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造李超的反

尚书省的考核并不太顺利。天『籁小

『说

吏部尚书长孙无忌亲自主持此事,吏部上下一阵忙碌,在极短的时间里就拿出了一套考核章程。

只是事情在省内一公布,就遭到了省内官员和吏员们的集体反对。

官员们是嗅到了此次考核的严苛,李可是说的清清楚楚能者上庸者下,能进入尚书省那也是不容易的,可现在却不论出身不问资历,只论办事能力。不管在尚书省干了多久,只要考核成绩不过关,就要被降职、免职,这么大的压力,谁受的了。

能在尚书省当官的,可没有几个简单的。这年头能当官的,本就是勋戚豪门,哪个来头简单。

李一来就要搞这个,谁愿意。

吏员们也不愿意。

李给吏员们的考核,说的明白,一样的凭本事决定升降去留,甚至在优秀者中选拔堂后官堂后吏。同时,李也表明,尚书省的吏员,优秀者,甚至是能够直接升任尚书省内主事等小官的。

这本来对吏员来说是好事,哪怕是过去的老吏,做的再好,可吏就是吏,官就是官,他们是不可能升为官的,那是条难过逾越的鸿沟。

但现在,有本事的也一样有机会升上去。

只是吏员们没太多高兴,因为随着这一条,后面还有一条。

那就是尚书省内的吏员,也不再限出身,今后所有的吏员职位,不限出身,所有的读书人都可以公开参加吏员考试,只要成绩好,就能够录取。

本来,吏员这个阶层,也有点很固定的意思,差不多算是世袭了。一个吏员,那么一家世代都是吏员,父传子,子传孙。

正常情况下,吏就是吏,做的好也不能升为官。

而官就是官,做的差也不会贬为吏。

官吏分明,不会混乱。

一般的读书人是不堪于做吏的,他们顶多做幕僚。一旦为吏,以后想上升就难了,入为吏职,算是绝了仕途。

但是现在,李却要打破这条界线。

开放吏职,不限出身,读书人可以参加吏员考试,然后以成绩录用。当了吏员,也不影响他们以后参加科举,不影响他们将来入仕。

这样一来,现在的这些吏员,就多了许多竞争者了。

说句实话,虽然吏员们多是世家,有经验。但相比起来,他们跟那些读书人比,尤其是一些出身好的读书人比,那条件相差还是很大的。

一旦朝廷把吏职放开给读书人,且没有什么条件限制,不会影响那些人以后的仕途。

那么这些刀笔吏老油条们,马上就能猜到以后的展了。

会有大量的读书人涌入,与他们争抢吏职,一般的寒门士子肯定会愿意来做吏员的,甚至那些大户豪族的子弟,可能也愿意先在尚书省的吏职上试试手,练练经验。

这样一来,那以后他们的铁饭碗可就能保了。

跟那些人比,他们没太多竞争力啊。

因此,虽然说新规打破了以前拦在他们头顶的壁垒,但同样的,他们以前独掌吏职的好处也没了。

有些比较上进的吏员,但还是很喜欢这个新规的,意味着他们以后可能还有上升通道,但是绝大多数吏员,其实就是老油条,混日子,占着位置谋私捞好处。

“这个李相,简直就是不让我们活了啊。”

襄阳城南的一处酒楼,今天尚书省的一群吏员下值后,在这些聚餐。

其实吏员虽然身份不高,但好处不少。哪怕是个地方上的胥吏,往往都能过的不错,更别说在尚书省这个重要无比的中央衙门里了。

吏员们也有自己的圈子,有自己的共同利益,他们也会定期举行一些聚餐,甚至在每年的年节时候,凑钱请省内的官员们吃饭喝酒。

聚餐,是一个很不错的交际方式,吏员们喜欢这种方式。平时呢,三五同房的吏员一起吃个饭,偶尔也会聚集更多的吏员。

比如说同司、同部,甚至是同省。

据说在隋朝时,有一次三省的吏员们举行大聚餐,并凑钱宴请三省六部的宰相尚书们,那一次,他们凑了一万五千贯的钱请客。

可以想象那规模是有多大,一万五千贯吃顿饭,简直是海天盛宴啊。

今天,在酒楼里聚餐的吏员倒是不多,也就十来个人,但都是尚书省里的老吏,换句话说,基本上都是尚书省里吏员的头头。

本来,这些也是最有希望坐上堂后官,成为尚书省席吏员的,可现在他们得到消息,这次尚书令李可能要来真格的,据说是要选一些年轻而又有为但品级不高的官员来充任堂后官。

世家出身,名师弟子,兼之在地方上任过县丞主簿甚至是县令县尉,到尚书省来当堂后官,听起来不可思议,官当成了吏。

但以他们听到的消息,以后这堂后官可就真的成官了。据说李说过,堂后官做的好,干满两任,就有资格出任州长史或者司马、各曹参军了。

总之,以后堂后官会更加炽手可热。而这么好的位置,以后却跟他们要无缘了。

“那些名门出生的年轻子弟,除了家世好多读了几句书,有什么好的?他们有实际的办事经验吗?凭什么只靠个考试,就能得到吏职?这不公平!”

有人嚷嚷着道。

“经验?谁会在意这些?我看啊,表面上说是以后吏也能为官,但其实就是给那些读书人准备的。读书人也来当吏员,以后他们再直升官员,反倒是我们,恐怕以后别说升为官,就怕连眼下这吏的饭碗也要保不住了。”

“不能这样坐以待毙啊!”

“可李都已经把新规定下来了,连陛下都支持他这一套,我们有什么办法?”

一个老吏狠。

“也别把人逼急,逼急了兔子还咬人呢。要我说,咱们也不能表现的太好欺负了,这事情,咱们自己得争。要不然,谁替我们争?”

“怎么争?”有人问。

“这次的考核,其实省里的官员们也都不满意,只是慑于李的威风不敢出声。他们不出声,咱们出声。这尚书省,官员数百,但吏员加起来更多,咱们分头联络一下,来一个罢工!”

“罢工?”一阵惊呼响起。

“对,罢工,尚书省没有了那几百号官转不动,可没有了咱们这上千号吏,更加运转不了。李要玩,咱们这次就跟他玩次大的,咱们都请假,不去衙门做事,看他李一人怎么玩!”

“这,会不会玩的太大?”

“事到如今,咱们也没其它的选择了,拼了。等事情一闹大,陛下兴许就把这新规给废除了。”

第283章 座师第1193章 飞鸟尽,良弓藏第842章 第二个疯子第162章 屋里人第931章 求月票!第1109章 天子诏第1433章 十王第955章第1508章 朕要的更多第1528章 闻腥而至第1451章 皇帝采邑第571章 事关李超,就是大事第834章 真相第426章 有功必赏第312章 左右为难第228章 到张家沟搬救兵 第三章第487章 雁门关李靖第96章第452章 龙武--神威无敌大将军炮第303章 大唐半月谈第五十二章 包婚第135章 酒里有毒第142章 硬仗第556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第1338章 眼看他楼榻了第887章 鸡飞蛋打第319章 横刀立马,唯我张大将军!第256章 张体第1439章 不干净第377章 太子,先下手为强啊!第1242章 形势一片大好第1375章 向张超宣战第890章 七进七出第914章第79章 纸和书第803章 五百里封邑第914章第1007章 淮军第1318章 选妃第887章 鸡飞蛋打第1217章 三代之后,真千古一帝第392章 臣李超,谢主隆恩!第1076章 播种第512章 中了五百万第1102章 一份大礼第五十六章 把生米煮成熟饭第1286章 元老第1219章 外放第767章 野猪皮第778章 把老子的炮拿来第84章 8000亩的大手笔第898章第307章 临阵磨枪第850章 废奴第430章 捉奸第五十一章 逃之夭夭第1419章 皇太孙第1252章 张超北上第1225章 臣服第376章 唐吐青海条约第1106章 讲经布道、议会自治第1089章 李超、虬髯客第1090章 两个南越王第511章 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第804章 灰姑娘第876章 伏尸十里第818章 太子取经第1037章 满门抄斩第1207章 玄奘、戒日第791章 十三岁,不小了第1465章 黑工第1426章 选秀第684章 饮马长城窟第859章 让贤第1521章 皈依我华第1011章 卿不负朕,朕亦不负卿第460章 李三小儿第1499章 李治第1282章 闯宫第294章 皇帝扶犁、张三牵牛第1586章 雇佣军第465章 能用钱解决的,都不叫事第548章 三千第368章 最好的行军粮第375章 骑虎难下第1065章 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第749章 长城第252章 长安纸贵第277章 拿着鸡毛当令箭第457章 龙武--父皇,我要和柴绍和离第314章 感动唐朝年度人物第四十七章 好地主第609章 当为天下主第二十八章 霸王约第1262章 长生不老药第411章 纳文远之妹第1048章 酒馆第519章 跟着我有肉吃第998章 长孙皇后第175章 休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