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雪里寒梅

哔哔啵啵,长安体面人家早就用起了火塘火炉,京内亲民官更是早就宣传过炉子封闭会产“瘴气”,于是乎就眼见着楼阁之间多是用兽首雕琢的铜铁烟囱,分外的好看。

而此刻的梁丰县男府内,后院的实验室外,雪中凉亭,摆着一个火盆,盆里烧着木炭。披着袍子的张德和披着袍子的李奉诫蹲在那里,像极了城墙根等着活计的把式,二人都蓄了须,青涩和成熟并存。

“哥哥,程三郎……”顿了顿,李奉诫瞳孔伴随着火苗忽上忽下而扩张收缩,然后抬头有些迟疑,“程三郎会和我们一条心吗?他……他毕竟是程公的儿子。”

“处弼鲁莽,但并非刻薄愚蠢之人。”

张德抬头看着天上空空洞洞的一望无际,很是认真道,“爵位、功名……唾手可得之物,于你我兄弟诸人,有甚个趣味?”

似乎是腿蹲的麻了,拍了拍李奉诫的后辈:“处弼是个有想法的。”

好一会儿,回想起程三郎跑去塞北一呆就是年月累计,李奉诫认可地点点头:“哥哥说的是。”

河套旧时军道,张松昂抬起三连手弩抵近射击,只听得几声闷哼,叽里呱啦的突厥语让马背上的薛不负整个人心神一震。

夜里不曾有人高声,只听得闷哼低吼,又是一阵阵马蹄踩着积雪嘎吱嘎吱的沉重声响,噗噗噗……有人栽倒在雪地里,活是活不了的。

嘭!

弓弦震动的声音,噗的一下,又是一声闷哼,啪嗒一声,栽倒在地的突厥骑士似乎是被一箭穿喉。

然后发出了“哈……哈……哈……咕咕咕”的奇特声音,张松昂认得这个声音,他在辽东的时候,那些死在射雕手箭下的高丽奴,如果被一箭穿喉,也是这样的。没有惨叫声,因为发不出来,大口大口的想要呼吸却不可得,血水迅速地喷射然后引发窒息。

这样死去的人,会拼命地挣扎,拼命地……

那死后扭曲的身体,就像是关中油锅里新炸的麻花。这是新出的吃食,用了好多的油,面食带着油脂的芬香,这是无比的美味。小小的麻花,扭扭曲曲,丑陋却又令人垂涎。

张松昂第一次看到死人居然能扭曲成那个样子的时候,震惊无比。

他不想有一天自己这样死,不是他怕死,而是太丑。

锵!

有锋利无比的东西要贴身砍过来……

嗤!

一刀划过,新制横刀轻松将怀远郡王府上在贞观六年制的唐军制式横刀斩断,那声音,就像是试刀时候切开一叠宣纸,分外的好听。

干净利落,从不拖泥带水。

噗!

比刚才更响的一声,然后一声“嗤”响,大量的温热液体从某个地方喷射出来,接着似乎是有什么重物飞远了,落在雪堆中,嚓的一声,就没了别的声音。

然后又是一具尸体,栽倒在地。

孤零零的河套马没了主人,就这样原地打着响鼻。

斛薛部的老探马,他虽然缺了一条腿,可夜里的一双眼睛,明亮的和野狼一样。他看的清清楚楚,那栽倒在地的突厥骑士,脑袋不见了。

令人头皮发麻,却又内心充满了力量,浑身灌满了气力。原本瞧着绵软的后生,竟是这般的生猛!

天大亮,给长安写了一封信的张青月有些紧张地看了看外面的大车行,忙忙碌碌一如往常,然后松了口气。

李全忠好些天没来了,也不知道为什么。

贞观九年的二月,充满了奇怪的事情,月初的无头尸案,如今还是没有破,案情迷离之处,让长安好事者也津津乐道。

游侠儿们的谈资,不外是谁谁谁本领高强。体制内的官僚们又开始了三令五申的“侠以武犯禁”排查工作,青皮们也短时间没了消遣,连去平康坊外面碰瓷都成了非常奢侈的致富途径。

“吐谷浑旋即可定,克明,朕欲借此涤荡关陇,当如何?”

公司高速发展带来的发展红利,三五十年是吃不完的。但李董作为天可汗二世,思维上和天可汗一世还是有一点共通的,再加上圣人可汗当年也曾经琢磨过,万一股东们想要换董事长,自己没有还手之力该怎么办?

于是关陇军事集团在崩解的过程中,是隋唐皇帝们锲而不舍要把权力中心东迁的现实表现。

当然了,山东士族那帮死傲娇是另外一个事情。

杜天王虽然瘦瘦弱弱的样子,可他黝黑的皮肤,堆叠的抬头纹,都不能遮掩身上深沉如海的气势。

如今的李董,虽然江山越来越大,可和这些当年的公司高管谈话,也越来越有坐下来好好谈的意思。

当年杨家的那些合伙人联手把杨坚抬到了圣人可汗的位置上,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把天可汗给弄下来。

关陇那些傻叉是覆灭了,可是伴随着新贵军功子弟的开枝散叶,关中这地方,水太特么深了。

作为天可汗二世,而且还要做圣人可汗二世,以及千古一帝前几位的唐皇,李皇帝真要是大力出奇迹,那些渣渣也的确不是对手。但李董想要的不是这么一点儿。

因为过度开发的缘故,如今的关中原本是秦汉时期的关中,这点资源对李董来说看不上。他需要更多的人口,更多的资源,然后牢牢地掌握在核心皇权中。万一哪天四方有变,他的后代们得有翻身的本钱。

所以张德这个江南来的神经病小土豪带着小伙伴们修了京洛板轨,他很高兴,然后愉快地让朝廷一巴掌撸过来,狠狠地上下其手里里外外爽了一把。

物流的利润可以出让出去,但关键时候不能感冒……得听李皇帝的。

“臣以为……”

杜克明显然早就知道老板的心理生理需要,然后连忙给李董解决一下需要,“可正式设洛阳为东都,增派官员。八年新修运河,约七千里,洛阳四出槽渠,几近三十处。彼时体制,不可为之。陛下可新增槽渠官署,调度山东……”

至于用点什么样的人才去捞……去为人民服务,那就是皇帝的事情了。关中那些个曾经跟着老董事长吃肉的大汉,怎可能为了仨瓜俩枣就跪在李董脚下唱征服?必须得加钱!

然后这些关中大汉和山东士族在捞钱这方面讨论心得出现了分歧,那么一定是要有裁判员的。

李皇帝觉得自己绝对不会吹黑哨。

杜天王觉得皇帝圣明。

贞观九年,朝廷商讨新设槽渠司衙署的可行性,并且表示为了缓解长安粮食运输压力,可以在洛阳仓新增一处转运仓,增补仓监,各设吏员等等……

而与此同时,老张和某条突厥疯狗,都在为雪地无头尸体案脑壳疼。

第七十四章 打钱第五十一章 讲义气的寄生虫第九十九章 圣裁第四十章 发达第五十八章 理解错误(迟来的一更)第五十五章 卢照邻(求票)第九十四章 二次问对第五章 抓老鼠的第十四章 狗何必为难狗第九十三章 判断第十八章 弄璋之喜第七十九章 读书人的事第七十三章 预见第九十三章 新酒第十一章 血腥味第四十九章 挥毫泼墨第六十二章 特殊对待第三十一章 烘炉第六十九章 进取第五十三章 成长第六十八章 现实和想象第九十三章 怀德碑第六十四章 方向第九十九章 一个意外第二十七章 恶鬼第九十七章 粗鄙老汉第四十九章 床笫之语第六十章 天命在汉第九章 老李有章程第五十章 星星点点第三十二章 同一件事第十四章 吃“韭皇”第六十一章 我跟太子交情莫逆第六章 生无可恋第五十一章 天家子女第十四章 优势碾压第三十九章 灰糖(第二更求票)第二十七章 成熟的土壤第二十七章 成熟的土壤第八十章 鸡肋第六十七章 “招股”第四十一章 保佑第三十三章 另请高明第八十章 鸡肋第八十一章 兴许是大智慧第九章 一点点区别第四十一章 杀了我第八十一章 江阴之行第七十五章 “灭国”第六章 茫然热闹第三十三章 还是算计第六十二章 不请自来(请票上身)第七十四章 身毒第十八章 天赋第八十四章 一觉醒来第八十章 鸡肋第六十四章 事发第十九章 课业第九十七章 风平浪静第十三章 大哥第八十四章 撒谎第十五章 上山行第五十一章 讲义气的寄生虫第五十二章 人在江湖第二十五章 这奇葩的画风第七十七章 钱太多第二十章 怠慢第二十九章 特殊贸易第七十九章 杜断之断第四十四章 面圣第八十一章 腥味第八十一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第三十七章 太子来了(二更求票)第七章 种树第四十六章 老好人第四十一章 神油(第三更)第一章 一只唐朝的工科狗第三十二章 顺势第二十章 同人不同命第九十九章 一个意外第三十六章 震惊第九十九章 开道第五十三章 有蛇出洞第五十四章 认知之外第二十六章 正义的铁拳第七十三章 官声第十章 众犬第十章 江夏王第八十章 鸡肋第五十六章 萌芽第三十三章 开导第七十六章 狂第十八章 经验和总结经验第十章 进一步第三十三章 胡无人第五十四章 决心第九十八章 西域钱粮第一章 好大的胃口第九十三章 自摸第八十五章 登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