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做文章

投降唐军的高句丽弓手把能交代的全交代了,至于不能交代的,靠着一点点有的没的零散记忆,马周带人重新拼了一些“猜想”出来。

主要就是为了推断渊氏等高句丽余孽的老巢位置,至于高句丽还剩下多少家当人马,别说老板不关心,马周都懒得理会。

这已经超过需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程度,体量差距太大,原本就不该是帝国宰相应该去琢磨的地方“治安”问题。

“渊氏缉拿归案还是要紧的。”

在工地的一处工棚中,马周带人开了个会,“高句丽余孽尽数镇杀,于中国震慑东胡大有裨益,今年修建弛道,人力多在蛮夷,威势威风不可轻减。”

“是。”

幕僚及属官纷纷表示赞同,这光景修“渤辽高速”就是个大工程。一举数得的工程,为官一辈子,只要参与一个大项目,就足够了。

好些当官的,一辈子就跟柴米油盐酱醋茶打交道,那算个屁的当官?纯粹就是个当家的。

而且参与这个大工程,油水好处都是要靠后去计较的,金光闪闪的履历,才是不可估量的本钱。

有了这么一个履历,六部随便哪个衙门,天下十道边陲二府,有什么位子都可以随便挑。

“征发民夫所用旅团,一应贴补命有司严肃督查,侵吞此间贴补者,一律严惩不贷。”

“相公所言甚是,只是,此间操持,不拘旅团府兵,蛮夷处亦有风险。相公亦当有所提防。”

作为中央直属官僚,哪怕再年轻,考虑问题都和地方官僚不一样。

马周听完之后,点点头道:“各部豪帅封赏,鸿胪寺会同礼部吏部,具由内府内侍持圣旨鼓纛,同往各部据点。”

“今年蛮夷封赏,比照西域还是吐谷浑?”

“降等。”

“是。”

不仅仅是皇帝,朝廷本身也是相当的“傲慢”,当然傲慢也是有傲慢的本钱,契丹十部当年直接被弄死两部,几万契丹奴婢的产生,就是因为一场叛乱。

至于契丹部最强的大贺部,张公谨李蔻夫妇驻扎大洛泊打的他全家生活不能自理后,已然是拎起屠刀砍向自己的族人。

卖族求荣或许有点过,但卖族求存还是可以接受的。

不过大贺窟哥也不是白做契丹小人,李皇帝还是发给他一套相当不错的仪仗,而且大贺部如今效仿铁勒斛薛部,基本都完成了改姓。斛薛部如今都是姓薛,还糊弄了一个“灵州薛氏”出来,族长薛不弃也非白痴,并没有缩在老家真去经营什么狗屁“灵州薛氏”,反而跑去京城,给老板看门。

薛不弃就是个样板,大贺窟哥有样学样,整个大贺部,都是改姓贺。本来也想叫个“河北贺氏”啥的,怕被李客师带着人勒索,于是就自称“辽西贺氏”。自称之前,先请了个绍兴先生写了个自请内附表。然后又上疏,表示自己对于京城的门房岗位,有若干点个人意见和建议。

随后么,李董就特批大贺窟哥为洛阳建春门保安处处长。

特批的时候,还给大贺窟哥改了名,从此就叫贺窟贺处长,在洛阳,是个很会花钱很会做人的老哥……

“东北诸地,忧患最大者,非是各部蛮夷或是朝鲜道各国余孽。乃是入冬之后,酷寒天气。”

“今年辽阳煤场,应能供给辽西。至于辽东及朝鲜道,还需调拨船只,从石城转运原本辽西所需之煤。”

“石城煤球厂产量可观,只要民夫集中,工房大通铺有了煤炉,御寒倒也不难。下走所虑之处,乃是民夫集中数月,难保心生义气。还需隔日调动,方能禁绝民夫勾通。”

马周担心的正是进入寒冬之后的变数,以现在的国立财力人力物力,整个辽河流域,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且不说军心士气,就说最基本的装备,有些东西,放前隋,可能积攒要数年十数年。然而如今,或许就是一个月的产量,搞不好就是十几天的产量。

尤为明显的,就是箭矢。

唐军库存的飞凫箭,已经让工部不再自行生产,然而外包出去的箭矢合同,截止到现在,足够唐军发动二十次灭突厥战争。

这种规模,根本不是以前的马周可以想象的形式,他自己都忘了,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适应这种“异常”数字和数量级的。

至于刀剑产量,马周在思考的那一瞬间,唐朝又新增了最少一把横刀……

“入冬之前,老夫以为可以在此新辟船厂。如此一来,入冬之后,在此聚集民夫,亦能派上用场。”

“相公,若是修建厂房、配件厂,倒也无妨,若是用之为船工,怕是不妥。这些民夫多是蛮夷诸部所出,几无本事,遑论手艺。若是强行用之造船,怕是事倍功半。”

马周点点头:“老夫并非是要用来做船工,依旧不过是拿来做脚力役夫。”

“相公已有计较?”

“也是为陛下谋。”

“相公辛苦。”

几人微微拱手,马周颔首,然后道:“老夫查阅高句丽所录水经,鸭绿水入冬冰封虽有,却非辽水那般严实。若是今年河心仍能通航,当可作文章。”

之所以这么说,那是因为鸭绿水中段,曾经是扶余人的核心大本营,也就是高句丽以“国”的形式,在这里经营数百年的“别都”。

远在万里之外的老张,称呼它为摇滚之城……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华润号在辽东地区的山货,其中人参的主要“渠道”,就是从鸭绿水溯流向东,直扑高句丽“别都”国内城。

这个曾经的高句丽都城,恰到好处地安放在了山岭南麓,水陆二路,都是相对发达,所以,哪怕高句丽的主力“尚在”,国内城也情不自禁地发展成了太白山山货集散地。

颇有点鸭绿水散货中心的意思,只是规模和辽西没法比。

马周的意思么,诸幕僚和属官都清楚,一个高句丽故都,拿来做农林水产交易市场,很伤自尊哒。

第二十九章 武汉第七十六章 目瞪狗呆第七十八章 进京打牌第七十七章 良心少年(二更)第五十四章 认知之外第十四章 筵席第二十章 伊予铜山第二十五章 一生平安第三十五章 疯了第十六章 荒诞时代第二章 看不见的投入第三十九章 灰糖(第二更求票)第九十八章 意思第六章 张郎第四十二章 大明宫第五十三章 知己第九十六章 和想的不一样第十一章 过分第十五章 闲聊第九十一章 慢慢来第二十五章 义商仁心第二章 简单答复第六十九章 人和第六十八章 贩卖人性第四十六章 风物第八十章 有恃无恐第二十七章 孔曰成仁(第三更)第六十五章 不争一时第二十四章 人精的舞台第六十几章 推油第六十二章 特殊对待第六十三章 不止于此第四十六章 娶对老婆第八十章 有恃无恐第三章 海阔第八十九章 直言第七十三章 勤奋好学李思摩(票!)第七十七章 未现之书第五十五章 拜门何求第五章 人事流动第四十七章 翁婿会第六章 震惊第三章 求荣第六章 哟第六十五章 水平第七十三章 过路费第五十七章 长安来的信(第二更)第二十八章 为了猪肉第八十一章 挑战第七十一章 深深的佩服第五十二章 龙门客栈第七十七章 利好第八章 南海宣慰使第十三章 话不能乱说第六十章 同样水深第三十九章 万里海角第七十四章 卖方市场第七章 谋事在人第五十章 我们A过去了(第二更)第九十九章 草原风物大不同第六十六章 深坑第六十章 搓你狗头第三十五章 皇帝的迂回第四十八章 合法抗洪第四十五章 失望第三十章 李大哥第十二章 过冬第七十二章 操心第十三章 猪肉炖粉条第三十四章 怂恿第八十五章 末代君王第九十二章 胆大心细之辈第八十八章 乐见其成第二十八章 归去第三十七章 观察第十四章 盛情难却第六十六章 良心(良心票!)第五十九章 要做忠臣第四十五章 画风第三十八章 肥皂掉了第二十五章 这奇葩的画风第十六章 饼第四十四章 李二十郎第十二章 振作家门第三十五章 朋友圈很重要第七章 亲姊妹第六十四章 现状第五十七章 和说好的不一样第六十六章 丰厚回报第六十一章 名不虚传第十一章 抗税背后第七十七章 请你吃饭第二十一章 取悦之道第十六章 大礼第九十章 前瞻第五十八章 时来第七十五章 奋斗第七十四章 认清现实第四十七章 联系第六十九章 互相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