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瞬间

“阿耶,为什么都说‘樱桃’个头大?他不是还没有我大么?”

张洛水一脸的好奇,歪着脑袋,趴在床沿问张德。

“你还是叫他‘小弟’好了……”

“可是孃孃说他叫‘樱桃’啊?”

“……”

嚓!喀嚓喀嚓喀嚓……

一把樱桃塞到嘴里,阿奴顶着靠背,支起一条腿,将一本小人书放在腿上,看一会儿就翻一页。刚生的儿子像一条咸鱼,被随手放在一旁的襁褓中,只有等到要吃奶的时候,才会抱起来哄两下。

正如张洛水说的那样,张“樱桃”个头是有点大,接近十二斤的份量……兄弟姊妹中的“巨无霸”,偏偏他妈丝毫没有展现出有这样的潜质。阿奴祖上也是以文化人为主,想来不是遗传了薛氏。

老张感觉阿奴给儿子取错了小名,不应该叫“樱桃”的,叫西瓜、榴莲、椰子,都更加形象点。

“这么大一颗樱桃……”

感慨万千,老张叹了口气,又叮嘱了一声,“阿奴,樱桃少吃一些。”

“他哪里吃得少了?一天要喂几次,要不是我吃得多,奶水肯定不够。”

“我说的是你少吃点樱桃!”

又一次情不自禁地拔高了音量,然后又“心平气和”地看着阿奴,“你多吃个猪蹄汤也好啊。”

“可我觉得猪蹄没什么肉啊。”

“喝汤,喝汤啊!”

再次提高了音量,老张实在是受不了了,“我出去给你钓几条黑鱼。”

“要二斤上下的啊!”

阿奴看也不看张德,翻着小人书,直接给了个标准。然后见边上张洛水还在,于是笑眯眯地问她,“是要听个故事么?”

“嗯!”

张洛水用力点点头,小人书是新出的画册,讲的是《王万岁斩海妖》的故事。基本套路就是和《李淳风三戏白牡丹》差不多,只是没那么三俗,比较偏向青少年读物。

“孃孃说给你听啊。”

原本以为女儿会跟着出来,老张在门外等了半天,才发现张洛水居然就这么坐在床榻上,听阿奴给她讲故事……

“操!”

骂了一声,一脸晦气地去了库房,寻了一根鱼竿,叫了一票护卫,便径直去了城乡结合部的河道池塘,看看没有没有黑鱼游弋觅食。

黑鱼做汤,放一把泡开的黄豆,是相当滋补的,高蛋白不说,还有催奶的功效。只是这年头愿意吃黑鱼的人不多,因为黑鱼有个脾性,母鱼产后,双目失明,主要靠吃黑鱼幼苗度过虚弱期。

而且这个现象,大部分被百姓看到,都是小黑鱼自己往母亲嘴里钻,于是长江流域有不少地区,黑鱼被定性为“孝鱼”。

其典故是可以和“乌鸦反哺知孝义”“羔羊跪乳报娘恩”相媲美的,但因为老张在各地搞过养殖业,其中就包括养鱼。池塘中一旦有一条黑鱼,基本就算白瞎了前期的野外捕捞鱼苗的辛苦。

所以,在武汉这里,江汉观察使府的宣传部门,主要宣传黑鱼的若干种做法,红烧和碳烤哪个壮阳,是一个相当严肃的问题。

于是对大部分武汉地区的雄性牲口而言,“孝”啥“孝”,壮阳最“孝”!

有一阵子麻雀数量激增,江汉观察使府就宣传过“柳枝烤麻雀的壮阳功效”。等到麻雀数量被控制住了,观察使府又立刻宣传“食用麻雀过量疑似导致阳痿”……

屡试不爽,从未失手。

这种套路在交州、欢州、爱州也用过,比如“木薯为主食,能增加生男概率”,当年交州米就凭空多出口两成多。

话又说回来,别说唐朝人了,啥朝人都不好使,哪怕如何自诩科学精神的牲口,在壮阳问题上,那是相当的不可理喻。其精神分裂程度,大概和相信“让肌肤持续吸收水份”的老姐不相上下。

明知道拍黄瓜拍面膜拍厕纸都是一个效果,但还是会拍。壮阳这个严肃的问题,显然也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老张琢磨自己要是这年头就弄个“蚁力神”出来,大概广告词都省了,只需要开口说“走两步,没病走两步”。

“今天也不知道黑鱼开不开口啊。”

一般路亚黑鱼也挑气候,但阿奴都已经生了,也没有挑的余地。好在观察使府常年养着几十条黑鱼,平时也不吃,随时保证有女人怀孕生产,然后拿来进补一下,效果比什么王八炖人生不遑多让。

“使君,何必亲自来钓?若要吃个乌鱼,差人去捉就是。”

“我也是闲来无事,出来打发打发时间。这阵子费尽了思量,偶尔出来消磨,也算是放松。”

“那下走去准备些物事,不若少待在外面做个烤炙。”

“也好。”

想了想,老张觉得在野外烧烤也不错,难得到外面来消遣,能忙里偷闲,着实感觉不错。

嗖!

抛竿之后,缓缓地收杆,“围圩造田”之后,虽然水网依然密布,但大多数都只是一丈两丈宽的小河。短亭长亭之间,只允许通行民用小船,唯有缴纳税赋时候,官船才会通过这些四通八达的河道,前往各地征收实物税赋。

啪!

黑鱼吃饵极为凶猛,一瞬间就会炸水,张德眼疾手快,迅速抽杆,但也没有太过用力,否则会断杆。只要能钩住鱼嘴即可,剩下的就是迅速收杆。只要不遇上十斤以上体型硕大的“老黑”,贞观年制造的渔具,足够遛鱼上岸。

护卫们见老张中鱼,叫好之余,同样是好奇鱼有多大。老张跟这条鱼角力十分钟光景,终于让黑鱼出了水,被拖拽到了漂浮在岸边的水草上。只要出水,什么鱼都会成死狗,迅速将鱼拖了上岸,这才发现是一条体型修长并不肥胖的“大黑”。

双手捧鱼的一瞬间,老张琢磨着是不是先弄一台照相机出来,这中了大鱼不拍照,不等于没中嘛。

正琢磨把照相机弄出来,要多拍一些“历史瞬间”以作留念,却听远处来了急促的马蹄声。

不多时,一员骑士到了附近,下马通禀之后,到了张德跟前行礼,双手将“急件”递交,然后道:“使君,京畿出了祸事,几家火并死了人。”

“死了人?哪天不死人?我看看,不过是死了人,怎地也算祸事的……”

抖开“急件”,张德整个人都愣了一下,内心只有两个字:卧槽!

虽然并非发生在洛阳城内,而是在城郊,可是火并规模极大,死了二三百人,放西域已经是“灭国之战”的规模。更要命的是,这次火并,是因为“抗税”。

钦定征税司衙门办事出了岔子,“样板单位”假收税不但露底,证据还被抖落的路人皆知。于是因为不公而引发的“抗税”,自然而然在逐渐热起来的贞观十九年发生了。

张德此时更加觉得应该折腾一台照相机出来。

第五十九章 冷静第八十七章 手艺好第六十三章 我信佛第六十二章 病退第八章 拿下(我只是想要点票)第六十二章 特殊对待第六十六章 亡国之兆第四十八章 阳光依旧灿烂第二十五章 减缓扩张第四章 所图第八十八章 一事不烦二主第八十章 想开点第八十九章 长治久安之法第二十二章 为何加班第九十九章 做成一门生意第二十八章 运作第六十二章 毁的彻底第七十六章 为国献身第三章 机灵鬼第三十五章 骚动的人第九十章 落脚(年初三第三更!)第三十章 表哥很忙第八十五章 大建是大计第八十章 农垦局第七十一章 稳第六章 河中风雪第十八章 传信第七十六章 为国献身第六章 主仆对话第九十七章 风平浪静第二十八章 无语第九十章 落脚(年初三第三更!)第四十四章 等待第七十章 老兵的纠结第六十二章 真的很忙第九章 斗智斗勇第三十二章 蠢货第九十七章 造纸第九十三章 判断第六十六章 跟谁姓第三十章 食肉动物第七十章 老兵的纠结第三十九章 谈感情第二十二章 得寸必进尺第十八章 既然舍得死第六十八章 吃人有理第九十九章 激烈第四十九章 一举成名第六十一章 瞧着眼熟第七十四章 认清现实第三十一章 美好印象第八十三章 推举第六十八章 尿地图第五十一章 此物有玄奇(第一更)第三十一章 不急和急第五十五章 宽慰第七十三章 戏言不戏第二十六章 有利第三十一章 南京第二章 浪里白条第五十一章 洛阳来人(第二个更)第九十二章 令公行第十七章 疯狂的选择第八十六章 李董的心情(一更求票)第九章 一点点区别第八十二章 刀第六十八章 无人理会第二章 心理变态第九十六章 微小工作第五十二章 上升渠道第六十一章 天下之大第二十二章 逼迫第四十三章 和平保证第八章 孺子可教第五十八章 理解错误(迟来的一更)第十八章 求援第九十六章 和想的不一样第三十九章 真会玩第六十二章 提督第四十章 缺口第三章 千里驹第十九章 反转第三十八章 最后指望第七十四章 土王不土第五十五章 宽慰第三十章 白日第六十三章 拜访第八十一章 友好会谈第六十二章 特殊对待第五十四章 惭愧第八十六章 参差荇菜好吃吗第五十三章 迷之尴尬第二章 始于贞观第九十三章 怀德碑第十二章 门路第六十章 令人感动第二十三章 智障大师(求推荐票)第二十七章 时势择选第七十一章 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