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默契

咚!咚!咚!咚……

水力锻锤正将一块犁头卡榫敲击平整,而在这个车间的不远处,张德正蹲在地上冲下方喊道:“好,就这样,销钉固定!”

忙了许久,两个直径在四尺左右的巨大铁制轮毂安装完毕。这两个铁制轮毂其实是皮带轮,中间用上了曲柄,通过连杆,使得另外一侧的锤头得以工作。

算是一个简单却又相当难弄的行程锤,问题关键在材料上,不过眼下已经不算什么问题。

之所以现在这样设计,张德是打算将来动力源换成蒸汽机的时候,这套设备用起来除了效率更高,并没有其它让人不适应的地方。

“试一下机。”

水力轮下沉,卡榫抽出,动力很快传递到了锤头上。

往复运动的锤头敲击速度相对较快,一旁的钟摆间歇运动六十次,锤头敲击铁砧已经有一百下以上。

“好。”

张德点点头,然后把装配图一卷,收到了竹筒中,盖上了盖子,“归档。”

“是。”

这款水力锻锤一批次一共有六台,除第一台上来就断轴之外,后续五台都能工作,只是效率各不相同,基本上后续几台都是为了调试一下机器对水力冲击的承受。

再一个,也是要让学生、匠人、工人,学会配合。不管是安装、调试还是维修,至少目前是三者缺一不可。

和别处工坊不同,眼下的匠人如果不会看图,很难在华润号体系中走的更远。至于工人,当为了保证生产效率和统筹管理的便利,不得不让他们识字的时候,文盲工人除了做机械重复劳动之外,别无用处。

连码头上的正式工,在使用人力地牛的同时,更要认识不同区域的指示牌。如果不认识指示牌上的数字,根本无所适从。

“呼……”

赶在入冬之前,得做一批炉子和排气管,有了新的水力锻锤,大城市、漠北、河东、辽东、陇右、青海诸地的取暖设备供给,应该不成问题。

毕竟尝到了便利和甜头,虽然李董不情愿,但回京述职的侯君集,还是立刻建议朝廷在沙州、西州、伊州铺设板轨,修建水泥弛道,然后军需采购中,要增持一批煤炉和煤球。

光靠军器监自己来生产,是远远不够的。

外朝已经有了共识,效仿马骡牲口采买,这次军需同样要从民间采买。但是怎么买,买谁的,就成了争论焦点。

和几年前不同,如今程咬金整个家族扑在三种物资上,其中就有取暖设备、煤矿发掘、粮食加工。凭借和尉迟恭的关系,虽然自己那个在西域的儿子根本不听他的,但的的确确因为程处弼的缘故,尉迟日天向李董举荐了程家的“白手套”。

侯君集同样不是省油的,他找上了刘师立、张亮以及阴氏、独孤氏,显然也要分一杯羹。

这一次采买和以往完全不同,因为房谋杜断二人,第一次把“预算”这个概念,正式放在了贞观君臣面前。

民部计吏们早就换上了“王学”徒子徒孙,人手一把算盘的“王学”子弟,把贞观十年之前的账目清了一下,给这次兵部采买取暖设备燃料保暖衣物的预算是六十万贯。

这六十万贯,铜钱共计二十五万贯,剩下的三十五万贯,分别用绢布、棉布、麻布以及金银币充抵。

金银币不是唐朝赏赐之用的金银币,也不是华润号的银元,而是这次西征,在打到西域之时的缴获。大量的波斯、弗林国、河中诸国的金币,是准备在陇右西域就地采买时交易所用。

老张忙着重新设计水利锻机的时候,已经知道了长安的消息。其实侯君集马不停蹄赶回长安的原因,除了升官之外,就是为了发财。

程处弼给他多少好处,张德一清二楚,侯君集也知道张德一清二楚,双方颇有默契地各在一方运作。

这个豳州老流氓当然不可能有煤炉、煤球、煤饼、棉衣、棉被、皮衣、绒衣等等取暖保暖物资的生产能力,但是张德有。

可眼下张德显然不想冒头搞事,侯君集灵机一动,找上了早就服帖的刘师立,还有阴氏。至于张亮怎么就掺合进去,那是因为张亮眼下属于督察荆襄,有他在,皇帝怎么说也会打问一下张亮,就问他那条江南土狗有没有掺合这场吃肉大宴。

老张和豳州老流氓那是打默契,怎么可能让张亮知道?所以张亮肯定实话实说没有。

而实际上呢,最终侯君集从六十万贯分一杯羹的时候,这些物资,必然是张德帮他出。

分账是二一添作五,还是如何,那就是细节上的事情。

和程知节不同,侯君集非常急切地要促成此事,无它,实在是因为他马上就要从军方抽身,跑步前进吏部尚书,离宰辅的位子,确确实实就是差半只脚。

如果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能给个“参议朝政”的资格,那别人说他位列宰辅,倒也不算太吹捧。

“侯君集真的升任吏部尚书?”

老张在忙着过冬的时候,为了确定消息的老李,又来了一趟汉阳。

“确定了。侍中已经草拟文书,最多个把月,应该尚书省就有消息出来。”

中书令温彦博依然还是病重,死拖着不死,这着实让人不爽。不过老张判断,这种续命不干脆的,肯定要死的,就算今年冬天不死,来年春天也得死。

“若是如此,操之……你不如让石城那边,先行举荐侯文定出仕?”

“这有甚么说道?”

“嘿,朝中宰辅,举贤不避亲者何其多也。杜构长孙冲,一个东海,一个西域,多一个侯文定,又算得了什么?”

“侯文定全然不似其父,为人耿直正义,相当嫉恶如仇,若是出仕,也是要闹出事端来。”

“这有什么不好?青天好官难做,那是朝中无人地方无权。有你我在侧,造一个‘侯青天’出来,难么?”

一看老李的眼神,老张瞬间懂了:“你是说,让侯文定来荆襄?”

老李嘿嘿一笑:“应城、云梦二地,干它一个。”

第四十八章 阴差阳错第八章 瓜分无份第八十八章 一事不烦二主第四十八章 阴差阳错第三十六章 危机易转第十六章 霸道总裁第九十二章 骤变第七十章 秉持第十一章 不合理第八十九章 德不配位第五十七章 需求导向第九十三章 要领会精神第九十七章 造纸第六十七章 继续修路第三十八章 吃鱼不易第二十五章 别人不知道第九十五章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第四十八章 合法抗洪第十四章 筵席第七十八章 取名第三十三章 耍心机第四十九章 女秘书第五十五章 宽慰第六十五章 诱之以利第三十三章 套路不简单第六十四章 南郊直道第四章 没想到的人第九十九章 开道第三十三章 烦闷第二十七章 关爱老年人第四十一章 苦逼一家第九章 集体赶工第五十九章 孔圣头像(第二更)第六十二章 真的很忙第七十二章 分家第十二章 过冬第五十六章 柴嗣昌的忧郁第六十六章 熟烂第七十四章 踏浪而行第三章 新的发现第六十九章 心累第三十三章 赏功第四十八章 江阴来船第六十一章 领会精神第八十三章 阉人不易第五十章 白糖仓第七十章 面面相觑第九章 抓不住第五十几章 杜断第十章 兴致第五十九章 沙悟敬第七十五章 日天的眼神第六十七章 老干部(第四更)第十四章 盛情难却第四十一章 天后宫第六十章 愁啊第七十二章 经验之谈第二十九章 特殊贸易第十五章 闲聊第七十五章 另类孤臣第二十二章 万万没想到第二十八章 感慨第九十五章 已非当年少女第五十六章 用人第八十一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第五十七章 棉布(第二更)第二十二章 万万没想到第六十二章 病退第六十六章 深坑第八十五章 田好牛累第四十八章 满庭芳第五十四章 犹如关东之门户第七十一章 苏州行第三十章 忍不住第六十七章 英雄所见略同第三十七章 子又曰第四十七章 封建和建设第六十章 仁者爱人第七十一章 洛阳渐变第七十六章 崔娘子的麻烦事第五十九章 演技(第一更)第十一章 不合理第八十章 农垦局第二十九章 请客吃饭第九十五章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第四十章 争第八十四章 出乎意料(猪年初一第二更)第三十三章 套路不简单第二十章 另类富庶第七十章 非凡品质第三十八章 二代少年第九十七章 赶巧第八十七章 勇猛精进第七十一章 未来第五十五章 热闹第三十二章 如鱼得水第七十九章 狂热第一章 京中急件第十八章 投资第一章 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