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大索貌阅

“你欠朕一次。”

太上皇被侯君集送回宫,李家的除夕宴还在继续,不过表面欢快暗里却另有几分味道。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谁还有心思吃饭啊。

李世民想静一静,可又叫上李超陪他一起。

两人说是去更衣,实际上坐在李超的书房里。

“多谢陛下维护。”李超拱手。不过话语里,并没有什么激动之处。本来今天的事情,李超就是占理的,李世民所做的,不过是秉公处理而已。李超刚才就没担心过李世民会向李渊屈服,更没担心过他会反过来处置自己。

无论如何,李世民都不可能向李渊低头的,特别是在今天这么多臣子都在的情况下。他这一低头,问题可就大了。

“别说这些没用的,这个尚书令你想做也得做,不想做也得做,不然,你也别想着去什么封地了,朕直接把你的封地没收。”

李超对于李世民恶狠狠的这番话,只是笑笑。

“总得有个理由吧?”

“理由?冲撞太上皇,难道还不够?”李世民望着李超。

嗯。

李超明白,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嘛。皇帝真要给臣子找点罪名,还不容易,哪怕找不到什么罪名,那也可以弄个莫须有啊。

“当初你跟朕说过,朕会是一位明君,会开创一代盛世。你当年的那番话,坚定了朕夺嫡之心。也正是那番话,一直鞭策着朕努力努力再努力,朕想做那个明君,朕也想开创大唐盛世。”

李世民坐在炕上,半靠半倚,望着李超,难得的流露出真实的心理。

“你当年也答应过朕,要助朕夺得天下,要助朕开创盛世。现在好不容易苦尽甘来,经过两年的辛苦努力,朕的帝位终于稳固了,朕也终于有了大施拳脚的机会,可你这个时候却想离开,你对的起朕的信任吗?”

这番话,李超听的也有些感动。

李世民是个马上将军出身,这个没错,李世民以前读的书不多,也是事实。可李世民有个特别让李超佩服的地方,就是他能容人,也能听的进意见。看到人才,李世民就会积极结交收纳,对于那些建议,不管好坏,都能认真的听取。

李超以前只是个身份很低的人,可李世民没有看轻他。相反,李世民用人很大胆,不断的提升李超的地位,屡屡破格重用,直到如今要让李超做尚书令。

这份君主的相知赏识,是非常难得的。

也许是因为玄武门之变,因为是靠宫变夺位称帝的,李世民更加的在意名声,更在意百姓们的评价。他给自己定了伟大的目标,要做一代明君,开创一代盛世,要做秦皇汉武那样的传大帝王。

他锐意进取,宵衣旰食,登基御极以来,全心全意的都在治理国政,虽然累,可从不曾放弃。

自继位以来,遇到无数的麻烦事。

吐谷浑不安份,突厥人要搞事,甚至还有梁师都和江淮的叛乱等,尤其是还碰到了数十年难得一遇的巨大旱灾蝗灾。

可是他都咬牙挺过来了。

如今比起两年前,局势要好的多。

吐谷浑老实的跟大唐做邻居,跟大唐互贸交易,西南的东女国、白狼姜等也内附大唐,吐蕃也跟大唐保持友好。

连突厥人,也最终还是败在了大唐的长城下,最终饮恨而归,留下三年休战协议。

大灾也过去了。

大唐的疆域恢复到秦汉旧疆,除了一个西域还在突厥人手里,一个辽东辽西还在高句丽人手里,可以说,秦汉时的疆域,大唐已经恢复了。

这是自汉以后,魏瑨以来,数百年来,中原王朝最强的时候,甚至隋最强盛的时候,也没有达到如今大唐的疆域之广。

但李世民不满足于此,他希望大唐能够更强盛、更富足。

李世民年轻的时候,很崇拜杨广,佩服杨广曾经让万国来朝,八方来贺,羡慕他建立的天朝体系。他崇拜杨广曾经描绘的大业景象,可惜杨广后来大业未成。突厥人差点围杀他,高句丽人让杨广屡屡饮恨。

雁门关下,李世民解救杨广的时候,曾暗暗发过誓,早晚有一天,要北逐突厥,让突厥臣服。在辽东城下,他随父亲为杨广的征辽大军运送军械的时候,也曾对那些凶悍的高句丽人发下誓言,早晚有一天,要带着中原健儿,收复被这些高句丽人侵夺的辽东汉家疆土。

“文远,在辽东的土地上,还有数十万征辽勇士们的骸骨未能收回,你知道吗,高句丽人甚至收取十万我汉家儿郎的骸骨,建成京观。我汉家儿郎战死异乡,魂不能归。你知道,在阴山下,在漠北草原,还有无数被突厥人掳走的汉家子民,他们还在等着朕,等着你,去解救,去带他们回家!”

“文远,当初在陇西城头,你跟朕说过许多,说要助朕成就大业,开创盛世。可现在,你怎么能弃朕而去?朕,还等你与我一起,一起开创盛世。”

这番话,很动情。

李超听了也有点热血上涌,虽然他本来早就过了几句话就能热血沸腾的年纪,但一代帝王李世民对他说出这番话,也确实让他感动了。

“朕钦选你来做尚书令,不仅仅是因为你北却突厥之功。如果只是因为你抵御突厥有功,那朕让你当个兵部尚书就足够了,朕知道你有更强的安世济民之功,懂经济,明政事,朕有房玄龄杜如晦,房谋杜断,他们二人,如今一为中书令一为侍中,执掌决策中枢之首。但朕的尚书省,却还缺一个人,满朝之中,非你莫属。”

“文远,你起头的税制改革,田制改革,工商改革等,都还刚开始呢。甚至将来的教育改革、科举改革这些,还需要谋划,朕需要你来为朕掌管尚书省,朕要你一起来改革变法,让大唐变的更富更强,早晚有一天,朕到时御驾亲征,你为朕之先锋,我们一起北伐突厥,东征高句丽!”

李超还能说什么。

他现在只能点头。

虽然他心里一直不太愿意来当这个尚书令,但到现在,他也明白李世民的决心,也明白他的雄心壮志,李世民确实是一个很有进取心的帝王,雄心壮志,李超愿意助他成就不世霸业。

尚书令,这其实就相当于是总理了,管理着大唐的行政,六部诸司,都是尚书省管的。

朝廷如今改制,但改来改去,还是很职责分明的。

中书门下,其实就是大唐最高决策中枢,相当于政-治--局-常委会,宰相们都以本官加中书门下平章事衔成为宰相,等于是那些总理啊委员长啊主席什么的加上常委的名头,成为决策核心。

中书和门下省,现在位在尚书省之上,这其实就是把决策和审核,放在了负责执行的行政之上。

在后世,人大和政协名义上也应当是在国务院之上的。

说白了,中书和门下是负责研究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怎么做做的怎么样这些的,而尚书省呢,只负责按上面的要求去做好了。

中书门下相当于头脑,尚书省现在只相当于手足。

手足听头脑的,这是正常的。

但决策虽然重要,可执行也一样是非常重要的。有好的决策,可没有出色的执行,那就是空想。

李世民选了房玄龄和杜如晦来做决策审核的负责人,又选出了虽然年轻,可办事能力一等一的李超来做这个执行的负责人。

“文远,明天,就是贞观二年的正旦了。新的一年又将开始,这也是朕登基的第三年。你告诉朕,明年,朝廷要做哪些事情,当务之急是哪些?”

明年要做什么?

这是个看似简单,但其实很复杂的问题。

国家那么大,千事万事,以哪件为首?

“全面推行均田制和府兵制,全国范围内授田均地,征选府兵。同时,把中原密集狭乡的贫困人口,迁往边疆宽乡屯垦实边。”

出乎李世民的意料。

答应出任朝廷新中枢尚书令的李超,并没有说什么明年应当先改革变法这些,没说要改兵制,改税法,改田制,改科举制等,说的却只是全面推行均田制。

这话确实让李世民意外,甚至有点失望。

新官上任三把火,李超的三把火呢。

“陛下,大唐国政的根基,就是均田制。均田制是国家基础,在此基础上,才有了府兵制,然后才有了现在朝廷的一切。均田制,能够加强社会稳定,让百姓安心耕种。以均田制为基础,朝廷继续推行府兵制,各地设立军府,征选府兵,朝廷的安全才能更稳。”

社会不稳,说其它的都是虚的。

当然,均田制真正要全面推行,其实也不容易的。这里面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说,涉及到天下的户籍人口数量,涉及到土地兼并等问题。

这还会涉及到新的两税法的问题,虽然租庸调制才是朝廷根本税制,但如今已经确定了两税法是辅助税法,两者相辅相成的。

“你上任之后,准备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李世民问。

“大索貌阅!”

大索貌阅,用白话解释,就是全面人口普查。

不管要搞改革也好,不搞改革也罢,李超要当大唐的家,负责尚书省,那就得先对这个家底有个足够的了解。不仅是朝廷的国库钱粮,财政赤字这些,还有最基本的就是天下的人口数量,纳税的丁口数量,天下的土地田亩数量等。

这些,都是朝廷一切治国策略的根基,连这几个基本的数据都摸不清,那么做出来的治国方针策略上,也就都是不切实际的。

李超可是大数据时代穿越来的人,深知这些大数据的重要性。

第1368章 凭你也配称天皇第822章 内迁赵国第163章 一百响爆竹第537章 亩产万斤第1394章 何不代唐第472章 赏不折扣第十一章 三间九屋第868章 三千越甲可吞吴,两万白袍灭棒子第774章 白日梦第七十八章 组团第653章 夜郎第764章 凤凰城第1406章 时势造英雄第三十章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第1049 杀第420章 玄武门伏击第1278章 两个太子妃第1587章 拿下张珲第1534章 少壮派第318章 呜呼、赌命第648章 我嗯不下这口气第997章 勤王军第1531章 钱多了发愁第1285章 母子平安第805章 崔莺莺第407章 反攻倒算第1483章 雄心第1546章 孽多侯第一百一十四章 可以纳2妾第723章 预留退路第249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第520章 生男还是生女第1414章 光荣属于大唐,伟大归于中华第665章 水泥行宫第550章 罢相外放第1317章 凡十七战皆捷第540章 还能再翻一倍第1252章 张超北上第1240章 神仙打架第626章 斩!第1140章 夺黄金数万斤第1370章 两败俱伤第1245章 自裁谢罪第1091章 剪发文身,错臂左衽第314章 感动唐朝年度人物第871章 李超不过如此也第1420章 卖封地第492章 这也行?第469章 不管你们信不信,朕是信的第821章 独钓寒江雪第1114章 叛逆的太子第337章 天威不可犯第405章 造反了第1166章 白送的领地第448章 龙武--赏你三百宫女第551章 太子太保第1356章 风雨欲来啊第1251章 脱离父子关系第407章 反攻倒算第1146章 氏族志第1076章 播种第681章 对口第638章 杀人有赏第843章 堂后官第1554章 弄个天竺王当当第1145章 学坏了第221章 武德九年第八章 老相好和烧尾宴第1536章 巍巍帝都前,长跪不肯起第253章 观世音经怎么印?第1129章 月黑杀人夜第1482章 坠入地狱第713章 无粮一身轻第1139章 狗咬狗第856章 身份第1286章 元老第86章 摇钱树、聚宝盆第六十四章 陪门财第946章 朕亏了第1339章 九头鸟军团第169章 粪土重于万户侯第809章 宁与友邦,不与家奴第163章 一百响爆竹第1232章 京乱第1389章 张氏盟友第1123章 致命一击第1187章 大婚第576章 母女花第二十八章 霸王约第1357章 登临第939章第1595章 蛮女多情第1359章 大决战第1449章 忘本第615章 枪打出头鸟第1245章 自裁谢罪第843章 堂后官第987章 奸臣李超也第585章 庙会第1470章 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