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卿不负朕,朕亦不负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宣旨官前来,宣读了皇帝的旨意。

“加封卫国公李靖为山南节度使,节制山南东、山南西两道军政。”使者笑着对李靖道,“恭喜卫国公。”

李靖脸上丝毫没有高兴之色,将使者打发走后,他愁眉不展。

“想置身事外,是不可能了。”他叹道。

红拂女为丈夫揉捏着肩膀,“你有战神之名,他们怎么会忽视你。”

李靖叹气,早知道这样,他就应当离开京城,就跟李超一样。不像如今,弄的这么麻烦。卫国公府外面,现在有几百禁军。说是护卫安全,其实就是包围。他很清楚,卫国公府已经被太上皇劫持了,太上皇几次下旨让出入朝。

从开始的枢密副使,再到兵部尚书,再到如今的山南节度使,他想不出去都不行了。

“皇帝不过是想借我的名而已。”李靖对妻子道,皇帝并不信任他,可却还要借他在军中之名望。老上司李孝恭也来找他谈过话,李靖拒绝出山。

但这一次,他无法再拒绝了。

太上皇把他的几个儿孙都召过去,儿子授予了官职爵位,孙子调入宫中任千牛。其实,这就是人质。

山南节度使,节制山南东、山南西两道。两道辖地位于长江以北、汉水以西,关中终南山以南、河南北岭以南、四川剑阁以东之地。

川巴山地,荆襄地区。

在过去朝廷定都关中长安的时候,山南地区和巴蜀地区一样,都是关中最重要的核心地带,是关中、巴蜀、山南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朝廷迁都到汉京,山南的地位不降反升,这里已经成为大唐的中心。尤其是山南东,更是重中之中,成为京畿之地。山南和关中的地位来了个对调,现在关中反成为山南的屏藩。

李渊这个时候选李靖来出任山南节度使,也是考虑许久的。本来他还有一个人选,就是让李孝恭来任这个山南节度使,李孝恭是唐初打下东南半壁江山的主帅,也曾任过山南行台。

但李渊对于李孝恭一直深有防备,并不放心让他再回山南,尤其是经历过玄武门的背叛后,李渊现在谨慎的多。

本来罗艺也是个不错的人选,但李渊更需要罗艺这个还算比较可靠的人留在京城。

让李靖去山南,一来是因为他军中名声大,二来他当年随李孝恭从荆襄打到岭南,李靖才是真正出谋划策定计之人。

还有个最重要的原因,李靖当年玄武门之变时并没有参与到李世民阵营中。

“李三郎率领的淮军已经要来了,陛下这是想让你来击退他。”红拂道。

战神李靖,军神李超。

李靖算是大器晚成,而李超却有些天生兵家之意,两人都是如今朝中有名的用兵高手,但两人谁高谁低,这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毕竟两人又没打过。

不过两人都是公认名帅,李超西来,李渊手底下并没有几个能跟李超对阵之人,李渊选李靖来抵御李超,也算是上选。

“可陛下并不真的信任我。”李靖摇头说,皇帝虽然任他为山南节度使,可却又任刘政会为节度副使,再任李高迁和李思行分任山南东道都兵马使和山南西道都兵马使,这三位,都是当年的太原元谋功臣。

说到底,太上皇还是不信任他。对太上皇这种做法,李靖有些不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要用,那就得信,可又用又完全不信,不肯给权,不过是用他李靖之名,他在军中,顶多也只能算是个出谋划策的。

李靖这些天一直在计算着。

算来算去,太上皇都必败无疑。

形势越来越明朗了,虽然上表投入新朝的官将不少,但最重要的那几个人,却没降。两淮的李超程咬金,河北的尉迟恭,河东的李绩,关中的秦琼,河套的苏定方,河西的郭孝恪,这些可都是一方名将。

他们现在奉太子之诏,而拒不接受太上皇的旨意。

李超率淮军西进,其它几人则在地方上镇压复辟党,这局势再明显不过。更别提皇帝还在西域,随时会回来,连太子的东宫,都还没攻下。

“太上皇必败,理由有三。一,陛下还在。二,东宫太子还在。三,李超等皇帝心腹在地方各统一方,无人能夺他们的权。”

他再次叹气。

这次宫变与玄武门之变,最致命的差别,就在于上一次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直接把皇帝、太子控制了,进而控制了中枢,挟天子以令天下。

而这次呢,太上皇选的是趁天子西征发难,虽然让人措不及防的夺取了京城,但却没能控制皇帝,甚至连留守监国的太子和留守朝廷中枢等人都没控制住。

这一开始就注定要输的。

没能控制皇帝,那么宫变的再顺利,最后也还得与皇帝一决雌雄。何况,连太子和留守中枢都没能第一时间控制,以致让太子发出了勤王诏书。

“再热闹也是一场闹剧。”

“那你怎么办,儿孙们都在太上皇的手里。”

李靖也是无奈,他虽名为战神,但在这京城,其实也只是搁浅的蛟龙,“只能走这一趟了,边走边看吧。”太上皇连亲孙子都杀,李靖也不敢硬顶,毕竟自已的儿孙还在太上皇手里。连亲孙都能杀的人,杀起别人的孙子来,肯定不会手软。

“希望皇帝和李超他们早点入京,让这闹剧早点结束。”

红拂手上停了下来,“要不,我入宫一趟。”

李靖扭头,在妻子手上拍了拍。

“我知道你武艺高强,然而太上皇居于深宫之中,身边护卫重重,想行刺他基本没有可能。太冒险了,没有必要。”

“我可以试一试。”

“不,我不希望你出事。”李靖拉着妻子的手,把她拉到面前,“答应我,你不会去犯险。”

红拂看着丈夫那花白的须发,最后叹息一声答应了。

“你也别太担心,我觉得这次的事情会很快结束的。”

起身,去沐浴更衣,换上官服。

李靖坐马车前往皇宫,李渊听说李靖领旨,愿意前往山南,非常高兴。

“卿不负朕,朕亦不负卿。”

李渊哈哈大笑,“拟诏,赐封李靖为吴郡王,晋司空!”

“臣谢恩!”

李靖很平淡的接旨谢恩,心里却没有把这吴郡王的封赏当回事。

领旨谢恩,陛辞出宫。

到枢密院拿了调兵令,再到兵部取了兵符,然后直接去了郊外的军营。

节度副使刘政会和山东都兵马使李思行,山西都兵马使李高迁已经带着一众将领在那里等他了。

“拜见大帅。”

李靖下马,对众人点头,“入营升帐。”

入营升账,见过诸将校后,李靖又让擂鼓点兵。李渊拔了三万兵给他,可当他看到校场上的兵时,心里却只有冷笑。

老兵不过数千,其余皆是近段时间招募的新兵。几乎算是扫地为兵,什么老弱都招进来了,就算是青壮,也都是没有过训练的农夫、工匠等。

第1099章 虎视琉求,横制千里第七十二章 女工第412章 厉害了我的哥第370章 拜见大人第1102章 一份大礼第633章 扬名天下第486章 金狼第1073章 放虎归山第141章 抢食第1425章 试练第860章 最坏的时代,也将是最好的时代第255章 西天取经第969章 抢李家的钱第1125章 三十如狼第385章 保护国第545章 敢立军令状第1235章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第1116章 釜底抽薪第188章 尽享齐人之福第646章 调兵待命第975章 李超是把双刃剑,用之当慎第725章 打年糕过新年第1141章 迷妹第1293章 万岁第267章 吸金第375章 骑虎难下第1202章 君臣坦诚第431章 赵国公第1215章 狼烟起第1317章 凡十七战皆捷第766章 无从下嘴第1206章 十二天王第304章 早起收地笼第726章 女婿上门第167章 走马上任第660章 皇帝要来了第634章 一半第九十一章 秦王第1511章 杀第946章 朕亏了第1106章 讲经布道、议会自治第1386章 李世民第1467章 投名状第393章 三郎,朕该立谁为太子?第1482章 坠入地狱第1368章 凭你也配称天皇第428章 权臣第755章 敬畏第1133章 杯酒释兵权第1411章 国相第535章 让你帮我个忙第1202章 君臣坦诚第 1413章 太子挂帅第1549章 皇太孙张大鹏第1474章 版图第613章 霸王硬上弓第1587章 拿下张珲第145章 给你一个任务第875章 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感谢ranjr万赏第1308章 美国公第1055章 武三娘第137章 记大功一件第1387章 瘟疫第1322章 二十年后第393章 三郎,朕该立谁为太子?第二十五章 闻腥而来第1123章 致命一击第171章 你侬我侬第788章 投降第870章 王牌第1188章 十五年后第十五章 开始动手第830章 御驾亲临第1235章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第539章 软脚蟹第1199章 无奈的皇帝第三章 百无一用第256章 张体第1307章 中风第872章 还是太年轻第1055章 绘像凌烟阁第285章 张家镇第606章 厢军第159章 赵四娘第1377章 发难第447章 颉利又搞事第1531章 钱多了发愁第1554章 弄个天竺王当当第1596章 我来,我见,我征服第1307章 中风第1062章 为越王担忧第1066章 纨绔第1501章 澳国除,李治亡第832章 君臣斗殴第742章 统购统销第513章 萧皇后第1190章 这是最好的时代第三十七章 宝马第169章 粪土重于万户侯第十一章 三间九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