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不能接受

“将军,今年过来的,死了快两千,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

“死人又如何?死有余辜!”

将手中的浓茶猛地震在桌板上,程处弼不耐烦地指了指亲卫,“去!吩咐下去,拿出几个位子来……看着老子作甚?!看老子就不用拿位子出来?!看老子就能让老子收回命令?!”

“不是……将军,弟兄们在西域恁多年,不也就是为个一官半职?这……这偏偏来了一群甚么博陵崔氏的,就让他们弄几个县城差事,弟兄们……弟兄们一时想不通啊。”

“想不通怎么了?你们这是要造反?”

抹了一把络腮胡子,“蠢豚一般的货色,这博陵崔氏一路前来,前后死了快两千人。这光景,正是志气低落的要紧时候,老子拿几个县城文职出来,就能让彼等安心。世家大族,西域能有甚根基?在此地,当兵的就是老大!当兵的就是靠山!”

“将军,这是甚么意思?”

亲卫一脸错愕,但也当场回过味来,这里头,似乎是有说道啊。

“老子让你们娶几个崔氏女!怎么,不想老子成人之美?”

“啊吔!将军!快说说,这……这怎么和娶几个崔氏女……它怎么就有干系了?”

“啐!滚!做事……”

“哎!”

忙不迭地向外冲去,一脸美滋滋的亲卫心中暗道:将军果然深谋远虑,深谋远虑啊。

贞观十七年整个西域对于大唐来说,还是无底洞,是个亏损看不到尽头的超级项目。然而这个项目,又不得不维持、坚持下去。

这不仅仅是军事项目,因为丝路,又是经济项目,而又因为历史,它还是政治项目。

倘使不能恢复西域故土,拿卵去和炎炎强汉比?

时人即便骄傲,但提到汉朝,依然是神往无比,无人觉得眼下的大唐,真个就和汉朝能够相提并论。

但对于西域现在的军人、商人、士人来说,西域这个项目,前途无量。从一开始的忐忑、茫然到如今颇为清晰的脉络,虽然说不清道不明,但很多聪明人都差距到,这个项目是可以盈利的,尽管这个盈利,很可能又是人血馒头。

人血馒头吃多了,走夜路也怕。

“哥哥,你给俺们出出主意,这将军……是个甚么主张?”

安菩是骑军头子,副官不管汉胡,都喊他一声哥哥。

“这我也说不上,不过,今年敦煌囤的物资,显然比去年多了不少。只米糠两样东西,前年……前年还是有敦煌人吃青糠饼吧。今年,青糠饼都是饲料,碛南又养着蛆……”

“哎呀!快别说了!老子一想起那些鸡鸭入娘的吃蛆,老子就浑身难受!”

“你懂个甚,中国也是这般做法。听说是沧州的法子,沤肥的时候顺带弄点蛆。说起来,这蛆怎么就变成蝇了?俺以前还真不知道。”

“你这算什么?吴王殿下还写了一篇《阳精论》,说这阳精里面有虫子,跟蝌蚪一般……这蝌蚪,就是子嗣。”

“呸!你球囊里才存的蝌蚪!”

“那可是吴王殿下!”

“吴王殿下怎么了?吴王殿下怎么了?”

碛南军的骑军营帐中,军官们的论点,一下子飙出去十万八千里,一群大兵在激烈讨论,自己射出来的到底是不是蝌蚪……

安菩一肚子的话,直接就被憋了回去。

蝌尼玛的蚪!

关起门来讨论,都一股子生栗子的味儿!

因为李恪的那篇文章,安菩现在已经不能接受张德偶尔会说某某人孩子气的那个“孩子气”。

孩子气……入娘的孩子气!

贞观十七年因为中国地方的震荡,西军也发生了变化,大头兵们原本以为,博陵崔氏那必须得高大上。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博陵崔氏裹挟了大量的“同犯”跑来西域,结果识字率还不如西军。

鄙视。

虽然大兵们不会写诗,但博陵崔氏子弟们扯经史子集,他们也是当放屁,老子拎着刀砍人,要那玩意儿干嘛?

识字数量是衡量“有文化”“有深度”“有内涵”的唯一标准,大兵们是这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将军说的!将军为什么这么说?武汉有条江南土狗写信时候,就提了这么一嘴儿。

没当真的。

小蝴蝶不能扇翅膀,幺蛾子就能扇了?

这也导致博陵崔氏一帮落魄鬼到了西域,本来还想摆谱,心说老子满肚子的学问,你们写个文书的,不还是得求到老子?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西域公文从来不要“微言大义”,只要精准、明确、清晰。口令得让火头军听明白,还得让民间武装团伙也听明白。

“曹宪误我诸夏——”

咆哮的崔氏子弟不计其数,但又不得不拿起《音训正本》,老老实实地学“拼音”,学简体字。

惨无人道,惨绝人寰……

除此之外,博陵崔氏的大多数人都万万没想到这里真的就做到了“耕者有其田”。因为不去“耕其田”的,没饭吃。

简单,粗暴,恶心,恶心至极!

农庄充满着梦幻主义情调,军屯的隔壁就是商屯,商屯的老板还时不时过来串门,就琢磨着,是不是能多匀个万儿八千亩……

“商贾贱人,焉能辱我——”

然而这些“商贾贱人”,还真不是一般的贱人,他们能在敦煌说得上话。西军总司令那里,那是挂了号的,“拥军”项目做了多少?就说这粮食吧,商屯收成粮食换了盐业产本,完了多出来的粮食,基本就是福利。

一个汉子,一天只要能保证有三斤好粮食,美娇娘随便挑啊,只要对着胡女硬的起来,下得去鸟,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有些个“民兵”性质的单位,也就是靠这点福利,在西域解决了个人婚姻问题。不但脱了单,还成了家,立了业。

这样的商人,敦煌方面别说敦煌宫,就说这西军大本营,能不支持扶持?尽管这些商人一开始,那是冲着皇帝爸爸的盐业产本去的。

无所谓!

博陵崔氏遭受了大清洗,但好歹没有遭受大屠杀。来到西域还死了不少人,但活下来的更多。

照理说,一切从头开始,将来,应该还是能够有将来的。

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西域和他们经史子集中的西域,根本不是一回事。

画风不一样啊它!这和说好的西域不一样啊!

“法外之地!法外之地!法外之地啊——”

博陵崔氏的子弟们咆哮着、怒吼着,不是因为胡风易俗,不是因为人民人种,而是这里的做法,这里的准则,透着一股子让世家大族绝望窒息的气息。

这种气息,太熟悉了。

元旦快乐,祝大家2018发发发!

第十四章 飞扬第十章 撒手锏第六十九章 非正常护院(三更)第五十二章 人在江湖第二十八章 运作第五十六章 萌芽第十八章 大哥第七十九章 老国公寻欢又作乐第一章 都很精明第六十七章 继续修路第四十三章 气度第五十八章 最恶世代第四十六章 别样幼学第八十五章 继续饮鸩止渴第二十章 定下章程第二十二章 非主流殖民第九十一章 宁波第五十一章 奇观背后第二十二章 逼迫第二十九章 不需要牛顿第七十九章 经验第七十章 你大爷第四十一章 奔头第九十五章 混合双打第七十三章 治世以大德第七十五章 找不到破绽第四十七章 现实需要第六章 哟第五十九章 凛冬将至第二章 温彦博的刀第四十七章 复杂的意识第七十一章 你们对算术一无所知第七十九章 经验第十二章 东风氏第八十章 倭地生计第十五章 老阴货第九十二章 马相公求援第三十二章 蠢货第二十二章 赤裸裸第三十九章 搞事!搞事!第九十八章 冒进第三十七章 有趣第三十九章 灰糖(第二更求票)第八章 孺子可教第八十四章 跟我学作诗第四十五章 精英阶层第七章 那人却在(大家多投票啊!)第五十章 星星点点第二十四章 又是坑第八章 瓜分无份第十三章 猪肉炖粉条第四十五章 活灵活现第九十七章 再上疏第八十四章 温文尔雅第五十六章 柴嗣昌的忧郁第四十五章 画风第五十七章 色变第三十一章 美好印象第五十二章 出口转内销第四章 招降纳叛第六十七章 老干部(第四更)第七十六章 非理性第四十八章 合法抗洪第三十章 真有肥缺第九十一章 太年轻第五十六章 省钱第九十一章 顾忌第二十五章 别人不知道第九十六章 变换第八十七章 栽得不冤第四十一章 不在第十章 兴致第二十五章 又来?第八十七章 勇猛精进第八十二章 衍生需求第五十章 很平常的生活(第一更)第四十一章 奔头第一章 保利营造第七十五章 保护费第三十四章 做文章第二十五章 情义第九十四章 闹公府第四十八章 阳光依旧灿烂第五十五章 热闹第八十一章 牛郎第二十六章 串联(第二更)第四十四章 祥瑞中的祥瑞第十四章 壮胆第六十一章 命好第十九章 高手过招第三十九章 万里海角第八十章 借风第十四章 野性第三十七章 人事变动第六十三章 拜访第九十四章 抵达第六十七章 老干部(第四更)第八十八章 性质第七十二章 留沔州第三十章 祭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