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浪里白条

有些消息,级别不够的话,根本连脉络都搞不清。薛大鼎作为一州刺史,能知道房玄龄祖籍在清河,门庭在历城,能和清河崔氏拉上交情,就已经非常不错了。但他到底不是中枢出身,很多事情,远不如张德知道的多。

京中宝马,除了李董之外,拥有最多的,无非就是那些军中宿老。李奉诫拿了李震的腰牌,在李勣那里借了两匹快马,然后就把消息连续从长安送到洛阳,洛阳送到沧州。

“原来如此,郑王李元礼迁徙徐王,如今是徐州都督了。”

李元礼比张德小三岁,也是个小郎君,时常在务本坊外求着程处弼他们带他玩。也是个喜欢骑马射箭的熊孩子,要不是皇家管的严,早就出来浪的飞起。

“奉诫这消息来得及时啊。”

如果只看这次山东士族迎接房玄龄,清河崔氏青州房接待,也没有什么不妥之处。毕竟房家的门庭如今是在历城,归属青州,而不是什么祖籍清河。

可是张德把一些消息串联了起来,首先李奉诫快马传来的一个消息,皇帝让李元礼迁徙徐王。而徐王的母妃是郭婕妤,郭婕妤又是贝州刺史郭孝恪的阿姊,而李元礼被封徐州都督,都督府司马则是崔弘道。

而崔弘道,正是接待房玄龄的人。

绕了老大的一个圈子,结果都特么是自己人在玩。

“唔……奉诫倒是有心了。”按照李奉诫从忠义社打听来的消息,今年朝廷可能会把郭孝恪从贝州调走,可能是去赵州,还是在河北道。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有人提举郭孝恪为左骁卫将军。

这就有点儿意思了,虽然张公谨现在不管事儿,可他到底是左骁卫的大领导,而且还是老领导。打突厥的时候,还给李靖做了副手,军方地位不弱。如果郭孝恪真的混了一个左骁卫将军,那么就相当于张公谨的二把手。

名义上,郭孝恪就算是张公谨这一头的。

别的不好说,张德借着这个名头,都能和郭孝恪这个贝州刺史坐下来拉拉家常。叫一声世叔,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好!”只要有这么一层关系,清河崔氏那边,也能谈,别的不敢说,他好歹也有个梁丰县男的头衔在。加上张公谨当年起家,清河张氏也有相助,同是挥公之后,这香火情还是能讲一讲的。

不过张德并没打算通过清河张氏来和清河崔氏沟通,这就是个砝码,增加自己的份量罢了,实际意义并没有多少。

“看来李二这回没有急着弄钢铁,估计还是在清河崔氏身上。”

老张想到这里,顿时笑了,既然如此,就先赶紧把河北道经营好。这里和关内道不同,关内道被李世民吃的死死的,雍州一带更是李氏的基本盘,想要使坏,太难了。河北道不同,张德来了河北之后,有数州跟他有来去。

最重要的,现在做茶叶生意,走北边草原,他是完全不怕的。张叔叔一个调令,就能让定襄军免费帮张德做保镖,理由还很充分,震慑契丹嘛。

唯一制约张德拿着茶叶大捞特捞的,不是什么物流人工或者市场,而是产量。茶叶不是羊毛,薅羊毛不挑羊,可茶叶它挑树啊。

只有三年四年的茶树,才能进行采摘,而且单位亩产也不过是三十斤左右。注定了茶叶不可能卖成白菜价,别说唐朝了,就是一千五百年后,这也是没办法解决的事情。

除非茶树的叶子全撸光还能马上用霸王洗发水长出来,那么卖成白菜价,也没人说什么了。

老张拍文科生领导马屁的时候,也知道了一个不起眼的小知识,那就是全国产茶的省份有十八个,茶园总面积勉强突破四千万亩。

这可是工业化完成的中国,在现代化农业技术和茶园管理条件下,也没办法让茶叶彻底变成咸菜,唐朝就更别想了。

贞观年的茶汤,他放葱!

关于茶叶搂钱,老张唯一庆幸的是自己老家是江阴,苏州府地面上,比他有钱的没他人脉广,人脉广的没他有钱,完美啊。

然后湖州徐家是他老丈人,环绕太湖的所有茶园,他都能通过人脉纳为己用,更完美。

随后越州钱家,也就是会稽钱家,因为死鬼老爹张公义炫富胜出的缘故,会稽茶山不说尽数落入张氏魔爪,起码也是沾了很大的关系。就是现在,会稽钱氏的当代宗长钱范,还拼尽心思想要从江水张氏手中夺回曾经的基业。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自从张公谨叫张德去了京城之后,江水张氏在江南,越发地有钱,也越发地任性了。

茶叶来源是不成问题的,问题在于扩大茶树种植面积。关内道的经验,就没办法放在河北道了。

关内道比如怀远城,耕地面积记录在册的,连二十万亩都没有。可是河北道只要不是多山的县城,最少也是五十万亩。所有上县都在百万亩以上,万顷良田真不是说说的事情。

只是土地利用率,此时还毫无意义,光一个粮食产出,别说和河南比,连河东都不如。张德提议种茶树,薛大鼎之所以同意,正是基于现实条件。粮食亏空是人为因素,跟土地无关。但要让治下百姓老老实实搂着老婆造人,然后努力干活,没点好处,谁也不是傻的。

河北并不适合种茶树,条件对茶树来说,有点艰苦。降水量日照都不合格,不过土壤矿物倒是合适的茶土,硬要种的话,一年也能收点,但要说和南方那样一年四季都能搞,就别想了。

薛大鼎并非没有找农学高手询问过此事,但再三考虑之后,针对沧州地广人稀的情况,发展茶树种植园,可以十年之内做个过渡。一是有了一笔收入,二是茶园相对于农田,伺候起来没那么繁复,单位土地束缚的劳力相对很少,三是本地无主之地实在是太多,加上又经常做黄泛区,细分耕种毫无意义,统筹规划,反而更加合理。

其实张德也很清楚,茶树最北一般也就是河南,然后往东绵延到山东半岛,河北基本是没什么产量可言的。

可现在茶叶均价两三百文,这还是在茶叶大宗交易的市场脱手价。进入消费市场,还要增补一二十文,入陇右党项人地盘,直接就是六百文,入吐蕃则是八百多文,接近一贯。

至于金山以北,那真是一贯的价钱,李思摩要不是手头没有那么多茶叶,他能包三十万贯左右的销量。

比起一千五百年后,在公元七世纪的贞观年,茶叶处于一个极端的供不应求。

李世民和清河崔氏要是谈妥的话,大唐经济圈以内两三千万人口的市场,足够赚出一座铁打的太极宫。然而老张却并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如今掌握最多海船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

除了苏州原本的海船,萧二公子提供的大匠和工人,还能提高尖底船的生产规模。

一艘尖底船的吨位大概在一百五十吨左右,一船粗茶,算一百文一斤,就是三万贯毛利。如果走新罗这条线,去的时候卖茶叶,回来的时候载着新罗婢,一夜暴富就是这样的简单。

如果硬要对张德现在的船队实力一个描述,李董代表世界政府的话,老张他就是四皇之一的白胡子,规模特别大,船只特别多,人脉广实力强,可惜美中不足武装力量差了些。

就算现在朝廷想要开始造船,生产速度远远比不上张德。而且老张在沧州的新船坞又要修建,漳河河口的造船厂也已经规划完毕,露天造船船坞已经开始新建第一艘河北道产出的尖底船。

短期内,或者说五年之内,渤海黄海东海,没有人能够在海贸上挑战张德的地位。

而就算清河崔氏想要弄船只,也只能选择合作,清河崔氏也没有办法直接强取豪夺,因为同张德合作的人中,有博陵崔氏,有孔家,有虞家,还有南朝遗族,以及左骁卫左卫左武卫的新贵,还有太上皇李渊。

哪怕清河崔氏联合李董把张德一干人等全部干了,他们也没办法短期内就盈利,因为如果是海贸的买方对象,在苏州市舶使虞昶帮忙之前,江水张氏就已经经营多年。自长江口北上,以琉虬为中转,获利虽然没有直达东瀛或者新罗百济那般丰厚,却也有了一套人脉关系。

不论是客观现实,还是主观意愿,李世民和清河崔氏,都不会选择对抗,这是一种理性思考,哪怕从内心出发,李世民巴不得张德去死……

所以,考虑了自己的优势,又整合了房玄龄这次做采访使的所有情报,再加上对皇帝个人意图的分析,张德大胆断定:他十六岁这一年,光茶叶,少说也要赚个二十万贯。

金山银海钱为浪,老张为了努力造出小霸王学习机,那必须得变成铜钱浪潮里面的白条鱼啊。

第四十九章 艺术生(推荐票)第六章 极品飞马1第四十四章 反派第七十九章 经验第八十三章 猜测第六十五章 农事院第九十五章 放屁马第六十章 愁啊第八章 拿下(我只是想要点票)第五十八章 理解错误(迟来的一更)第五十八章 烈火烹油第三十七章 太子来了(二更求票)第三十三章 还是算计第三十六章 追求数量第七十章 德政(有三江票没?)第九十二章 雪里寒梅第九十二章 事业第五十三章 掏钱花钱第五十一章 皇恩浩荡第二十六章 铁路第八十一章 惊人业绩第八十二章 斛薛少年历险记(求票)第九章 樱桃第二十六章 君子六艺第八十章 外劳办第四十七章 妙不可言第八十八章 快上车!(第二更)第四十章 过山东第六章 其乐融融第五十八章 公子哥第八十五章 螃蟹相第二十七章 例外第五章 大丈夫第二章 震荡第二十四章 不同凡响第五十四章 老头乐第八章 张、班后列第五章 抓老鼠的第七十九章 见缝插针第十章 众犬第四十八章 合法抗洪第七十五章 另类孤臣第二十一章 不死心第八十二章 至西域第二十一章 胃口好第七十六章 狂第四十七章 张德的七夕(第一更)第三十八章 编排第七十章 高人(第二更)第十三章 奇葩本位制第二十四章 定胡碑(第二更)第七十九章 又到取名时第十一章 绝不装逼第九十九章 宣纸第十一章 看透第二十四章 刷新认知第五十一章 我妈干什么的第二章 弄巧成拙第八十一章 友好会谈第五十一章 杀人者第六章 哟第七十章 面面相觑第九十八章 意思第七十六章 马蹄声来第二十三章 奇特画风第八十九章 德不配位第八十九章 女子当自强第七十九章 需要思考的钻被窝第八十四章 肥年第六十八章 印证第八十三章 猜测第五十章 民为贵第八十一章 冬天里的一把火第八十五章 大建是大计第十四章 野性第六十一章 回忆狗第七十八章 进京打牌第九十八章 喜欢第十章 进一步第三十四章 还是不要放过第七十四章 明则第三十五章 横槊赋诗(第三更)第五章 遗留第八十四章 挑战来临第九十六章 微小工作第七十四章 打钱第八十六章 烦心事第九十二章 骤变第五十六章 蚂蚁们第三十五章 疯了第三十八章 钱老板故智第五十二章 过招第四十二章 不是等闲第五十七章 千金买马骨第四章 大惊喜第七十三章 调查第八十八章 乐见其成第一章 共识第十四章 新玩法第七十章 旧年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