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老庄主的重病

王有财见儿子来了,冲齐老大道:“老庄主,这便是犬子平安。平安,还不快快给老庄主见礼。”

王平安走到齐老大的床前,拱手作揖,道:“晚辈王平安,见过老庄主。”他见齐老大快七十的年纪,须发皆白,身材高大,虽然坐在床上,可也能看出这老人年轻时,必是一个身高过丈的猛人,怪不得能当旅率,统领一队士兵,大唐开国也有这老人的一份功劳。

王有财道:“我儿子平常不爱出门,就喜欢看书,屋子里别的没有,全是书,有上万册呢,我打算让他明年进京,参加科考,看看能不能光耀一下王氏祖宗,他要是能得个一官半职的,我这辈子就心满意足了!”

齐老大点头道:“好啊,某家年轻时,要想得功名,非得摸刀把子不行,不是杀人,就是被杀,没第二条路可走。现在他们年轻人可好了,只要读书就能出人头地。这孩子不错,可曾娶妻?”

“还没呢,我打算让他科考之后再找媳妇儿,考上了娶个有门第的,考不上也没关系,家里给他预备着呢。就是那个丹若,小丫头片子,挺勤快的,老庄主以前也见过!”王有财说道。

齐老大哦了声,也不知他有没有想起谁是丹若来,只是不住点头:“有个女人就行啊,早点生孩子,你也早点抱孙子,别象咱俩似的,生儿子都晚!”

他俩在这时唠家常,王平安则仔细观察齐老大,见这位老庄主面部浮肿,薄被中的腹部鼓起,象个小山包似的,每说一句话,就要咳嗽几声。就说话这么一小会儿的功夫就吐了好几次的痰。他向床边痰盂望了眼,见里面有小半下子的痰,显而易见,老庄主一天要吐许多。

王平安道:“老庄主,你这病得了多久了?”

齐老大有些疲倦,本来听说王平安会自开药方,他还有些盼头,可一见面却发现是个半大小子,比以前的鼻涕虫模样也没强上多少,胡子都没长出几根来,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他就又不信王平安会看病了。

他随口答道:“能有大半年了吧,去年得的。去年地里收成不好,某家和庄上的人在地里守了几天,眼看着没打下多少粮食,心里就不舒坦,回家后就倒下了。唉,岁月不饶人啊,想某家年轻时,随着大军征讨宇文化及,几天几夜不合眼都没事儿,哪象现在,精气神儿不足啦!”

王平安哦了声,心中有了初步判断,这是湿郁化肿,继则由肿转咳喘。不过还不能确诊,要号脉后才成。他道:“老庄主,可否让小侄给你把把脉?”

齐环这时也进来了,听王平安如此说,奇道:“咦,你会号脉?”

王平安头也不回地道:“略知一二。”将齐老大的手放在床边,开始号起脉来。过了好一会儿,他才道:“换只手吧!”又取另一只手,接着号脉。

齐环在旁看着,抓了抓后脑勺儿,道:“看样子真会号脉,原来你……原来王贤弟竟会医术,刚才失敬了!”他是孝子,父亲的病一直揪着他的心,如果王平安能将父亲的病治好,别说河水他不会再抢,就算是让他给王平安跪下磕头,磕响头,他也毫不犹豫的做了!

王有财不懂医术,有心想夸一夸儿子,却又不好开口,要是换了杨氏在场,那早大吹特吹了。不过王老爷这是有涵养,有耐心,他等着儿子将齐老大的病治好后再吹,万一治不好的话……那就是少说为妙了!

齐老大则盯着王平安的眼睛看,心中暗道:“这孩子真会看病?小时候见他时,感觉只会哭鼻子,不成想大了却出息了,竟然懂得号脉了!”

王平安又号了好一阵的脉,这才松手,道:“老庄主,我得看看你的舌苔!”

齐老大得病以来,看过不少医生,早知流程,张开嘴伸出舌头,让王平安看。他舌头上尽是白色的舌苔,厚厚一层,几乎都看不出舌头的本来颜色了!

王平安点点头,道:“从老庄主的脉相上看,脉濡而带涩,舌苔又白而厚,从症状上看是湿痹不宣,其所以痹而不宣,乃是由于气窒络瘀的缘故!”

王有财忽听儿子掉了句书袋,心想:“儿啊,你这么说,他们听得懂吗,齐环认得几个字,可齐老庄主却是大字一个都不识得,你掉书袋,他们可是绝对听不懂的,连我都听不懂!”

世无绝对,王老爷听不懂,可齐老太爷和齐老爷却一起听懂了!

齐环喜道:“原来王贤弟果真精通医术,你说的不错,前些时候我请了医生来,他们都是这么说爹爹的病的,叫什么湿淫病……”

齐老大气道:“什么湿呀淫的,你爹是那种人吗,某家都这么大岁数了,还淫什么淫!”

王平安心中好笑,齐老大患得确实是湿淫病,那些医生没有看错,而病名也绝非是字面上的理解。可既然老庄主不爱听,他便也不解释,顺着齐老大的话,说道:“老庄主为人周正,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其实你患的是肿喘症,让小侄看看你的腹部!”其实“肿喘”之前还应加“湿痹”二字,但人家不爱听,也没必要非得说出来,反正说和不说对治疗的方法都没什么影响,那又何必惹人不快呢。

“对,还是王小哥说话中听,某家身子浮肿,又咳嗽又喘的,当然是肿喘症!”齐老大掀开被子,让王平安看肚子。

王平安见他的腹部高高凸起,用手按了按,里面似乎有物,心中明白,这是瘀滞的原因。检查到现在,基本已经确诊了。他站起身在屋里转起了圈子。

三人都看着王平安,见他时而蹙眉,时而摇头,象是在考虑极为难的事一样。

齐老大以为他治不了,安慰道:“王小哥,你也不要为难,某家的病,某家自己心里清楚,是时日不多了。想某家年轻时,往南打过宇文化及,往北杀过突厥胡虏,杀的人少说也有二十多个,早就够本了。这病能治就治,不能治就拉倒。天色已晚,今夜你们就住在这里,派个人回去报信儿,免得家人担心!”

王平安哦了声,停下脚步,道:“老庄主这病确实严重,治起来也相当的麻烦,但因为老庄主身体健壮,想必肯定能熬过用药时的痛苦,所以性命方面,倒也无忧!”

王有财和齐老大尚未说话,齐环却大喜若狂,上前拉住王平安的手,叫道:“此话当真,你真能治得好我爹的病?”

-----------

附:感谢书友09100816373135,冥焰86683,回首已沧海为本书打赏,平安万分感谢,书友09100816373135连续两天为小说打赏,平安拱手相谢。

如果看本书还行,那请书友收藏进书架,慢慢看。要是有推荐票,请书友顺手投投,平安在这里先行谢过。

平安向书友介绍一种舒理胃气的药酒,半夏人参酒,供书友参考,养胃不仅要用药物,还需要保持好心情啊!

半夏人参酒

来源:伤寒论

处方:半夏30g、黄芩30g、干姜20g、人参20g、炙甘草20g、黄连6g、大枣10g、白酒700ml。

制法:1.将上述7味药材一同捣碎用布包裹,浸于酒中;2.5日后,加入凉开水500ml调匀,去渣装瓶备用。

功能与主治:和胃降逆,开结散痞。主治胃气不和,寒热互结,心下痞硬,呕恶,呕恶上逆,肠呜下利,不思饮食,倦怠乏力。

用法与用量:每次20ml,每日早晚2次,将酒温热服用。

备注:半夏:辛温,消痞散结,和胃降逆,以除痞满呕逆之症。干姜:辛温散寒。黄芩、黄连:苦寒泄热,将半夏、干姜、黄芩、黄连苦辛并用,能通能降,足以开结散痞、降逆上呕。人参、大枣:甘温益气,以补其虚。甘草:补胃气而调诸药。

第596章 武媚娘先去庆州第671章 非要住在一起不可第523章 通天浮屠第57章 邱问普亲自登门第226章 马夫人亲自上阵第853章 恐怖之夜第269章 一群人来求知己第282章 烈酒的妙用第291章 李绩偏不生气第848章 媚娘和李治做了合法夫妻第120章 解酒散与百杯丸第110章 官不是那么好当的第800章 白鹅老店第367章 不用不知道,巴豆真奇妙第493章 如梦第426章 跟着我,真的会给你们肉吃第155章 把老太太憋出话了第64章 进入书院第816章 怎么会是她第762章 了空是个好尼姑第771章 非要找到那个她不可第547章 王平安不能陪着去第640章 劳大能人的苦痛第298章 李绩被气犯病了第674章 这可让兄弟说什么才好啊第12章 胡人大商贾第26章 特殊礼物第317章 画份藏宝第301章 必有深意第64章 进入书院第380章 媚娘,你姓武吧第421章 大圣安的弟子第380章 媚娘,你姓武吧第884章 见到李治第870章 武媚娘只哭不闹第737章 不能就这么走了第874章 皇幼子被害第484章 李治的光辉第551章 问世间情为何物第199章 保护脊椎放松腰部第824章 巫符第497章 这药只能我开得出来第272章 多提提太子第50章 最厉害的马屁第630章 李恪也派人去庆州第178章 曲江池第223章 终于找到酒楼提诗的人了第50章 最厉害的马屁第3章 有个小童养媳第504章 李伊人和武媚娘第901章 到达营州第154章 鳝鱼血的妙用第496章 车坐得久了第695章 李恪见王平安,如耗子见猫第861章 武媚娘也会卖人情第43章 风寒小病也难治第649章 真正的斥候第300章 能让李世民眼皮跳的事第869章 武媚娘可不是好惹的第765章 武媚娘有了自己的小屋子第219章 太子也要参加第861章 武媚娘也会卖人情第73章 把全城医生都给我抓来第753章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第154章 鳝鱼血的妙用第3章 有个小童养媳第20章 风火疾电第622章 难道要有行动了第77章 慈悲心肠第510章 王氏堵完第97章 肮脏不堪的护城河第126章 太子有请第168章 狄仁杰第798章 夜审高句丽奸细第770章 她,她,她是谁?第54章 超级大纨绔第73章 把全城医生都给我抓来第745章 高句丽的末日第308章 地下迷宫第460章 救出第663章 王平安亲自来迎第123章 尉迟恭送礼第718章 在感业寺外落难第100章 就是跟着你第368章 第三局最神奇第181章 长安的东市第790章 蓄发吧,春花第821章 一抽就中第450章 折柳大盗第687章 李恪差点被射死第592章 王平安到了第878章 见招拆招第308章 地下迷宫第665章 李恪又被修理第30章 粳米煨姜汤第350章 跑了个倒数第一第296章 李治亲来做收尾工作第50章 最厉害的马屁第737章 不能就这么走了第807章 力捧萧淑妃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