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曹宪题字

汉阳城一如往昔的热闹,只是如今却又多了一桩让高门寒门钻营的事情。曹夫子的汉阳学社,一夜之间多了不知道多少带着束修的童子,像一只只待宰的鸭鹅,就这么团在了一起,团在汉阳学社的前院天井里。

“嚯!”

打马过来的李德胜瞧见这边光景,笑了笑,跳下马来,随手把缰绳扔给了长随,一边跑一边嚷嚷道,“曹大夫,京里有个秀才要路过汉阳,可要见见他?”

曹宪最近跟着张德学习石版印刷和油印,木制的手摇油印机让他大开眼界,每次刻蜡纸出卷子,都有莫大的成就感。

扶了扶眼镜腿,曹宪一看是李德胜,笑道:“好歹得了个水部差使,怎地还这般放肆。”

将袍子解下,进屋中找了挂衣的屏风,随手一扔,只穿着短打就在那里来回走动,然后笑呵呵道:“曹大夫,杜明理这个秀才要路过汉阳,要不要见他?”

“你是拿了他的人事?”

老花镜是张德让人捎带过来的,老夫子很满意,当然了,验光啥的……还是算了吧。

“是也不是,只是和他杜家有些交情。”

“相州杜氏和你们李氏还有交情?”

“杜慎微啊。”

曹宪想起了这个名字,噢了一声,那大约是久远的事情了。慎微,是杜正玄的字,也是秀才,更是“海内一人”。可惜,死得早。

有那么一阵子,曹宪是想要收他为弟子的,杜正玄是王佐之才,当然也的确辅佐过一个隋朝的王爷,不过和杜正玄一样,都是短命鬼。

至于说和李家的交情,大概就是把李靖摁在马邑丞这个位子上好几年吧。

想到这里,曹宪又笑了起来。

“杜三郎是来求小张办事的?”

“大概也是听了李楚子的事情,这便过来了。”李德胜哈哈一笑,抄起案几上一块酥饼,啃了一口后看着曹宪,“夫子,李道兴那个愚笨脑袋都能在交州成事,杜秀才还能比李道兴差?”

“你是想要打听个章程?”曹宪稀里糊涂好一会儿,这才明白过来,这李客师的儿子哪里是为杜正伦说项,分明是想要看看,能不能从杜正伦就职的地方捞些好处。

“老夫和张小乙从不说业务,你来打听也是不得。”

“不得就不得,不过我也有桩好事,还望夫子成全一二。”

“你待怎地?”

“求个墨宝,然后我再送给杜正伦。”

曹宪一愣,好奇问道:“这是个甚么意思?”

只听李德胜嘿嘿一笑,眼睛放着光:“去年腊月耿国公的公子也是走的这里,听说岭南土族久慕天华,夫子乃是人瑞大儒,一副墨宝,还不是让尔等顶礼膜拜?”

“……”

曹宪写了一副“天道酬勤”给他,写完了才问李德胜:“你有甚么念想?”

“也不瞒夫子。”李德胜搓着手,将那字帖收好,这才解释道,“上月李道兴写了封信给李楚子,说了一些交州的事体。我见那安南之地虽然蛮荒瘴痢,部族大户却是一心归化,有了《音训初本》,再有夫子这唐朝大儒的名头,一城开一间书院,也是不亏啊。”

有个事情其实李德胜也没跟曹宪吐露,这事儿还是张德告诉他的。这是一个数字,那就是交州一地统计的户口,有猫腻,水份非常的……干。

按照李道兴之前的数据,似乎交州拢共就二十来万人。然而实际上并不非如此,朝廷今年钦定南交州为欢州,中交州为爱州,这一片地区的汉獠诸部人口,加起来其实过了一百万。

这年头,移民是肯定不可能移民的,唯一能增加汉人比例的方法就是驻军及治所官僚的裤裆足够给力。连商人面对安南女人都脱不下裤子硬不起来,可想而知了。

不过这对李德胜来说都是毫无意义,他脑子一转,顿时有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念头。当然这个念头纯粹就是为了捞。

有一点李德胜想的很准确,那就是岭南地区及安南地区的土豪世族们,的的确确非常向往中原的风物。他们一直在模仿,一直在学习,从来没有间断过。

而难点在于,他们中的精英,即便认识汉字,往往嘴里蹦达出来的,还是土话。洛下音是差了十万八千里的。

但是曹宪的《音训初本》却解决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广泛的交流和更加密切的学习。

不错,曹宪本身的想法是作为开蒙教材来施教的。但是他并没有想到,对于岭南乃至安南甚至六诏等地的獠人部落族长首领们而言,他们同样需要尽快地学习唐朝的文化知识,更新他们落后的体制和生存方式。

所以,这一套对中原寒门来说都是小儿科的玩意,对岭南豪强世族们而言,却不啻为一股清流,让他们能够迅速地正确掌握官话,不至于进入长安洛阳后,开口就露怯,以至于明明胸腹之间有无穷才华,却被人损的几欲气死。

有了《音训初本》,就算没有李德胜,将来现实的需要,也会逼迫唐朝在当地的官僚们发现这里面的好处和利润。

李德胜和那些就地官僚不同的是,他的前瞻性和利润嗅觉,已经在河北“羊吃人”事件中,得到了证明。

当然,捞钱还得会算账。李德胜在江夏附近的獠人山寨了解过,哪怕是数百人的寨子,至少也有一个族长似的首领,再有三到五个有经验的长老级宿老来辅佐首领。而这些领导阶层的子女,大概能有二三十人。

扣除女子,男丁一般在十人左右。

于是李德胜学习了华润号的算盘后,噼里啪啦一打,就估算了一个大概的数值。那就是安南地区的潜在受教育客户大概在两千人左右,这个数值仅仅是类似江夏地区獠人山寨的类似情况。

而那些已经汉獠混居的部族,他们既然知道给唐朝上贡纳税,那么就知道怎么拿出真金白银去教育机构二次培训。

光这些山寨部族的权二代,就算按两千人算,一人五根金条或者一壶珍珠……乘以两千,那就是一个亿啊。

而李德胜要做的,就是随便掏个几百文买块猪圈,然后挂上“曹夫子亲临指导”的牌子,就可以完美地做起连锁教育机构的买卖……

至于买猪圈这种事情,随便打发个人去李道兴和杜正伦那里就可以了。毕竟,眼下他和李楚子是老铁,老铁的爸爸还能不照顾自己吗?而杜正伦,他马上就要来求自己的另外一个老铁张操之。

想到这里,李德胜顿时对杜正伦的到来,还有点小激动呢。

第五十几章 生儿生女都一样第四十一章 杀了我第二十七章 孔曰成仁(第三更)第五十章 白糖仓第二十二章 为何加班第四十九章 女秘书第四十四章 福泽几代第二十三章 活跃的气氛第七十八章 天下谁堪为敌手第二十六章 流芳百世(求推荐票)第八十五章 见君王第八十二章 新政令第八十六章 新式林场(大年初二第二更!)第九章 樱桃第二十二章 勤奋做事第三十五章 赛事第八十八章 明镜第八十四章 跟我学作诗第九十七章 我管他第七十七章 花钱第二十四章 幸福第六十三章 双壁才女第六十八章 开阔的思维(二更)第九十九章 宣纸第四十三章 进阶版本第二十七章 好机会第五十六章 不可思议第五十一章 杀人者第六十四章 真诚拜访第七章 予其誓第七十一章 两面性(三江票有么?)第一章 定策第三十九章 灰糖(第二更求票)第四章 制图狗第三十五章 “考察”第八十五章 见君王第三十二章 重器第二十一章 会见第九十一章 宁波第十五章 搞定第五十五章 长者赐第二十四章 幸福第十五章 念苍生第一章 一只唐朝的工科狗第三十一章 告于皇天后土第四章 忠心耿耿老太监第十六章 霸道总裁第四十八章 此间节操第九十二章 马相公求援第九十五章 再议第九十二章 雪里寒梅第八十章 想开点第八十七章 栽得不冤第七十四章 珍珠弘忽(票!)第六十五章 修路的心第九十章 功劳靠捡第六章 极品飞马1第五十八章 不急不躁第五十三章 多一个不多(第一更)第四十五章 洛阳来客第六十七章 曝露第六十八章 钻营之道第三十六章 是熟人第五十四章 信心第七十五章 崇道第八十二章 锐意进取之气第二十五章 鸡同鸭讲第九十三章 人瑞之断第二十二章 非主流殖民第九十三章 耿直的尬聊第二十五章 减缓扩张第十二章 养猪县令第九十九章 成长第五十三章 有蛇出洞第三十章 当代董夫子第十三章 等级差距第六十六章 亡国之兆第六十二章 心情跌宕第五十二章 那时长安少年第八十几章 关洛人事第九十五章 世道无常第二十三章 深藏功与名(第一更)第三章 机灵鬼第十二章 人物第八十一章 兴许是大智慧第七十三章 时机第九十七章 不得不发第四章 招降纳叛第二十三章 一个简单的道理第六十五章 修路的心第七章 前程似锦第六十一章 反抗的小妞们(第三更)第十四章 飞扬第三十二章 郑大娘子的焦虑第二十五章 筹谋第二章 两朝勋贵第五十四章 真的不是圣经?(第二更)第九十四章 基调第六十三章 机遇第九十二章 雪里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