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节 天子与报应

李世民现在最讨厌的事就是有人跟自己讨论钱财的事,还有就是一些其他乱七八糟的和吃饭有关系的事,现在连自己的老婆长孙皇后都不穿盖过脚面的鞋子了,所以当长孙无忌的话一落,不只是朝堂里直接炸锅了,就连他都想要对着这个人怒吼,怎么可能没有?

可是当他的眼神落在魏征的身上的时候,直接就收回来了,这个事还真的不好办呢。

“陛下,此番出现灾祸,长孙无忌身为户部尚书竟然说没钱,可见这人丝毫没有尽职,这样的人在户部上面,就是一场灾祸,还请陛下罢免他的职务。”

户部侍郎卢佳瑶的话可以说是非常的狠毒,表面是在说长孙无忌无能,可是实际上却是在说陛下不符合天道,而长孙皇后也不是个好人,现在说是罢免,其实呢,就是在试探。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不管是谁当了皇帝,都得听话,否则的话,就需要折腾一下了。

而他的话让一边的房玄龄听着大怒,指着他的鼻子道,“闭嘴,你身为户部的左侍郎难道不知道为何如此吗?之前陛下刚刚带兵将来犯之敌击退,现在你们竟然敢让陛下拿出钱财来,你们真的是无耻。”

“无耻?”卢佳瑶脸上毫无一丝的愧疚之色,反而带着几分不屑道,“我大唐以孝立国,出现这样的事,若不是天子失德的话,何至于如此,难道说,我等忠心为国有错?自古谏言可有罪?现在你可以出去看看,多少百姓的土地都干涸了,大唐刚刚建立,岂能承受如此大的冲击,没有吃的,没有穿的,没有水源,你当如何,难道老夫的话有错?”

卢佳瑶的话似乎没错,可是他说的天子失德却没有办法否定,李世民上位可不太光彩哦,现在还将自己的老子关着呢。

要是平时,他肯定是不会这么说的,可是现在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都是这么说的,自己这么说什么问题?

李世民失去了钱财,也被突厥弄的失去了一部分尊严,现在正在气头上呢,你还如此说,到底是什么意思?

可惜那些武将根本就没有机会插嘴,太常少卿郑伯龄则直接抱拳道,“为了天下苍生,还请陛下下罪己诏。”

罪己诏一直都是一块遮羞布,有的时候,陛下做错了事就会有这样的事发生,可是一旦下发了,总是需要一个人承认错误,而这样的错误,不用说,也知道是李世民的。

可是,他现在还想着如何宏图大展地发挥自己的本事呢,弄出一个牛叉的国家呢,现在倒好,还没有开始呢,就先给自己的头上糊一个名头,自己有罪。

这感觉,让他本来有点慵懒和烦恼的内心多了几分狰狞,然后抬头看着郑伯龄道,“少卿说的是真话?”

“陛下,我等家族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家族,都是靠着耕读传家,没有任何的问题,坚持了这么多年,现在大唐建国,我们都想着为国家出力,只要陛下下罪己诏,我等家族愿意贡献粮食五万石,以慰藉天下百姓。”这个家伙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说了自己的身份和打算,不过以李世民对他们的了解,就算是这个粮食上来了,他们也不会让自己去发放的,而是他们自己去发放的,如此好的收买人心的机会,怎么会放弃呢?

而且五万石是真的不少哦,李世民还真的有点心动。

“陛下,我等也愿意将家里的存粮贡献出来,让大唐度过危机,还请陛下下罪己诏。”其他的家族的人也赶紧地站出来,打算一口气将跟脚给压住了,否则的话,到时候要是出现问题就麻烦了。

看着边上的一群人都打算给自己贡献,长孙无忌虽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心情,可是也算是一个办法了,只是站在一边的李承乾却翻了翻白眼,这些人,可真的非常抠门啊,这样子就想让自己的父皇就范,他们想的真多啊。

想到这里,他看了一眼不远处的武士彟一眼,而武士彟也收到了太子的眼神,就趁着这些人跪在那里的空挡,赶紧出来。

“陛下,臣有本奏。”武士彟的话让李世民一愣,他现在难道告诉自己工部也没钱了,如果是这样子的话,自己岂不是一直都在白忙活?

“武尚书,你不会告诉朕,工部也没钱了吧?”李世民这个问题问的阴冷的很,这是要发火了,而跪在那里的几个人却很高兴的样子,虽然依旧跪着,却是在享受这个过程哦。

“启禀陛下,工部是没钱了。”武士彟的话让李世民真的想哭啊,你虽然是我的父亲的臣子,现在我可是大唐的陛下啊,你不顶我也就算了,现在还说什么没钱了,你到底几个意思啊?你是想要逼死我的节奏吗?

“没钱的话,暂时朕也没有办法,春秋两税还没收呢。”李世民有点不耐烦地无力地说道,意思就是你滚到一边去,别在这里碍眼。

“陛下,请息怒,还请听臣把话说完。”武士彟虽然感觉到了压力,可是呢,因为心里有底,所以很多事做起来其实不难的,特别是这样的先扬后抑的事,绝对是一种享受。

“你说。”李世民气呼呼地坐在龙椅上,眼睛瞪的跟牛眼一样,看他能够说出来什么。

“启禀陛下,工部虽然已经无钱,可是不缺粮食和布匹等物,所以,还请陛下不用担心。”武士彟的话声音不大,在不打的空间里却像是炸雷一般,这句话什么意思,你工部竟然比户部都要大气吗?长孙无忌也跟着不可思议地看着他,这人到底几个意思啊?

“工部有粮食?怎么可能?”李世民还没有说话,一边跪着的卢佳瑶直接就站起来,心情激动地看着武士彟,看样子,准备对他动粗了,而其他刚刚还跪在那里的人也跟着站起来了,直接盯着他,看来只要是有一句话说的不对,就要开始喷人模式了。

“左侍郎是不相信我工部有粮食,还是不希望我工部有粮食?”武士彟却丝毫不在意地反问道,语气之中就有了陷阱了。

“不可能,连户部都没有这些东西,你们工部为何有,难道说,你们工部已经凌驾在户部之上了?”卢佳瑶倒是很厉害,这句话就是在挑拨离间啊,简直就是过分到了极点了。

可惜,今天的武士彟一点都不生气,不仅不生气,反而有点高兴地看着这群气急败坏的人,说道,“工部是工部,户部是户部,这个是不能混为一谈的,我说的是工部有粮食和布匹,只是因为之前我们在扶民政策时出现的副产品,所以,户部不知道也正常。”

“扶民政策?什么意思?”他们这些人还真的不知道这个,什么时候出台的,他们都不知道?

“这项政策的来源自陛下的惠民策,我等身受皇恩,就自然会按着陛下的旨意行事,为了不波及大唐的百姓,我们先用自己庄子以及黄庄作为据点进行实验,然后成功了之后,联系几位胆子比较大的大臣一起合伙为百姓做点事,现在虽然还没有完美完成,可是已经有不少的规模了。”武士彟的话可以说是说的云里雾里的,让人听不明白。

不过呢,自古所谓的惠民的政策,在很多人眼里不过是个过场,敛财都忙不过来了,谁会那么做啊。

“朕的惠民政策?”李世民也表示迷糊,自己什么时候说过的啊,但是呢,现在却不能说出来,因为如果说出来的话,后面的事就不好办了。

“陛下也许不记得,可是这件事却是实实在在发生了,我大唐的政务千千万,陛下不记得也是正常,可是我等身为臣子怎么能不记得这些事呢,所以,微臣斗胆先去做了,还请陛下恕罪。”武士彟是老成精的家伙,自然知道如何落陛下的认清了,说话也好听。

“哦,原来是对大唐臣子忠于职守的训令,没有想到你们还真的能够体谅朕的心声,不错,不错。”李世民高兴地说道,然后期待地看着他问道,“不知道爱卿现在有多少粮食?”

“此事虽然是微臣主要去办的,可是方向等却不是微臣制作的,这事陛下需要询问太子。”武士彟知道有些时候有些事自己不能贪多了,说的太多了,或者想要的太多的话,到最后可能什么都没有。

“太子?”大家的眼神直接落在了站在一边的一个小屁孩的身上,他到底懂得什么啊,不过呢,李世民忽然想起来上次的时候,自己去东宫看到的那些钱财,当时这小子不是说有用的吗?难道就是为了这个事,这孩子真的是不错啊。

李世民满意地看着自己的长子,这孩子当储君,做的是真的挺不错的哦。

“启禀陛下,儿臣这将近一年的时间,筹集了粮食大概一百万石,布匹十几万,还不包括其他的城池的货物。”李承乾的话让李世民的心脏差点爆裂了,这个孩子到底做了什么,如此的厉害?这么多东西,可能比国库里的都多,而且是以前的国库。

“不可能。”郑伯龄一听到这话,直接就站起来,盯着李承乾,这小子是不是打算给他父亲一个说法啊,这种话都说的出来了,“太子,此乃朝堂,可不能信口雌黄。”

李承乾自从之前自己太子六率的事,已经让很多人刮目相看了,虽然叶檀才是其中的主角,可是毕竟是太子亲自指挥的,事后李世民说了,你的六率不错,你就继续掌握吧,还给他补充了兵员,而其他的大臣这也才发现,李承乾的与众不同。

上过战场的人,活着回来的,脾气上面总是会大一些,与此同时,对于很多事情的看法也和很多人不太一样,所以此时的李承乾却丝毫不觉得有什么反感,反而拱手道,“这件事,还得谢谢各位大人啊。”

“何解?”李世民不解地问道,这个时候,自己没有直接上手将这些人都掐死的话,就是自己的修养不错了,还要谢谢他们?

“是的,需要谢谢他们。因为工部和几个叶家村的小作坊制造的那些好东西,别人可用不起,可是几大家族,几万贯的钱都可以掏出来,在弥补了那些农庄上的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工钱之外,剩下的钱本宫也不知道干点什么,于是,就按着民以为食为天的标准,买了你们的粮食,你们不会不知道吧?”李承乾的话带着一丝调侃,却让几个人愣了一下,随即一个崔家的人脸色一变,像是想到了什么,指着李承乾道,“难道那些陈粮食都是你买走的?”

这一刻,他似乎想到了什么,自从自己家里的钱买了哪些东西之后,大家也是有点心疼的想要拿回来一些,而家里的陈粮食呢,也不能一直存放的吧,这样子的话,时间长了就浪费了,于是这个时候有人来购买这样的粮食,自然是愿意出手了,可是没有想到,一切不过是人家设的一个计策而已。

“嗯,是的,都是孤和几个大臣做的,陛下不知道,怎么,你们的粮食在库房里都要长霉了,还不愿意拿出来给百姓吃,难道孤就不能自己破费来做这件事,还是你们以为大唐的百姓就不是人了?”李承乾刚开始的时候还是笑呵呵地说着,到最后忽然脸色一变,冷声问道,声音很大,在整个大厅里都可以听得到。

那些人刚要说什么,一边的程咬金和裴矩都站出来了,对着李世民说道,“陛下,还请恕罪。”

“两位爱卿何罪之有?”李世民对于程咬金出现问题,那是正常的,他就是这么一人,不出问题,自己都不习惯呢,而裴矩之前不是说要死了嘛,可是现在却精神抖擞地站在这里,真的不容易哦。

“陛下,微臣等参与了陛下的惠民之策,参与了太子殿下的为民抽粮之法,没有告知陛下,还请陛下恕罪。”

两人的话刚落,一边的李道宗李孝恭两人也跟着出来表示谢罪,然后李世民发现自己的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也跟着谢罪,这一刻,他才发现事情和自己想的不太一样哦。

“还有什么是朕不知道的?”李世民此时却没有想起他的,而是想到这样的人越多越好啊。

第四百零二九节 年关的兄弟(6)第三百七十一节 等待你刺杀(2)第二百九十八节 规矩来自实力第二百一十四节 清算与否?第八十四节 破浪山 老儒 宗师(2)第一百六十九节 无耻之极第一百零一节 赚钱和发展之间的学问第一百四十七节 叶檀这个小气鬼第一百二十九节 不讲理的占有(30)第二百七十三节 吐谷浑的来回(23)第一百零三节 叶氏学堂第二百九十三节 文昌庙外编人员第一百三十五节 战后整理第八节 有用与没用第五十五节开会讨论第一百零八节 樊笼书院(1)第一百零二节 步步为营为赚钱第五十八节 秦琼辞官第六十九节出狱后的事第三百零二节 群邪毕至第一百零四节 捷报与老先生的教诲第一百六十八节 胡搅蛮缠第三十一节 侯君集的倒霉催的(2)第一百八十六节 不讲道理(2)第二百三十三节 小人炮制(2)第五十八节 秦琼辞官第二百七十一节 诡异的开局(3)第一百八十一节 太原家族(32)第三节 备战第一百四十七节 我们也干点事吧(1)第一百六十七节 魔鬼地的血(3)第三百五十五节 自作孽不可活(1)第八节 让我失态,你们想的太多了第二百二十五节 过把瘾就死?(3)第九十三节 因由第一百五十九节 太原家族(10)第二百六十五节 学院一日游(1)第八十九节礼物(11)第一百零六节 三天与三天之后(1)第二百七十一节 巴山剑派第五十二节 年少轻狂不枉费第二百零四节 地下河第四百零一零节 粗暴的开始(2)第四十八节 主动请缨第二百六十六节 学院一日游(2)第一百六十三节 自私是一把好刀,割断自己的肠第二百九十四节 闯入第一百零二节 步步为营为赚钱第一百二十九节 不讲理的占有(30)第一百一十节 李团圆的关系网第八十六节 一张纸第七十八节 铁村(5)第三十三十二节 不速之客(1)第二百九十四节 吐谷浑的来回(44)第二百一一节 太原家族(62)第九十四节 狩猎惊魂(2)第一百六十六节 紫竹剑派第四百零一五节 粗暴的开始(7)第八十三节 诡异的早晨第三十四十八节 无脸怪人第三百五十四节 仁义的皇子与太子(9)第一百九十七节 太原家族(48)第九十六节 前手还是后手(4)第三十四十四节 血腥的进食(2)第三百零零零节 黄沙镇的春天(4)第七十六节 猎鹰虽好,你也得会玩(1)第一百一十五节 借钱去土匪窝第一百二十五节 你装什么装?第一百五十七节 太原家族(8)第二百三十节 不是产业的产业(2)第九十一节礼物(13)第四节 丧心病狂第八十二节礼物(4)第二百四十七节 监狱几日游(5)第七十节 被欺骗的感觉不好第一百七十六节 佛不是道(3)第四百零一零节 粗暴的开始(2)第十八节 肃州世家心声(1)第三百四十六节 仁义的皇子与太子(1)第九十九节 牛湖镇第二十二节红眼病得治疗第七十三节 伏击(3)第二百八十一节 吐谷浑的来回(31)第九十一节 李承乾的发现第三十一十节 叶檀醒来,龌龊继续第九十节买不到饭的尴尬第一百二十三节 不讲理的占有(24)第三百九十一节 糊涂县令(4)第四百零一七节 个人恩怨(1)第七十一节 只是因为她的眼神像妈妈第三百四十九节 仁义的皇子与太子(4)第十节 许敬宗来了第四百零二零节 热火朝天(2)第五十节 路上练兵第九十四节 治病与生病第三百四十四节 众筹建光明殿(4)第二百八十五节 猜忌与搜捕第三百三十九节 凉州不是凉州人的(2)第三百零零九节 神将与神棍第三十三十二节 不速之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