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工程

闷热无比的夏日,连知了都懒得打鸣,而这光景,溯流北上的粮船,由纤夫们顺着涢水、汉水缓慢前进。同时安州官道上,北上的粮车也由着骡子嘎吱嘎吱拖拽,绵绵不绝地向长安和洛阳两地分别进发。

与此同时,安州五县沔州二县及黄州三县的县城内,市场中招募人手的消息,几乎是同一天引爆。

“顺丰号又要招募脚力?”

“天天管肉?”

“不会是鱼肉吧。”

“华润号也天天管肉。”

“头前俺去了一趟木兰山,回来路过了黄陂县,黄陂县令亲自在南市坐镇。说是给华润号作保,天天管肉,倒也不假。”

“天天管肉,几百张嘴,那得多少肉?”

“猪肉啊。”

“猪肉?啧。”

因为体量的变化,华润号在原先的“南司州”旧地,多用武德年老人来走关系。效果不说是斐然,但最少名气不小,乡贤士绅以及有活力社会团体,都纷纷晓得这商号不同一般,不能当肥羊来宰。

原本也是有不开眼的东西前来摸底,寻了云梦泽的好汉来劫道。可惜了,老张在长安可能还力有不逮,可在南方,不说萧氏跟他也有交情,就说给麦铁杖造神,游侠儿们也不能见了旗号不认账啊。

再者,老张那便宜老爹虽然死的早,可能够在芙蓉城立下家业并且还能屹立不倒,没有两把刷子岂能立足?

不说张德此次南下带来的张松白,也不说北上塞外的张松昂,就说当年在太谷县动不动就要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张绿水,这位着实在水盗圈子里面是有字号的。

总之,用行话来说,梁丰县男张操之,这是一个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力量的帝国五好青年。粗俗点,他娘的黑白通吃朝里有人!

于是呼前两年跟萧铿合作,在让华润号分了人南下,并且顺手弄死一帮云梦泽水盗之后。在贞观九年,沔州治安为之刷新,社会风气陡然而变。

祭出“严打”的张德,压根不会去在意被弄死的水盗到底谁是侠盗谁是强盗。要是哪位江湖大豪自吹“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老张很乐意把他捆扎好了,绑块石头沉江底去。

没办法,屁股决定脑袋。

老张是一个活生生的既得利益者啊,那些个做大侠的,当然得死个妈先,然后死全家。

事物是运动发展的,想当初玄武门还没关上的时候,张德在江阴天天琢磨着怎么弄死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狗官们……

而现在,张德可以义正言辞地庄严宣布:我就是狗官!

“登莱花鸭和沧州鹅份量要比本地鸭鹅要重,一只登莱鸭,一年能产卵两百枚以上。去年开始,河北多地农户,都开始散养此鸭。至于沧州鹅,这是贾氏改良之物,母本乃是南方福州鹅。三个月可出栏,记录在案最重沧州鹅有三十六斤。”

黄陂县令带着佐官们老老实实地听着一个“王学”子弟在那里介绍鸭种鹅种,至于为什么是“王学”子弟……反正老张现在只要涉及到技术问题,直接往王孝通老爷子头上砸过去。

“王学”子弟喜欢杂学,学数学闲暇之余爱种地爱养殖,不行啊。

至于为什么“王学”现在名头大,这就得问李淳风为什么算历法弄不过王孝通了。当然了,李淳风他好学,最近跟武媚娘耗上了,而且连袁天罡的差事也抛诸脑后,皇帝让他祈福,直接装死……

这是一个耿直的臭道士,输了不怕,学会了再比过。可惜武媚娘给他出了一道一加到一百的数学题,李道士算是算出来了,可武媚娘却给了个“高斯定理”,让李淳风懵逼在那里久久不能自控,一边哭一边骂:我他妈以前学的都是什么狗屁玩意儿?

耿直的臭道士……疯了。

于是广大长安人民群众都知道,王孝通老子的算术……赞。

“登莱花鸭最重能有八斤,母本四斤左右,也是三个月出栏。若是散养,均重二斤九两。沧州因沟渠海产,加上特有渤辽饲料,故而均重在三斤四两。”

黄陂县令陆飞白心里噼里啪啦算了一笔,这农户就算是散养,也不亏啊。比本地麻鸭强多了。

最重要的是,登莱花鸭有一种是用淮左麻鸭做父本,鸭卵青皮长大,百只鸭卵一两以上者能有九成,卖相极好。

如今在河南望族中,多是这种卖相好的咸鸭蛋在行销,过年紧俏的时候,能破十五文的价钱。

即便是一向封闭的五姓七望,如清河崔氏,最近两年族中饲养的家禽,也全部改为登莱沧州种。

但和那些各地已经血统稳定的家禽不同,登莱花鸭和沧州鹅,往往一代以后就会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这虽然是贾飞贾君鹏非常头疼的事情,但也误打误撞,使得山东大族竟然连年从沧州登莱进口家禽幼苗。

“武湖面积广大,约三万亩水面,若是东西皆修干渠入江,交通也就便利。倒是可以在武湖以西养猪。”

“养猪……”

关于养猪,陆飞白是知道的,他那个师弟,对养猪无比的执着。在河北,一开始计划就是一百六十三个养猪场,而且看样子也搞成了。整个河北地区,目前生猪养殖已经到了稳定期,在没有出现大变化之前,应该不会再增加多少。

而且根据他自己听到的消息来看,沧州猪母本好像是苏湖黑猪,母猪初产就能有十头,往后都能保证年年十头以上,可谓高产。

沧州猪又没有腥膻味,即便是长安,也有发卖,销量较之关中猪,天差地别。可以说自从沧州猪入京之后,本地猪完全没有了养殖的意义。

虽说沧州猪成年后并不重,但因为总体产量高,光腌渍熏制的火腿,沧州一年下来,一万只火腿总归是有的。

加上如今两京铁锅泛滥,炒菜行销各大酒楼,腊肉配着时鲜翻炒,再加一点华润秘制豆鼓,滋味堪称第一。

即便是陆飞白自己,来黄陂赴任之前,每日也要去一趟西市,吃一套煎饼,煎饼里面的腊肉片,咸香无比,回味无穷。

想到这里,陆县令居然有点饿了。

招呼完“王学”弟子吃喝,陆飞白在武湖西渠找到了勘察地理的张德。作为工部员外郎协理水部的狗官,老张一向喜欢借着公帑来带学生。几个少年被他以“杂役”的名头,扔到工部做跑腿帮闲。

朝廷除了要开工资之外,还能额外给一些逢年过节的补贴。

而老张披着一身官皮,能光明正大地教孩儿们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

“操之,三州招募已经开始,不知甚么时候动工?”

“别急,汉阳那边造船厂马上就要停工,工人到位之后,就开始分包干区。西渠只需休整滠水旧时河道即可,一个月时间足够了。”

“一……一个月?!”

“我说一个月,就是一个月。”

张德懒得理他,他汊川和汉阳之间,也就是临漳山附近,修了一个高炉。这个高炉是去年点的火,此事长孙无忌也知道,但又不是为了造盔甲,所以也无伤大雅。

点火之后,就一直在打造农具,主要是铲子、镐头、钉耙。配套投产的还有竹木厂,生产的都是铲子把、钉耙柄、镐头柄。

临漳山周围两万多亩山林都产毛竹,且是真正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钉耙柄从去年开始,就囤积了五万多把,随时准备大量消耗。

同时华润号还招募了篾匠,匠人数量本身是不多的,约莫二三十人,但学徒有三四百。加上新制的加工工具投产,纯手工是根本跟不上张德需求的。比如说光扁担一项,不可能说直接就拿毛竹杠来凑数,招募来的脚力和抓来的奴工,那是两回事。

扔个毛竹杠过去,人家真撂挑子不敢,华润号也不能如何。

仗势欺人这种事情,不能成为习惯。

至于其它器具,诸如竹筐背篓之类,其篾条生产,光靠匠人一根根来劈,那得猴年马月。

临漳山竹具虽然谈不上质量多么高,其篾匠也不是什么闻名遐迩的老手艺,但临漳山竹具有一个最大的优点——便宜。

自贞观八年投产开始,至今已经让沔州地区的大量城市篾匠失业。那些老手艺能生存下去的原因,也仅仅是因为口碑和交情。

但这种口碑和交情,在活生生的开元通宝面前,都是徒劳的。

贞观朝的唐人,还没娇贵到跟工业化之后的小市民一样可以追求滋润的生活。

到夏粮入京,民部抛算了火耗之后,就算是打算入秋之前把此事画个句号。而张德也以协理水部的名义,继续逗留在汉水河口地区,并且在武湖东西两渠之间来回视察。

“那边包干区是谁的?”

“是木兰山花家,队长是花家人。”张松白跟着张德,拿起望远镜看了看包干区上飘扬的旗帜之后,如是说道。

“他们比别的包干区要干的快啊。”

张德有些感慨。

“木兰山人的确勤恳,黄陂本地是东高西矮,东边山岭多,西边平地多,但花家在木兰山开垦山地有一万五千亩。”

“一万五千亩?!”

张德当时就震惊了,这特么很能干啊,太特么能干了!

“花木兰后人,自然厉害。”

“哈?!”

老张顿时觉得蛋疼,然后一打听才知道,据说木兰山得名,就是因为花木兰……

确实能干,不能干哪能女儿也比男儿强?好地方!

正感慨着,老张忽然心头一动,暗暗道:这倒是个好噱头啊。

于是过了几天,黄陂县的南市,立刻就听说了一件事情,木兰山花家因为特别能干,华润号居然把临漳山的一块地,都包给了花家去休整。

除开开沟之外,还有修建梯田,及休整茶园沟渠。

土方量很大,但对花家人来说,土方量大不算什么,重要的是这活给的钱多,比在武湖挖人工河要多两倍还不止。

很快就有人过来打听,这事儿靠谱吗?

然后花家就有人带着一条猪腿,在家里请客,于是羡慕嫉妒恨的普通人就开始琢磨了,为啥花家人能吃火腿,我们就只能喝粥呢?

不多时,在汉阳,确切点说,是汉阳城内,一窝原本失业并且可能要饿死的青皮流氓们,组了一支队伍,来打听是不是也可以包工。

华润号的汉阳堂大掌柜点点头,说当然可以,来者不拒。

于是……

“什么?!那群游侠居然接了江夏码头的活计?”

“这不可能!”

“不怕那些青皮黑心么?”

“谁敢黑?”

确实啊,谁敢黑?

然而这不是敢不敢的问题,而是像青皮这种生物,怎么可能被人信任呢?可汉阳堂的华润大掌柜说了,这叫“唯才是举”,你们懂个卵。

在广大人民群众觉得这特么就是放狗屁的时候,汉阳青皮组成的包工队,在江夏码头的工程中,黑了十贯伙食费。

汉阳和江夏人民群众纷纷表示:傻了吧,用谁不好用这种人性垃圾,被坑了吧。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汉阳堂大掌柜又说了:首恶已经被解送衙门,剩下的工友们还是不错的,我们华润号信任他们。

人民群众再一次被华润号掌柜给震惊了,纷纷表示像汉阳青皮这种生物,那根本就是狗改不了吃屎,是不可能被教育好的。

汉阳堂大掌柜回复道:我们相信人民的智慧,汉阳青皮,他们也是人民的一员,他们也有智慧。

容纳后,汉阳青皮就展现出来了惊人的智慧:他们把江夏码头的工程,转包给了汊川人……

很好很强大,很符合逻辑,也符合华润号的需求。

汊川那些苦哈哈穷逼们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工钱,他们只要一半……

于是,汉阳青皮一进一出,赚了一半。

广大人民群众又一次震惊了,纷纷表示:哪有这样做生意的,华润号这是要倒闭啊。

汉阳堂大掌柜再一次进行了回应:对不起,我们只对最后的结果感兴趣。

这一次,人民群众沉默了,他们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这特么哪里出了问题?

然而老张这时候也来不及去深入群众并且和群众打成一片,因为,他发现来了汉水河口之后,终于有了一个让他精神为之一振的事情。

白洁,怀孕了。

“三娘子,有几个月了?”

“巢医师说,已有三月。”

老张掐指一算,心说这特么风水宝地啊,老子刚来就一发入魂?在长安这娘们儿可是死活怀不上的。

然后老张就对白洁道:“若是儿子,就叫张沔吧。”

第八十二章 正义的事业第八十二章 损招第九十五章 大无畏第二章 读书识字第七十四章 卖方市场第九十三章 秋收借粮第四十九章 艺术生(推荐票)第六十五章 水平第三十七章 艳刀第九章 不如叔父第三章 洒脱第三十七章 批判和武器第六十九章 善意的坑第三章 缓冲第十九章 认知变化第八十八章 忍者神帝第九十二章 雪里寒梅第二十八章 人心思变第五十一章 天家子女第七十章 非一日之功第十二章 茶会第八十五章 田好牛累第八十五章 防微杜渐(大年初二第一更!)第七十四章 一颗正义的心脏第十八章 取名秦怀道第六十三章 好处第九十三章 以“义”之名第九章 套路第五十二章 过招第七十四章 身毒第二章 温彦博的刀第九十二章 双赢之法第三十章 真有肥缺第五十九章 狗局第八章 人地论第七十五章 奋斗第二十一章 先做文科生第六十七章 曹宪题字第九十一章 共同认知第七十二章 率性而为第九十三章 耿直的尬聊第六十几章 泡汤第五十六章 烧烤现形记第三十七章 五步杀一人第二十章 玩火第七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三十几章 下注第三十三章 大佬们都来看他第二十九章 不需要牛顿第五十七章 色变第四十七章 决心第十五章 帮衬第四十五章 稻花香里说丰年第九十五章 雄风第八章 变动第四十七章 形式相同第八十五章 有钱的反派第一章 好大的胃口第一章 气象万千第三章 闪了腰第八十九章 巧取豪夺(二更)第七十五章 生态链第四十四章 面圣第五十几章 一窝能生十几个第二十八章 和烟花无关第四十七章 决心第九十七章 我管他第四十八章 忠第十九章 鸟为食亡第四十一章 吃面第九十四章 看不透第五十四章 体面第二十二章 很科学第五十章 很平常的生活(第一更)第六十九章 非正常护院(三更)第六十七章 太谷县令(一更)第七十章 不同的鸟儿们第九十四章 卖到辽东第六十七章 风乍起第六十七章 风乍起第十九章 再叹娶妻娶贤第十四章 增长点第六十九章 魔幻韭菜第五十四章 老头乐第六十四章 事发第五十一章 量第七十几章 生命第五十四章 业余爱好第九十九章 激烈第十二章 商议第四十四章 为了艺术第七十六章 质变第五十七章 狗命不同第三十二章 诱惑力第六十二章 不请自来(请票上身)第八十八章 官场第七十章 老兵的纠结第九十二章 春雨春雷第九十九章 广而告之第二十七章 令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