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战略性撤出

其实韩艺并没有说谎,就算许敬宗没有赶来,他也不会当担太子的老师,不是他情操高尚,而是因为他听从了长孙无忌的建议,能否将太子争取过来,这是没谱的,因为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键在于太子这个人,但是跟太子来往,这个要利大于弊,他知道对于太子而言,这老师太普通了,李治会给他找很多老师,但是李治肯定不会给他找一位朋友,皇帝都是孤家寡人的,因此韩艺早就要做太子身边唯一的人,因为唯一是不可替代的。

另外,韩艺也没有功夫天天跑来正儿八经的跟太子上课,他希望能够给自己更多的空间,像李淳风他们就有规定的时间来给太子上课。

但都是来自后世来的想法,而在当代人看来,也就是李义府、许敬宗看来,老师是神圣的,是有着特殊意义的,如果让韩艺成为太子的老师,这对于他们的威胁很大。

在这一点的分歧,反而促成了此事。

至于李治为什么选择韩艺,原因肯定有很多,但是疑虑肯定更多,就是韩艺年纪太轻了,真正促使他决定选择让韩艺这唯一一个重臣来充当太子的老师,就是因为韩艺曾上奏保过李忠,忠诚对于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韩艺为什么保李忠,就是因为忠于李治,要知道韩艺跟李忠可是连句话都没有说过的。

而且李治对于韩艺也非常了解,知道韩艺这人比较重感情,他不希望让一些冷血政客在太子身边。

当然,李治肯定还有很多的考虑,只是帝王之心,又有谁人可以猜透。

但这些都只是插曲罢了,今日的主题还是正式拜相。

甭管是拜谁为相,这对于朝纲和国家而言,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你皇帝总是模棱两可,导致很多大臣都左右摇摆,不知道朝廷未来的走向,什么事都畏畏尾,这下就都定了下来,还是以李义府、许敬宗这几人为中心,构建宰相班子。

大臣们现在就明白了,李治不会再转向关陇集团了,心里就没有负担了,该巴结的巴结,该送礼的送礼,大家狼狈为奸也好,齐心协力也罢,反正就这回事了。

李义府、许敬宗回到府上,就大摆筵席,其实不摆也不行呀,因为前去道贺的官员没有一百也有八十,那礼物送得是堆积如山,就这半宿功夫,比李义府几十年来还要赚得多。

为什么这么多人渴望权力,不就是因为这些吗,谁还真是为天下黎民着想,就算要着想,也得等到满足自己的**再说。

到了晚上,宾客尽归,李义府坐在内堂里面,把玩着一些奇珍异宝,爱不释手,这辈子就没有见过这么多珍贵的珠宝,李义府以前就是一个中产阶级,挨了这么久,总算是得到了一些回报,情绪是异常膨胀,对于未来的憧憬,那真是不言而喻。

ωωω• Tтkan• ℃ O 忽听得吱呀一声,他下意识的将手中的珠宝放入木盒里面,但见一个妇人走了进来,他当即眉头一皱,训斥道:“你进来的时候能否先敲门。”

那妇人一看桌上的珠宝盒立刻就明白过来,笑着直点头,以前李义府窝窝囊囊的时候,她也没有少给李义府脸色看,如今可不同了,如今李义府说什么就是什么,她绝不敢回半句嘴,这就是夫妻啊,丈夫有出息,那你就吊。兴奋的坐了过来,道:“夫君,今儿可是有不少人送礼来,而且是一份比一份重,我大概算了一下,怕是有好几千贯。”

李义府笑道:“才几千贯而已,你就高兴成这样,你现在可是宰相夫人了,不要让人将你给看低了。”

“是是是!夫君说得是。”那妇人乖巧的点点头,眸子左右晃动着,凑了过去,小声道:“夫君,当初长孙无忌、褚遂良他们当宰相的时候,他们的子孙可都在朝做官,你是否也该考虑下咱们的儿子、女婿,津儿到现在还只是在礼部当一个九品小官,还有咱们那位女婿,以前可没少受排挤,如今都只是挂一个闲职,你在朝中也得需要人帮忙,这自家的人总是比外人信得过一些。”

李义府笑道:“这还用得着你说么,我已经在安排了,用不了多久,他们就都会升上去,还有,让洋儿不要去参加科举,我李义府的儿子又岂需要跟那些寒门子弟争一时长短,到时直接走门荫入仕。”

“哎哎哎!”

这就是所谓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

然而,就在第二日,关于韩艺与太子之师擦肩而过的消息很快就传出去,反正就是说韩艺经历尚浅,出身农家,之所以李治要选择韩艺当太子之师,就是因为李治看重贤者六学,希望韩艺能够教太子贤者六学,只是最后韩艺还是没能当上老师。

这当然是韩艺自己传出去的,这个消息的重点,不是韩艺是否成为了太子之师,而是李治看重贤者六学,这个才是韩艺主要的目的。

与此同时,李治颁布诏令,数学科目往后延迟一个月考,任何参加科考的考生,都可以再考取数学。

这个消息一传出,就直接证实了皇帝非常看重贤者六学。

这皇帝看重什么,什么就火,自古以来都没有变过,后世也是一样,领导人要是去哪个饭店吃顿便饭,这饭店一定火。

这就直接导致皇家图书阁爆满,几乎天下考生都跑去了皇家图书阁,因为他们都寒窗苦读十年,什么儒经、道经都已经背的滚瓜烂熟,他们来长安只是来参加大考的,不是临时抱佛脚的,而且如今考试,背得东西少了很多,就是一些礼乐方面,需要记住,主要是考策论方面的,为了给自己增加一重保险,他们都愿意将这时间花在数学上。

其实皇家图书阁早已经成为长安一个重要的标志,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人进出,原因很简单,有书看呀,这就跟电视刚出来时,几百人看一台电视是一个道理。

......

......

与此同时,长孙无忌也紧急约见了韩艺。

“哈哈!好一个良师益友,妙!妙!”

长孙无忌何等精明,一听便也明白过来。

韩艺谦虚一笑,道:“这都全亏太尉你的妙策,我不过都是按照太尉说的去做。”

长孙无忌摆摆手,道:“老夫那也算不得什么妙策,这也都是因为陛下信任你,否则的话,也是行不通的。”

说到这里,他忽然叹了口气,神色凝重,道:“其实老夫今日约你前来,主要还是因为关于此番人员调动一事。陛下这一回提拔上来的人,要么就是与老夫素无来往,要么以前与老夫或者褚遂良有过一些恩怨,依你之见,陛下究竟是如何打算的?”

话语中,难免透着落寞和失望,可见李治还是不放心他,九个宰相连一个根正苗红的关陇集团成员都没有,两三百年来,在这一片地区,是从未出现过这种情况,隋炀帝那么憎恨关陇集团,但是在他身边还是有一个宇文化及。李世民也曾削弱过关陇集团,提拔房玄龄、魏征、杜如晦、李勣等人,但这是为了达到平衡,另外,最终还是坚持关中本位政策,也没有像今日这样。

韩艺微一沉吟,道:“这几年来,陛下相继将褚遂良、柳奭他们赶出了京城,这人心隔肚皮,陛下又怎知道他们的人不会记恨在心了,即便太尉你已经致仕了,也不可能消除陛下对于太尉的戒心。但要说主要是针对太尉,我看也不尽然,我认为陛下主要还是希望朝纲能够稳定下来,毕竟争争斗斗已经好几年了,这种内耗是陛下不想见到的,陛下还想着要励精图治,既然陛下已经确立了以许敬宗和李义府构建权力中心,那么如果再将太尉的人安排上去,内耗肯定还是会继续的。”

长孙无忌嘴角微微露出一抹苦涩的笑意,他现在可再也不敢小觑李治了,因为直到今时今日,他才彻底明白,他从未猜中过李治的心思,因为李治从来不按常理出牌,而且李治善于利用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当初天知道一个废王立武会闹得这么大,甚至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究竟李治现在是如何打算的,他现在还真不敢下判断。不过有两个人,他倒是可以摸透,道:“如今李义府掌握中书出旨权,许敬宗掌握门下封驳权,二人联手控制了中书、门下,敕令通达不在话下了,他们对于老夫的恐惧与恨意,远远胜过陛下,他们一定不会放过老夫的,到时他们肯定大肆排挤老夫的人,提拔自己的人上去,等到逐渐瓦解老夫的势力之后,再给老夫致命一击。等到那时候,即便是陛下也阻拦不住他们。”

毕竟是老江湖了,他知道自己毕竟是李治的舅舅,李治不可能亲自动他,如果要动他的话,肯定还是要借刀杀人,那么李义府、许敬宗就是两把屠刀,这二人又恨不得他早死。

韩艺道:“关于这事,我本也打算找太尉商量的。”

长孙无忌道:“你对此有何看法?”

韩艺道:“他们二人醉心于权术,而我顾忌甚多,再加上中间还有一个皇后,我无法专注与他们争斗,与其留在长安被他们迫害,还不如先将着一些德才兼备的后起之秀撤离长安,去到地方上,配合我的改革,累积政绩,到时再回长安。如果我的变法顺利的话,岭南地区和广州地区一定会出现飞跃式的展,如果我们事先将那些人安排到两地,那么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重新得到陛下的重视。”

长孙无忌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呵呵道:“你与老夫想的一样,甚至于想得比老夫还要透彻,广州和岭南都乃偏远地区,调去那里,只怕李义府他们还会欢喜不已,但如果两地真如你所言的那般,会有飞跃式的展,那么功劳也会尤为显著,足够引起陛下的重视,这一步棋称得上上佳之作。”

韩艺道:“但是前提还是要成功,因此派去的人不但要德才兼备,还得服从命令,”

长孙无忌笑道:“这老夫知道,老夫会给你挑选出几个合适的人选。”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道:“但这始终是权宜之计,真正的关键还是在于你跟李义府、许敬宗他们的博弈。”

这朝堂是丢不得的,如果你倒下了,那地方的人都得玩完,你作为扛把子,得为他们遮风避雨。

“这我明白。”韩艺点点头,道:“虽说目前情况比较严峻,但是我们还掌控着户部和吏部这两个最为关键的部门,另外那边还有民安局,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刑部和大理寺,以及御史台。”

长孙无忌眯了眯眼,道:“对呀,老夫倒是没有想到这民安局,不知这民安局何时正式运作?”这民安局里面的人,多半还是出自关陇贵族。

韩艺道:“再过个几天就正式启动了,我这几日也在忙着这事。”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道:“但是你也别想得那么轻松,户部在你手中,暂时是无忧的,可是吏部的话---。”

韩艺立刻道:“纵使撕破脸我也会保唐尚书的,相信陛下、皇后也能够理解,我如今可就这么一点势力,不管唐尚书以前是谁的人,但现在他可是投靠我了。”

长孙无忌道:“他们不需要针对唐临,亦可夺取吏部的权力,原本六部之是尚书令,盖因太宗圣上曾是尚书令,故此早已经不设了,但还是有左右仆射分管六部,然而陛下这一次安排,并未涉及左右仆射,而是将六部的权力交给好几位同中书门下三品,也就是说中书令和门下侍中是可以插足六部,依老夫之见,他们肯定会想尽办法夺取吏部的权力。”

韩艺道:“那不知太尉你的意思?”

长孙无忌道:“如今他们掌握着门下、中书二省,只怕你是防不住他们的涉及到吏部的,因此你只要保住唐尚书即可,宰相虽然可以插手吏部,但是只有吏部尚书不出现空缺,那么就不能完全掌控吏部的权力,至于这人员安排,你可先抢在他们插手吏部之前安排好。”

韩艺对于这部门之间的权力瓜葛不是很了解,他还是以长孙无忌的建议为主,点了点头,眉宇间透着一些忧虑,吏部和户部对于韩艺而言,是缺一不可,因为他的变法需要用人,吏部就是管人事的。

第八百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六百七十三章 明月几时有第三百九十一章 君贿赂臣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还是得做岳不群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 最后一步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弃车保帅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你在说谎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教育不分贵贱第二百三十八章 钱帛兼行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人人自危第四百七十九章 守株待兔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祸不单行第一千章 伴君如伴虎第五百四十六章 失败乃成功他妈第七百五十六章 从梦想开始第六百三十二章 就是这么嚣张第三百八十三章 引人入瓮第四百八十九章 荣耀墙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的课堂我做主第一千零六章 启蒙学神器第六百二十二章 工与商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其鸣也哀第五百六十八章 是他,就是他!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全方面博弈第六百八十八章 斗争还未结束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都是一群赌徒第二百八十四章 美食交流大会第一千零二十章 劝农桑第三百一十九章 七子拒官第二百三十章 绝对的误会第八百一十九章 目标---关陇集团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游乐园(下)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相互依赖第四百三十章 被调戏了第九百七十一章 文化战略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轻松上阵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滴水不漏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无利益,不商人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识货之人第九百九十六章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第二百三十一章 出绝招第十七章 说多了都是泪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因为颜值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我只在乎你第八百八十一章 强行被抓第八百四十五章 逐个击穿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饭得一口一口吃第三百八十一章 代金券第七百五十一章 格物致知第四百三十四章 来者不拒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微不足道第三百二十章 武力制胜第九百八十章 炫富破局第一百三十八章 去长安?第六百一十章 人心惶惶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那就不是问题第六十章 从自己人开始骗起第二百五十九章 跳槽?第九百三十六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一溜便知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戏剧性的决战第二千零四十九章 韩小哥的战术第八百三十六章 舅甥君臣第二百三十一章 出绝招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用事实说话第九百八十六章 一鸣吓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就叫你华仔吧第三百五十七章 太宗遗策?第二百五十二章 群忽技能第八百八十二章 真成囚犯了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韩教授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求援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双剑合璧第二千零一章 不安分的女人第一千零六章 启蒙学神器第一百章 有人造反第八百三十三章 贼喊捉贼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没有人忘记你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屈辱誓言第二千零五十八章 困难才刚刚开始第五百二十四章 病的好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的课堂我做主第五百九十二章 格斗术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第四百七十八章 哥的马屁,你不懂第一千九百十一十七章 资本助推器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时不待我第六百五十章 同甘共苦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又被睡了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吃了诱饵就走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小场面第一千三百章 海报第一百六十九章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第二千零二十六章 养精蓄锐第六百一十二章 林中巨变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强行争论第四百一十八章 千金易得,帅哥难求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自由与限制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一群怪才第七十八章 窗内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