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统购统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祝大家新年快乐!

一斤盐定多少钱,朝廷又要超发多少盐引?

李世民直接让人去宣旨,把诸位宰相也召入宫中,询问他们的意见。

此时是傍晚时分,宰相们都下值回家了,正准备吃晚饭,接到皇帝的谕旨,没人跟李超一样还要拖三等四,都是急急进宫。

房玄龄杜如晦在宫门口遇见,一起下马入宫,一边疾步小跑,还一边疑惑,难道是突厥人已经打过来了?

等进了宫,李世民却说起了盐。

一位中书令一位侍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急急忙忙把宰相召见宫,就为谈盐?

“无盐税则将无大唐矣!”

李世民开口,就说出了一句震住两位宰相的话,等其它宰相们到来,李世民又说了一遍,大家都为这话震的不轻。

无盐税无大唐?

可盐税一年才百万贯而已啊?

接着李世民自然是把盐税改革的事情说了一遍,什么盐牌盐引盐债超发民产官收商销等等,一连串的新名词,其实都是刚刚在李超这里现学的而已,但现卖的结果不错。

房玄龄直接望向李超,目光里意思很明显,这肯定又是你弄来的名堂吧,李超微笑。

“我觉得可以超发,需求三百万引,直接发一千万引。每引就定价三贯好了!”高士廉听完了前因后果后,觉得盐引这是个不错的办法,既然皇帝说需要三千万贯,那就简单点来。

一引是一百斤,卖三千钱,那就是每斤三十文钱。

“太贵了,早几年,一斤盐不过十文钱,就算这两年涨了点,也没这么多的。”杨恭仁觉得这个价格高了,一斤盐三十文钱,这还只是官府统销的价格,下面还有分销零售呢,到时价格得是多少,百姓还吃不吃盐了?

那定多少合适?

大家开始讨论起来。

定价这个东西并不容易,得综合考量,既要考虑百姓承受能力,又要考虑朝廷的筹款,还要考虑盐商和盐户们的利益。

有人提议,干脆朝廷自己经营盐场,自己卖盐,这样所有环节的利益都由朝廷得了。

不过这种外行的话一说出来,李超立即就反对了。

朝廷是管理者,监督者,不是经营者。

真要朝廷来做,未必就比商人做更强,就好比一个简单的道理,朝廷做,那是大锅饭,积极性等未必高,而且会带来一个很大的管理成本问题。

李超坚持强调,要走民制商收商销的这个路子,不能改变。

“盐价问题,我觉得可以分区定价。”

见大家争个不停,李超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不拿点干货出来,估计没准的宰相们争半天也争不出什么来。

“我认为,我们可以把大唐分为北方、东南、剑南和广南四大盐区。”

李超说把大唐分成四个盐区,而且不是东南西北,而是北方、东南、剑南、广南四区,也是有原因的。

如今大唐的北方,主要行销的都是解盐、河东盐、东北盐,既河北和河南东的海盐。

如果按盐的种类来说,有池盐和海盐之分,如果按加工,又可以分为颗盐和末盐。颗盐就是没有加工炼制的粗盐,末盐就是加工过的细盐。一般来说,颗盐比细盐便宜,海盐比池盐便宜。

北方食用的盐中,河东解池的盐产销最多,价格最高,其次是河东北部盐池的盐。东北盐则以海盐量大便宜闻名,不过海盐也有个缺点,就是在东北沿海,往北方内陆运输成本高。不比解池的盐,就靠近黄河,处于关中、河东、黄河的中心,距离河北也近。

李超记得,中唐之时最初搞盐专卖,是食盐一斤十钱,然后加税百文,到了晚唐时期,盐价更贵,因此导致无数私盐贩子铤而走险,最后晚唐的那些叛军首领,黄巢、王仙芝、王建等等枭雄,几乎都是私盐贩子出身。

十文一斤的盐,以唐时的物价算不上太贵,但十倍盐价的税,就非常之高了。

李超记得北宋时盐也挺贵,北方盐价一般是四五十文一斤,盐有多个等级,但大抵就是四五十钱一斤。

而在蜀中,却因为盐多地狭,朝廷为了保证盐利,因此把盐价定的很高,每斤盐四百文,直接就是北方地区盐价的十倍。

宋太宗至道年间,朝廷统一规定:“凡颗盐、末盐皆以五斤为斗。颗盐卖价,每斤自四十四至三十四钱,有三等。末盐卖价,每斤自四十七至八钱,有三十一等。”

后来,朝廷下召令蜀中盐价减半,此后一直维持每斤盐二百钱的高价。

就北方地区来说,解盐的差别不大,质量较好,海盐差别多,档次多。当时河东北部的地方,多用河东本州或汾州的盐池盐,由于这些盐池的盐质量差,当时官府向盐民收购的盐价才每斤六至八文,向民户卖出的价格却是三十六文,转手就赚五六倍的利润。

而李超划出的东南盐区,指的是淮南、江西、江东、山南几道,这些地方所有物都是东南沿海的盐,宋代时价格比北方区略微低点。

宋代时,东南的百姓要用三斗多的稻子,才能买一斤盐,可见盐价也很高。

广南,其实也就是岭南,岭南地区的盐价就要便宜的多,那边产盐多,因此盐价低,比东南贱数倍,宋时盐按五斤一斗算,广南盐价一斤约合十文而已。

在宋代,可以说,不同地区,盐的产量不同,盐价也不同。

ωωω•ttKan•C O

最便宜的是岭南等地,一斤不过十文左右,然后是北方地区,一斤盐四十余文,再次是东南地区,一斤盐五十余斤,最贵的是蜀中,一斤盐得要二百钱。

“每斤盐收购价,统一五文如何?”

李超提了一个官方收盐的标准。

虽然各地盐价不同,但李超觉得,目前来说,还是直接订个统一的收购价较好些。

杜如晦摇头。

“以前盐户们不需要盐牌,纳课也不多,盐价低些卖给盐商,也依然有利可图。但如果我们要弄这些盐牌,还要向他们征营业税等,那么每斤五文收购价,就有些偏低了。应当提高些价格,要不然,谁愿意制盐?”

如今各种物价不稳,粮食也确实难订。

大年三十,木子依然给大家码字了,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第453章 龙武--娶三百个宫女第966章 小娘皮第922章 求月票!第一百一十四章 可以纳2妾第327章 二十抽一第1380章 偷鸡不着蚀把米第724章 狡兔三窟第675章 小别胜新婚第196章 丢官第602章 救灾饼第九十二章 唐僧肉第992章 转移家眷第498章 天子镜第一百零七章 怂货第1360章 铁与血第1420章 卖封地第1421章 论功行赏第410章 李三,你别敬酒不吃吃罚酒第190章 跟房杜做邻居第六十六章 春风得意马蹄疾第1228章 反了第312章 左右为难第208章 姓氏排行榜第1477章 审判第1222章 清君侧第306章 国难当头,匹夫有责!第80章 请酒第363章 刺字第362章 要有前戏第三百三十八章 出鞘必见血!第182章 当家娘子第一百零七章 怂货第1055章 武三娘第431章 赵国公第158章 喜迁新窑第210章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第211章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第1044章 喋血深宫第908章 感谢二狗狗娃的万赏!第361章 节度使第329章 虬髯客、红拂女第1151章 殖民地第246章 春联第271章 鸟尽弓藏第1007章 淮军第701章 辞职隐退第1008章 最是无情帝王家第846章 谋国第1310章 膨胀了第833章 太上皇要跟李超决斗第195章 双飞燕第十一章 三间九屋第1189章 衣锦还乡第721章 御驾亲征第227章 过河卒第874章 无敌第804章 灰姑娘第497章 八万八千八百八十八第528章 文远,你来当讲武堂校长第218章 入学赞助费第1354章 天子血诏第1144章 宋青书第1233章 北伐第948章 第四更,感谢zjwzyq万赏!第617章 三把火第693章 截肢第七十二章 女工第1488章 皇协军第199章 县君第1330章 等额本息第1056章 党锢第九十章 本王倒想见一见他了第1590章 假途灭虢第276章 危险期第七百三十一章 皇帝的债主第321章 太子不败而败,突厥不胜而胜!第1075章 好汉不提当年勇第五十二章 包婚第461章 青铜峡第687章 龙涎第1456章 华租界第238章 狱霸张三第1269章 难不成让朕投降第99章 联合养牛第754章 李靖第442章 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第772章 可汗为何发笑第280章 科举主考武安伯第1186章 退位禅让第334章 趁火打劫第86章 摇钱树、聚宝盆第706章 相爷大气第1547章 心有猛虎第485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1400章 夜宿宫中第969章 抢李家的钱第675章 小别胜新婚第291章 债还清了第940章 隆重推荐:杨小逍拔刀记!第978章 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