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请客吃饭

灭亡吐谷浑这件事情并没有让长安的百姓如何兴奋,因为连贩夫走卒都知道,如果我们的铁蹄继续前进,像吐谷浑这样螳臂当车的歹徒,难道阻挡得了吗?

大唐正义的铁拳,是一定会让这些目无法纪的叛乱分子,得到天罚。

对此,长安中央已经决定,放假三天。

放假的目的是为了举办庆功宴会,虽然侯君集还没有回来,但这并不翻盖“天可汗”二世陛下向小弟们炫耀自己的牛逼不解释。

“打扫干净屋子,请客吃饭。”

老张在汉阳收到了一份驿站发来的官报。

功德无量的宣纸坑的皇帝背了《长安日报》的黑锅,虽然恶心到了李董,让李董一毛钱也没赚到还倒亏几千贯,但作为历史上排得上号的优质宰相,房乔还是很好地利用起了眼下的资源。

突厥灭亡又嚣张地设置了安北都护府,“忠义社”在关洛地区又开办了大量的造纸作坊,优质纸张虽然还是贵,但普通纸张价钱还是降低到了朝廷能够大规模采购的水准。加上突厥灭亡后富余的大量马匹,地方府兵这帮废物们又没什么正经事,于是宰相就给他们一起找了点事情干。

虽然老张自己对这样的政策还是很满意的,但是万一哪天中央政府为了节省开支,裁撤了这些邮递员,难保不会有个邮递员怒吼一声“吃他娘,传他娘,老铁来了不纳粮”……

真到了那个地步,想必农民兄弟们很乐意回应一句:老铁,走心了。

不过这跟老张没啥关系,反正真到了那个地步,他肯定死的不能再死,墓碑上已经写好了自己留下的名言警句,激励着后来狗继续为小霸王学习机而奋斗。

“郎君,说这话是甚么意思?”

白洁挺着肚子,坐在软垫上给自己将来的孩子做衣服和鞋子,每次想到自己有了孩子,她都笑的很开心。

坐在椅子上的张德微微欠身,好使郑琬能更好地按摩自己的后颈。

“我的意思是,边陲以内的大唐,就好比是一个家。原先呢,有吐谷浑突厥这等有类微尘的杂物。大唐是个体面人,如果家里还没有收拾清爽,哪好请客人过来赴宴吃饭呢?现在突厥吐谷浑都被打扫了干净,那么大唐就能请波斯、天竺这些客人,过来吃顿好的……”

兴许是他说到这个时候,神色略有猥琐,让白洁差点把猛虎刺成了病猫。

不过老张说的并没有错,皇帝在放假三天之前的大朝会上,和重臣们讨论了这件事情。连温彦博都觉得,虽然眼下还消化不了扩张出来的地盘,但因为处于扩张期,唐军对外一直是攻势,那么一切危机都能掩盖在这种扩张欲望之下。

“时至今日,终能言比肩前汉。”

杜如晦适时发言,一句话,却引来帝国精英们的无尽感慨。

突厥强不强?强,但突厥再强,却没有凌辱过隋唐,甚至突厥吃下西域,还从波斯借过兵,南北夹击。

唐朝帝王将相要比肩的前汉,他的敌人是什么?是匈奴。

这不是什么部落,而是一个庞大帝国,并且是完全不需要任何帮手的庞大帝国。时下的龟兹、大小勃律、北天竺十二小邦,都有月氏血统,而月氏巅峰时期,都只是匈奴的坐便器、马桶、尿壶……

给铁勒人打工的契骨,其黑发黑瞳者,自来自称李陵之后。

甚至突厥人自己,也很清楚祖先是给匈奴的狗冶铁的。

衣冠巨室翻开自己的藏书,对两汉的评价,只有扑面而来的两个字——牛逼!

而现在,出敦煌而设沙州,一只脚踩在了西域的背上,手中握着的剑,已经斩断了突厥残党的一条胳膊。

于是帝国的精英们,终于可以由帝国的宰相说出这句话:时至今日,终能言比肩前汉。

也仅仅是比肩,离超越,还差得远。

不过杜如晦的这句话,让李董很高兴,不管怎么说,他的“天可汗”头衔,显然要比杨广的要牌子硬。

贞观三年,虽然有傻叉部落早早地喊他“天可汗”,但像老张这样不算蠢的人都知道,李董和杨广装逼时候比,那就是阿迪王之于阿迪达斯。

但现在,贞观九年的当下,大唐帝国有限责任公司终于甩开了“杨花落李花开”的别扭,甩开了玄武门械斗的恶劣影响,君臣百姓男女老少,都具备了更强的自信。同时也有自信的实力来维持这种自信!

杜如晦一句话让大朝会变得意外昂扬起来,一向精于搞小动作的温彦博,也出列正色道:“彼时保陇右凉州,是保关中;今出关西进,亦为保陇右。陛下承天命讨逆臣,三军振奋,西贼亡之不远。”

穷山恶水的陇右为什么要经营?那是为让关中让中原更加太平,环境更加优渥。这个道理每个君王都懂,但更加有进取心的,则是御敌于国门之外,时时保持对外攻势。

这时候的战场,宁肯压制在丝路、西域、沙漠,也不会拖到腹地来关门打狗。关门打狗固然轻松一些,可狗一旦进了门,家里的瓶瓶罐罐,难道就不要了吗?投鼠尚且忌器,何况野狗?

西州、伊州、沙州设立,不管是建刺史府还是都督府,其本质一定是军事存在来加强政治威慑。

已经吃到了焉耆、鄯善、且末,难道还能眼睁睁地看着疏勒、龟兹而岿然不动?侯君集都知道效仿李靖,在京城的君臣,又有哪个是省油的灯?

但是一系列的动作,是需要中枢研判,比较情报之后,再下决心。过去可能是积攒力量一鼓作气,可今时不同往日,因为某条工科狗的兴风作浪,长安君臣们对西域的情报收集的极为精细。

以至于李皇帝对西域诸事不说了如指掌,但了然于胸是完全没有问题。此刻的李世民,他不仅仅是知道阿史那泥孰玩脱,更知道阿史那处月、处密已经疯了。西突厥在西域诸国诸邦设立的吐屯,现在都是混吃等死的肥猪。

不仅如此,他知道北天竺纷纷乱乱思想始终不能统一,他知道西方大国波斯,竟然已经烽火四起内乱频发。他更知道弗林国皇帝丢了的不仅仅是一座名叫和平的城市,而是犹如突厥失去祖庭、中原失去黄帝陵的无上耻辱。

棋局清晰,作为国手的李世民,又怎么可能干事倍功半的事情。

八月,鸿胪寺的后辈一哥,在他爸爸长孙无忌的坚持下,向皇帝揽下了出使西域的差事,同时,还兼了一个波斯安抚使的头衔。

第六十三章 不止于此第七十三章 戏言不戏第二十二章 为何加班第六十五章 如火如荼第六章 痴女第五十八章 最恶世代第二十四章 一切为了员工第十二章 不掺合第四十一章 天后宫第十章 始料不及第七十章 高人(第二更)第三十章 大新闻的背后第六章 一个人的毕业第三十二章 李震嫁妹第三十一章 南京第六十章 同样水深第二十八章 又粗又硬第九章 抓不住第四章 招降纳叛第二十九章 一千万贯第九十二章 马相公求援第六十一章 给个机会第四十六章 运数所至第五十九章 当年心情第二十三章 都是扯虎皮第七十六章 为了民主(一更)第五十九章 要做忠臣第十四章 壮胆第九十五章 威震华夏第七章 亲姊妹第二章 看不见的投入第三十章 兄友弟恭第八十八章 口嫌体正第九十章 填人第七十三章 戏言不戏第三十章 生活哲学1第二十九章 直播剁第六十八章 封王第九十六章 微小工作第三十三章 药不能停(第一更)第五十六章 拆了第七十六章 崔娘子的麻烦事第四十七章 良心第七十六章 人不可貌相第十三章 利弊取舍第四十一章 神油(第三更)第六十六章 技术强第五十七章 执着的人第八十三章 博大胸怀第六十六章 贤王不闲第六十九章 明枪易躲第五十四章 不能接受第八章 接风第七十三章 预见第五十章 一个小风波第七十六章 崔娘子的麻烦事第三十一章 勇气第六十一章 随意第一章 放手第十三章 张公谨成婚(二更)第五章 地上魔都第十章 这是祥瑞第三十章 迷途羔羊第八十七章 汊川县令第四十九章 床笫之语第二十一章 杀第五十五章 苏将军在草原(第三更)第九十二章 时势易转第九十八章 变脸第三十章 心累第六十五章 农事院第八十章 皇后诧异第六十三章 好处第七十六章 为了民主(一更)第四十一章 苦逼一家第四十七章 传说第二十九章 聊个天第五十七章 奇诡不正经第七十九章 读书人的事第六十八章 小偏差第五十二章 这不重要第八十三章 老马识途第五十五章 久候的机会第三十九章 终始第九章 方向第五十一章 面目全非第四十四章 这他娘的第十五章 帮衬第九十四章 抵达第八十五章 准备回长安第二章 响应号召第七十三章 过路费第六十六章 难也不难第三十六章 称宗道祖第五十一章 皇恩浩荡第十五章 务农第四十九章 女秘书第十二章 振作家门第七十八章 一阵风第三十三章 还是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