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李二十郎

“李兄,听你口音,怎地像是关内来的?”

因为同岁,虽说没互换生辰,但同龄人志趣相投,感觉还是相当不错的。上官庭芝本就对扬州之行充满好奇,如今自然是越发满意。

“也不是没学洛下音,只是舌根短一些,说不灵光。”

说罢,还伸出舌头,给上官庭芝看他舌头下面那根不长的“筋”。

“咦?还真是啊。”

上官庭芝有些好奇地看了看,然后道,“说出来李兄不信,我老家是陕州哩。”

“当真?如此说来,还能称个乡党。”

“他想闻乡音,此乃大喜。”

二人说的快活,顿时更加亲近,不敢说勾肩搭背,却是手牵手闲逛市场。

只是手还没牵上,有个身材佝偻的老汉开了口:“二十郎,莫要忘了,府里还有活计呢。”

“是是是,知道了。”

李二十郎顿时一张开心的笑脸就垮了下去,看着上官庭芝很是苦逼的模样。

半晌,叹了口气,李二十郎才道:“让金虹兄见笑了。”

“见笑甚么,在京城,见惯高门之内辛苦。李兄努力就是。”

“那就承你吉言。”

那佝偻老汉顿时又开了口:“二十郎,以身作则啊,当初来王府,可是亲口所言。”

“是是是,以身作则,以身作则,我知道了!”

老汉见状,也不恼也不骂,横竖就是挂着一张死人脸,由着李二十郎发泄去。

眼神中略带狐疑的上官庭芝暗道:这老汉不像是个不会说话的,怎地这般?

到底年轻,他又不好直接问,于是扭头看向了张绿水。

人到中年肚腩大的张绿水看上去就是个普通中年大叔,胡子拉碴还有些“油腻”,这光景,正手里握着二十几串烤羊肉,唏哩呼噜地撕扯的不亦乐乎。

“大郎,看某作甚?”

张绿水眨眨眼,“要吃点?”

上官庭芝连忙摇摇头,没曾想张绿水直接转头看着那佝偻老汉,递过去一把羊肉串,随口问道:“老哥以前是跟史大令的?”

那佝偻老汉一愣,一双低垂的手,猛地紧了一下臂膀,不过很快就松懈下来,然后接过羊肉串,开口细细咬了一口,品尝滋味后,才说道:“武德年的时候,老朽留守太原。”

“承蒙史公提拔,如今就是跟着二十郎在吴王府做个陪读。”

张绿水一听,顿时明了,讶异地看着李二十郎,连嘴里的羊肉都暂停了咀嚼:“这倒是……未曾听说啊。”

见张绿水一副活见鬼的表情,佝偻老汉看了看周围,便道:“如今日子都要好过一些,不比以前。”

“某也没听说吴王有谁要人陪读啊。”

“就是个由头,只是吴王欲办个博物书院,去年陛下答应,内府调了一笔钱给吴王开销。于是,就顺利出来……胡混吧。”

说到这里,老汉竟是没由来地狠狠地咬了口羊肉。

这话让李二十郎脸面一红,显然某些事情,让他很不好意思。

一旁上官庭芝一头雾水,愣道:“水叔,这……这都是甚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张绿水便回道:“这位老先生,是太皇二十男的内侍。”

“太皇二十男?”

上官庭芝念叨了一句,然后猛地反应过来,看着李二十郎,“李兄是亲王?”

“江阴张绿水,见过江王殿下。”

略作施礼,也没引起周围的注意,张绿水还是很掌握分寸的。再一个,亲王不亲王的,张绿水也相当无感。就他的出身,天王老子来了也不怕。虽说“金盆洗手”“退隐江湖”,可临退之前,也是披上官方虎皮的。

退休的一个老江湖,也没什么好怕的。

“金虹兄,我也不是不愿说……”

“嗳,无妨无妨,这有甚么,能认识一个亲王,真是太好了。将来科举,行卷扬名的事情,就靠李兄了。”

“……”

“……”

“……”

这也不能怪上官庭芝,他爹就是这么教的,刚认的老师,更是变本加厉。毕竟,朋友谈什么利害,谈感情啊。

再说了,福州建州的人都说了,“狗互跪,互相汪”啊,眼下你一个亲王,已经这么贵了,难不成还要别人一“草根”反过来贡献点啥?

上官庭芝他“一无所有”,所以坦荡的很,虽说的确有点小惊讶,然而这种惊讶和拜李奉诫为师相比,不值一哂啊。

所以换个角度来看,上官庭芝这个年轻人,他诚实而且坦荡啊。

良才美质。

两个年轻人稍作舒缓情绪,又重新手牵手起来,这一次,佝偻老汉没有阻止,反而跟张绿水一起找着小吃尝尝。市场内多的是海鲜、干货之类,和工场区码头区的工人一样,这里也是流行一日三餐,所以吃食相对较多。

虽说大部分都是直接蒸煮的玩意,但不少新鲜的海鲜,本就是吃个本味,本味就很美味勾人啊。

“元祥如今能在外面,也是顶了个差事的。吴王要建的那个博物书院,督建的人,就是我了。”

江王李元祥一脸的蛋疼,他二哥上位小二十年,当年他连扶墙都不会呢,能有啥威胁?当然他二哥对他也还算不错,因为生母的缘故,李元祥虽说比侄子李恪小几岁,但还算亲近。

于是李恪拿显微镜研究各种小蝌蚪来了兴趣,要弄个博物书院,李元祥作为叔叔,就捡了点小便宜。

毕竟,在现在他二哥的眼中,大概就是个无害动物。

“理解理解。”

上官庭芝连连点头,还安慰道,“李兄要着眼将来啊,日子总归是越来越好的。”

“说的也是。”

二人说的畅快,而张绿水却一脸的蛋疼,内心有些别扭:你跟江王称兄道弟?你先生论辈分还比江王晚一辈呢。

然后张绿水又想到自家宗长貌似跟上官庭芝的先生也是称兄道弟,于是更加的不爽,只觉得无比别扭无比扭曲。

“还不知道这位小郎可要入京就学的?”

老汉忽地,吃着羊肉串问张绿水。

这事情张绿水是不知道的,但有一点张绿水很清楚,李奉诫教出来的学生,他要是能一本正经地去洛阳就学,他张绿水发誓重出江湖干到死。

“拜在‘李狂人’门下,还能去京城?莫非再出个‘上官狂人’出来,然后被活活打死在洛阳?”

老汉听的一呆,然后陷入了思考,好一会儿,他才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冲张绿水道:“言之有理。”

“那是。”

水哥一脸的骄傲,他见得多了,自家宗长以及像宗长的那些人,哪有讨朝中士人欢喜的?若非他就是个水上“悍匪”出身,要是苏州常州那个望族,也见不得有这种“碍眼”甚至辣眼睛的“癫子”出没在身旁。

第四十二章 刑天舞干戚第二十二章 非分之想第七十八章 大丈夫第四十一章 保佑第十五章 念苍生第九十五章 大无畏第七十四章 踏浪而行第三十一章 谁是张小乙(求推荐票)第六十三章 我信佛第四章 所图第八十四章 跟我学作诗第四十章 大局第五十一章 有人好奇第四十六章 尝鲜第三十八章 二代少年第六十四章 癖好第三十四章 新部门第十九章 反转第三十四章 日常惊喜第十六章 猎杀第八十三章 小本经营第十一章 太子又至第十章 毒啊第四十四章 辗转反侧张叔叔(求推荐票)第十章 罕见策略第八章 会做事第八十八章 官场第三十三章 烦闷第十二章 过冬第十五章 务农第六十八章 抢眼夺目第二十章 玩火第三十六章 比帅胜出张叔叔(一更求票)第六十二章 不请自来(请票上身)第三十四章 躁动第三十七章 五步杀一人第三十七章 批判和武器第二十一章 新阶层第七十五章 因人而兴第十九章 需求第六十六章 拿来教学(第三更)第七十四章 常态第十五章 务农第八十二章 成就第十四章 新玩法第八十七章 校址校长第九十五章 怀德节第八十九章 德不配位第二十六章 正义的铁拳第九十四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七十六章 小冲突第二章 始于贞观第八十三章 博大胸怀第十五章 务农第四十七章 决心第二十五章 我们的事业无人知晓第九十九章 流亡第三章 海阔第八十三章 老马识途第六十七章 怎么看第十六章 倒逼第二十章 另类富庶第八十七章 鱼饵第十一章 不合理第三十七章 太子来了(二更求票)第七十四章 常态第十四章 优势碾压第七十六章 质变第十三章 猪肉炖粉条第七十五章 生态链第八十六章 铁面方能无私第二十一章 就是这么直接第五十二章 阿杜的歌最好听第九十七章 风平浪静第四十七章 种什么第五十七章 长安来的信(第二更)第八十四章 做狗不易第二十四章 世事难料第八十五章 有钱的反派第四十一章 神油(第三更)第四章 遛弯第二十三章 奇特画风第四章 忠心耿耿老太监第八十二章 损招第二十九章 特殊贸易第八十章 讲究人第五十二章 上升渠道第二十二章 勤奋做事第三十八章 有的忙第二十六章 变化第七十一章 深深的佩服第六章 上意第四十四章 为了艺术第六十七章 太谷县令(一更)第三十四章 曲江夜宴第七十二章 丝织竞争第九章 安全出宫第八十九章 扩产第六十二章 惊人猛料第四十四章 福泽几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