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好一个重农抑商

来人正是李治与杨思讷、李义府等几位大臣,不过韩艺见李治是身着便装出行,而且在老远的地方就停了下来,于是让元哲吩咐大伙继续干活,自己则是迎了过去。

“微臣韩艺参见陛下!”

“免礼!”

李治从马上下来,将马鞭递给一旁的侍卫,李义府、杨思讷等大臣也从马上下来。

李治稍稍整理了下衣襟,笑道:“难怪朕方才叫人去找你,没有找着,原来你在这里啊!”

韩艺问道:“陛下找臣有何事?”

“就是想叫你陪朕过来看看。”李治指了下前面的码头。

韩艺好奇道:“陛下怎么来呢?”

他是真没有想到李治会来到这里。

李治笑道:“朕身居宫中都听闻这长安郊外近日多得一景,引无数人前来参观,心中好奇,于是就邀李中书、杨将军他们过来看看。”说着他举目望向码头,眼中不禁闪过一抹惊讶之色,过得片刻,不由得感慨道:“果真如传言一般,比朝廷的漕运都要壮观多了。”

晕倒!你那漕运就是帮你一个人运送点私货,我这可是送往整个江南的,这能比么?韩艺稍稍鄙视了一下李治。

李义府道:“陛下有所不知,这还只是关中集团,洛阳那边还有山东集团,若加在一起,只怕这河道上都装不下。”

李治点点头,又向韩艺问道:“韩艺,这长安有这么多货物运往江南么?”

这话问得韩艺都不知道如何回答,没有的话,摆这么多船在这里干什么,可见李治神色认真,不像似在开玩笑,于是答道:“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下,长安已经是富足有余,生产远远高于需求,足以往外供应。”

“这也得靠你们这一群贤臣的辅助啊!”李治哈哈一笑,手往前一扬,“过去看看。”

元哲等一干商人可是见过皇帝的,见皇帝行来,正准备迎上前去,可是却被韩艺抬手阻止了,但是他们也不敢视若不见,呆呆站着,有些不知所措。

倒是李治主动走上前来,向他们询问情况,关键李治还是不太敢相信能有这么多货物,钱大方等人赶紧向皇帝介绍自己的货物。

这一问立刻颠覆了李治对于漕运的传统概念,什么漕运,就是运送粮食的,可是这里连一粒粮食都没有,全都是制造品,什么文房四宝、书籍、衣服、酒、香水、肉干、闺蜜兔、凉席、鞋袜、溜冰鞋,等等,倒是有一些畜牧,符合传统漕运。

“让让!让让!”

忽闻一阵急促的叫喊,只见一个壮汉扛着一个箱子往李治前面走过。李治身前的护卫正欲阻拦,但是李治却抬手示意让他先过去。

但是这一幕也让李治感到有些好奇,元哲赶紧解释了一番。

“原来如此!”李治点点头,正巧一个汉子刚刚卸完货,正准备再去搬货,李治急忙喊住道:“阁下,请留步。”

那汉子停下来,转头看了眼李治,他当然不认识皇帝,但听得李治喊得文绉绉,又与这些商人站在一起,自当以为此人非富即贵,忙道:“这位公子是叫我么?”

李治笑着点点头,道:“你是这附近的农夫?”

那汉子点点头道:“我乃长安县人士。”

李治又道:“那你为何来此搬货。”

“赚钱啊!”

那汉子道:“如今是农闲之事,坐在家里也是坐着,还不如出来找点活计干。”

李治笑道:“看来你对于这活计是非常满意。”

那汉子道:“这是当然,只盼今后经常有这活干才好,将来若是收成不好,还能出来务工,不会饿死。”

李治点了点头。

那汉子又道:“要是这位公子没有其它的事,我就先去忙了。”

“请!”

李治手一伸,待那汉子走后,他突然看向韩艺,只是一笑,并未开口。

当年韩艺就跟他说过,不要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当时他还不明白,如今他算是有些体会,收成不好,还能出来务工,不会饿死,百姓要求也很简单,只要不饿死,百姓就不会造反,这个国家就会更加稳定。

这一圈逛下来,李治发现自己不太了解自己的京师了,自言自语道:“真是想不到这些商人能够生产出这么多货物来。”

以往那都是家庭式生产,那能生产多少,只能自产自销,哪有多余得卖到外地去,这也是为什么这年头地方都相当闭塞,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因为大家没有来往的理由啊。

韩艺道:“陛下,如今长安的生产线已经开始转型,如今这还只是开始,今后会越来越多的。”

李治皱眉道:“生产线转型?”

韩艺点点头道:“陛下应该知道南郊制衣坊的规模,如今商人都是采用这种流水学模式,只是大与小的区别,生产力也因此大大提升。”

“原来如此!”

李治点点头。为什么李治会有这懵逼的感觉,就是因为韩艺变法是暗地里进行的,没有说大张旗鼓的变革,而在生产方面,也不是朝廷在主导,朝廷基本上不管,这也是唐王朝的政策,不抑制商业,这都是韩艺私人在主导,这都是几年之内,慢慢形成的变化,可是政治上又不太关注商业,这猛然知晓,李治当然会有些吓到。

别说他了,一旁的大臣也都有些傻眼,这对于他们而言,仿佛是一夜间冒出来的,太夸张了一点,但也不知这是好是坏,只觉得有些怪怪的。

卢承庆就道:“可是这人都去生产这些东西了,谁来种粮食?这农桑才是国之根本啊!”

典型的传统派。

韩艺道:“卢尚书,你可知长安有多少人口,又知道长安还有多少闲地,要是这无地百姓多了,那就会如洪流一般,十分可怕,因此我朝常常让狭乡百姓迁往宽乡,但是效果不是那么的理想,因此朝廷必须要创造更多的渠道来疏通这些无地百姓,以防挤压成患。”

卢承庆听得稍稍点头。

韩艺又瞧了眼李治,见其眉目间隐约透着一丝担忧,心里也是明白,在自己的未知领域中,总会感到有些彷徨和害怕,于是道:“陛下,在贞观时期追求的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百姓丰衣足食,敢问陛下,可这丰衣足食之后呢?”

李治愣了愣,道:“丰衣足食之后?你此话是何意思?”

韩艺道:“如今百姓可都还用不起纸张,他日若百姓能能都用得上纸张,这就是一种进步,如今的百姓一年到头吃不上几顿肉,他日若能够顿顿吃肉,这也是一种进步,微臣的意思就是帮助百姓追求更美好,更廉价的生活,这物以稀为贵,为何纸张昂贵,就是产量不足,这产量上来了,纸张自然就会变得便宜,那么百姓也就人人都用得起,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发展制造业。”

李治听得连连点头,古代君王的上限也就是百姓丰衣足食了,这已经算是盛世了,完美完成自己的职责,剩下的时间就该自己享受了,可是就没有人想过这丰衣足食之后,韩艺这一句话,等于帮助李治打开了一扇门。其实再昏庸的君主,也不会想百姓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只是说昏君会一切都以自己为先,在自己的私欲没有满足时,是不会去想百姓的死活,但也不是想百姓日子过得不好。

韩艺又继续道:“方才卢尚书说得非常对,农桑的确乃国之根本,是无论如何都舍弃不得的,但不能将农桑视作唯一,如果将农桑比作地基,这坚实的地基打下去了,还得往上面盖房子,因此臣以为在保护全农桑的同时,也得大力推动制造业,让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好!”

这制造业又与商业不同,为什么古代不喜欢商人,那是因为商人从事不生产,没有创造财富,制造业那也是在生产财富。

卢承庆道:“可不管是农桑,还是制造,都需要人力,这中间又如何来平衡了?”

韩艺笑道:“若是如此的话,我私以为乃国家之福。”

卢承庆道:“这如何会是国家之福?”

韩艺道:“因为这才是真正的重农抑商啊,卢尚书不是也推崇重农抑商吗?”

李义府道:“你这分明是重商抑农啊!”

“不不不,是重农抑商!”韩艺摇摇头。

李治听着很是好奇,饶有兴趣道:“你倒是说说看。”

韩艺道:“陛下,历朝历代走向衰败,都离不开一句话,就是剥削和压迫---农夫,可为何会屡屡出现这种情况,那是因为天下百姓都是农夫,朝廷税收自然也得依靠农夫,一旦增税肯定是增农夫的税,因此才有这么一说。若是照卢尚书之言的话,天下农夫不再占多数,朝廷的税收自然也不是依靠农夫了,但是农夫又是必不可少的,势必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朝廷出台政策保护农业,呵护农夫,甚至可能免除农业税,只要你愿意种地,朝廷还给你补助。目前我大唐还只是劝农桑,但要说保护农桑,还是不能够的,唯有等到制造业发展起来,国家的税收不再完全依赖农夫,才可以有底气和势力说去保护农桑,呵护农桑,而农又是国之根本,只要根不坏,国家就能延续下去。”

这样也行?

卢承庆、李义府等人都听傻了。

李治听得一愣一愣,这个说法太新颖了,人人都说保护农桑,但是另一方面又必须得剥削农夫,因为这是没有办法的事,那就谈不上保护。

将剥削转向工商,然后保护农户,这不就是重农抑商么!

韩艺又趁热打铁道:“除此之外,就是贸易。粮食当然不能用来贸易,这可是我国之根本,那么唯有依靠制造业来贸易。这制造业与农业的区别就在于,农业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还得看天吃饭,而制造业里面还包含着智慧,就好比前面陛下看到的那种比较差的纸张,虽然那纸张比一般纸张要便宜许多,但它的原料却是一些废旧木头,这些木头扔在路边,都不会有人多看一眼,不值一文钱,但是将它转化为纸张,其价值立刻增加百倍。等到制造业的发展满足于国内之后,就能够开始对外贸易,将其余国家的财富都吸收到我大唐来,甚至包括粮食,到那时候,即便不费一兵一卒,亦可做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李治听得目光急闪,依靠这废木头制造纸张,去将他国的财富都给换来,这买卖真是太爽了,哈哈笑道:”好一个重农抑商!“

话音刚落,他立刻感觉无数道目光射来,一目扫去,方才发觉,这里全都是商人。

钱大方他们虽然站得比较远,听不到李治他们在说什么,可是李治作为皇帝哪里懂得低声说话,一高兴就嚷嚷出来了,这些商人听得皇帝这么开心的说要重农抑商,脸的都吓得惨白,你这是什么节奏啊。

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不可貌相也第四百二十九章 民安五巨头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天子之威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家和方能万事兴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 赌命第四百三十三章 无贪不官第一千九百零二章 床笫之盟第八百四十二章 坦白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奋斗才是出路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 资本的残忍和儒家的仁义第二百四十章 自比韩信第八百一十三章 谈个买卖先第四百零二章 全民好姐姐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各有各的算盘第三百三十四章 绝对的主导第三百二十九章 防伪技术第二百二十四章 细节决定成败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模型第三百九十三章 世事无绝对第四百零四章 造物者第三百四十八章 捧你做女主第四百八十九章 荣耀墙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年轻就是优势第八百零六章 三VS三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监的感觉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老司机?对不起,我是船长!第四百九十章 梅村韩氏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左右都是坑第四百二十七章 七天不包退?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为你放烟花第九百六十五章 全面告捷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 两个三角关系第三百七十八章 敢情是来问罪的啊第九百四十六章 错上加错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尽人事,听天命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主动找虐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 年轻才是最大的优势第六百九十六章 天价香水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借力打力第一千六百章 简单办法第八百八十五章 神鬼莫测第九百四十一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第六百一十九章 春耕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为了生活第五百一十七章 辩论大赛(下)第八百六十章 一拍两散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不辞而别第六百六十一章 贵宾之上第七十五章 盗与骗第五百五十七章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虚虚实实第一千五十五章 毕业典礼(上)第七百八十六章 精彩纷呈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重商主义第七百九十一章 抱歉!你出局了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为你放烟花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非常奇妙第一千一百章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稳住就好第三百五十四章 收地受阻第六百四十二章 小人得志大结局 烟雨江南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抱歉!不能刷脸!第一百一十五章 被骗也是一种幸福第二百五十章 挺像你的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们是朋友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相互依赖第三百四十七章 视觉疲劳第六十六章 我是冤枉滴!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忽悠失败第六百二十四章 复兴第九百六十四章 祸乱的根源第四百二十四章 权力到手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一群怪才三百七十一章 装bi过头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说什么屁话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微不足道第二百四十二章 真有美女啊!第二千零六十二章 没钱是寸步难行第三百二十三章 艺术的价值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交接仪式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宝马赠老千第二百二十八章 流水线模式第五十章 臭气相投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资本蔓延中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你们不准打我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如火如荼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知识产权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下个聘礼先第二百四十五章 奸商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衣锦还乡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武皇后的新政第五百七十八章 杀人灭口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难以调和第二千零十八章 母子同政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逼出来的优雅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一定弄大第七百三十三章 我们的荣耀第七百一十一章 律法的真谛第六百八十七章 跨时代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