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送武媚娘回长安

长孙无忌看了眼安山大,道:“你很好,王平安没有看错你”

安山大一咧嘴,心想:“我什么都不知道,啥内幕消息都提供不了,还很好哪?那不好得啥样”

其实,对于长孙无忌来讲,办事的人只要卖力办事就足够了,其它太多的东西,不知道才好呢,干嘛要知道?

长孙无忌摆了摆手,道:“你回去吧,老夫就不写回信了,也没必要写,你早些回去,就可以了,路上不要耽搁”

安山大连忙答应,可又些纳闷儿,这就让我回去了?这趟任务未免也太过简单了,显不出我的能力来啊他唯唯诺诺地问道:“相爷,不要末将带回什么话去吗?给王公带个话儿啥的?”

“带话?哦,得带个话才成”长孙无忌点了点头,道:“不管谁问你,你都说见到了老夫,而老夫只对你说了三个字,就把你打发回去了。这三个字便是‘知道了’”

安山大心想:“知道了?知道什么了?”他问道:“相爷,那和王公这么说,和吴王也要这么说么?”

长孙无忌哼了哼,道:“跟谁都这么说,这三个字足矣”挥手,不再和安山大说话,让他出去。

安山大不敢多待,只好又行了个礼,这才倒退出门,离了书房,回庆州了。

房门一关,长孙无忌冷笑几声,自言自语地道:“未免太过天真了皇上的这些儿子,怎么个个都如此的天真,真是难以相信啊”

他想到当初的前太子李承乾,天真到认为有了侯君集的帮助,发动一场宫廷政变,就能提前登基,结果被皇帝和自己,轻而易举地就给收拾了。换了魏王李泰,也是如此,以为吓唬吓唬李治,就能稳稳当当地做了太子,结果把李治吓得半死,向皇帝哭述,反倒让李泰聪明反被聪明误

而现在这个李恪,又是如此,以为能出了关去,又得高句丽的帮助,就能和自己对抗,真是天真。高句丽人给他出的主意,都是从高句丽方面考虑的,他能得到的所谓的好处,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罢了

又想到了李治,所有外甥里,他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孩子,因为这个孩子啥主意没有,都得听自己这个舅舅的,这样就好,这样自己还可掌权数十年,所以这个外甥是一定要保住的,保住了他,就等于保住了自己

长孙无忌在桌上拿起火石,打着了火,将书信烧掉,心想:“好吧,李恪好孩子,你想要,那舅舅就给你”将信烧掉后,他出了书房,去了尚书省。

来到尚书省,长孙无忌叫来书吏,吩咐道:“凡是高句丽那边的奏章,都要最先交给老夫看,不管多晚,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先交给老夫,由老夫送进宫去,不可直接送进宫,明白吗?”

书吏自然答应,可心里却纳闷儿,长孙大人为何有这种吩咐,难不成高句丽那边又有动静了?可长孙大人是怎么知道的?

姜是老的辣,长孙无忌何等人物,他清楚得很,李恪要想去营州那里,光靠向自己玩阳谋,是没什么太好效果的,要想让他的阳谋成功,那必须得还有点由头,至于由头从何处由来,那也只能是高句丽了。

见天色尚早,长孙无忌整了整衣服,从各地的奏章里,挑出几份有关庆州的来,手里拿着,进宫去了。他打算和皇帝说说,说李恪在庆州的功绩,夸一夸李恪,说李恪是多么的能干,而且随着年纪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心态也平稳了,想当一名好臣子,辅佐太子弟弟,只有如此地夸,才能在高句丽那边送来由头后,他才能把李恪派去啊,要不然突然说要改封李恪,皇帝是不可能答应的。

庆州。正月十五已经过了,官员们开始忙起春耕的事宜来,城里城外,依旧热火朝天的忙乎,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个个都干劲十足,把心思全放在今年的年景上了。

这天,王平安起床后,先来到父母的房里,他这些日子天天都来,一是给父母请安,二是来看小太平。

小太平健康得很,每天喝着新找来的乳母的奶,一点毛病不生,哭闹也少,非常的讨人喜欢

王平安从摇篮里抱出小太平,放在臂弯里,摇了摇,笑道:“小太平,昨天晚上尿了几回?你是大姑娘啦,都快满月啦,不能再尿床啦”

小太平呀呀儿语,一只小手从襁褓里伸出来,两只圆溜溜的眼睛看着王平安,格格笑了起来

王平安笑道:“这个孩子真爱笑,以后肯定是个好性子的姑娘,可不象她娘似的,那么阴沉”

王有财嘿了声,道:“提那个女人干嘛,以后少在孩子面前提她。等孩子长大了,懂事儿时,就告诉她,她娘早就死了,免得孩子难过,有那样的母亲,想不难过都不成”

杨氏早就不把武媚娘当回事儿了,她深信好人有好报,恶人自有恶人磨,那武媚娘早晚得遭报应

她站在王平安的身边,笑道:“这孩子可喜欢别人抱她呢,一抱就笑,要是身边没人,她就呀呀地叫,咱们要是不吱声,过一会儿她就哭了,可怕别人不理她呢”

王平安抱着小太平,道:“我们都理你,我们都理你”低头去亲小太平的小脸蛋儿,啪的亲了个带响的。小太平格格笑得更欢,用那只伸出襁褓外的小手,去抓王平安的鼻子。

王平安啊地一声,道:“这孩子的小手,还挺有劲的呢”他的鼻子没被抓着,但脸被抓了一下,小手柔嫩,自不会让他破相,可却能感觉出小太平力道不小。

杨氏笑道:“可不是嘛,这孩子有劲着呢,力道可大呢。你把手伸到她嘴里,让她咬咬你”

王平安呵呵笑道:“她都没牙呢,怎么咬我啊”他伸出小拇指,放进小太平的嘴里。小太平以为是奶嘴一类的东西,立即咬住,使劲吮了起来

王平安惊讶地道:“呀,可不是嘛,这孩子的劲可真大啊,小嘴巴可有力呢”

小太平吸了几下,没有吸出什么来,张嘴丢开王平安的小手指,呀呀几声,小嘴一扁,看样子是要哭欺负人家年纪小啊,拿手指唬弄人家,你唬弄人家,人家就哭给你看

杨氏见状,忙道:“喂喂,你可别逗她了,小心把孩子给逗哭了”她赶紧从王平安的怀里抱过小太平,哄了起来,道:“小乖乖,不要哭,祖母疼你”不停地悠起孩子。

王平安笑道:“这孩子,竟然跟她爹我闹小脾气,太不象话了,以后定要好好管教”他对小太平喜爱到了极点。

可小太平不甘心被白唬弄了,哇哇几声,大哭起来,不管杨氏怎么悠她,她都不停下来

王平安吓了一跳,道:“好好好,不管教,不管教。要是儿子得严着点儿,是女儿那就得宠着来了,都是爹爹的错,小心肝儿莫要哭了”

王有财站起身来,道:“平安啊,你赶紧走吧,前面那么多事儿呢,在这里干嘛,还把我的宝贝孙女给弄哭了”

王平安一咧嘴,笑道:“哟,她成宝贝儿了,我不是了哎呀,真是有了孙女,儿子就丢过墙啊”他又伸手刮了刮小太平的脸蛋儿,这才出了房间。

刚走到门口,就听小太平不再哭了,又呀呀儿语起来,杨氏和王有财一起笑着。他回过头,心想:“这小丫头,竟然哭得快,笑得也快嗯,我去把三字经给写出来,等她会说话了,就让她背三字经,还有百家姓……”

对于小太平,他是越来越喜欢的,竟然当成是亲生女儿一般看待,还打算好好的教养她长大。

来到前堂,王平安正打算处理公务,欧阳利却来了,说长安太子给他回信了。王平安拿出信来,看了一眼,皱眉道:“这不是太子亲笔,而是史爱国写的。这是怎么回事儿,太子问过什么了吗?”

欧阳利摇头道:“回来的兄弟说了,他没有看到太子,是史爱国问的他,但也没问什么太多,似乎他并不关心那位春花大婶的生活,只是拿了信,让他带回来”

王平安看着信上的那句话,思索片刻,道:“会不会太子不知道这件事啊?由史爱国直接就给办了,没有告诉太子?”

欧阳利想了想,道:“不会,因为史爱国一开始没问什么,是隔了好久,才出来问了几句,然后又隔了好久,这才拿信出来的。”

“那就说明还是给太子看了,史爱国没有私自拆信。如此说来,这信是太子授意写的”王平安皱着眉头道,这事儿不对头啊

欧阳利探头看了眼信,见信上只有一句话,他便道:“这个……属下以为,这事儿不难猜。定是太子要接春花大婶回长安,而史爱国不想惹出更大的麻烦,所以把太子的回信给毁了,他自己写了这封信。”

王平安嗯了声,关于这层,他也想到了。其实,如果他是这个时代的人,那么在遇到武媚娘和太子的这种事,说不定他也会采取同样的手段,和史爱国的做法一样。不管怎么说,史爱国是忠心李治的,他为了保护李治,就算牺牲掉武媚娘,那也是不会皱一皱眉头的,这时候的武媚娘一文不值,死就死了,除了王平安之外,谁能把她当回事儿啊

王平安道:“估计就是这么回事,那么说明史爱国是想处理掉春花大婶了,我估计着他定是要在春花大婶回长安的途中动手。”

欧阳利点头道:“那是肯定的,接春花大婶的事儿,只能由他去办,咱们的人一离开,他还不是想把武媚娘怎么着,就给怎么着了,反正米已成炊,太子就算伤心也没办法。”

王平安将信揣入怀中,道:“史爱国一定会找出个好理由的,不肯说是他除掉的春花大婶,说不定反而会推到我们的身上,说我们保护不利。反正人嘴两张皮,咋说咋有理,我又不在长安,你们又见不着太子,到底如何,还不是凭他一张嘴巴说么”

欧阳利道:“那怎么办,看信的意思,就是要送春花大婶回长安啊,总不能我们不送她回去。估计她自己也不愿意再留在庆州的,要是我们不送她回去,反而会怪我们办事不力了”

王平安起身前往后宅,道:“这个我当然知道,所以打算和她挑明。办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她自己的事,让她自己拿主意去吧”

到了武媚娘的小院外,他推门进去,这段时间他以太忙为借口,并不常来,尤其是过完年后,只来过一次,再就躲着不见武媚娘了,烦她一见面就问,问太子有没有回信。

院门一开,就见黄小丫在院子里扫雪,手里拿着把扫帚,正卖力地扫院子。

王平安道:“看样子过几天有可能还要下雪,你春花大婶又不出屋,这雪扫不扫的,倒也没关系。”

黄小丫见他来了,扔下扫帚,连忙上前行礼,道:“春花大婶说了,我要是不在屋里待着,出来干活,就给我钱,这院子里也没啥可干的,我就扫雪了,还能堆个雪人玩”

王平安嘿嘿笑了笑,道:“不用扫了,你去找丫环们玩吧,春花大婶这里,倒是不用你一直伺候着。”他从怀里掏出一颗金瓜子,给了黄小丫。

黄小丫拿过金瓜子,放在阳光底下看,笑着叫道:“这是金子啊,能买一头牛”欢呼着跑了。

王平安笑了笑,这小丫头性格倒是不错,很容易满足,所以整天开心,可不象屋里那们位,人心不足蛇吞象,成天想得那么多,也不怕头疼

到了门口,他敲了敲门,道:“春花,我能进来吗?你有信到了”

王平安在外面说话,里面的武媚娘已经听到了。这段时间她在坐月子,不能见风,更加不能出屋,连澡都不能喜,以防落下病根,在屋里憋得够呛。忽听王平安到来,又说有信到了,她猛地从床上坐起,心头砰砰狂跳起来。

她道:“少爷进来无妨,史是屋里气味不太好,您得忍着点儿”

王平安在外面干笑两声,道:“没所谓的事了。”推门进去,看向床上的武媚娘。

就见武媚娘头上缠着条白色的手巾,坐直了身子,正满眼紧张地看着自己。

第28章 王家佃户第261章 可用种痘法第211章 感业寺的后山门第557章 关于许敬宗的安排第629章 吴王幕僚的恶梦第694章 你的任务就是鞠躬尽瘁第768章 大家一起去第62章 头顶戒尺,口背论语第837章 给有能力的人一个机会第828章 说你有罪,你就必须得有罪第489章 打道回京第797章 非要砸你的招牌不可第3章 有个小童养媳第647章 燃眉之急立解第596章 武媚娘先去庆州第288章 定喘汤第819章 全都行动起来第789章 嫔妃尼姑们齐来作证第754章 班师回朝第57章 邱问普亲自登门第179章 花粉过敏第243章 难不?要不我给你换一个第768章 大家一起去第721章 李恪刚到营州就开始折腾第262章 可以封侯第180章 歌唱平安好儿郎第343章 人人惊喜第637章 有人惦记上图纸了第821章 一抽就中第764章 给武媚娘找证人第116章 尉迟恭的脚疾第610章 武媚娘有了贴身丫环第634章 长安水部第一人第626章 偷看武媚娘的情书第62章 头顶戒尺,口背论语第562章 为了江山社稷第80章 唐朝人也得高血压第130章 算是个人材第219章 太子也要参加第192章 绿豆汤第478章 以大捷报长安第309章 金屋藏娇第182章 泡药酒第286章 接种牛痘第318章 李治亲自带队寻宝第141章 就是为了见你啊第102章 赖上了就甩不掉第526章 敲门敲到崩溃第31章 藿香正气散第727章 商讨渡海作战第704章 非常可爱的小太平第869章 武媚娘可不是好惹的第862章 米小苗上位第670章 往李恪身边掺沙子第741章 败相已现第606章 相认第893章 愤怒的皇帝第420章 进不去城第827章 萧淑妃被修理第754章 班师回朝第402章 我能把你弄出去第627章 李治哭得唏哩哗啦第103章 杨家的往事第313章 想认个本家第416章 越走越不对劲第882章 王皇后没去冷宫第406章 平安,你的判决下来了第22章 成名第379章 她叫媚娘第807章 力捧萧淑妃族人第369章 盛典第533章 刮痧对冠心病有疗效第223章 终于找到酒楼提诗的人了第735章 冲入王宫,抓住国王第470章 敬请挨削第426章 跟着我,真的会给你们肉吃第391章 出风头第202章 与太医较技第215章 救人一命第37章 开这方子的人必是高手中的高手第326章 法医是不可忽视的职业第875章 狂怒第97章 肮脏不堪的护城河第65章 好大的礼数第220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第396章 神针王第642章 想绑武媚娘第163章 要出医书第228章 大唐最烈之酒第155章 把老太太憋出话了第677章 李治在庆州的声望第540章 李治,勇敢的心第699章 给武媚娘接生第198章 陶东升不堪回首的第176章 没落王孙第585章 庆州金氏第617章 曾经的余孽第318章 李治亲自带队寻宝第324章 一剂不够第839章 李义府惊遇小尼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