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这是真的

长安,两仪殿。

“商人挡住了吐蕃大军?这---这怎么可能?”

当西北的战事传到长安来时,李治差点把下巴给惊掉了,他第一反应,就是这一定是假消息,就跟苏海政诬蔑裴行俭一样。

他原本的策略是调派契苾何力他们回援,在某种程度上来将,他认为西北是守不住的,因为西北地区并没有多少军队驻扎,而且主要就是集中在安西四镇,但是于阗一战,唐军惨败,导致疏勒也被吐蕃攻取,大都护府北边的弓月城又有叛军作乱,南北夹击,苏定方又不在,这怎么守,就算调兵过去,也不可能赶得及,只能说等契苾何力他们回来,引突厥之兵,将安西四镇收复回来,因为西北是不可能让吐蕃的,但是没有想到突然收到消息,区区商人就将吐蕃大军给挡住了。

刘祥道道:“启禀陛下,在半月之前,其实已经有一些消息传到了长安,但是臣也不相信这是真的,然而,庭州、西州、沙洲相继传来捷报,臣才确定这一切都是真得,这三道捷报,乃是庭州、西州、沙洲近日送来的。”说着,他拿出三道官文来。

裴行俭忙着作战,哪里有空跟朝廷联系,反正朝廷也没法派兵来大都护府,但是西北各地商人都去捐助大都护府了,故此各州县官府都知道这事。

“快快呈上。”李治赶忙道。

张德胜急忙将信函给李治呈上。

李治一边看,一边惊奇不已,“这—-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许敬宗突然站出来道:“陛下,老臣以为此事若是真的,那真是太令人感到害怕了。”

李治一怔,道:“许爱卿此话怎讲?”

许敬宗道:“吐蕃军队的实力,大家都是非常了解,与我唐军不相上下,那些商人竟然能够挡住吐蕃的铁蹄,可见这些商人的实力,已经不容小觑了,而且他们为何如此不遗余力的支持裴行俭,这真是令人感到怀疑啊。”

此话是含沙射影,若有所指呀,要知道那裴行俭当初还骂过武媚娘,是坚定的反武派,故此才被贬到那边去了,而且许敬宗知道裴行俭这种人,他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政治理念,而且裴行俭文武双全,那肯定不能让他重新回到朝中。

许圉师立刻道:“许侍中此言差矣,这可不是一个商人所为,而是西北所有的商人,甚至于西北的百姓,而他们也不是支持一个商人,或者是裴行俭,而是支持我们大唐。

信中虽然没有明说,但也并不难窥探出其中的原因。为什么一向小气的商人,这回变得如此慷慨大方,主要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之所以拥有如此多得财富,都是因为朝廷的西北计划,他们捍卫的是西北计划,他们希望能够活在我大唐的统治之下,而不是吐蕃,亦或者突厥的旧贵族。

这不就是对于我大唐,对于陛下的忠心。许侍中你怎么能够质疑一个百姓对于国家的尽忠呢?在贞观初年的时候,我们国家处于最困难的时候,试问当时又有几个地主愿意像西北商人一样,出钱出力支援国家抗击突厥。”

通常情况下,许圉师是不会跟许敬宗正面对抗,他也怕惹麻烦,只不过当他听到这些消息时,他是非常的感动,其实这事也感动了许多人。然而,许敬宗开口便是质疑,而且许圉师也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无非就是不想裴行俭将这功劳给夺去,这令他非常愤怒。

李治也是皱眉看了眼许敬宗,道:“许侍中,西北百姓可也是朕的子民,不管他们还是商人,还是牧民,你这话要是传出去,你让西北百姓如何看朝廷,他们如此为国家而战斗,换来的却是朝中宰相的质疑,今后这等话,朕不想再听到了。”

许敬宗一脸老脸涨得如猪肝一般,赶忙拱手道:“老臣知罪。”

这凡事都有轻重缓急的,如今吐蕃大军压境,你还顾着政治斗争,这你就做得有一些过了,李治也不糊涂,他重用许敬宗,是为了铲除整个关陇集团,将能够威胁他的人都给清除,但是在国家大事上面,他更多还是依赖李绩、韩艺、许圉师等人。

李治当然知道许敬宗的为人,不会跟他计较的,他说他的,自己有选择性采纳就可以了,这就是君主的用人之道,贤臣有贤臣的用处,奸臣有奸臣的用处,关键是要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以许敬宗的能力,他是不可能达到长孙无忌的地步,用许敬宗,李治是非常放心的,你再折腾,我要对付你,易如反掌,又笑道:“记得当初韩艺向朕提出西北计划时,就曾提到过这一点,只不过朕一时没有想起,想不到西北计划竟真有这等威力,真是令朕意想不到呀。”

许敬宗听得就更加不是滋味了,韩艺人都不在这里,皇帝却将功劳算在他头上。

韦思谦站出来道:“陛下,吐蕃三番五次挑起战争,图谋吐谷浑、西北之地,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且手段十分卑劣。而如今我军在西北已经进入反攻阶段,而吐谷浑也与吐蕃大军对持在河源地区,臣以为陛下应该立刻下旨,全面反攻吐蕃,给吐蕃一点教训。”

卢承庆赶忙站出来道:“陛下,此举万万不可,臣以为我军刚刚消灭高句丽,将士们都非常疲惫,立刻又发动对吐蕃的战争,只怕会得不偿失,再加上如今乃是冬季,不宜发动战争,还请陛下三思而后行。”

许敬宗又站出来道:“老臣赞成卢尚书的建议。”

韦思谦非常强硬道:“可我大唐已经不是第一回退让,吐蕃却不识好歹,屡屡背信弃义,这回是坚决不能再退让了。”

他虽是文臣,但他性格刚烈,你吐蕃老是这么背后捅刀子,这是可忍孰不可忍。

而他们之间的争论,其实也是长安当下的一个缩影,随着局势的变化,有一些人就觉得吐蕃太可恶了,如今咱们度过了最为难的时刻,一定要揍他丫得,给吐蕃一点颜色瞧瞧。但是有一些人就觉得这东边刚刚打完,西边又开战,对于国家发展不利,毕竟打仗是要死人的,而且这不是高句丽,而是强大的吐蕃,这你得考虑清楚啊。

但这不是党派之争,而是因为政治理念的不同。

李治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他就做了一个非常折中的选择,他吩咐吐谷浑各州县,甘州、肃州、以及鄯州,等等,将守兵都调往吐谷浑战场,并且将粮草都给送去。他一开始不敢这么做,就是因为吐蕃来势汹汹,他认为是肯定挡不住的,他希望是守住吐谷浑与大唐的交界,阻止吐蕃过界,一切的一切等统帅们回来再说,只要守住就是胜利,采取的是一种比较保守的做法。

可是他没有想到,弘化公主会这么刚猛,倾巢而出,这令他都有一些尴尬,而且,他更加没有想到王方翼、王玄策、赵持满如神一般的挡住了吐蕃大军,这心里好生后悔,当时没有相信他们三人,幸好如今亡羊补牢,也为时不晚。

但是西北得话,实在太远了,中原的士兵过去一趟,估计得明年才到,他想帮也帮不上忙,故此只能下诏,去褒奖当地的商人,朕在长安感动的都流泪了,无论成败,他们都是国家的英雄,一定要好好奖赏他们,云云之类的,总之,你干得事我都知道,我非常感动,并且又升裴行俭于阗的都护,安西四镇暂时全权由裴行俭来统领。

这么安排虽然有隐患,安西四镇都交给一人统领,当然会有自立为王的可能,但是面对强大的敌人,就一定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才能有抵抗住,要还各自为政,那怎么打,李治只能选择相信裴行俭,因为那边也没有什么人了。

而此时西北战场已经完全扭转,吐蕃是全面收缩战线,因为当初吐蕃攻下于阗这一座重镇后,是四处派兵,禄东赞知道西北空虚,事实也是如此,一开始他们怎么打,怎么有,唐军根本没法防守,有些地方,唐军就三百士兵驻守,这咋打。

但是如今西北迅速凝结成一股绳,裴行俭手中的兵力就扩大七八倍,非但如此,弓月城等地,都不用裴行俭去劳神,商人自己就跟他们干了起来。虽然旧贵族虽然军事力量强于商人,而且也比商人会打仗,初期商人非常不利,但是钱和物资都集中在商人手里,他们直接悬赏招聘将军来统兵,并且还挖对方的将军、士兵,我给你们钱,你们来帮我们打仗,你们跟着那些人有啥出路,还不是奴隶一个,故此商人在初期不利的情况下,凭借金钱的力量,迅速的扭转了局面。

而裴行俭更是率领大军,一举收复疏勒等战略要地,兵锋直指于阗,一场决战,眼看就要爆发了。

可就在这时候,禄东赞突然下令让赞悉若放弃于阗,退回昆仑山下。

禄东赞是出兵果断,退兵也非常果断。

他也没有办法,他原本是想趁机占领整个西北地区和吐谷浑,这是他最期待的结果,原本进程也是这么走的,当时硝烟四起,眼看整个西北局势都是岌岌可危,逼得李治只能从东边撤军,可是哪里想得到西北百姓会如此支持大唐,要知道大唐对于西北而言,也是一个侵略者,而且统治当地也没有多久,尤其是商人的加入,更是令禄东赞是始料未及。

商人有钱,这有钱就有人,有粮食,等等战争需要的一切战略物资,再加上裴行俭也不是吃素的,而吐蕃要支援于阗的话,还得穿过昆仑山,道路不是那么好走,如果在于阗跟唐军打消耗战,对于吐蕃太不利了,尤其现在还是冬天,首先,根本耗不过,而且很可能被唐军截断退路,因为吐蕃支援于阗,就只有两条路,其中一条路还是非常难走的。

而禄东赞自己也被唐军拖在河源地区,迟迟未得突破,士气已经明显不如对方,因为唐军后面有源源不断的支援,再加上王方翼、王玄策、赵持满是宁战死,也不撤退,唐军的统帅尚且如此,吐谷浑的百姓他当然也得战斗到底,不然真是太丢人了,都是咬着牙在抵抗。

禄东赞是非常郁闷,这仗打成这样,与他的预计是完全相反,他也知道局势对他越发不利,因为他也受到唐军消灭高句丽的消息,等到唐军的统帅们,精锐都回来了,那情况将会变得更加严峻。

然而,就在此时,天降大雪,迫使战事停歇。

这对于双方各有利弊,西北边,裴行俭士气高昂,准备一举消灭昆仑山下的处月、弓月,这场战争名义上就是他们挑起的,那当然得灭它们。但是在吐谷浑的话,唐军是顽强的的抵抗,但总的来说,还是处于下风。

双方也该趁机冷静一下,想想是该继续打下去,还是该休兵。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求推荐。。。。。。。

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坦诚相对第八百七十二章 潘多拉的盒子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天才的缺失第三百二十六章 关公面前舞大刀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狮子大开口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真人不露相第一百二十八章 水中惊情(下)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全面崩盘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第六百七十二章 同一个市场,同一个故事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报答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越玩越大第六百六十五章 误挖!误挖!第八百三十五章 朝政重地第八百三十七章 重新洗牌第五百九十八章 值得期待第五百二十五章 一山还有一山高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当家难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我是被逼的第九百四十二章 吓得一跳第六百一十三章 山林之王第八百一十四章 锋芒毕露第二千零三十四章 开年大戏第七百四十四章 心急的媚娘第二千零二十一章 轻松应对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可怕的启发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巾帼不让须眉第四百零一章 夜读春秋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烧杨府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夫妻同心,其利断金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插着翅膀的梦想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超时代的进攻第二百五十一章 两小无猜第七百四十九章 儒家盛况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你们被骗了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人情难免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合理分配第二百九十三章 盛况即是瓶颈第二千零四十八章 有此统帅,很难严肃第六百五十二章 致命一击第十章 精湛的演技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你是我的吉祥物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皇帝助威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逼人为奴第八百八十二章 真成囚犯了第二千零八十二章 伤口会自然痊愈的第一百零四章 岌岌可危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纨绔报仇,三年不晚第五百七十三章 背后的利益第七八九十九章 爱心早餐第三百五十一章 治国之策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强盗姐弟第二百二十章 巧计破邪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都是我的错第三百六十三章 好吃点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贵在人情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双刃剑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火候差不多了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必须说声谢谢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天意让我遇见你第二百六十一章 风雨欲来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令人期待第七百四十七章 酒肉穿肠过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王牌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以退为进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最可笑的恋曲第四十一章 用得出的才叫钱第九百三十五章 得意!失意!第八百八十六章 一念之间第七百零五章 不做猛虎,做毒蛇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抱歉!不能刷脸!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 不听老人言的后果第六百零八章 强敌林立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不经历风雨怎见彩虹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游乐园(中)第九百八十九章 难以捉摸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天意让我遇见你第八十七章 两个请求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还看今朝第五百七十四章 凭的就是实力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有始有终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我是认真的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诚意满满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九百一十章 伟大的一刻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大制作第二千零六十八章 忽悠大法再现第三十八章 栽定了第六百一十五章 发放人情债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中原霸主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奋斗第二百九十三章 盛况即是瓶颈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养着一群资本家第一千五百章 赚钱就是这么容易第七百七十九章 最公平的决斗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改正归邪第一千五十五章 毕业典礼(上)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钱太多,口袋太小第三百零四章 谁说救美的一定是英雄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意在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