以过百万。

贞观年的总人口,账面上连两千万都没有,五门七姓就影响四分之一天下人口,可想而知李唐皇族怎么会容忍这样的怪物。

然而五门七姓,不仅拒绝了皇族李氏的联姻,甚至还拉拢了两任皇帝的班底功臣。传统贵族选择了和新贵斗争又联合,却始终没有和皇族发生任何关系。

投鼠忌器,如果武力消灭豪门,不是不可以,但首先是豪门引发的动荡,会席卷整个中原地区。其次皇帝班底中亦有豪门子弟和姻亲,他们会坚决反对,这涉及到政治利益和社会收益。最后就是如果动手,以豪门世家的道德底线,恐怕会毫不犹豫地勾结突厥契丹高句丽或者其他什么鬼东西。

世家口中喊的是家国,国可以亡,家必须存。不说什么南北朝,只说强大无比的汉朝,也是在这样的冷漠眼神中,轰然倒塌。

但不管怎么说,既然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李世民就要以皇帝的目光去看待事情。除了内部稳定,外部威胁就是契丹和高句丽,契丹消灭之后,接下来的目标就两个,东边高句丽,西边吐谷浑。

因为羊毛的关系,伏允跑去鄯善久不东归,于是重心自然转移到辽西。

老话说的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放一千五百年后,这句话概括成了四个字:地缘政治。

皇帝要考虑地缘政治,但世家不需要。

为了在干死高句丽的过程中,减少掣肘和必要的损失。李世民不得不加强幽冀的控制,而自然要削弱在幽州的世家实力。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卢氏。

既然卢氏在白糖的贸易中狂欢,那么李世民就不介意挥舞刀子剁下去一刀。

至于死不死,不重要,哪怕只是斩断一只手,也是胜利。

初夏,去年的灰糖在加工成白糖之后,整个冬季和春天,都是加工淡季。而皮草交易量却大大攀升,卢家于是选择了空卖实买。

给蛮子们的是河北白糖牌票,因为山东某些地方的白糖被他们直接买走,所以河北白糖牌票增补了不少。

又通过房玄龄的关系,长安加印了两倍白糖牌票。

那些捏着三个月交货契约的蛮子们,白糖没有看到一袋,但皮草鹿茸灵芝珍珠人参,都是实打实的拿了出去。

而边境土豪们,同样大肆采购白糖。其中就是以李德胜李德志为首的勋贵子弟,他们在做羊毛生意的时候,同样从蛮子那里积攒了一大批皮子,同样跟卢氏进行了换购。

四月中旬,坦叔从长安回到怀远,告诉张德,工坊停工了。然后江南道的货半颗没有转给卢氏,尽管卢氏抬高了整整两成的价。

“要开始了啊。”

张德浑身都在抖,二十八岁就杀哥宰弟且为乐的人,是好惹的?

漳河河口的码头,保利营造修建的交易所突然就沸腾了起来。

“交货!交货!我的货你今天就要给我!苏州的船都靠岸了!你跟我说没有货!”

“你们汉人太坏了!拿了我们的皮子,拿了我们的药材,拿了我们的珍珠,却半点白糖也没有!你们……你们是想逼死我们吗?!”

“那是卢家!你个蛮子胡说什么!难道我们不是汉人?难道我们也拿了你们的好处不成?!”

然后那个穿着鹿皮的草原汉子就把貂皮帽子一把抓了下来,眼睛血红地盯着卢家的管事:“你不给我货,我回去也要被俟斤剥皮,与其那样死,不如杀了你一起死!”

“住手!这里不能动刀子!”

“卢幼孙呢?!让卢幼孙出来!入娘的,老子走上千里路,五台山走到这里脚都快断了。他娘的连根毛都看不到!入娘的这也算人?!”

“被躲着,叫卢幼孙出来!”

交易所都快被掀翻了,打砸抢的胡人汉人到处都是,也不知道是谁又传出了风声,卢家别说白糖,手头连现钱都没多少。

“退钱!退钱啊——”

“我不要白糖了,这趟船老子空走,他娘的去新罗装一船女人都比来漳河强!”

“我把平州的宅子都卖了,就为了收点白糖卖高句丽去,现在货没有,钱也没有,我不活了——”

然后有人跑卢家在漳河河口码头的院子前自杀,有上吊的,有剖腹的,有撞墙的,有吞砒霜的,有抹脖子的……

卢氏在漳河河口的话事人是卢幼孙,他是卢家嫡系子孙,此刻脸色发白,嘴唇发抖地问旁边的年轻子弟:“文渊,去都督府打探消息的人回来了吗?李德胜手里的白糖,愿不愿意先转给我们?”

卢文渊同样脸色难看,道:“我父亲亲自去的,现在还没有消息。”

“崔家那边……”

“这不是崔家能支持的,我们敲定红白双契,是在长安。买糖人的货,都是在那里下的。而白糖,全天下只有张操之的工坊才有产,但现在却被朝廷查封,停工了。张操之自己都在怀远,恐怕……他自身难保吧?”

卢文渊深吸一口气,然后道:“先筹钱!”

“家主那边已言,如今范阳本宗也快见底,除非用粮食抵……”

“粮食?”

卢文渊突然笑了,然后吼道,“这年头粮食拿来喂狗吗——”

粮价已经贱到不能再贱,屯粮有个屁用!谁会要粮食?蛮子吗?蛮子哪怕买山东的粮食都比他们的好啊!

卢幼孙被吼的冷汗淋漓,然后道:“那……卖地?”

第四十章 探底第三十二章 李震嫁妹第二十八章 为了猪肉第四十二章 大明宫第六十一章 走对了路第七十三章 官声第六十四章 暗箭第九十五章 混合双打第二十一章 跳第五十四章 不能接受第五十五章 田地产出第五十四章 惭愧第八十四章 混成了大反派第九十八章 朝野“合流”第九十二章 良心第七十一章 有才无德第八十二章 至西域第九十三章 口感炸裂第四十二章 百万贯(求推荐票)第四十二章 不是等闲第五十七章 和说好的不一样第六十二章 病退第六十八章 热闹非凡第三十二章 认清自己第六十三章 轻松第六十八章 吃肉长生(第五更)第三十五章 横槊赋诗(第三更)第二十一章 取悦之道第四十六章 教育大鳄第八十三章 贵族不易(猪年初一第一更!新年老铁们大吉大利!)第六十八章 无人理会第九十八章 安排第四十二章 门路第二十章 同人不同命第八十七章 小娘子们第八十二章 新政令第八十七章 心痒难耐(二更)第七十六章 崔娘子的麻烦事第四十一章 孰为南都第八章 刨食之辈第四十四章 面圣第八十章 单挑(二更求票)第三十二章 诱惑力第二十五章 要上船第八十九章 六旬老汉功夫好第三十一章 告于皇天后土第十三章 很满意第三十二章 馊主意第三十四章 要优雅第二十九章 见一面第九十九章 意外之外第十七章 谜一样第三十三章 还是算计第九十五章 摩诃耶那提婆奴手札第五十七章 何来不妥第四十九章 女秘书第九十四章 在川上第六十八章 一支穿云箭第三十三章 还是算计第三十六章 雏形第九十九章 微变第四十六章 沔州行第三十二章 顺势第八十四章 江湖险恶第九十八章 君臣之谈第七十三章 治世以大德第九十五章 再议第九十七章 态度第九十六章 平稳第八十三章 猜测第一章 保利营造第二十一章 西征万象第四十七章 封建和建设第六章 放飞自我第四十七章 良心第三十一章 赚头第七十三章 凭本事吃饭第八十一章 教育工作者第九十五章 已非当年少女第九十七章 地方变化第五十三章 赞第六十一章 铁板虎贲第八十六章 新式林场(大年初二第二更!)第十八章 取名秦怀道第十八章 经验和总结经验第七十章 秉持第七十九章 暴发户们第十二章 春天要骑马(一更)第三十章 迷途羔羊第十一章 自己搬起来的石头第六十章 搓你狗头第四十一章 专利司不成第三十六章 追求数量第三十五章 灵醒做事第七十章 事有偏差第三十一章 烦得很第七十章 战栗第三十章 心累第四十八章 此间节操第七十四章 身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