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开阔的思维(二更)

关中主要还是吃糜子,最多穷点的吃粟米,也就是小米。大米还是淮南江南剑南吃的多,然而重点不是这个,张德吃什么都是吃,但稻米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就是稻草。

且不说草木灰吧,很多草袋,用稻草来编织,最是划算。尤其是河道疏浚时候做临时坝体,这玩意儿很好用,而且抗洪抢险也是经久不衰,一千多年后照样还是最划算最牢靠。

然而北方就麻烦了,剥桑树皮肯定要被殴打,杨柳虽好,奈何经不起三五天的水泡日晒,最终还是用麻丝制作成麻袋。

就这么一项,少说也要几千贯来去。

而这会儿,张礼红带来一个消息,说是太谷县的县太爷,居然说要搞汉麻青麻种植工作……

“特么唐朝就有招商引资的概念了啊。”

老张抄着手,看着滚滚黄河在脚下流淌,不远处几个大转轮正在嘎吱嘎吱的运行着。这里起了两个磨坊,小麦和硬糜子一个,小米和软糜子一个。

碾磨量还算让张德满意,一天都在四千斤上下,就这效率,抵得上十个契丹奴不眠不休推磨推一天的。

这还是水力磨坊设计的比较小,因为怀远城也没有大规模碾磨粮食的需要。若是在长安,光靠碾米,就是一大进项。

程处弼也不是光长了肌肉没长脑子,见了水力磨坊,顿时大喜过望:“哥哥,这要是在长安,咱们就发了啊。”

“赚这仨瓜俩枣,好意思?”

瞥了他一眼,然后突然想起来他后妈是大地主是权贵是世家是望族,顿时道:“你若有心,回长安开个磨坊场好了。你我兄弟,对半分,怎么样?”

“哥哥仁义,就这么定了!”

一旁坦叔全程没说话,不过他还是小声地提醒了一下张德:“郎君,老家的地可不少呢。每年磨稻谷,都是一件大事。”

“对哦。”

老张突然想起来,他是江阴土豪啊,江阴东边一半的水田都是他家的,一到秋天,从芙蓉城东城脚下开始,蔓延到大江口,都是他家的地,极其壮观。

“对对对,都忘了这事儿。坦叔,家里头来的人什么时候到?”

“上回来信是二月底,几个族老派了机灵人去苏州市舶使手底下做了小吏,也算是通了气。”

“唉,白糖。本来要是能独吞,这该是何等规模的利润。”

怅然若失,怅然若失啊。

坦叔有些无语:“郎君,咱们账面上的进项,已经不少了。”

“谁还嫌钱多吗?”

张德双手松开,然后后背,很有李白静夜思的姿势,四十五度朝天,认真道,“大唐国力蒸蒸日上,这时候不开捞,将来愧对我张氏子孙啊。”

“郎君心系张氏,仁孝之至。”

老张嘿嘿一笑,心说当初卖诗词差点被长孙无忌打靶,然而小爷我还是活过来啦。

“对了坦叔,三哥留在太谷,没问题吧?”

“那是个穷苦县,田地三五万亩,这还是把石头地都给算上。丰年只能吃饱两个月,多的是出去寻活路的,还有落草在太行厮混的。若是能让百姓有个进项,那县令只要不是贪得无厌,总是明事理的。”

见多识广的坦叔什么没见过?当年麦铁杖得封宿国公,大小官僚有名没名的,什么德行都有。

说起宿国公,这也是为什么以前坦叔不待见程咬金的原因。因为之前程知节封的就是宿国公,和麦铁杖一个名头。

在江湖上,山东河南虽说都卖程魔王的面子,然而淮南江南江右诸地,老程算个卵,大字不识一个的麦铁杖才是龙头。

可惜被杨广那个败家子给折腾死了,临死之前还让儿子们尽忠尽义,若是只讲忠,倒也未必有这等地位,奈何义气二字,百姓里头实在是够分量,只有孝道能够并论。

若是杨二有点出息,说不定几百年后,就会有个铁杖庙或者麦公庙……

“这麻丝一年,来去一万贯没有,六七千贯还是有的。从怀远北上丰州,若是还想做西突厥的生意,可以西向弥峨川停留,那里有个榷场是吧?”

老张扭头看着正在数钱的怀远郡王李思摩。

思摩点点头,一边串钱一边道:“那里水草丰厚,最是适合放牧,还有七八个黄羊群,以往诸部都是在那里交易。鲜卑儿每次都要赚不少。”

鲜卑儿说的是呼延部,首领以前是劼利封的俟斤,曾经跟着南下捞了不少。后来劼利战败,却没有悬崖勒马,最后就被丰州都督勿谓言之不预了。

死状惨烈,许久没见的五马分尸粉墨登场,让呼延部还负隅顽抗的人都纷纷表示大唐皇帝真是英明神武,我等早就有心归附。

最让张德佩服的是,这群鲜卑儿居然毫不犹豫跑去永丰登记户口,说是自己改了名姓呼延,也有改姓呼的。

基本上政治主张很明确,坚决拥护天可汗,谁做可汗拥护谁。这让老张不得不赞叹,民族兄弟觉悟就是高。

“弥峨川西北是戈壁了吧?”

张德又问李思摩。

将钱打了个结,点了七百个就算一贯的怀远郡王点点头:“从漠南去峡口山,就是走这条,以前教训吐谷浑人,也是走这里。统叶护死的那年,本来我还劝说可汗西向,奈何……”

李思摩感慨万千,然而老张却是冷笑,你们可汗不傻逼,我们岂不是还要多费功夫干死你们?

贞观二年发生的事情挺多的,不过那都是前年的事儿了,再说西突厥那地方现在也不太平,横竖将来都是碗里的肉。

不过不管怎么说,居延海这地界儿,绝对属于可以大捞特捞的好地方。

因为这儿三不管,尤其是唐军在附近也不多,突厥又亡了,可以合法避税。

从去年开始,居延海就有点儿兴旺发达的样子。老张既然来了西河套,岂能不让人打听消息?

那边交易的东西不少,但是用来装东西的物事却不多,所以张德现在赶工做简易麻袋编织机,也是准备多捞一笔。

再说还有麻绳呢,草原上光绳套就能卖钱,而且用量极大,毛皮捆扎,粮食打包,帐篷固顶,圈地坐标,还有各种保护用处,最是适合沙漠草原环境。

以李思摩的名头,加上堂堂大唐男爵的资历,甩诸胡一脸绝对没问题。

而且李思摩手底下的人大部分都是劼利旧部,本来就不怎么鸟他,执失思力就跑去给李董做策划了,整个突厥残党跟一群脱了缰的疯狗似的,老张稍微给点甜头让他们去咬人,还是能做到的。

“所以说,做官的还是要与时俱进,做到穷则思变。我看这个太谷县令,很有一点开阔的思维。四哥,送个帖子过去,约个时间吃饭。”

“大郎,莫非我们还要去河东?”

“不然怎地?我还准备去一趟定襄都督府,给叔父送些用度过去。”

张德突然想起什么,又问重新串钱的李思摩,“郡王,匀我五百骑士护送,如何?”

“披坚执锐,恐有流言。”

“不带甲具,一人一弓双马。包行程吃喝粮草,一天一人二百文。”

“五百文。”

“五百文就五百文。”

“那晚点儿回来也没事,替我向邹国公问候一声。”

张德不得不承认,放弃治疗报复社会的李思摩,已经彻底没有突厥佬的那点基本素质。

第六十几章 化郁闷为食欲第七十三章 官声第五十三章 多一个不多(第一更)第七章 至汉水第五十七章 需求导向第五十四章 犹如关东之门户第九十五章 再议第七十五章 崇道第二十五章 藏得深第九十章 壮志第四十章 探底第八十八章 种粮大户第八十二章 正义的事业第三章 渣男第二十八章 简在帝心第一章 拜佛第二十七章 谁算计谁第八十二章 旧时之言,今日之见第六十三章 人生大起大落的张叔叔第三十九章 真会玩第十二章 振作家门第六十章 鸵鸟发怒(第二更)第十八章 天赋第三十二章 胜第七十六章 目瞪狗呆第六十四章 个人优势第五章 皇帝的愤怒第八十七章 劫营第四十五章 奇人奇事第三十八章 前程出路第一章 换个流程第七十四章 吃肉喝汤第六十五章 农事院第十五章 碰瓷第六十章 不行第七章 赛尉迟呀小张飞第六章 放飞自我第九十三章 光明正大第六十二章 指点一番第七十九章 徐德升官第三十二章 馊主意第十章 歪脑筋第六十八章 开阔的思维(二更)第三章 洒脱第七十三章 预见第七章 至汉水第三十五章 疯了第四十六章 手第三十章 单道真第八十九章 都是坑第六十章 聚餐第五十三章 宝贝第六十一章 天下之大第四十七章 所要何物第五十二章 唯一第二章 梁丰县男第九十二章 胃口第三十二章 顺势第五十三章 不罢休第五十一章 面目全非第四十九章 争食之相第二十六章 有利第五十四章 真的不是圣经?(第二更)第十二章 过冬第六十二章 不请自来(请票上身)第九十二章 双赢之法第三十六章 危机易转第四章 心情复杂第五十章 我们A过去了(第二更)第六十一章 复杂的事情第七十五章 浴血奋战第四章 喝汤第五十四章 不能接受第六十九章 互相安慰第六十三章 人生大起大落的张叔叔第五十五章 久候的机会第十五章 闲聊第九章 皇后让利第十六章 装完逼不跑第八十八章 忍者神帝第六章 露面第九十五章 雄风第四十二章 刑天舞干戚第十八章 进献第五十七章 狗命不同第七章 算术怎么算第十六章 开辟第四十五章 有利可图第六十一章 我跟太子交情莫逆第二十章 另类富庶第三十三章 如狼似虎第十七章 孺子可教第九十章 这是什么力量第一章 共识第六十章 安心糟心第八十三章 阉人不易第六十五章 有妖姬(第二更)第三十七章 子又曰第九十六章 变换第三十六章 王福畴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