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筹谋

在东海之上一直忙碌的三大船队到底到了哪里,其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前后一共有两次抵达同一个地方,抵达的方式也差不多。除了天上的死兆星……北极星还在闪耀之外,都是为了追杀一支座头鲸家族。

和金银铜铁的利润属于一次暴富不同,华润号在海上的稳定收益,除了正常贸易之外,就是捕鲸业。

一条巨鲸的任何一个部位都不会浪费,哪怕是腐烂的内脏,都是特殊的肥料。虽然气味相当的糟糕,但是对大豆的增产,效果明显。

至于鲸肉,更是属于北地工场最受欢迎的肉类补充。不仅便宜,还能保证大量供应。像石城钢铁厂这种初级煤钢工业体,一天肉类消耗是非常巨大的,而传统大牲口,还不足以保证供给给奴工苦力。

肉类蛋白的补充,就是个混搭模式,其中鲸肉占据了很重要的部分。

至于鲸油,更是不必多说。

然而捕鲸船先后两次都穿越了广袤的一片海域,其中一次比较冒险,是直接从扶桑之南的暖流一路追杀。等到发现不对头的时候,已经远离太过,最后是硬着头皮,一路靠罐头、豆芽、鲸肉、海鲜撑到了东海尽头。

抵达东海尽头之后,又选择了北上追逐北极星,然后发现星图和海况,居然符合早先抵达流鬼国的探险队资料。随后北上,遭遇另外一股洋流之后一路西行。八天不到,终于看到了有靺鞨人盘踞的岛屿。

而这个岛屿,正是华润号重要的木料基地。

找到了港口码头,得到休整补给之后,捕鲸船终于返回扶桑,最后将一路的航海资料,转交给了王万岁。

和这一次惊心动魄的穿越大洋不同,另外一支船队要安全的多。因为船队最早的目的,是从流鬼国交换黄金和陨铁,然后继续东行,进入极圈捕杀北极熊。然而在东部的狭长半岛上发现矮人部落之后,这支船队在交换了几个矮人部落的奴隶之后,获得了这一支部落的“友谊”。

随后逗留了十天,通过比划,得知这支矮人部落和另外一支部落发生了战争。船队基本都是由战斗人员组成,很快因为“友谊”,帮助这支矮人部落击溃了他们的对手。

这支被击溃的矮人部落,以游猎犎牛为生,兼具捕杀棕熊、野狼之类。

记录在纸上,就是“有丁口三万,胜兵两千”。

因为这次作战,无意中发现了“东海尽头”,大量的海豹、海狗聚集地被标注,还有数量规模在一万以上的野生犎牛群,这些资源,在华润号看来,远比黄金白银还要珍贵。

在王万岁收集了这些资料之后,很快把消息传到了江阴,而江阴很快将消息传递到了武汉。活体犎牛更是以“进贡”的形式,送到了洛阳。在贞观十七年的年尾,可以说是无比激励人心的事情。

老张在看过东海传来的资料后,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船队顺利抵达了太平洋的东海岸,而且可能还是在北太平洋暖流在东海岸的交汇处,大概就是加拿大和阿妹你看的交界处。

买来的矮人部落奴隶,很有可能是爱斯基摩人的某个分支,至于他们击溃的另外一支矮人部落,很有可能是生活在阿拉斯加的东南部的爱斯基摩人。

至于那些犎牛,张德直接可以断定,是西伯利亚野牛的近亲北美野牛。这种体型硕大,肩比臀高的野牛,在唐朝的势力范围内,基本可以说是灭绝。每年能够进贡犎牛的地方土豪,往往都是西来的塞种人,或者就是西突厥的附庸。

在唐朝重建丝绸之路之后,就有弗林国人将犎牛带到敦煌。也就是说,在老张脚底下的这块大陆上,犎牛应该在欧罗巴还有……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海象应该是百万级的,北美野牛,应该是千万级的。”

作为一条曾经在海上钻油平台浪过的工科狗,老张跟阿妹你看的同行是打过交道的,其中就有一条犬类希望国出品的工程狗,祖上是赚过“印第安人头皮花红”的主,杀野牛杀成保护动物这件事情,它一清二楚。

然而老张并不能确认北美野牛真的就数量巨大过,不过从东海传过来的资料来看,至少海象肯定是数量庞大的。

船队返航获得的海象数量不少,其中海象牙更是满仓。

仅仅从海象牙所获来计算,这一次的冒险,回报相当丰厚。

因为海象牙又被称作虬牙,和象牙、犀角、牛角一样,属于价格相当不菲的特殊物资或者奢侈品。

老张从海象数量来判断,或许那条阿妹你看的工程狗,应该没有吹逼,很有可能北美野牛,真的有过千万级的种群数量。

只从牛皮牛肉干牛骨牛角来看,都足以让船队进行这场大冒险。

“看来,木料价格又要上涨了。”

老张的判断是准确的,原本约定好的正月木料单价格,有人溢价两倍甚至三倍买断。扬子县某些疯子,甚至五倍六倍溢价,在年关将至的腊月,扬子县李县令在贞观十七年马上就要过去的短短几天内,拿到了十几份来年申请修建码头的申请。

只看这十几份申请,就能保证明年最少二十万贯左右投入。仅仅这些投入,就能够让扬子县吸收两万以上的劳力。

期间不算抽税,仅仅是房屋田舍建设的利润,扬子县的财政收入,就能保证不输给江对岸的润州。

“眼下东海扬子江兴建码头港口甚多,工部当趁此机会,加以利用啊。”

“旧年就曾想置办港务局,只是品秩未定,有人不服杜构,所以作罢。照今年行市,不服也得服。工部不但要插手港务,还要插手船运,这其中好处,自不必多说。最重要的,我等既然在朝为官,若是能为君分忧,还怕不能简在帝心吗?”

“反正市舶司是不成了,那点人手哪里够,如今都是对外招募,也不怕出事。”

“怕甚?只要能上缴银钱,再大的事也能压下去。我已托了人,前去武汉打探了消息,张江汉也透露了口风,料定这几年造船当成事业。既然造船当大兴,工部又身在其中,岂能白白便宜市舶司,白白让民部去露脸?”

“只是……工部在地方上,多少还是缺些门路啊。”

“怕甚么?丹阳郡公有个儿子,不是在扬子县做县令么?同朝为官,胡同一下有无,有何不可?扬子县有别它县,民部给不了甚么好处,咱们工部,大工名匠总归不少,又有营造队伍,眼下是最适合扬子县施政的。”

“那甚么时候联络?”

“这光景不行,还需上禀尚书,正旦之后方有计较。”

第九十四章 捐躯第九十九章 意外之外第十九章 工程第九章 樱桃第七十六章 唯利是图第九十八章 不能理解第七十七章 风雪送鸡汤第七十一章 要做鸡头第九十七章 父母官第二十六章 观念第六十五章 我狂犬也第二十九章 捷报第九十九章 草原风物大不同第五章 人事流动第十四章 良人第十五章 自由第二十三章 厚积薄发第八十一章 老一套第五十四章 犹如关东之门户第三十二章 自立第六十五章 杜正伦自救第六十六章 难也不难第四章 心情复杂第五十五章 不一般第九十七章 自信第十四章 盛情难却第四十八章 阳光依旧灿烂第五十七章 李董需要遥控器(求票)第五十章 很平常的生活(第一更)第十三章 张公谨成婚(二更)第九十二章 房二郎的事业第七十六章 质变第九十九章 做成一门生意第四十五章 失望第六十九章 魔幻韭菜第五十几章 精锐第八十二章 新政令第六十九章 心累第九十八章 贝州第五章 这一切都是误会第三十三章 弄潮儿第四章 流言第六十一章 名不虚传第七十七章 花钱第八十三章 老马识途第八十九章 新路第二十章 怠慢第三十二章 暗斗第七十章 京城风华第六十三章 开拓第八十六章 略有不同第九十九章 宣纸第八十七章 小盘算(年初二第三更!)第五章 抓老鼠的第九章 不顺第三十一章 谁是张小乙(求推荐票)第九十六章 清浊难分第二十一章 淡定第一章 一只唐朝的工科狗第四十五章 画风第七十四章 身毒第九十五章 吃肉第九十四章 机不可失第六十二章 开阔眼界第六十八章 无人理会第六十六章 进步第五十四章 信心第四十八章 魄力第六十四章 个人优势第三十四章 躁动第七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九十二章 事业第八章 特进第五十章 功绩第三十章 兄友弟恭第六十五章 内心震撼第六十章 鸵鸟发怒(第二更)第三十一章 南京第二十九章 特殊贸易第九十七章 态度第十七章 孺子可教第三十六章 比帅胜出张叔叔(一更求票)第二十一章 就是这么直接第九十九章 激烈第三十四章 做文章第三十六章 追求数量第六十九章 心累第四十六章 饕餮第七十一章 地位第八十五章 大建是大计第六十八章 无人理会第八十章 有恃无恐第五十八章 理解错误(迟来的一更)第九章 套路第九十九章 冲杀第八十五章 末代君王第三十六章 王福畴之思第三十章 隐疾(第一更)第五十四章 基业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