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政由妇人出

杨炯显得有些拘谨,一时不知该怎么开口。

沉吟了老半天,他才道:“我见人这里的人做买卖,花样频出,说实话,杨家也有一些买卖,不过都是一些米面之类,不足为奇,现在行情不好,族中又有一些不肖的子弟,平时顽劣,上进是不指望的,老夫倒是想让他们来孟津试试看,只是不知,老夫现在身兼要职,会不会有所妨碍。”

杨炯动心了。

这几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杨家是靠田地起家的,说句难听话,像杨炯这样的士族,其实就是地主,再怎么点缀,他们也只是靠收租来过活。

杨家的家业之所以大,并不是说他们牟的利多,而是家道历经千年,却从不曾摔落,这是无数代人积攒下来的家财,所以这有这巨富之名。

可是即便是杨炯,见到那种翻云覆雨,做一些买卖,疯狂的扩大规模,一月下来,便月入几千上万贯的商贾也是眼红啊,不眼红是假的,真要这么下去,杨家虽然家底厚,可是人家财富的累积速度却是奇快无比,因此,涉猎一些生意,对杨炯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事。

这个时候,商贾的地位虽然不高贵,却也不算是低贱,杨炯在心理上,当然也不会有什么疙瘩,况且杨家也不是没有买卖。

现在他唯一担心的,反而是秦少游这边。

自己在这边做议长,另一边一些子弟从商,秦少游若有非议,可就不太好说了。

秦少游抿抿嘴,笑了,道:“杨公,这买卖有什么做不得的,只要不中饱私囊,本王有什么说道?不过既是从商,却也不要急。先让一些人来试试看,有了经验再慢慢扩大,我知杨家家大业大,可是做买做官难。还需谨慎一些。”

秦少游的宽容态度让杨炯吃惊,他哪里知道,秦少游对此是求之不得。

说穿了,现在的神策府和弘农士族虽然已是缔结了盟约,却还远远不是铁板一块。为什么?利益不同罢了。

同样的政令,弘农的士族议员们,当然希望能多向他们的土地进行倾斜,因为他们就是靠土地来维持家业的,所以几乎可以想象,在最初的时候,议员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取消神策府压低粮价、地价的决议。

不过对秦少游来说,压低粮价和地价,显然对孟津的商业版图是有利的。种粮价值低,才能让更多的人从土地从解放出来,到自己的作坊里去,而地价越低,也能降低投资工坊的成本,这其中的矛盾,倒还真有点像是南北战争时,北方工业主与南方种植园主们的利益矛盾,所以秦少游也早就想好了,一旦弘农士族要废黜神策府一些有利商业的决定。他就直接行使否决权,暂时先压下去。

只不过即便能暂时压住,却并不代表这样的矛盾不会存在,弘农的人口只有这么多。土地也只有这么多,你们这些地主多占了一些,商人就要少占一些,虽然秦少游也鼓励农耕,可是他更愿意有效率的农耕,若是依旧还按照你们这些士族以前的老办法。不但浪费土地,还糟践人力。

所以……秦少游反而希望士族渐渐从土地的拥有者,转化成工商的支配者,若是一旦到了将来,士族们在工商方面的利益开始大于土地收益的时候,他们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更倾向于保护工商了。

真到了那个时候,双方才真正算是水乳交融,不分彼此。

所以,秦少游对此十分热心,提出了许多的建议,杨炯只是点头,他一开始,还只是想试试,可是见秦少游热心,又说了许多规避的地方,他默默记在心里,倒是下定了决心。

秦少游在正午留杨炯吃饭,杨炯用过了饭就告辞了。

………………………………………………………

秦少游送走了杨炯,心思却没有在弘农郡上头,弘农郡现在日渐稳定下来,因为得到了士族的支持,再加上收了郡中的民心,所以各项政令都能落实,现在神策府需要的只是时间。

反倒是秦少游本来以为,弘农郡的种种,无论是韦皇后还是崔詧等人见了,怕都要皱眉,韦皇后指使武三思将这弘农封给神策府,当然是不安好心,毕竟士族与神策府有本质的利益冲突,到时候少不得要河蚌相争,她呢,恰可以从中牟利,既压住神策府,又可以狠狠给关东士族一记闷棍。

可是接下来,秦少游与士族之间开始和解,并且渐渐的融合,这显然是韦皇后,乃至于崔詧以及所有关陇门阀的高门不愿看到的,按理,这时候他们应当横生枝节才是,要嘛挑拨离间,要嘛动用种种手段来破坏这个过程。可是朝中可谓安静的可怕,这就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了。

秦少游决心去洛阳一趟,且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其实洛阳的一些消息,他也略知一些,其中最重要的事,当然韦家的族人韦弘敏敕了宰相,拜尚书中郎。韦弘敏这个人,是韦家的另一支,不算是韦皇后的近亲,而且此前,也没有任什么显要的官职,可是突然得了敕命,却让秦少游摸不着头脑。

韦皇后若是想让自己亲族拜为宰相,大可以让自己的近亲来,毕竟武则天就是这样做的,为什么要让一个远亲来?况且这个远亲,似乎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这就更加令人觉得可疑了。

至于崔詧那边,似乎也没什么反对。

事有反常即为妖,不了解实情,秦少游还真有些不太放心。

他叫了车马,旋即直抵洛阳,旋即去觐见李显。

李显听说秦少游来了,显得很是高兴,忙是将秦少游叫去了长乐宫。

这个时代的宫禁,远不如后世那样森严,不过叫去长乐宫,却又让秦少游颇为不乐,以往武则天在的时候,都是在宣政殿见他,而长乐宫呢,却是在寝宫,寝宫见外臣,看上去倒是显得亲昵,可是在别人眼里,只怕就有诸多的非议了,陛下……终究还是不稳重啊。

长乐宫到了,这儿相比以往的冷清,却是热闹了许多,秦少游至正殿,李显侯他多时,笑道:“秦少游,你终于舍得来看朕了吗?上前来吧。”

秦少游上前几步,见李显脸色好了许多,比之从前也精神了一些,李显笑道:“朕早就想让人召你来说说话,可是又怕耽搁了你的正事,哈……”

秦少游不由道:“陛下也有正事……”

李显摇摇头,道:“那些奏疏,看的朕头晕眼花,有时候朕真是不明白,明明一件很简单的事,里头却有这么多之乎者也,为了说一件事,却要洋洋洒洒上万言,上书的人,难道不嫌累吗?”

他旋即又笑起来:“幸赖韦皇后倒是精干,有她协助,朕才轻松了一些。”

秦少游心里想,新官上任三把火,可是这新皇帝上来,一把火都没烧起来,这才几日,大权就已经落入韦氏手里了。

只是他是外臣,有些话却不能胡乱去说,他只是看了李显一眼,道:“臣在孟津,也久闻韦皇后的强干,现在听了陛下这一席话,方知所言非虚。”

李显呵呵一笑,脸色又凝重起来:“其他倒还好,可是啊……昨日那崔卿,居然说年纪老迈,得了病,要告假。哎,他是朕的肱骨之臣,也是辛苦,三省里少了他,只怕韦皇后那儿,要更辛劳了。”

“崔公要告假?”秦少游眼眸一闪,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崔詧在这个节骨眼上,为何要告假?这显然不合常理,任何时候他都没有养病,唯独是这个时候,是绝不能养的,一方面韦后得了大权,另一方面,秦少游与关东士族之间又是有声有色,按理来说,他不应该是更加警惕一些吗?

一切都透着悬疑,似乎难以捉到答案,秦少游心中苦笑,抬眸,道:“陛下理应派人探问才是,崔公乃是大贤,不闻不问,怕是会招致非议。”

李显笑了:“这个倒是不劳朕用心,韦皇后已经派人去探问过,确实不是小病,需要将养一些日子,其实此前就有征兆,所以朕才让那……那……韦弘敏入三省,好协助崔卿。”

他口里虽然是说,是他让韦弘敏拜相,可笑的是,居然连名字都没有记牢,秦少游脸上依然在笑,心里却大抵清楚了些什么。

………………………………

第612章 拼了第11章 击鼓鸣冤第180章 偌大家业第269章 大变在即第487章 拼了第594章 打脸第172章 驸马都尉第379章 恰逢漏屋偏下雨第115章 反杀第589章 决战第289章 何惜百死报家国第216章 万箭穿心第271章 利器第375章 韦氏慌了第277章 鲤鱼跃龙门第257章 疯狂反扑第81章 大局已定第246章 深挖洞,广积粮第91章 丧尽天良第281章 ;非国家之福第603章 共治天下第187章 圣恩第111章 御前第120章 厚赐第410章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第580章 杀无赦第249章 满城杀机第232章 皇孙又如何第76章 生杀予夺 皆在帝心第410章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第275章 晴天霹雳第156章 败军之将第5章 悟了第60章 勤俭节约第316章 不败之地第639章 逆之者亡第262章 疯了第627章 多行不义必自毙第192章 事态升级第565章 图穷匕见六百零九章 天崩地陷第413章 有奶才是娘第250章 临淄王反了第185章 神仙打架第260章 大恩大德第153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第349章 鹿死谁手第242章 天下名士第270章 托孤第141章 武家军第69章 抓壮丁第149章 老虎屁股也敢摸第566章 一锅端第315章 我非善类第72章 为人师表第442章 经营第157章 杀人之心第586章 大动干戈第70章 郑伯克段于鄢第265章 开启新世界的钥匙第141章 武家军第9章 节操诚可贵第586章 大动干戈第122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60章 酒不醉人第456章 命中注定第360章 死地第569章 世界很黑暗第400章 挖人墙角第26章 天子动容第427章 天地不容第56章 将进酒第567章 糊涂天子第463章 神兵第131章 大周朝的女人第598章 布局第428章 死定了第332章 反戈一击第618章 强攻第481章 夏苗第206章 奇袭第650章 凌云壮志第183章 格杀勿论第25章 造孽第431章 确凿第603章 共治天下第489章 赌徒第389章 各取所需第500章 一决胜负第405章 这是战争第276章 互信第596章 大治第575章 五军府第142章 人中龙凤第351章 摊牌第64章 陛下的厚望第58章 东窗事发第558章 破城在即第412章 武三思必须死第632章 疾风知劲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