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节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客厅的门被推开,然后一排子差不多四个人,每人的手里都是一个托盘,上面有两个小菜和一些酒。

按着要求放置好之后,王文斌拿起酒壶给两人倒了一些酒,红色的酒浆在灯光下显得格外的诱人,不同于葡萄酿,别有一番滋味的。

“来,殿下,房先生,我们喝一杯。”王文斌说完就先干为敬了,然后举着杯子看着两人。

李世民是武将,喝酒习惯了,也要一口闷,却感觉入口绵软随即很烈,一转头直接喷在地上了,随即咳嗽起来,说了一句,“好酒。”

房玄龄却没有那么夸张,他虽然喜欢睡觉前喝一杯,但是不喜欢狂饮,只是小酌了一下,感觉味道酸酸甜甜的,喝起来很舒服,同时,因为酒刚刚被冰镇过,所以味道很好。

“不错,是个好酒,是什么酒?”文人的臭毛病有的时候就是如此,吃喝了之后还要废话。

“是叶家村的叶酒,不多,下官也就只有两瓶,上次去刺史府公干的时候喝了一瓶,这一瓶就是最后一瓶的了。”王文斌有点心疼地说道,叶檀太抠门了,就不能多给自己一点吗?

“叶酒,是什么酒?”房玄龄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酒,唐朝的好酒是不少,什么三勒浆,什么黄酒,什么绿酒,好久不少,但是呢,酒度数都不高,而且一般很少用姓氏来命名的,更多的是用颜色,味道等。

“就是叶家村里的酒,叶家村的村边有一片红果林,都是那种大核的果子,果肉不多,以前都是扔了没人管的,后来被叶家村的人捡回去开始酿酒,也不知道人家怎么做的,就弄出了这个来。”

“来来,尝尝这个,这个就是红烧肉,别看是猪肉哦,这个东西除了猪肉之外,其他的肉做出来的味道差很多,就连牛肉都不行。”王文斌也没吃饭,挺饿的,就捡了一块放进嘴里,恩,厨子没有偷懒,味道很好,香黏的感觉是出来了。

李世民本来还不太想呢,一听他的话,连牛肉都不行,非得猪肉,这得是什么味道啊,就夹了一块子放如口中,果然味道很好,香甜松软,入口即化,对于他这个一直都无肉不欢的人来说,真的是不可多得美味,不由得多吃了几块。

等到房玄龄要动手再加一块的时候,盘子里的肉没有了,都让李世民给吃了,他看着房玄龄那幽怨的眼神,不由得老脸一红道,“贪嘴了,贪嘴了,味道真的不错,没有想到如此下贱的食材还有如此妙的变化。”

“呵呵,殿下不用不好意思,上次我们一群人去叶家村考察,结果……”王文斌将当时一群当官的在人家村子里吃了不下于四五盘的红烧肉的事说出来了,引得李世民哈哈大笑,而房玄龄则皱眉道,“这样子吃下去,不怕将村子吃垮了?”

唐初的老百姓都不富裕,如此买肉的话,还不知道得花费多少人家的钱呢。这些钱可能是用来买米的,也有可能是买面的,都是救命的钱那。

“房先生不用担心,我本来也是有点担心的,后来却发现,那个叶家村的人鬼着呢,人家一点不亏。”王文斌也是后来才发现了这个现象,不由得苦笑道。

“何解?”

“你想啊,我们这些当官的都说这东西好吃,那么这东西肯定是味道不错了,于是他们就大肆宣扬,你们是从松洲城来的吧,那里的太极楼就是叶家村的酒店,而我们九里铺也有一家不大的酒店,但是呢,因为我们帮忙,他们的菜一下子就成了松洲城的名菜了,你说,赚钱不?”王文斌有点幽怨地问道,引得房玄龄和李世民面面相觑,这个叶家村好邪门哦。

“对了,叶家村是从什么时候有这样的变化的?”房玄龄终于开始问到正题了,也是今天话题的根本。

“也就是这一年吧。”王文斌被他一问,也才发现这么一个问题,不过呢,有叶檀,一切皆有可能。

“那你觉得这个源头在哪?”房玄龄继续问道,这个问题更加关键。

“叶檀!”王文斌直接就说出来了,根本就没有犹豫。

“这个叶檀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遇到了什么名师还是异人?”房玄龄的这话就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答案,给你了,自然就不一样了,自古有大气运的人往往都有有些奇怪的师父,这些师父不做人事,可是却让自己的徒弟去,好给自己弄个好名声。

“听说没有,他的启蒙老师是个老头子,早年逃荒来这里的,后来在叶家村定居了,平时没事就教授孩子们认字,而他的师父是个叫做无尘子的道士。可是下官后来查看了才知道,这个道士是个类似野道士一样的人,说是孙思邈神医的师弟,可是我看着不像,不过呢,我不在乎这个,也没有继续问下去了。”王文斌和叶檀谈过一次,叶檀说了,县尊,我就是想问题想的多了点,至于为什么之前没有表现出来,你觉得我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说太多了,合适吗?虽然他的话让王文斌不太信服,可是叶檀的确没有做出对不起大家的事。

“为什么不问?有没有可能是某个隐士的弟子?”房玄龄的话正是李世民想问的,这些隐士有的时候真的挺讨厌的,自己不为朝廷效力,却让弟子出来折腾。

“不可能,他就从来没有离开过叶家村。不过呢,我听他说过一次,他有个师父是亚里士多德还是压什么的,是曾经路过叶家村的西方人,很厉害的,虽然他后来拿出来的很多东西都是西方的,我查过的,但是呢,这个老师到底是什么人,没人知道的,反正也没有人见过的。”王文斌也不明白,这些事,越是想越是奇怪。

“有没有可能是开智?”房玄龄的话让李世民刚刚熄灭的隐士弟子的念想又出来了,对啊,还有开智啊。这个东西历史上还真的有,有人本来普普通通的,忽然就懂得很多事了,但是呢,这样的东西不稳定,很多人后来又不行了,似乎偏离了初衷,比如说王莽。

“这个就不知道了。不过呢,叶家村现在可以说是个非常富裕的村子,叶檀除了帮助叶家村和周围的村子找财路,就是在家里发呆,别的地方也不去,除了读书就是读书。他开智还是不开智都无所谓,反正下官是觉得吧,有这么一个人,轻松了很多了。不管他要什么,我们以前可是什么都没有的。”

“一人兴村,一人兴县,果然如此啊。”房玄龄也不过分计较这个事了,叹息了一声说道。

第十七节 老道是个热心肠(4)第一百四十九节 热火朝天的工地第二百零七节 奇怪的李家第三百七十九节 清理第十节 小地方的人见识第九十六节 小集体第九十六节 前手还是后手(4)第三百七十七节 杀伐决断(1)第八十四节家族需要的是一松一紧(1)第一百七十七节 太原家族(28)第一百八十四节 太原家族(35)第三十五十节 谈谈养殖的事第一百九十一节 最后的对决第一百节 三个月得到的财物让人震惊第七十九节 东宫布置第五十一节 镜铁山(7)第一百七十四节 太原家族(25)第二百四十九节 拍卖二三事(4)第五十二节 年少轻狂不枉费第二百零七节 奇怪的李家第七节 抛砖引玉(2)第三百三十九节 凉州不是凉州人的(2)第九十二节礼物(14)第三百零零零节 黄羊河的发现第二百二十一节 圣旨到第三十一十七节 行船洞庭湖第三十二十三节 我就是不讲理第十五节 大人打孩子第二百零七节 太原家族(58)第二百三十四节 不是产业的产业(6)第二百一七节 太原家族(68)第二百五十八节 吐谷浑的来回(8)第一节 边塞疑云第一百四十四节 不讲理的占有(45)第一节 边塞疑云第二百五十九节 破案(5)第一百七十九节 太原家族(30)第三十四十五节 意外来客第二百六十四节 吐谷浑的来回(14)第一百一十八节 向昆仑第三十七节 战后福利第三十九节 长安热翻第三百二十四节 叶氏家族(4)第九十二节 猪肉与房玄龄的心思第二百五十六节 小伎俩第一百四十二节 傻姑娘第二十八节 大院里的小事:杀人第五十六节 爷孙乐(2)第一百二十八节 东西贵,却难吃第三百三十七节 叶氏家族(17)第一百零八节 夜谈第五十七节 抄底李元昌(1)第一百二十四节 草长水缺少的结果就是出兵第五十七节开酒楼第四百零二八节 年关的兄弟(5)第一百五十三节 太原家族(4)第四百零二六节 年关的兄弟(3)第一百零七节 安排一二第四百零零零节 解决问题才能做事(3)第三百零零二节 野马部落的考验(2)第一百节 热闹的市场第一百四十九节 热火朝天的工地第二百三十四节 小人炮制(3)第五十八节 镜铁山(14)第二百零九节 应敌与破败的村落第三十三十八节 安排好家事,就出发第三十三节 来访(2)第一百零三节 羞愧以及运营之道第四十八节 温馨的打脸(1)第二百四十节 工地就是好地方第六十一节 曲江宴第二百六十八节 第一课:当官为什么要贪?第一百五十七节 女人的心第二百六十四节 吐谷浑的来回(14)第七十五节 邪恶的人心第六十节 兵部的事第四十五节 镜铁山(1)第一百二六节 对决(1)第二百六十四节 秋风飒飒第六十一节 镜铁山(17)第四十三节 自家人多照顾第一百十三节 不讲理的占有(14)第一百八十七节 太原家族(38)第三十二十二节 占有的残忍从来不缺第六节 被动与主动第三十一十九节 吃美食,说美食第一百四十六节 奴隶们的实力第八节 有用与没用第一百三十七节 好官的行为第八十一节 裴矩第四百零一四节 粗暴的开始(6)第七十九节急转为乐第二百四十七节 戈壁大雪(5)第一百六十四节 当街杀人第七十八节异常带来的麻烦第三百四十九节 仁义的皇子与太子(4)第二百一五节 催债的人不认识(3)第一百二十二节 好好过日子与生不如死,你选第九十二节 猪肉与房玄龄的心思第二百四十六节 拍卖二三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