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合法抗洪

“决口啦——”

“哪里?!哪里!哪里决口了!是樊口还是江夏——”

“马、马骨湖!”

江夏人松了口气,然后在江夏的汉阳人脸色一变,纷纷表示:老子日尼玛先人哟。

所以说,这世上人名可能会被叫错,地名么……呵呵,总归是有点来历的。

“这才刚改了‘洪湖’的名,这就洪峰到啦!这地界不会是江水龙神的老巢吧。”

张松白就没见过这样的事情,刚给“马骨湖”改了个响亮的名字,立刻湖口低洼处就响亮无比,那滚滚江水,跟瀑布似的,哗啦啦的拦都拦不住,才一天,就把这片湖泊的南部低洼处给抬高水面接近两尺。

“郎君,还是郎君英明。提前在这地方东北西北垒高了堤坝。”

“我英明个屁啊英明。”

要不是那点黑火药起到了作用,炸石头炸的飞快,这一波洪峰过来,指不定汉阳江夏成什么鬼样子。

万幸,浪打浪的洪湖,它有容乃大!

老张松了口气,又连忙给长孙无忌派了加急,眼下不加急也不行,得让“大区书记”赶紧的给中央来点建议啊。不然就这么挺下去,损失到底算谁的?

保武汉是肯定的,就好比上游保江陵是肯定的。可补偿工作也得做到位,不然底下的兄弟们觉得公司待遇不好,可能就要学公安县人民群众,来个浑水摸鱼啥的。当然了,可能最后直接就连浑水也不需要,尽特么剩摸鱼了。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光靠给点“土特产”,也收买不到传统的“诗书传家”等乡野贤者了。人民群众靠着“雅俗之争”“小说家言”“报纸广告”,精神文明建设光靠乡贤的嘴也不是那么好用,尤其是某些“德外之地”,简直是“唯利是图”到了极点。

这些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只有一条标准:检验精神文明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唯一标准,就是能不能多来几个开元通宝……

人心不古啊。

“郎君,那眼下是不是要赶紧的先抗洪?”

“要紧时候还没到呢,抗屁的洪。”

老张嘴巴一咧,他眼下还不能开弄,得等长孙无忌从中央请了“尚方宝剑”,才能奉旨抗洪。

要不然,事情万一做的太漂亮,搞不好会惹毛了长安的大老板。

掀桌就算是未必,可把武汉录事司弄成筛子,这可没什么难度。

贞观者,天地之道也。

法理这玩意儿……特么上哪儿说理去?

因为上游公安县人民群众的博大胸怀,本着雷霆雨露皆是天恩,于是公安县的广大百姓,含着泪也要站在洪水里“奉旨受恩”。

天降甘露……总之,万一三个月后它就旱灾了呢?这一年平均下来,不就风调雨顺了么?

再说了,又没逼着“奉旨捐躯”,这就不错啦。

有了公安县人民群众作了表率,新改名的洪湖表示不亮亮相,对不起武汉领导的栽培,一口气把上游吐下来的洪水,猛吃了一通。于是,洪水被捋顺了后颈毛,有惊无险地过了汉阳和江夏,奔着武昌去了。

武昌县人民群众一看这尼玛不科学,黄冠子真人在汉阳修行时说过:死道友不死贫道。

然后一群不怀好意的武昌老哥,就把樊港镇某个口子给挖了……

该来的还是会来的,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荆襄大地踊跃挖坑、筑坝、决堤、泄洪、分洪等等行径,终于让看不下去的长孙无忌受不了了。

于是老阴货跟妹夫嚷嚷了两声“再这么下去,我看全喂王八算了”,本来李董是不想让某条土狗好过的,眼见着大舅哥要这么帮衬,就琢磨着是不是回一句“你有种喂王八,朕就敢弄大唐鳖精补补”,最后一听老婆那里还攥着十好几条船,还特么都是新制的贞观十二年造新式三桅帆船。

都是两千四百石的大船,一条船就能养一个旅的府兵,十好几条大船,李董听了就肉痛。

终于,捏着鼻子,让马周起了诏书,让某条土狗领旨抗洪。

老张终于弄到手了护身宝物,这才全面抗洪。之前都是小打小闹,全看武汉录事司的同僚们表现。地方州县现在还没适应“行省”这个概念呢,服不服老张且先不说,不服录事司这帮牲口那简直是一定的。

而老张要是大包大揽,表示老子就是老大,老子说要抗洪就是抗洪。那么,抗洪这事情不论成败,事后都不好说。

成了么,董事长小手这么一抖,指不定功劳全落在大舅哥“总制全局”上,然后录事司的小哥们纷纷吃点汤。

事情要是不成……非法抗洪罪加一等。

什么武汉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自发抗洪救灾……不存在的。

问为什么?

王八的屁股……龟腚!

当然了,作为一条非法穿越的工科狗,在工程领域违规操作这是常识。想当年,违规操作一年死上几百条工科狗,能阻拦违规操作吗?

这当然不能了。

抗洪救灾既然也是工程,那么肯定也要违一下唐朝规,闭着眼睛操作一下。

“人呢?!死哪里去了!队长呢?!”

江汉观察使的幕僚们披着蓑衣,都在工地上咆哮着,宛若一条条疯狗。

“在的,在的!前头编织袋缺了,小的去领家什了。”

“坝上队长不能撤!老子他娘的和你说过几回了——”

“不会了,不会了,小的不会了!”

嘀嘀嘀嘀嘀嘀……

轰隆!

抛锚停下的特制两千石大船,从船的一侧,放下了一种用竹条捆扎,填充了石块的特殊截流土石方。

这是一条支流的低矮堤坝处,迅速增加坝底强度之后,又有竹制的覆网固定沉底的土石方。想要百年大计还得靠平时的维护和加固,眼下的所有动作,都是为了短期内对付洪水。

另外一处坡地,伴随着哨声,从临漳山抽调来的工坊工人,在监工的指挥下,埋头干着体力活。

挥舞铁锹挖着土方往编织袋中装的工人皮肤黝黑,时而下雨时而出太阳,使得这些赤膊的工人,很快就皮肤红黑交织,稍作休息,只要身体一干,立刻就脱皮,看上去极为吓人。

而在汉阳和江夏,分别设有“南岸抗洪抢险司”和“北岸抗洪抢险司”,这是江汉观察使临时增加的衙门,长孙无忌眼睛一闭,只当没看见……

第六十七章 继续修路第十八章 进献第十章 歪脑筋第九十七章 方向问题第三十八章 最后指望第三十章 隐疾(第一更)第五十三章 赞第四十六章 饕餮第六十七章 英雄所见略同第八十四章 江湖险恶第一章 一个声音第十二章 河北道增员第二十章 由头第九十一章 生路第九十一章 忠厚长者(第二更)第八十五章 有教无类第六十五章 我狂犬也第十章 物流业第九十八章 朝野“合流”第七章 赛尉迟呀小张飞第八章 和谐社会第六十八章 热闹非凡第七十三章 有个交情第九十四章 二次问对第二十章 天地可鉴第七十三章 群龙无首第五十五章 长者赐第三十七章 强行装逼第九十六章 人的名树的影第八十九章 德不配位第二十六章 串联(第二更)第五十四章 相当粗暴第九章 赴宴第十一章 两证第八十一章 教育工作者第六十七章 曹宪题字第四十一章 孰为南都第四十二章 东南形胜第十一章 自己搬起来的石头第四十五章 奇人奇事第四十九章 床笫之语第八十七章 勇猛精进第五十三章 不罢休第五章 太平地界第八十三章 憋闷第四十五章 人要有梦想第四十五章 身怀绝技第六章 痴女第六十九章 薛书记第七十九章 见缝插针第八十四章 不会这么做第七十四章 认清现实第四十七章 联系第三十一章 又不回去了第六十二章 惊人猛料第四十九章 燃烧第五十七章 奇诡不正经第六十几章 王氏第十六章 大礼第十八章 因地制宜第十六章 饼第二十三章 智障大师(求推荐票)第四十九章 艺术生(推荐票)第六十三章 事业第三十五章 角度刁钻第四十章 故人故事第五十九章 凛冬将至第八十二章 斛薛少年历险记(求票)第七十四章 吃肉喝汤第六十二章 一坊之地第三十四章 史第三十二章 如鱼得水第五十八章 公子哥第四十六章 胡人出身第十三章 娘舅亲第五十八章 理解错误(迟来的一更)第八十三章 推举第七十二章 留沔州第二十一章 新阶层第一章 一只唐朝的工科狗第四十三章 皇帝是不同的第七十六章 崔娘子的麻烦事第一章 共识第九十四章 机不可失第四十三章 随便收徒第五十五章 家有一老第九十五章 摩诃耶那提婆奴手札第四十五章 人要有梦想第九十一章 顾忌第七十一章 沔风第二十四章 探险家第三章 四大天王有五个第六十四章 真诚拜访第七十六章 两个成语第八十八章 快上车!(第二更)第六十五章 诱之以利第八十一章 牛郎第十八章 陆师兄求助第九十五章 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