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春暖鸭先知

韦弘敏说出这番话的时候,绝不是危言耸听。

军阀不可怕,军阀有钱也不可怕,历来即便是兵强马壮的军阀,至多也就是横极一时罢了,可是一旦这些人有了号召力,就全然不同了。

毕竟,洛阳的那位还是上皇呢,上皇何其尊贵,说是天子也不过分,这年月,韦氏一个皇后都可政由己出,何况是太上皇。

韦安石却不禁大怒,此前韦弘敏在卖着关子,说什么大事就要发生了,洛阳城很快就会有‘好消息’,原来所谓的好消息,竟是这个?

他恼火的道:“是谁指使韦正德去杀上皇?这样的大事,为何不事先商议?”

韦弘敏面带尴尬,此时却不敢解释,只是道:“这都是为了娘娘……”

韦安石平时对韦弘敏都是马首是瞻,而现在想不到韦氏和韦弘敏出了这么个昏招。真是气得跳脚,他怒气冲冲道:“这是什么话,这是什么话,什么叫做为了娘娘,这样铤而走险,于娘娘,于韦家,又有什么好处,哎……这一次,当真是招来了大祸,招来了大祸啊。”

韦安石与韦弘敏的理念相悖,他认为韦家应当徐徐经营,韦家等得起,迟早有一天,可以权倾一时,手掌天下。

而韦弘敏却不一样,他太急了。可是韦弘敏并非是心急火燎之人,他之所以急切,是因为他去过孟津,他见识过弘农郡,那个沧海桑田之地,无数的楼宇拔地而起,无数的流民涌入,威武的神策军,还有充裕的钱粮,这种愈来愈膨胀的神策府,姑息一天,都可能为韦家惹来弥天大祸。所以他不能等,也等不及,因此才贪功冒进,只是万万想不到。最后居然会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可是然让他如何给韦安石解释呢?

难道应当和他说,神策府迟早会日益膨胀,这些话,韦安石愿意听吗?

事到如今,他知道韦家的质疑已经从韦安石开始了。他只好苦笑,无法去辩驳。

他想了想,道:“今日之事,都错在老夫,这个干系,老夫来担当,我明日会上书请辞,承担这个干系。”

若是不请辞,显然韦家内部是绝不会罢休的,这毕竟是他一人做的决定。最多只是加上了个韦后,可是韦后会有错吗?这个黑锅,谁也不敢质疑到韦后身上,所以承担干系的,只有他韦弘敏。

韦安石听了,面无表情,道:“现在请辞,难免招来非议。”

这句话,然韦弘敏的心有些凉,韦安石没有劝他不要请辞。却只是说,眼下天下已经议论纷纷,韦弘敏若是请辞,就更加做实了韦弘敏可能是这件事幕后之人。所以韦安石的言外之意是,就算请辞,也要等风头过了再说。

韦弘敏一脸无奈的点点头:“一切,全凭你们做主吧。”

正说着,却是有人来报:“杨公去洛阳视事去了。”

韦弘敏愣了一下,不禁道:“哪个杨公。”

“中书侍中杨再思。”

“跑了?”韦弘敏目瞪口呆。

那个就在昨天。还和自己把酒言欢,还恬不知耻的称呼自己为兄长,还兴致勃勃要认自己做亲家,非要将自己孙女嫁给自己孙子的杨宰相,居然打着去洛阳办公的名义,说跑就跑了。

春暖鸭先知啊。

这个老狐狸竟然说走就走,洛阳来的消息,才来了多久?

韦弘敏和韦安石面面相觑,已经顾不得去争吵了,大眼瞪着小眼一阵,韦弘敏突然道:“他的族人呢?”

“此人……是洛阳人,倒是有几个子弟在此伺候他,不过……想必也跟着他一道去洛阳了吧。”

韦弘敏这下子,居然连愤怒的心情都没有了,遇到这么个老王八蛋,还真是欲哭无泪。

“此事……”韦安石感觉怪怪的,这时候也不再给韦弘敏冷脸,仔细一思量,发现现在还能商量事的,也只有韦弘敏,他表情古怪道:“这件事,当如何处置为好?”

“封锁消息,怕也压不住,至于要追,又追之不及。可是堂堂一个宰相,没有得到朝廷的准许,他这一走,就更让人不免要猜疑了,如今人心惶惶,杨再思如此,那些不知情由的人,又不晓得要闹出什么是非,怕就怕有了杨再思那老匹夫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一旦大家存了这个心思,这可就真正的无计可施了,事到如今……”

韦弘敏话说到这里,居然有些话说不出口,他本来就是‘待罪’之臣,若是再说一些别人不喜欢听的话,那可就更加糟糕了。

韦安石却急切的道:“有什么话不能讲,为何如此语焉不详,都到了如今这个地步……”

“好吧,好吧。”韦弘敏苦笑,他也只能苦笑了:“事到如今,唯一道法子,就是赶紧颁布一道诏书出去,任命杨再思代天子视河南事,给他一个钦差使命,让他光明正大去河南府。”

“什么……”韦安石大怒,道:“我们韦家,岂可然那老匹夫如此耍弄。”

韦弘敏早没了此前的锐气,只是摇头:“这是没有法子的法子,否则……”

他只是摇头。

韦安石定了定神,其实他心里也清楚,韦弘敏是正确的,毕竟上皇刚刚杀了韦正德,这时候本来就到处都是风言风语,结果堂堂侍中,朝廷的宰相,二话不说就开溜,还跑去河南府去了,这在外人看来是什么,这是树倒猢狲散的征兆啊,这可是大唐潮的宰相,连宰相尚且如此,其他人又会怎样想?

杨再思历经数朝而不倒,在外人看来,这个老狐狸,绝不是一个昏了头的人,一个昏了头的人,连朝廷都不顾,却跑去河南见上皇,这不摆明着,人家知道许多内情,而且已经预知到了什么,所以提前去为自己的前途做打算吗?

朝廷现在要追,怕是来不及了,况且这么大一个人不见了踪影,想要掩盖,似乎也不可能,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丧事当作喜事来办,立即颁布旨意,那些不知道内情的,还以为杨再思是奉旨行事,这样,至少可以把对韦家的伤害减到最低,当然,这样做当然是便宜了杨再思,杨再思擅离职守,韦家非但不治罪,反而还要为他遮掩,给他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保留他的官职。

韦安石当然知道韦弘敏心里的为难,只是不忿罢了。

他突然有一种郁郁的感觉,最终还是点点头:“只是这圣旨……”

韦弘敏苦笑:“我去再请见娘娘吧。”

二韦陷入了沉默,他们心里都是沉甸甸的,再没有心思说话了,明明韦家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可是这两年来,居然对一个小小的河南府无计可施。

……………………………………

就在这个当口,杨再思已经坐上了渡船。

家里数十口人,如今都在这船上,行囊不多,一方面就算去了河南,老宅里也是应有尽有,长安那边,只是寓居之所罢了。

家人们都有些不安,这种情绪倒也正常,家主突然脑子一热,二话不说,便要去洛阳不可,没有朝廷的旨意,说走就走,未免也太过任性了一些,朝廷那边若是得知,岂不是要立即虢夺了他的官职,这杨再思可是一家老小的依靠,杨家不比那些士族豪族,完全没有任性的资本。

杨再思的长子杨石小心翼翼的进了父亲的船舱,见父亲正抱着本书打着盹,他小心翼翼的去给舱中的油灯添了油,杨再思似被惊动,张开眼了,不由道:“到了什么时辰,出了长安吗?”

“父亲,已经快了。”

杨石欲言又止,可怜巴巴的看着杨再思。

杨再思捋须:“出了就好啊,这是是非之地,留在这里,怪让人担心的。”

杨石不禁道:“父亲现在身居显要之职,何故……儿子就怕啊,一旦朝廷罢了父亲的官……”

杨再思老神在在,道:“罢官?不不不,不会,韦家的人,绝不敢罢老夫的官,这人哪,想要左右逢源,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安身立命,如今,上皇都已经挣脱了枷锁,韦家这些人,在上皇眼里,不过是一些蝼蚁罢了,韦家如今,看上去把持了朝纲,这既是他们的好处,对他们来说,也是极大的坏处,权利有多大,责任和干系就有多大,这些事,为父本来不该和你说,不过你若是想听,那么说一说也无妨,你坐下来吧。”

…………………………………

第二章送到,拜了一天的年,在老家上山下海的跑,今天只能一更了,望体谅(。)

第283章 完败第79章 欺君罔上第225章 为君分忧第92章 该死第383章 大礼第482章 放马过来第207章 虽远必诛第78章 果然如此第225章 为君分忧第350章 决裂第144章 这是什么鬼第560章 奸臣贼子第169章 宣武门之变第347章 神器第233章 要命的国书第183章 格杀勿论第604章 摊牌第264章 极尽优荣第333章 一于奉陪第460章 军备第96章 不共戴天第14章 得理不饶人第119章 收割的时候到了第51章 两袖清风秦高官第225章 为君分忧第491章 决心第40章 杀手锏第389章 各取所需第90章 一击必杀第100章 天子杀机第90章 一击必杀第5章 悟了第23章 很好吃第374章 走着瞧第228章 御状第425章 草芥第290章 胜者为王第578章 魏王第490章 十拿九稳第204章 不共戴天第204章 不共戴天第201章 磨刀霍霍第201章 磨刀霍霍第106章 万劫不复第162章 保家卫国第427章 天地不容第207章 虽远必诛第623章 愚不可及第46章 老虎发威第360章 死地第449章 生死之事第49章 送佛送到西第61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第362章 怒气冲天第259章 大变之局第92章 该死第113章 公主殿下完美补刀第319章 宏图大业第114章 恶有恶报第5章 悟了第25章 造孽第630章 雪中送炭第282章 霹雳手段第318章 合则强 不和则死第11章 击鼓鸣冤第623章 愚不可及第375章 韦氏慌了第618章 强攻第80章 天变第264章 求婚第423章 天地不仁第639章 逆之者亡第49章 送佛送到西第228章 御状第266章 治国安邦第8章 服不服?第643章 最后一战(一)第147章 误交匪类第134章 告捷第217章 大功告成第317章 强强联手第280章 位极人臣第414章 双喜临门第141章 武家军第326章 好大喜功第388章 宝藏第265章 大功告成第220章 徒劳无益第101章 独门绝技第390章 望之不似人君第589章 决战第451章 胸怀万里第421章 箭在弦上第207章 虽远必诛第648章 万象更新第253章 勤王第576章 圣旨到第454章 大局已定第339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