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复杂的意识

处理了一批公文,又把一些需要部门老大段纶盖章签发的文件发回长安,老张这才伸了个懒腰,做了一套广播体操。

“当官真尼玛累。”

所以说“做官什么的最无聊了”这样的祖训不是没有道理啊。

李奉诫过来是处理一些事情,再有几日,就要安排登莱那边运一批货去长安,然后再从长安出关,去西域以及大小勃律。

这批货很特殊,当初连皇帝都震惊过。随着西域经略的成功,侍中王珪草拟了一个议案,是关于新增一个“总参西域诸国政事”的衙门。而且品秩不低,四品。

至于是正四品还是从四品,还在考虑。

同时,这个衙门是临时衙门还是永久设立,要根据接下来十年的军事胜利和国家财政来定。

反正关于这个总参衙门,有不少人琢磨着想要混这个“大参”官帽子。目前有希望的,都是文官,勋贵多是要谋求都护府中的位子。

这个总参衙门并没有施政权,取的是总体参考的意思。也就是说,这是个风险小但是地位高的清贵不轻松衙门。很对许多文官的胃口,甚至连博陵崔氏都动了心。

硬要说不动心,那都是扯淡,跟李董怼是一回事,但跟蛮夷怼算什么回事?

对世家们来说,蛮夷那是铁哥们儿。

什么走私物资通风报信养贼自重……这些套路,都特么是世家和蛮夷玩腻的。

诸多边境蛮族内附,往往人力资源都会堆砌在世家的地盘中,然后互相勾结,往往形成一个奇葩的恶性循环。

而世家豪门眼中,并无“民族”的概念,更遑论“国家”,对他们来说,哪怕蛮夷入境统治中土,也只是换个皇帝泥菩萨。最终“牧民”的事情,还是要落在他们身上。

他们捡起来的是实惠,听上去是很有“智慧”的一件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崔慎崔季修,是那么的格格不入,那么的特立独行,最终和老张狼狈为奸……

但眼下的行情,唐朝的威力逐渐显露出要和汉朝争一争历史地位的程度,世家豪门也不是脑残,自是要谋求生机。

按照眼下的节奏来看,皇帝固然是带不动全天下跟着他走,中原最精华的部分,还是牢牢地掌握在豪门世家手中。但是,科举也好,新政也罢,以及林林总总的对外军事胜利,都严重地打击了世家豪门的地方威慑力。反而皇帝的朝廷逐渐更加的有威权,而且威权已经开始漂洋过海,形成了“天朝上国”的一代气象。

这是大势,大势挡不住,那就只能因势导利。

崔弘道之流,就是投石问路。皇帝原先不是要弄个崔氏女做小老婆吗?徐州六房正合适。可惜,梦幻泡影啊。

如今的李世民自然不需要太过迁就巴结拉拢山东士族,内帑的丰富,让他有了底气去等去耗,他要做的,就是活的久一点。

在决定新增西域总参衙门之后,皇帝听从了中书令温彦博的建议,命杜构运送一批巨鲸骸骨入京。

当年巨鲲入京的震撼,还历历在目。中原皇帝尚且惊讶这世上竟然有这般大的鱼,何况是西域沙海中的蛮夷?

此事是温彦博建议的不假,然而温彦博上书是皇帝暗中指使的。真正出点子的人,是前往九成宫讨要圣旨的李淳风。

李淳风的建议是,那巨鲸的骨头,拼一条巨龙遗骸出来!

而且将来还不会只有一条巨龙遗骸,会有很多条,但现在,针对丝路的入口,先来一条大龙压压惊。

至于为什么是巨龙遗骸?那是因为巨龙是被人杀死的,杀死它的人,乃是中原的人间帝王,智慧之人的完美圣君,具备神圣性的太昊天子。

不错,李淳风在“伐山破庙”之上,准备的一个礼物,就是太昊天子这个名称。而太昊天子在东海杀了一头龙,扔到西域给朝贡的邦国之主开开眼。

仅此而已……那是不可能的。

意识形态的侵略,一定是双管齐下。军事上和经济上,一定是绝对优势,然后才能举重若轻地描绘谁家的月亮圆。

眼下唐朝的月亮是最圆的,但还不够,唐朝的月亮不但圆,它还大,而且不是谁都可以看到辣么圆的月亮,必须要具备一定的道德素养,比如说“普世价值”。

如果有人怀疑这个价值不普世,那么就送这个人去扑尸,总会明白价值的优劣。

李淳风盯上的目标有五个,于阗、大小勃律、象雄还有吐蕃。并且张德承诺,只要李淳风有需要,他完全可以配合李淳风玩弄“神迹”,比如说让吐蕃的大相三更死,他就活不到天明。

这是一个简单却又复杂的玩法,但对张德来说,压力不大。

他要做的,就是让赶着滇马马队的茶商,派一个象雄奴仆,浑身缠绕着炸药包,然后在给吐蕃大相行贿的过程中,引爆。

名声很好听,吐蕃大相不敬“太昊天子”,当诛。

皇帝需要意识形态的统一,但不代表皇帝需要在中原也玩这套。

内圣外王还是内王外圣,只跟王朝的财力有关系。

李皇帝尝到了甜头,但是这个甜头有毒,而且会上瘾,而且一旦停下来,有戒断反应。

这个甜头,叫做商业。

如果说一开始的钓鱼台工坊,仅仅是抬高了工匠的地位。那么从太谷县县令王中的开始玩“强拆”和“强征”之后,商贾的地位会无形之中抬高。

中原的精英们很清楚,对付金本位,那就是用制度直接掐死,于是诞生了一个漂亮的奇怪的有点畸形的东西,它叫官本位。

或许以后会有人高呼着“把权力关进笼子”,但这必须还得加上一句“权能生钱,但钱不能生权”。否则,权力是关进笼子了,可外面还有一头名叫“金钱”的超级怪兽无人能制呢。

只盯着权破口大骂,却无视钱,这是无药可救的。

贞观君臣虽然躁动虽然膨胀,却是清醒的,李世民会放纵商贸,但在官方名义上,商人的地位依然低下,同时商人依然没有政治权力。但同样的,官方不会“与民争利”抽取商税,会换个说法换个环境来让商人割肉。

至于什么时候去掉“与民争利”的帽子,开始大模大样的收取商税,那不是李世民的事情,这个锅,得他的继任者来背。

经济界如此,宗教界还是如此,李世民可以为家族去找李耳叩拜,甚至在知道玄奘已经在天竺搏出名声后,也决定拼着“化胡”的好名声,在玄奘归国之后招揽。但是,这不代表李世民会让宗教界像脱了缰的野狗自爆。

禅宗四祖的“农禅并举”就很符合他的政治需要,谁想要对世俗伸出宗教的脏手,那就打破谁的狗头。

然而因为万里佛国的西域,因为“苯教”狂乱的吐蕃,李世民同样需要有人来搅局。原本的方法很简单,打一场,赢了,那就五十年安定,五十年后再来比过。

这不是一劳永逸的方法,一劳永逸的方法是汉朝的套路,让匈奴族从历史中消失,一如鲜卑族在消失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李淳风的奏疏,首先是确定了“伐山破庙”之上的玩法,他跳出了上清,自立门派。其次确定了远离中土的玩法,但又把中土的统治者神性,一如汉朝的做法。最后整个门派就是个多功能插头,不管你玩苯教佛教还是拜火教,都可以从中找到一席之地。

第三点,就是李淳风闭关的原因。

太昊天子杀龙和叶公好龙必须不同,太昊天子杀龙,必须要有证据,这是一个证据链,要把故事圆满,同时让证据神圣化。

鲸鱼骨头至少百几十年是不会粉碎,那么一条三十丈的巨龙遗骸,足够震慑那些西域“文盲”及内心暧昧的中下级贵族。

这些贵族为了拍中原皇帝的马屁,哪怕明知道李淳风拿来的鲸鱼骨头是扯淡,也会在震惊之余,连连叫好,甚至顶礼膜拜叩拜山呼。

巨大壮丽的投名状,比杀自己族人来进献,要温和的多。

至于他们的国王?管他去死。

李世民和李淳风在九成宫的问对,其重点,就在于通过这些手段来分化西域阶层高原阶层。思想界一旦被渗透,想要清理,就只有通过“武器的批判”,但当今世上,“武器的批判”哪家强?

面对磨刀霍霍对西域都护府大都护之位垂涎三尺的侯君集,西域诸国不会失去理智,当然,他们也可以因为山高皇帝远,加上旁边还有名叫西突厥的壮汉撑腰,然后假装自己失去理智。

可装疯卖傻总有事败的一天,中原皇帝一天不拿下西域无所谓,两天不拿下也无所谓,一年两年三年十年不拿下也都可以。

但是,五十年一百年两百年呢?

中原等得起,因为中原的人口占据这个世界的百分之四十以上,自始皇帝玩大一统以来,一直是如此。

老张地缘政治很矬,历史也很矬,但是他作为一条工科狗,算术还是会算的。比大小谁不会?所以当李奉诫接了这个差事,张德就知道,将来论功行赏,李奉诫一个苦劳是跑不掉的。

眼下长孙冲已经踏上行程,而西域总参衙门也很快建立,将来还会有西域都护府,甚至是安西都护府。这是体系的碰撞,万里佛国终归是要跪倒在唐朝使者的面前。

不过仅仅是军事胜利,李皇帝显然是不会这么和蔼可亲。

他的个人历史地位,起码是“圣人可汗”,当然在贞观五年之前,他的历史地位追求,还停留在“天可汗”阶段。

但是随着有钱任性的传染病发作,李董当然不会满足区区一个“天可汗”,毕竟,这曾经是一个逗逼的头衔,他不想和这个逗逼并论。

除开个人的历史定位,他还产生了妄想,不仅仅要让广大人民群众乃至天下所有的属国明白,他比他哥哥强,还比他爸爸强。并且他的贞观朝,能一口气把整个李唐推到汉高祖刘邦建立的汉朝那个地位。

机会是不等人的,李靖给了他机会,张公谨给了他机会,李思摩给了他机会,侯君集给了他机会,现在,李淳风又给了他机会。

他如何不欣喜若狂?

这是一个让皇帝疯狂的时代!

老张知道李世民一定在畅想未来,这是他应得的。当然,老张也知道,李世民一定也有些忐忑,毕竟,意识形态的斗争,一个搞不好,可能就会祸害自己。

唐朝版的“麦卡锡主义”真不是老张想要看到的,尤其是李淳风的套路,比“伐山破庙”恐怖多了。

闭关之后李淳风仿佛消失在了汉阳的传说中,但是很快,李淳风就出关了。

因为,下元节到了,李道长准备亮个相。

第七十八章 纠结的老阴货第四十八章 大建出奇迹第五十章 白糖仓第七十五章 狗仗人势第七十六章 崔氏良人第五十三章 普通刺杀第四十六章 事涉禅宗第六十七章 曹宪题字第二十四章 人精的舞台第八章 今时温二第二十五章 放下屠刀不成佛第五十三章 久违的出场(二更)第四十八章 满庭芳第四十七章 大臣很忙(推荐票)第二十七章 狐朋狗友第五十一章 我妈干什么的第三章 江山如画第七十五章 “灭国”第四十二章 风口第六十五章 套套决定地位第七十七章 请人第七十几章 他不能死第四十四章 好本事第二十二章 非分之想第十一章 站队第六十六章 南行之利第九十一章 夜行第九十四章 奇葩局面第三十三章 东海共识第五十五章 暗爽不已第八十五章 大唐义士第五十几章 生儿生女都一样第四十章 让人嗑药第八十三章 老马识途第五十一章 量第八章 变动第七十章 非凡品质第七章 大舞台第六十五章 诱之以利第八十二章 此事无关金钱第一章 一个声音第三十五章 灵醒做事第九章 不顺第八十二章 正义的事业第八十四章 温文尔雅第四章 喝汤第二十七章 狐朋狗友第七十二章 留沔州第四十二章 五斗米太少第四十九章 挥毫泼墨第七十一章 靠山吃山第三章 孔祭酒前进第二十四章 公道第十三章 张公谨成婚(二更)第十五章 唐代闪婚(一更)第四十六章 理智第一章 气象万千第三十五章 给道士算命第三十四章 恶趣味第八十二章 斛薛少年历险记(求票)第八十章 吴王要来第四十章 非常人行非常事第七十四章 卖方市场第五十章 信号第六十一章 铁板虎贲第十七章 半日闲第三十一章 赚头第五十四章 体面第六章 露面第七十六章 深藏不露第九十八章 贝州第九十三章 人瑞之断第五十三章 多一个不多(第一更)第二十八章 边缘第四十九章 艺术生(推荐票)第二十九章 特殊贸易第八十八章 顾问第十七章 唱歌的程处粥第二十八章 和烟花无关第九十八章 西域钱粮第九十章 壮志第五十五章 暗爽不已第六十九章 互相安慰第三十章 当代董夫子第七章 百年大计第六十一章 天下之大第九十六章 内海第三十章 李大哥第二章 始于贞观第七十二章 刁民偷铁第八十五章 登门第九十八章 喜欢第六十一章 天下之大第三十二章 李震嫁妹第三十章 拉一把吧第八十一章 牛郎第十九章 投石问路第八十六章 急流勇退第四十八章 要有诚意(推荐票)第九十一章 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