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需求导向

“啊!”

一声惊呼,张德猛地坐了起来,“妈的,是梦啊。”

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做了一个奇葩的梦,还真是有点“垂死病中惊坐起”的感觉。感觉有点口渴,张德从榻上爬了起来,没有吵醒早已熟睡的萧妍和萧姝,拿起桌子上的水壶,倒了一杯清水,喝了之后,这才赤脚坐在凳子上,一脸的怅然。

一个梦,一个“王下七武海”自带《他是一个海盗》BGM的梦,绝对是诡异到极点的梦。

“他妈的……”

骂了一声,老张这才穿上棉拖鞋,到了隔壁书房中。夜里守夜的婢女见是主人,连忙闭口行礼,又给点了几支鲸蜡,空气中很快弥散着好闻的气味。

不管怎么说,魏徵和长孙无忌这一次,既是对抗又是联手,在给江淮行省带来非正常“市舶司”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当大的麻烦。

直接向中央要出口港或者市舶大使,李世民未必会给魏徵。但是,通过这种方式,魏徵虽然没有官方认可的港口作为对外贸易的门户,终究还是能够达成和苏州、登莱、津口一起竞争的条件。

对皇帝、河南山东次级世家、长孙无忌、魏徵、南运河商帮等多方来说,都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法。

皇帝既平息了洛阳“因言获罪”导致的“汹汹民意”,又通过扶持河南山东人士,达到了对中原腹地掺沙子的目的,不但进一步削弱侵蚀五姓七望在核心地区的势力,更是在将会以一个仲裁者的身份,出现在这“新老交替”的斗争中。

长孙无忌保住了中书令的官位,魏徵获得了对江淮行省开发的大机遇,靠着长江还有运河吃饭的大小商帮商团,则是找到了“避税”的好路子。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巨大帝国最大的一条鱼,自然是李董。李董吃河南人山东人,新式的河南人山东人为了活命,就去吃江淮人江南人,而江淮人江南人,为了维持生态,当然是在海上去吃原本就在被吃的高句丽人、新罗人、扶桑六十六国人、琉球人、高达国人、骠国人……

中间或许会发生许多小鱼联合起来咬大鱼的事情,但世道艰难,若非到绝境,谁又能绝地反击呢?

坐在皇帝的位子上,天然地本能地会给这样那样的“山头”掺沙子。张德是知道的,所以他一直预备着这一天的到来。

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就在这贞观十五年的秋天。

外头泛白的天光,预示着新的一天就要开始。在书房中就这么坐着,张德歪着脑袋,靠着椅子,些微地琢磨着那些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呵……”

长长地哈了口气,伸了个懒腰,披上了一件棉毛长衫,随意系了一条锦带,老张到外头忽地看到白洁正带着张沔在那里数着黑白棋子,顿时精神为之一振。

早上的江夏城,和关内道陇右道等等封闭的地方不同,城门开的很早,宵禁也不再那么严格。这里有着略显丰富的夜生活,自然也有相当丰满的早市。

茶肆铺面已经有了自己的风格,炒制的粗茶,用巨大的铜壶冲泡,一排排的茶碗排开,很是霸气地一路倒过去,伙计滴水不漏的表演,能引来老少食客的大声喝彩。街边本钱稍微丰厚的街坊,自己请石匠凿开院墙,临街支了帐篷摊位,一锅热油,不管是荤油素油,油条起锅,就不怕卖不出去。

当年只能做麦饭艰难吃下的贫贱粮食,如今精磨出来,雪白雪白的,看上一眼,便有食欲。做成各式各样的面点,又更是让人们热爱起吃喝来。

当、当、当……

“莫要过线哈!”

早晨起来巡查街坊摊位的白役,操着武汉腔,用半像不像的调调,模仿着学堂里教授的“洛下音”。

见差役到了,临街摆摊的立刻将桌椅板凳收拢,都拢到了一条规定的线内。

等到差役走远了,一边骂着一边把桌椅板凳重新铺开来,恨不得占道半壁,让车马都要飞过去也似。

“油条,豆浆。豆浆加盐。”

“鬼扯莫,豆花加盐也就算喽,豆浆也加盐,你会不会吃东西?!”

“关你卵事,老子就喜欢吃咸豆浆,你咬我卵噻!”

“扛包的才吃恁多盐!”

“你奶公我就是专门抗你老娘的棺材板……”

砰!

你把手中的油条砸过来,我把嘴里的馒头摔过去,一阵哄闹,不多时就有吹着哨笛的差人冲过来,将两边逮住之后,该罚款的罚款,该羁押的羁押……

热闹,这就是武汉地界早市的唯一名词。

街头偶有胡商带着家人起来吃喝,看到接踵摩肩的早市,看到花样繁复的茶肆食肆,看到各种各样的叫卖,在南腔北调之中,为之吸引为之折服。

这是一个市镇的人口,就能在西域立地为国的地方。而这不过是庞大帝国的一部分,并且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嗤!嗤!嗤……

有些特殊的工坊中,传来了往复式蒸汽机的声音,浓浓的白烟混杂着红黑的烟气,就这么在巷道中翻滚。倘使是个爱好听说书先生说传奇的,必定琢磨着,这模样,肯定是有李真人在那里斩妖除魔。

妖怪么,总归是要踩着乌漆嘛黑的云啊风的。

“观察,这朝中的官长,就这么看着皇帝做这等事体?”

张乾一脸的奇怪,眉头皱着,有些抑郁的模样。

“怎么?这事情,又和你有甚关系?”

“如何没关系呢?观察,咱们……咱们到底家业在江阴啊。”

作为张氏子弟,张乾当然不仅仅是一个在江夏的小官吏小幕僚,他的根基在江南在江东在江阴。

而皇帝眼下的一个决定,简直就是在抢苏州抢常州人的钱。不仅仅是苏州,更是抢整个扬子江两岸人的钱。

“那要不你去扯旗造反,本府偷偷给你送刀兵粮秣,你看这主意怎么样?”

张乾嘴角一抽,“观察……宗长!总得想个办法吧。”

“还不到时候,轮不到我们急呢。”

老张摇着头笑道,“再说了,魏徵那老儿还得给皇帝擦屁股。皇帝既然要扶持几家河南山东的‘忠义’人家,又不愿意出钱维持,自然是要朝廷来承担。魏徵得罪了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又岂会让江南人跑来吃苦头,肯定是让魏徵能者多劳嘛。”

“可是观察,魏总制若是把皇帝钦定的那几家船行母港,定在武汉录事司附近,又当如何?”

“那新设扬子县是为了好看吗?投了那么多钱,江淮行省是从别的州县调剂过来的,就说扬州,还问盐商拆借了一笔钱。若非是魏徵,谁能借来?扬子县要是不成,魏徵舍去一身功名,拍拍屁股走人,把这债留给下一任总制,也不是不可以。但你觉得魏徵会这样做吗?”

“岂不是说,将来李县令的营生,就是专门给这群皇帝钦定打家劫舍的东西做奶公?”

“这又有甚么不好的?”

“可丹阳郡公也有船队啊,李家在扬子江跑的沙船,有百几十条呢。”

老张一愣,突然笑的有些猥琐,轻轻地拍了拍张乾的肩膀:“作为儿子,抢老子几条船,又算得了什么?你说对不对?”

“对……不对!”

“哈哈哈哈哈……”

张德大笑一声,对张乾道,“莫要多想,要是怕几个河南山东来的旱鸭子,算甚么水上男儿?皇帝钦定的那几家,想要成事,没有三五年,跑海上东南西北都分不清。要是下海就是找几条船找几个能浮水的就能成事,那倒是简单了。还至于为了从海上去一趟流鬼国,就得赔上几百条人命?”

仅仅是开拓黑水靺鞨的海上航线,死掉的新罗船奴就是数以百计。哪怕是王万岁自己,都中过两回发高烧的险境,或许是名字取的硬,挺了过来,终究成为东海上数一数二的搏浪英雄。

有皇帝支持的“合法海盗”固然麻烦乃至可怕,兴许会加速本就已经参与者愈多竞争愈恶劣的海上争夺,但正如张德判断的那样,三五年内,哪怕是收买合格的水手优质的船只,都是需要一个过程。

一蹴而就称王称霸,不存在的。

正如在小霸王学习机上玩《魂斗罗》是不务正业一样,皇帝这样干,也不过是拍脑袋政策。

再过一千多年,身居高位者,也多的是拍脑袋-拍桌子-拍屁股之辈。在这个时代,李皇帝干这种事情,也不是一回两回,唯一不同的是,一千多年后,玩脱之后想要重新耀武扬威的几率很低,而这个时代,能让扭曲的贞观皇帝收敛一点,不如指望禁苑里的太上皇突然就领悟超级赛亚人变身这个技能,然后割草无双一路杀过去,把儿子弄死在太极宫。

很显然,连打桌球都要请帮手的太皇不是赛亚人。而他那个正在当皇帝的儿子,也理所当然的狂霸酷拽屌炸天……

“观察,那咱们眼下要做甚么?”

“做甚么?鼓励生产啊做甚么?去,快年底了,把明年的奖励公告贴出去。”

要想富,先修路。这个放之古今四海而皆准。

但是,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这话放这个时代就是放屁。

“人多力量大!”

“人多就是好!”

“多生方有多福!”

口号先喊出来,标语先贴出来,然后才是各种武汉录事司的奖励措施。和当年在河北、辽东、河套、长安、汉阳的标准差不多。

添丁进口,都能有奖励,只是奖励的对象范围,圈定在了工坊和大农庄。散户市民则是没有这个福利的,而且和以往不同,以前是自己领了羊羔狗崽回去养,现在是可以折算成现钱。

饲养费加成年羊犬的价钱,贴补下来,生一个孩子的半年营养费都能平掉。要是生了双胞胎,还能有盈余……

小康之家兴许不一定看得上,但对于工坊做工的家庭来说,男丁本来就要承担传统意义上的“开枝散叶”义务,而现在,在这个义务上,能够有一笔额外的补贴来平稳度过困难期,显然是大大地降低了婴儿夭折的概率。

尤其是,武汉地区自从延续了大河工坊、石城钢铁厂等等华润系的医疗卫生管理方法后,这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就逐渐深入人心。再有这笔他们眼馋许久的原临漳山福利,自然是大受欢迎。

就算别的地方有心想要模仿,可实际上一个大户针对自家的工坊家生子,兴许还能维持。但要集中推广,是万万没有可能的。

不说推广宣传以及经手操办人员的经验问题,只说财力,没有人可以玩得起。

要知道哪怕是张德自己,在汉阳时,也不敢大规模推广到整个沔州,同样也是特殊范围内特殊处理。

想要保证爆发式的人口增长,还要保证一定的人口质量,这和永兴象机以及一系列改进型号相同,是一个系统工程。缺少哪个环节,都会造成难以为继的短板。

“这个月从江淮过来入籍的人有多少?”

“有两千多,和往常一样,男多女少。”

“嗯。”

张德点点头,将一份报告扔到桌上,然后抬头看着幕僚们说道,“到年底,要做个总结。然后明年,你们就要开始忙了。除了江淮,江南道、山南道、黔中……多的是逃户隐户。你们要分赴各地,和当地主官说清武汉录事司乃至荆楚行省的政策,趋利避害这种事情,不分官民。本就是双赢的事情,只要讲清楚,就能谈下去。”

“观察放心,我等正要大展拳脚呢!”

“今年在江淮一个县一个县的跑,我等也算是有了经验。来年必不让观察失望!”

幕僚们不管是不是心腹,都知道这是个施展能力所长的机会,一个个都摩拳擦掌。毕竟,这种事情做好了,对逃户隐户严重的州县主官来说,也是去一块心病,更是多了一项政绩。

而对武汉录事司乃至武汉录事司周边地区来说,正处于不可阻挡的工商业扩张期,增加的劳力,正好可以解决劳力短缺问题,而不至于需要花大价钱,从别的州县聘请良人。

说到底,张德能够决定这样做,还是因为本地的需求是如此。良人请过来工钱比黑户逃户入籍者,贵了三倍都不止啊。

第七十七章 快活第二十五章 给个理由第三十八章 编排第十五章 上山行第七十三章 路第八十九章 思路第四十三章 气度第八十四章 多年结果第七十三章 路第四十八章 魄力第三十九章 需求第三章 三观问题第八十章 鸡肋第七章 赛尉迟呀小张飞第八十六章 新式林场(大年初二第二更!)第九十六章 顺风船第三十五章 “考察”第八十六章 参差荇菜好吃吗第九十三章 “一视同仁”第五十一章 有人好奇第五十八章 最恶世代第九十八章 冒进第九十六章 大功德第五十章 吃他用他第七十章 旧年缘分第八十一章 冬天里的一把火第八章 会做事第九十一章 人生如酱缸第十九章 认知变化第三十章 利令智昏第九十三章 光明正大第十七章 门房魏大爷第五十三章 不罢休第五十七章 色变第七章 至汉水第二章 杀第九十章 太年轻(第一更)第七十五章 别致唐茂约第三十九章 灰糖(第二更求票)第九十章 这是什么力量第四十九章 正经事要紧第九十三章 革新第六十九章 魔幻韭菜第八十八章 上钩第二十五章 西京第三十章 奥杜之杖第二十九章 兴师问罪第三十一章 赚头第六十九章 人和第四十章 安平获利第三十六章 卫公人情第八十六章 标志第二十六章 君子六艺第五十七章 切入点第八十九章 伤离别第九十七章 这节奏不对第九十八章 君臣之谈第七十一章 我只是想做个好官第五十七章 千金买马骨第五十一章 讲义气的寄生虫第八十六章 拘留所第七十六章 质变第十章 物流业第五十二章 青少年的心理冲击第十五章 唐代闪婚(一更)第三十四章 躁动第二十七章 令人失望第三十六章 卫公人情第二十四章 刷新认知第四十三章 进阶版本第二十章 科学规划第九十五章 摩诃耶那提婆奴手札第九十章 查探第四十章 凯旋白糖(第一更求推荐票)第六十三章 英明的郡王第六十章 搓你狗头第九十八章 冒进第九章 方向第七十五章 崇道第七十四章 稳第七十一章 我只是想做个好官第七十九章 读书人的事第九十一章 忠厚长者(第二更)第五十七章 官不聊生第十五章 唐代闪婚(一更)第三十章 能吏标准第十五章 成交第八十五章 防微杜渐(大年初二第一更!)第四十七章 日子第六十四章 称赞第二十二章 非主流殖民第十三章 别来无恙第五十四章 伤别离是不可能的(第二更)第四十二章 大明宫第九十二章 春雨春雷第七十二章 刁民偷铁第十七章 光第十章 进一步第四十一章 神油(第三更)第三十九章 真爱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