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九章:声东击西

庙算,始自于夏朝,每逢国有战事,必先告于祖庙,议于庙堂,成为一种固定的仪式。

说白了就是一种祈求心理安慰的一种形式,更有帝王还会进行占卜来测算。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智开发的越来越强大,庙算,已经不仅仅只是祷告祈福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特别是到了李元吉当政之后,庙算这种延续了千年的仪式,自己也不好取消,毕竟这是封建社会,一些事情还是必须要相信的,再者有那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发生,也导致李元吉不得不信。

所以,庙算,在李元吉有意的引导下,已经变成了祈福与战事前期准备合为一体的形式,虽然还称之为庙算,但实际上,庙算只是最后一个微不足道的仪式。

“十五万兵力,加上玉门关的两万,共计十七万人,一石粮约够一名士兵吃上百日左右,单单只是这边,便需要十七万石以上,除此之外,还有各项杂事,开春便开战,稍显有些急促了。”新任兵部尚书程知节大大咧咧的说着。

高山草原作战带着大批的粮食?李元吉恨不能撬开程知节的脑袋好好看一看这里面到底是咋长的。

到目前为止,李元吉是无限怀念杜如晦。

虽然自己对杜如晦的确有那么一些防备,但却不得不承认,杜如晦还在的时候,这些事情自己是从未操过心的。

如果不是实在没什么好办法,加上自己的意中人张亮也要去进攻吐谷浑,李元吉是绝对不会把程知节放在这个位置上的。

“粮食好说,现在各地都存了不少的粮食,出征前忙个几天,把粮食全部做成饼或者炒面就行了。而且那东西也不占地方,一个后勤兵只携带粮食,一次可够十人吃上十天。”苏定方回答道,虽然这样会让程知节很没面子,但程知节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兵部尚书,位高权重,但程知节却是一点也不稀罕,他倒是更情愿待在家里晒晒太阳,看着自己那价值几千贯的玻璃房发呆。

但打仗不是儿戏,不是装个糊涂就能糊弄过去的,苏定方还是一脸正经的说着:“问题的关键在于,拿下吐谷浑之后,大军几乎没有时间停留在那里,需要直接从吐谷浑进攻吐蕃,就怕那个时候吐谷浑会有人动什么心思。”

“是啊,派谁去合适呢?”房玄龄也是一筹莫展。

关于这个问题,他早就跟李元吉私下里商议过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但是很可惜,房玄龄的理由依据被统统推翻了。

而推翻他的,仅仅只是一句不痛不痒的话,吐蕃内乱,机不可失!

苏定方担忧的问题,也同样是房玄龄担忧的问题,甚至为此想了很久的时间,依旧没能想出个所以然来。

这个计划太过大胆,甚至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李元吉想用一年的时间,干完前人几十年才能干完的事情,听起来的确有些天方夜谭的感觉,实际上也正是如此。

房玄龄想进谏,但又不想进谏,所以,他只能把问题摆出来,让大家来共同做决定。

“一旦大军攻破吐谷浑继续南下吐蕃的话,吐谷浑这上千里的土地,将会处于无人管理的真空期,若是一些吐谷浑人不甘失败,重新集结兵力对大唐后勤部队发动袭击,则后果不堪设想。若是能有人集结个几万人发动反击倒还好说,大不了大军回头再打一次,或者调兵上去打。可一旦他们化整为零,以百人,或者千人小队分散袭击,得手后便立即隐匿起来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房玄龄没有说最终的结果,但话说道这份上,是个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一旦这种情况真的出现了,就等于是切断了十七万大军的后路,断了他们的后勤补给。

这样的话,大军又能支撑多久?一个月?两个月?

这与灭伊吾,灭高昌完全不同,根本不是一回事。

伊吾和高昌多为汉人,且伊吾有大量的驻军,加上伊吾高昌国土狭小,根本不及吐谷浑一半,就算真有什么问题,大军最多两天就能赶到,根本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

计划是很好,两面出击,让吐蕃不知道该阻挡哪一面,但问题也同样严重。

攘外必先安内,这不是一句空话,若是安抚不了吐谷浑,两面进攻吐蕃就只能是一句玩笑话。

“办法不是没有!”一直没有开口的李靖,也忍不住的开了口。

事实上到了雅州之后,李靖就在思考这个问题,亲眼见识了高原的可怕,见识了吐蕃的可怕。

李靖到了那里以后,已经无法像以前那样平静的去看待吐蕃这个并不强大的王朝。

地理位置,便是他们最大的优势,若不是陛下提前做出了这个计划,李靖甚至不会察觉到要想击败吐蕃,到底有多难。

甚至,刚开始的时候李靖甚至感觉到了绝望,因为无数次的推演,让李靖得到了一个令他恐惧的结果。

如果唐军毫无准备就直接进攻的话,那么吐蕃不需出动一兵一卒,只需要节节撤退,引诱着唐军不断的深入,然后,不管是去了一万唐军也好,十万唐军也好,能够安然回来的,怕是一个也没有。

而大的战略李靖也知道一些,虽然不像现在知道的这么详细,但是两面进攻他是知道的,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李靖也在不断的思考着这个问题。

李靖的话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就连原本打算直接开口的李元吉,也忍不住的停了下来,认真的看着李靖,有些期待他能给自己带来一个什么样的办法?

“声东击西!”似是察觉到众人期盼的目光,李靖也没有藏拙,直接将自己想出来的办法说了出来。

然而听到这四个字之后,有人陷入了沉思,有人则是一脸的不解,李元吉的脸上,则是露出了一副欣赏的笑容。

原因很简单,李靖说的,跟他想的一样。

“继续说!”李元吉淡淡的说了句,并没有阻止李靖发挥的迹象。

而到了现在,看着李元吉那副从容淡定的表情,李靖若是不明白李元吉心里是咋想的,那可就白活这五十九年了。

当然,不免的心中又是一阵的震惊,自己是到了那边一年多,联想着整个大局才想出的对策,然而看着皇上这幅表情,在想想当下的布局,不得不很不情愿的承认,事实上早在一开始布局的时候,李元吉就已经想好了对策。

李靖不是个喜欢拍马屁的人,但是对于李元吉,他是真的佩服。

不管以前是装的也好,其他的什么也好,至少在当了皇帝以后,懒归懒,政事没有拉下,好战归好战,可每一战都是准备充分,且在自身损失极小的情况下完成的。

“臣献丑了,若有考虑不周的地方,还请陛下为臣指正!”李靖站起身子,朝着李元吉拱手说道,引起其他大臣一阵不解,但也有明眼人,比如说马周,房玄龄,程知节,萧瑀这些对李元吉极其熟悉的人。

倒不是说其他大臣不熟悉,只是相比较之下,他们不如这几个人了解的更透彻。

“蜀道四万大军已经完全适应了高原环境,就连战马,也都适应了那里的气候,之后,只需要规规矩矩的推进,最多途中会停下来一两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完全适应。而玉门守军此次则没有进行高原训练,便是要在吐谷浑作战,那里也相对较为平稳,适应是可以适应,但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

所以,臣觉得此次应当以蜀道为主,玉门为辅!”李靖不慌不急的说着。

话不多,但问题剖析的却很彻底,蜀道四万大军进行了一年半的高原适应训练,蜀道为主,玉门为辅。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不仅让人明白了李靖所说的对策,同时也让所有人都明白了一个道理,陛下早在两年前便已经为此进行了布局。

在玉门派出十七万大军进逼吐蕃,吐蕃不可能不调遣主力进行阻击,而这个时候,李靖便可率领蜀道四万大军从东部直接进攻,吐蕃有多少人?

全国上下加起来百万人口也就顶天了,能动用的战兵有多少?

三十万?算上那些叛乱的,实际上怕是连十万都不到。

加上吐蕃依旧是农奴制度,真正具有战斗力的部队,人数并不多,而那些临时武装起来的农奴,则根本不是唐军的对手。

所以,只要玉门方向能够完成牵制敌军主力的任务,李靖率领的四万蜀道大军,完全可以轻易的打穿整个吐蕃。

四万大军,在中原或许翻不起什么大浪,但是在除了大唐以外的任何一个国家,那都是可以轻易毁灭他们的存在,就连突厥,面对面的跟四万唐军打,他们也占不了什么便宜。

当然,前提是都是蜀道那种配置的唐军。

“不错,朕也是这么想的,苏定方率领十七万大军,在灭掉吐谷浑之后,一步步的南下紧逼吐蕃,步步蚕食,牵制吐蕃主力的同时,也让部队适应那里的环境,而主力则为药师的四万蜀道大军,而这一次,大唐要打出的口号便是,对吐蕃进攻大唐进行反击,解放数以百万的吐蕃奴隶……”

第十三章:给本王滚第六一五章:三箭定天山不是吹的第二四零章:洛州突变第七零六章:成长第三九七章:放手去做第五八六章:尾巴第四七四章:这手操作很灵性嘛……第五三五章:变故第一五六章:趁现在,赶紧吧!第三八七章:疯狂追击第四十四章:魏徵进谏第九章:俺齐王又回来啦第五三八章:罪己诏第六二七章:皆大欢喜第六九七章:去安南第四三八章:璧儿长大了第六二九章:你歪楼的本事朕服第一一七章:铁证如山(求订阅!!!)第五二九章:死了?第五九五章:举报信第三十八章:游戏才刚开始而已第一四九章:贷款给李世民第五九零章:长孙无忌之死第二六五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三七一章:泾阳初夜第五三二章:又想骗我移民第三一八章:你需要啄一啄第六四一章:反应第四零三章:征服第六八八章:你可以幻想一下第一九一章:闭眼找麻烦第五七七章:暗箱操作?第一零九章:齐王在,大唐在!第一八零章:让他先飞一会第一章:不造反行不行?第三零三章:这能当半艘船了吧?第四七八章:向工业化迈进第二六六章:三司推事第一二七章:‘招供了’(第三更,求订阅!)第四十七章:推销水泥第二十三章:‘第一桶金’第六十四章:时机不对第五五零章:眼界第六一八章:内部矛盾第五四九章:又一个要走的第二三八章:小狗,你要帮我啊第五三五章:变故第五十九章:火力外引第一五零章:你这是暴殄天物第三三二章:发展省第四七二章:真正的天子门生第四九一章:试探第二二三章:你说,咋办?第一百一十章:等着看戏吧第六九六章:难怪你要为他走后门第六十七章:我们被齐王骗了第二一二章:丰州是孤的了第一一二章:反曲弓第四七九章:一场意外带来的好处第六三三章:我能说句MMP嘛?第六七五章:老夫是盾牌?第五二二章:我先撤,你上吧第一三二章:本王读书比你少吗?第四十一章:每户一钱第一二四章:黑科技不要停第三一二章:借我一千兵,还你一片天第五六二章:恐怖大唐第四四八章:一群癞蛤蟆第三二七章:处处是商机第四零三章:征服第六五三章:你知道你错过了什么吗?第六三三章:我能说句MMP嘛?第五一九章:泛海远征第五零二章:当头一棒第二十七章:太子驾到第三一七章:水师都督第二五四章:告急第七零九章:海图,新大陆第二十一章:臣要弹劾齐王第七一零章:南进舰队的收获第三五四章:狡兔三窟第二十三章:‘第一桶金’第三九七章:放手去做第四八五章:开窍的大臣第四九四章:乱搞……第三五八章:狗汉奸!第八十三章:回家第六四九章:拆分第六十一章:科举之道第二三二章:山寨到长安了都第三九九章:内部瓦解第三十五章:以攻代守第五零六章:‘高傲’的禁军第二零一章:回家第五八九章:你逃的掉吗?第七十六章:你瞅本王作甚?第三七三章:本公子可是见过皇帝的第三八零章:花样作死侯君集第一六五章:浮桥第一九八章:挥师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