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联系

“东宫要新设衙署东海养济院?”

“回陛下,储君言‘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故影从朝廷,效仿旧年恩典,以分君忧。”

杜如晦说着,又拿出了一套数据,“这是东海骨螺捕捞、采集、养殖诸名册,今年能捕各色骨螺约六百万枚,能取‘骨紫’一石。”

“骨紫”是紫色染料,在从焦油中提取粗苯胺之前,这是为数不多能固定紫色并且浆洗后还能保持色泽的染料。

只是这种染料的提取相当麻烦,骨螺的螺肉和肠道结合部,才能有极少的一部分。要想染一条丝绸手帕,需要弄死一千四百颗大骨螺。想要染一条丝巾,那就是一万多颗骨螺。

好在骨螺高产,且大唐漫长的海岸线,从来不缺这种东西。加上山东士族买通了华润号的航线,在扶桑也有许多定点渔港,骨螺除了螺肉风干做干货能卖钱,螺壳同样是不错的工艺品,粉碎后还能掺在饲料中。

“克明,你的意思呢?”

皇帝看着杜如晦,和房玄龄不一样,重病不死的杜如晦复出之后,行事作风大开大合全然不怕得罪人。马周这种东宫出身的幕僚都要夹着尾巴做人,杜如晦却一而再再而三在李承乾身上开口放话。

可以这么说,暖男天子能从“东巡”中归来,没有朝中宰辅级人物撑腰,只怕不是一年的事情。

“自当大力扶持!”

声音洪亮的杜如晦还是削瘦,但是目光却一如既往的锐利,杜氏擎天柱可不是什么畏首畏尾之辈,当下道:“今各地新产举人奔走,为州县新锐,县令刺史倘使不知新产首尾,自可询问举人。百姓若有担忧,诸如桑田绝产、改稻为桑等,皆可由举人上下传递,不至官民对峙,酿成祸乱。如今东海养济院,可以之为贞观德政,传达中原,朝廷可免征其税,以资鼓励。”

李世民冷静地看着杜如晦,但杜如晦还是和往常一样,低着头,躬身不语。

这不得不说是缓解朝廷财政的办法,“养济院”这种形式,在秦孝公时就已经有了。但要以朝廷财政来支出,只能说给穷苦老人一口饭吃,不至于饿死,要想活的如何如何滋润,可能性不大。

不过杜如晦的意思,是朝廷明文鼓励这种行为,不但口头表扬,还要有实质性的好处。

比如免税,东海养济院维持的主要营生是海捕骨螺,这不是什么技术活。怕是花甲老人,也不过是一柄竹叉一个背篓,忙上个把时辰,就能满上一筐。但“骨紫”却是暴利中的暴利,一两“骨紫”一斤黄金都未必能换到。

即便是李皇帝自己,他面见朝臣的常服,也多是明黄,朱紫都少。红色染料还算多种多样,只是着色不易,但是紫色染料,想要着色长久,相当困难。

长孙无忌乃是国舅,也不过才十件不到紫袍,唯大事才着紫袍。紫衣虽多,却是用植物根茎榨出来的紫色汁水上色,浆洗十次以上就会褪色。

“‘骨紫’稀少,何不交由将作监……”

“陛下!”

杜如晦猛地抬头,“不错,‘骨紫’稀少,朝廷何必与民争利?”

“朕是与民争利吗?!”

李世民猛地瞪圆双目,目光肃然盯着杜如晦。

可惜杜如晦浑然不怕,依然大声道:“陛下若非与民争利,便是欲同太子争名!然则储君贤明,亦陛下圣明也。陛下当以此为戒!”

“你!”

争名?

这话从来都是放在底下说的,然而杜天王却堂而皇之地说了出来。若非是君臣问对,只有起居郎在一旁抄录,在大朝会上这样一句话,只怕当场就要炸锅。要么李皇帝认怂认错,要么杜如晦滚蛋。

这次问对不欢而散,杜天王离开皇宫之后,大剌剌地乘上自家的马车,返回家中去了。

而太极宫的主人,将手中做工精美的玻璃水杯,砸了个粉碎。

到大朝会时,重臣多有建议效仿东宫“养济院”一事,政府可以免税减税鼓励民间类似组织。

有人提出“恐为歹人谋私而结社”,但反驳的大臣直接就说可以派遣内宦监督。同时民部可以定是派遣度支司查账,还能让当地统军府随时突击检查是否结社谋私。

侍中魏征觉得可以,秘书监也有人觉得这样不错,不但减少了政府支出,还能扩充官吏岗位。而且名声相当好听,绝对是清流中的清流,最重要的是……它是清流的同时,更不是清水衙门。

但皇帝说了,中书令刚刚死,在没有委任新的中书令之前,还是先放一放,等新的中书令上位之后,再继续这个议题。

东海养济院一事,就算是“搁置争议,稍后开发”,不过朝廷虽然还在公推讨论,民间却是来了精神。

恰逢柳营队大战霸王队,霸王队边路跑锋21号突袭太过厉害,居然以五分优势,将霸主级强队柳营斩落马下。

又因为霸王队是“西秦社”组建,跟脚在城西,趁这个机会,“西秦社”居然准备在城西建个馆场。并且和柳营券不同,发行的“霸王券”来者不拒,只要长住长安,都可认购,五百文起购,上不封顶。

“大兄,听说没,只要和东宫所办‘东海养济院’一般,就能免税。我看,咱们不如这样,新建馆场票钱可以拿出来养些老汉,如此也能免税。”

“还未定呢,听大人说,陛下以中书令未定,推迟决议。”

“此事定能成功,大兄,我听杜二那厮说其,当日杜公差点和陛下对骂,有宰辅强推,又有重臣公认,此事又不曾祸害甚么,陛下焉能拒绝?”

“‘西秦社’不比忠义社,咱们若是把馆场票钱让出去一部分,只怕难以维持啊。三郎,你也是知道的,入西秦社的,多是甘陇老世族,没甚花销。”

“大兄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眼睛放光的薛氏三郎搓着手,“大兄你可知道那日咱们大胜柳营队,赚头最大的一笔是甚么?”

“二成票账,还有甚么?”

“不不不,是21号竹盔,一顶南山制竹盔,不过十文钱。可大兄可知卖了几何?”

“多少?”

“散货两万多。”

“那才两百贯。”

“可两市铺面及洛阳咸阳诸地货商,却是包了长单,只要21号还能跑,这‘飞毛腿’就是个摇钱树,咱们琢磨几个花头,又能赚上一笔。”

“你还没说多少。”

“二十万。”

“多少?”

“二十万。”

“嘶……”

两千贯,虽然单独拿出来是不多,可这只是因为一个人,于是就卖了一样东西,就赚了两千贯。

要是多来几样呢?

“而且大兄,我看了,灞水那馆场,大头也不是票账。”薛三郎目光灼灼,“这东宫也着实有些能人,柳营队那地界,多是卖咸香豆子的。不拘是松子、阿月浑子、板栗……多是咸口。这也就罢了,除此之外,光酸梅汤,就卖了一万多大筒。止这些吃喝,就有一千多贯进账。”

舔着嘴唇的薛三郎更是道:“再有柳营队皆着绿袍,光绿头巾就卖出去六七千。一条头巾才值当几何?可上面印着柳营二字,它便是能卖二十文!”

“这一个月要是有三五场要紧大赛,岂不是大赚?”

“可不是?当初我等还觉得东宫修那场馆是个榆木脑袋,如今看来,这本事全在场外,不在场内。大兄,咱们也不消多去琢磨,照着柳营队来就是。”

“好,咱们在合计合计,明日召来弟兄,早作决断。”

柳营队虽然输给了霸王队,但威风不减,城东拥趸多是想着下一回卷土重来,杀的霸王队四面楚歌。

而此时作为詹事府令史的侯朔侯七郎,正在春明楼和几个山东商人吃酒。

“柳营队去洛阳打几场,这票账如何分,崔氏一切交由侯令史做主。倘使洛阳百姓还算欢喜,这柳营队在洛阳的馆场,就交由崔氏来建,如何?”

“无妨。”

侯朔点点头,抬起酒杯饮了一爵,“这几日某察觉市井之间不禁短袖薄衫,正要制上一批,天热总能卖出去。”

“礼不下庶人,短袖短裤乃至披发左衽刺面纹身,都无不可。令史可是要将这短袖薄衫交由武城来做?”

“裁剪有些不同,用料也有些不同。”

“寻常人家,有个麻衣就不错了。”

“某要棉布。麻布也要,但棉布要多。”

“这……令史,去年棉花存料,多是两京包销,唯长安东城洛阳北城能用。若是市井用了棉布,怕是引起朱紫之家禁穿庶民之服。”

“他们能穿几件?便是你们崔氏,主家再贵,一年能穿几身衣裳?由他们去。”

说罢,侯朔更是道,“你们若是耳目灵光,也应该知道沧州前年就开始穿短袖免衫,更有工坊织工减了头发,防止长发卷入织机。莫非就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便要担着头破血流的风险,去做工赚钱?既然‘礼不下庶人’,又何必纠结,在商言商,只管增收,哪管贵贱。”

“令史说的是,贵人用的铜钱,倒也不比庶民用的铜钱要值钱。”

“若是今年怕棉种不够,某也能帮忙。”

这句话一出,清河崔氏的走狗们眼睛一亮:“令史当真?”

“难道太子和张沔州交情莫逆这件事情,某也会随便乱说的?”

“虽有所耳闻,听说张沔州还曾救过储君一回,以免储君坠马之危,不过……‘忠义社’素来行事独到,棉花种多少如何种,都是彼辈一言而决。”

“噢?那只能说,尔等还不够诚心诚意罢了。”

说着,侯七笑的意味深长,手中却多了一枚被把玩的华润银元。

第二十章 科学规划第九十八章 垂涎第一章 一只唐朝的工科狗第五十几章 不是我军无能第九章 方向第九十九章 圣裁第二章 简单答复第二十二章 拉投资第二十九章 武汉第六十七章 老谋深算第九十五章 放屁马第九十四章 机不可失第三十章 祭告第十章 毒啊第二十一章 西征万象第七十章 战栗第七章 大舞台第十四章 优势碾压第三十三章 弄潮儿第二十五章 鸡同鸭讲第二十八章 无语第九十九章 广而告之第二十七章 思路广第十九章 黑金黑装备第四十八章 魄力第六十章 愁啊第八十五章 认清现实第六十四章 差距第三十七章 子又曰第六十七章 风乍起第六十章 不行第二十一章 后路第四十七章 来客吃什么第二十二章 为何加班第九十八章 讲究第五十六章 年轻活力第七章 谋事在人第三十八章 畅想第十五章 务农第七十二章 套路上的默契第九十四章 机不可失第九十五章 大无畏第十章 江枫渔火对愁眠第七十章 变化第九十三章 革新第八十一章 张德赠书第七十六章 目瞪狗呆第七十九章 苏烈(一更)第二十九章 “狂妄”第四十八章 精神分裂第四十章 让人嗑药第五章 关系网第二十四章 不同之处第四十章 让人嗑药第十七章 孺子可教第四章 最后问对第十五章 闲聊第十九章 再叹娶妻娶贤第十一章 血腥味第八章 期望第四十五章 人杰第十八章 拆分江南第二十九章 畅想第五十三章 知识就是力量第二十九章 聊个天第九十一章 生路第三十二章 蠢货第七十章 德政(有三江票没?)第三章 体谅人的张大郎第三十七章 批判和武器第十章 名额第五十章 改名第二十四章 纠结的人选第二十三章 都是扯虎皮第二十七章 令人失望第七十章 蘸糖吃第五章 皇帝的愤怒第十九章 投石问路第八十三章 阉人不易第二十四章 都是好诗啊(第二更求推荐票)第六章 河中风雪第八十六章 刺蛇和飞龙第二十六章 正义的铁拳第二十二章 躁动的闹剧第七十二章 捉婿第二十五章 一生平安第二章 响应号召第三十章 忍不住第六十二章 情何以堪第五十章 星星点点第四十二章 争权夺利第四十三章 和平保证第六章 茫然热闹第六十五章 修路的心第三章 闪了腰第三十三章 另请高明第九十三章 革新第二十五章 我们的事业无人知晓第三十八章 威慑第七十五章 浴血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