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遗留

世界对某些牲口来说,肯定有时候是充满恶意的。

“我讨厌这个小镇。”

带着工具来到了伊予铜山的工商集镇,穿着打扮十分鲜明的一条制图狗站在“铜山镇”的新道路口,工地上的扬尘,让制图狗默默地忍耐着,原本无穷无尽的酸水,在经年累月的劳动之后,总结成了一句简单的话。

“我讨厌这个小镇。”

因为这里充满了想要忘却的回忆。

漂洋过海的制图狗,大约是这样想的……

嗒嗒。

木屐清脆的声响,最后戛然而止在制图狗的身后。身形娇小的女子将一只竹制的提篮放下,竹篮上盖着印染青花的巾布,这是一块一尺的巾子,在苏州并不值钱,然而在伊予铜山,它能够换来一只狗加一筐鱼。

女子默不作声,只是从提篮中先拿出了另外一块更大的布巾,摊开后铺置在工地的石砖上。这些石砖都是专门切割整齐然后运送到这里来的材料,沿着新规划的道路,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到堆放规定的数量。

在这里,并不怕有人来偷盗这种建筑材料,因为除了唐人,没人会用这种材料。盗贼并不是笨蛋,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虽然是春天,但是扶桑的天气并没个准,女子穿的并不多,能够看到她露出了相当多的脖颈,甚至还能看到突出的脊骨。衣袖中那双难得白嫩的小手,将提篮中的物件一样一样端了出来。

有一条明显烤制过的鱼,没有刺,而且鱼肉是红色的。有一碗明显烧过的豆腐,上面有肉末,还有葱花。有一只鸡腿,鸡腿冒着热气,它就这样突出在外,但看得出来,是沉浸了一半在汤羹中的。

“良人可以用膳了。”

纤细的双手握着青花布巾,微微垂首,向后挪了一步,静候着道旁正在看图纸的男子。

“你吃过了?”

“是,已经吃饱了。”

女子头低的更下,神色更加的恭顺。

“陪我再吃一点吧。”

有些惶恐的女子微微抬头,有些犹豫地看着浑身泥灰的唐朝男子,她小心翼翼地开口说道:“真的吃过了……吃饱了。”

“我这次来扶桑,很快就会回武汉,铜山镇这条路工程并不大。”说罢,男人眉头微皱,“留给你的钱,还有吗?”

“是,还有很多的。”

“在武汉我是有家室的。”

“是,我知道的。”

“陪我吃饭吧。”

“真的吃饱了。”

“……”

一时间竟是有些尴尬,好一会儿,男人喝了一口汤,然后把鸡腿递给了女子,“你还在给孩子喂奶吧,不要省钱,也不要舍不得吃喝。”

“铜山对我们很照顾……”

女人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把鸡腿接了过去,她很是小心地咬了一小口,闭嘴细细地咀嚼,就像是等待发落罪过一般的谨慎。

唏哩呼噜吃饭的声音响起,女人像是松了口气,带着笑容又开口咬了鸡腿,随后只是低头微笑,却是没有说话的。

“你住在眷村的哪里?”

“靠近铜山镇樱树,是甲字的房舍。”女人立刻回答,然后又加了一句,“铜山对我们很照顾!”

语气意外的坚定,让男人不由得放下碗筷抬头打量了一下,接着又是唏哩呼噜地猛吃猛喝。终于吃饱,这才拍了拍肚子,看着一声不响递来手帕给他擦嘴然后默默收拾碗筷的女人,开口道:“眷村的女人多吗?”

“有一些……”女人这样回答着,然后细细的手掌将提篮握住,看得出来,她握的很紧,接着像是鼓起勇气一般,有些急促并且紧张地低着头,“良人要去……要去看看吗?不、不远的。”

“……”

又一次沉默了下来,女人忍住了想要哭的冲动,然后拎着提篮,鞠躬行礼之后说道:“我先回去了,良人保重。”

“晚上我去眷村找你!”

等到女人走出去有些距离,忽然一个声音响起,喊住了女人的脚步。

“是!”

她神采飞扬地转过身,用力地行礼,然后少见地提高了音量,“我会在家中等候着的!”

声音很大,以至于周围不少同样打扮的女子纷纷投之以羡慕的眼神,这样的眼神,让年轻的女子步伐也欢快起来。

和扶桑大多数地方不同,伊予铜山的夜里,是灯火通明的。依靠铜山行成的市镇铜山镇,更是一个不夜的市镇,哪怕是海对岸的地方豪门,也有时常前来这里消费交易的。只因从唐朝来的技术人员,都住在这里,而一起前来的,还有苏杭、淮扬、武汉的商船。

尽管唐人自己将这里命名为“镇”,可实际上这个镇的规模,并不比扬子县来得小。

倘若把伊予铜山都算进去的话,那规模也就更加广大。

这里不但有生产作业区,同样也有贸易区,自然也有住宅区。而其中有一片非常特殊的住宅区,是专门划给一部分女子的,它在产权上,是属于伊予铜山。规划管理上,是和伊予铜山家属区一致的。

只是和家属区别的地方不同,这里大多数都是只住着一个女子或者一个母亲加一个以上的孩子。

很多孩子根本没见过自己的父亲,因为他们的父亲很有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再回到扶桑。

于唐人而言,这些女人和孩子是相当可怜的。但对伊予本地哪怕是土族豪强而言,这些女子改变了她们的命运。她们不用前往海对岸的诸国城镇在围栏后操持娼妓贱业,也不用年纪轻轻就因为辛苦劳作而早衰佝偻,更不用在三十岁之前就在苦难中艰辛死去。

在铜山镇那棵巨大樱树之下,她们还能带着孩子唱着唐朝的诗歌,这是贵族都难以享受的快活和惬意。

这里就是哪怕远在五千里之外的武汉,都很有名气的“眷村”,倭人土族因为用“唐人亲眷之村”来称呼,时间久了,便简称“眷村”。

自它草创的那一天起,到如今,“眷村”中最大的孩子,也已经有五岁了。

第四十章 略作安排第二章 弄巧成拙第六十四章 个人优势第五十四章 惭愧第十章 肥鸡第十八章 取名秦怀道第三十二章 认清自己第十六章 “老爷爷”第七章 予其誓第五十三章 赞第三十九章 真会玩第六十五章 致用第八十五章 见君王第五十七章 千金买马骨第六十五章 农事院第八十章 一身正气第四十九章 行动第二十四章 公道第九十一章 人生如酱缸第七章 前程似锦第九十八章 不夜城第四十八章 满庭芳第一章 一只唐朝的工科狗第五十二章 唯一第八十一章 友好会谈第六十四章 中学第六十七章 老谋深算第十二章 睡吧第六十章 仁者爱人第五十三章 赞第六十章 九月初二的共识第五十八章 胡思乱想第八十七章 俱往矣第四十章 过山东第七十四章 打钱第四章 癫狂第二十章 做官不易第六十章 吾皇圣明第三十七章 强行装逼第二十四章 定胡碑(第二更)第五十三章 苟富贵第七十三章 歪风邪气第四十章 科学拍马第六十五章 诱之以利第七十四章 卖方市场第八十二章 成就第四十五章 人杰第二十四章 基本套路第一章 放手第四十四章 福泽几代第五十二章 出口转内销第三章 闪了腰第七十章 高人(第二更)第八十四章 家业(一更求票)第九十一章 发动第九十三章 人瑞之断第六十五章 一点小偏差第三十章 深挖第五十六章 年轻活力第六十七章 货币变化第五十八章 时来第三十九章 万里海角第八十六章 远胜两汉第六十三章 机遇第六十六章 进步第八章 金子第七十几章 从无畏惧第六十一章 反抗的小妞们(第三更)第六十八章 尿地图第七十三章 预见第十七章 大局为重第四十三章 很合理的要求第二十三章 麻烦第七十九章 暴发户们第三十五章 骚动的人第七十几张 把李董吓尿的大新闻第五十八章 烈火烹油第二十章 做官不易第八十三章 形象第九十一章 顾忌第四十一章 吃面第九十五章 摩诃耶那提婆奴手札第三十一章 烦得很第六十六章 开饭了第七十二章 办事第六十二章 圆桌好汉第九章 赴宴第三十章 这一届熊孩子第九十章 填人第七十八章 塞北义商第三十九章 一时无言第二十二章 非主流殖民第七十七章 钱太多第十五章 闲聊第六十九章 与人为善第十四章 良人第四十八章 投资第十七章 半日闲第七十九章 老国公寻欢又作乐第十九章 平淡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