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37节 匠人的地位(加一更)

海岸上,男人们继续在研究着千岛三宝。

妇人们也在研究着她们眼中的三宝,巨大鼍龙、金矿、金珍珠。

终于,派去探路的船回来了,他们顺利的找到了马尼拉湾,然后还派出一队人从陆上往北走。

结果是,陆上的人竟然比船队还快一步先回来。

回来的人带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报柳驸马知道,我们在那边港口见到一块石碑,按上面的年代应该是三国时的东吴留下的,因为年代久远,所以看不清石碑上写的具体是什么?”

“东吴?”柳木真正是没想到。

那位船长继续说道:“还有,我们还找到一些其他的痕迹,最多不超过二十年。其中有些木板上刻了些东西,我们一碰就坏掉,但却记下了其中的内容。”

柳木急急的问道:“是什么?”

“前隋的时候,有人出海顺着海岸一直南下,肯定是到了咱们现在西港舶司去过的地方,然后再往南,按上面所书,应该是绕了远的路,然后来到了那个港口。”

柳木低声问船长:“你是看过我的海图,你怎么看?”

“我猜测,是这么绕的……”船长画了个圆。柳木听懂了,那船是开到泰国湾,然后再一直绕,绕着南海转了很大一圈,再绕到了吕宋。那船长没有六分仪,也分不清太多的方向,只是沿海岸走。

所以他只以为自己一直往某个方向,却不知道几乎已经转了一个整圈。

柳木再问:“有人吗?”

“有,但和没有一样。我们见到最大一个部落,很象书中所写三皇五帝之前的村落,不过三十人左右,连陶器都没有,也没有武器,用的是烧硬的木杆,没有弓。”

“明白了,你们去休息吧。”柳木示意探路的船队先去休息。

是否移到马尼拉湾,柳木没想到。

事实上这里上下一百里内肯定能选一处不错的码头来,绕到马尼拉湾太远,眼下没必要过去,甚至于再往北,到吕宋岛的最北处找一个合适建码头的地方也不错。

柳木依萧灵儿的建议去找那些老狐狸们。

七家的老狐狸在周边的山林转了转,那怕是被人用滑杆抬着四处转,对于他们来说也和很辛苦了,毕竟年龄摆在那里。

柳木找到他们的时候,二十多个老头围在一处巨大的棚子,远远就听到笑声。

柳木进去坐下,却看到七世家的老者,这些可都是贵族而且是大唐的顶尖贵族,他们竟然与许多老匠人坐在一起,就要放在长安估计就连李世民都不敢想像会有这样的情况。

可事实就摆在眼前,这些人确实是坐在一起的。

郑家的郑元璹一边与众人说笑,手上一边忙活着,柳木进来的时候郑元璹将手上的编好的一把扇子扔给了柳木。

接过这扇子之后,柳木内心充满了怀念。

这东西在柳木小时候就已经几乎没有了,可柳木非常小的时候,农村还能够见到。这是用棕榈叶编的扇子,成本极低,纯天然。

郑元璹声音很大,爽朗的笑着:“这东西比劈竹片容易,说话这功夫就能编几十个。用咱们村里的话说,这卖个嘴的功夫几十文钱就挣到了,哈哈哈。”

老匠人也跟着一起在笑。

崔鸿示意柳木坐低,然后冲着一位老匠人喊道:“老赵头,你继续讲你们的事。”

“小老儿和大伙比对过,这摇着没水声的就是小的,轻微水声就是青的,水声大就是老的。这榨油最好就是选在青老之间,喝水是青刚过最合适。就咱们最初砍下的那些,到现在最长的一堆已经有十三天,没坏。”

十三天,这个时间很重要。

有这个时间就能够保证将椰子运到慈溪去,然后立即进工坊开始处理。

若是时间太短,那么就必须就近建工坊。

工坊建在这吕宋岛并不是一个好选择,这里太远,背井离乡的根本就招不到优秀的好工匠,没手艺的苦力倒能招一些,但这些人根本就作不了重要的事情。

“老赵头,第一瓶椰油什么时候能见到?”

“这个怕要再等等,咱们过来没带榨油的家伙,在这里找合适的石头木料现造,估摸至少还要五天才能造好,真正出好油怎么也要十天之后。”

既然一直在忙着,谁也不好去催。

崔鸿一转头,又看向了另一个匠人:“福伯。”

这位是崔家的工匠,家养工匠,纱织坊的大工头之一,听到问自己立即从背包拉过一个小藤箱,取出几块布递了过去。

“三老,您看看。这还能更好,这里没有大纱机与大织机,带来的就是几架手摇的纱机,这衣料已经超过长安市面上的上等细麻布。染色如何不知,咱们手上没染料。倒是发现这里有些能制作染料的花草果子,只是这次过来的没染料匠人。”

“这是小事,到时候请岭南那边帮个手就是了。”

染料这种确实不重要。

福伯还是补充了一句:“这没染料,不知道着色、褪色如何,倒是可惜。”

“好料子,着色再说。这还能再好几成。”

“好一倍不止,这是可以精纺的极细上等白麻料,仅原料就比岭南的蕉麻好不止一次档次,完全就是两种不同的麻料。”

福伯拉过另一位老工匠,这位是来自赵郡李氏的织纺坊工头。

“报各位东家知晓,我们安排人手砍了差不多几百石蕉麻,就是顺着砍的没挑。而后下手剥麻,差不多有十斤干麻。这几百石蕉麻是从一分地里砍出来的,一亩大小应该能砍出几千石。”

这数字惊人,可这里密集的生长着全是六米以上高度的蕉麻,砍一亩砍出来几十吨确实不是问题。

“一亩地大小的蕉麻,晒干的麻少说也有接近一石往上,若是细剥会更多。”

柳木听到这个数据,倒不意外。

柳木了解过后世的蕉麻产量,每一公顷差不多就是一吨至一点五吨的干纤维,一公顷就是十五亩,所以这里每亩一石麻料很正常。

第1000节 大唐又多一宝第0744节 杜伏威论廉第0310节 柳家出了个大官第0271节 柳木的小霸气第0133节 叶子戏第0932节 决心第0096节 嫁妆第0487节 柳木的禁忌第0530节 狠辣的老儒生第0121节 魏黑子第0290节 谁给谁下马威第0113节 小阴谋第0696节 何以报德第0378节 一本奇书第0165节 又一个旧事秘闻 (二更)第0095节 连宫内都在打听第0274节 怕见血的刺客第0718节 论功行赏第0932节 决心第0837节 圣人有赏第0999节 种痘先行者第0420节 强国之民第0520节 劈头盖脸狠揍第0157节 ‘风起’(第四更)第1025节 假道伐虢第0487节 柳木的禁忌第0822节 镇元五庄观第0231节 无名奴兵第0481节 珍珠蚌第0401节 新罗来了几百人第0067节 那一堆小骨头第0609节 唐朝女子的生活费第0749节 新罗惊变第0379节 找到宝藏了第0873节 柳木的诚意第0383节 火雨第0148节 秦王之怒第0471节 这人真有趣第0457节 柳木加冠第0809节 圣僧还是妖僧第0769节 高句丽奸第0514节 又没按剧本来第0461节 偷自己店铺的叶四娘第0760节 买卖变大了第0606节 倭岛的唐官第0560节 六典之礼典第0955节 归乡第0445节 梧桐坊第0259节 宿国夫人过世第0492节 太子诏书密盒第0900节 鬼门巨浪第0601节 一个故事第0632节 挖银子计划第0444节 端午第0020节 小小村夫戏公子第0499节 香料的力量第0033节 锦囊之妙计第0252节 长平钱第0348节 关于某‘妖女’第0133节 叶子戏第0100节 柳木的小工坊第0373节 刺杀柳木第0552节 舶司使不算官第0275节 紧急事件第0334节 三宝第0251节 小家第0524节 身份带来的心态变化第0469节 入广州第0363节 李渊的问话第0947节 实封第0216节 夜袭第0096节 嫁妆第0307节 女人间的对垒第0007节 求药第0047节 说出实情第0985节 诱一叶第0038节 小黑屋中的小抄第1012节 宏伟大计第0060节 木逃了第0903节 柳木的红毯秀第0431节 讨要和尚第1019节 冷清的除夕第1024节 各方谋动第0345节 望乡会第0980节 弃第0806节 一张小纸片第0175节 谋士?第0768节 小人物的进言第0659节 福冈城第0126节 一瓷二铜三木四铁第1022节 南下备战第1025节 假道伐虢第0818节 忍辱负重第0680节 找点小麻烦第0677节 柳木的新爵位第0503节 北征论计第0649节 出访新罗第0786节 如何杀第0503节 北征论计第0513节 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