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五章:藏富

正旦朝会圆圆满满的结束了,总结了过去的一年,展望了未来的一年,这是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

大臣们欣喜满满的回家过年去了,留下苦逼的值班官员望眼欲穿。

李元吉也领着李承光缓缓的离开了大殿,不过却没有去后宫,也没有去东宫,而是直接将其领入了自己的书房内。

宋忠早就接到了李元吉的指示,进入书房之后,直接走向一堆资料面前,从中抽出了一份,直接摆在了李承光的面前。

“看看吧!”李元吉脸上带着微微的笑容。

带着疑惑,李承光打开了这份并没有任何明显标注的资料。

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前,所有的资料都有一个特点,翻开之后的第一页,永远都是序章,接着是目录。

序章可不是后世那种随随便便写上一段话就可以的,所谓的序章,就是对这份资料的总结,让人看完这篇序章以后,能够准确的了解到这本书内大致写了些什么。

目录就不用多解释了,但凡是个正常人都能看明白。

此刻李承光手中拿着的这份资料,并不算是什么机密,因为在刚才的朝会上已经公布了具体的数字,虽然每一个项目到底投入了多少钱,每一贯钱的收入到底来自于哪里,这些关键点并没有说明。

但是也并不需要去说明,正旦朝会不需要去解释这些,只需要将总数说出来就可以了。

看着手中这份财政资料,李承光有些走神了,暗暗想到这里面莫不是还有什么隐秘的事情?

接下来是目录,目录仅有三个大章,收入,支出,盈余。

每一个大章下面又划分了不同数量的小章,但这些小章也并不是最详细的,分别为税收,本土铸币,海外铸币,其他收入。

支出则是分为军费,官员俸禄支出,基建支出三个小章。

盈余则没有小章,就是一个孤零零的大章列在那里。

这是一个比朝会上说的稍微详细一点,但却依旧很粗糙的账目。

李承光有些好奇,父皇为什么会给自己看这些东西。

不过好奇归好奇,在亲眼看完这份资料上的内容之前,李承光可不会傻乎乎的去质疑什么。

然后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的赫然正是今年的税收,与皇甫无逸所说的基本一样,全年税收二百四十四万三千六百贯,比上一年度同比增长百分之十九点多,不到百分之二十,大约就是四十多万左右。

上一年度比上上一年度同比增长百分之十七左右,连续三年增幅在百分之十五以上,且每年都以两个百分点的速度在增长。

后面是一些分析,预计明年增幅可能会在百分之二十一至二十三之间,考虑到南北铁路中线有一部分即将通车,商品及人员流动性近一步得到了加强,且工业布局越来越多,大量的商品使得货物价格被迫下降,百姓购买力增加,所以能够有效的刺激经济发展。

原本还以为这就是跟朝会上说的没什么区别,但看完这一页之后,李承光却发现自己错了。

上面不仅只是列出了数据的对比,同时还带上了一些分析,虽然具体的分析不会只像这上面说的那么简单,但对于李承光来说,同样是一笔巨额的财富。

这也让他更加深彻的认识到,发展经济的主要方法,就是修路,布局工业,让商品价格下降,保证工作岗位持续增长,使更多百姓有地方去赚钱,然后购买力自然也就增加了,购买的多了,虽然价格降低了,但庞大的数量足以抵消,甚至超越这些收入,于是,国家的经济自然也就好了起来。

这份说明很简略,但却给李承光提供了一个详细的思路,虽然以前他也问过马周这些问题,马周也跟他解释过,但当年太小,对这些问题也只能是懵懵懂懂的,根本没有真正的掌握。

李承光紧接着翻到了第二页……

“父皇,这……”李承光瞬间瞪大了眼睛,本土铸币二百多万贯,这个数字没有出错,但是后面的……

李承光有些不敢相信的揉了揉眼睛,道:“父皇,这上面是不是写错了?”

“没有写错,继续看下去!”李元吉淡定的摇了摇头,说道。

李承光强行压制着内心的震惊,按照这份资料上写的,海东诸省的铸币,根本不是之前公布的三百万贯,而是接近七百万贯,足足翻了一倍有余。而朝鲜诸省的铸币也不是一百万贯出头,而是逼近三百万贯,仅仅只是两个新纳入的海外地区,一年之内就差不多为大唐提供了一千万贯的资金。

而这一千万贯,算上税收,算上本土铸币,大唐需要两年的时间才能够得到这么多的收入。

如果这还不算震惊的话,那么下面的内容就足够震惊的李承光讲不出话了。

户部准备在海东,朝鲜诸省建立数座冶炼工厂,用于对金银矿石的第一次冶炼,保证可以同等时间内将更多的金银运回本土。

特别是海东诸省,目前已知的金矿银矿,开采率甚至不足一成,户部打算组织当地土著进行高强度的采矿工作,以确保可以再短时间内提供更多的矿石。

说白了,这就是剥削,还有些内容在这上面并没有列举出来,比如说海东诸省的女人,大多数都被送到了别的地方,或者嫁给了汉人当小妾,户部只不过是配合着这一政策,在得到利益的同时,尽可能的把海东诸省的土著给玩死而已。

因为计划才刚刚提出来,需要时间来完成,所以预计明年两地大约能够提供至少一千二百万贯左右,从第三年开始,每年至少能提供两千万贯。

两千万贯的金子有多重?一两等于一贯,十两等于一斤,只需要二百万斤的金子,或者一百万斤的银子就可以了,这个对于整个海东来说,并不难。

李承光有些搞不明白,既然朝廷有这么多钱,又为什么要隐瞒这一数字?特别是在他看到后面的盈余方面又跟皇甫无逸说的数字完全对上以后,就更加郁闷了。

这些钱明明就在国库内,而且也花了出去,这么做又是为了什么?

藏富?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必要这么做吗?

第六一八章:内部矛盾第二七三章:吓尿了第四二四:我可以拒绝吗?第三四八章:驸马不好当第三九七章:放手去做第四九六章:想要科研的御医们第三零八章:悲剧人生之程知节第七零六章:远航第九十三章:信则有,不信则无!第五三零章:新军第四四七章:别烧死自己了第六九二章: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第七二零章:太子监国第二四八章:为了偷懒而努力第一五一章:给他三天跑路第五六八章:狐狸尾巴第二五五章:非常之时,当行非常手段第二八七章:皇甫无逸第九十八章:又见作死小能手第五四四章:儒家的未来第六四零章:为太子保驾护航第六三六章:李承光的提醒第四一六章:我想我们快成功了第二九五章:当然是打特娘的第二七六章:大唐还是很有骨气滴第三五四章:狡兔三窟第一零三章:募兵制第三二六:萧条与繁华第六一四章:复杂的战场第二零七章:逼上绝路第一六二章:欺人太甚第三九九章:内部瓦解第三三四章:同志,你要砸朕饭碗啊这是?第六零一章:太上皇他……第六十七章:我们被齐王骗了第一九七章:边关急报第三八九章:我会回来的第一七二章:各怀鬼胎第五四三章:儒门错了?第二十三章:‘第一桶金’第五九四章:你!给我钱!第四零三章:征服第三五三章:这锅老夫背了第五八六章:尾巴第四十一章:每户一钱第五八七章:请不要怀疑我的专业能力第五九七章:狐狸尾巴第四七六章:内阁的反省第五四三章:儒门错了?第二五九章:王家的底线第三四八章:驸马不好当第一一五章:长孙无忌要造反第五六四章:震惊:情况不妙第二十六章:解决薛万彻第三六零章:兵进吐蕃第二五九章:王家的底线第五五五章:悟性第二七四章:犯吾天威者,朕必诛之!第二九零章:长安一日游第三零七章:五百钱一位第九十五章:朕欲立你为皇太弟第六零三章:太上皇驾崩了第一七二章:各怀鬼胎第二四一章:很有眼色的两位第二二零章:南下第二零八章:竟然是她第六七四章:腹黑李元吉第二八二章:毫无挑战的灭国第四章:本王不甘第四四七章:别烧死自己了第五五一章:朕很失望第八十九章:入伙第三五三章:这锅老夫背了第三零二章:朕叫它铁路第五零一章:乌龙系列事件第三三五章:与众不同就是特色第七十五章:刺猬阵发威第四二一章:那是什么东西?第四九九章:老祖宗已经给了答案第四九二章:辞呈第五二七章:风卷残云般的压迫第七一六章:朕也怕第四八八章:官司第三九二章:求稳的李靖第六三八章:辅政人选第三五七章:破案、迷你版装备第一二五章: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第五五四章:出行第七十七章:大杀四方第六二零章:简陋到爆的机枪第四三零:名单第三二一章:这事一点也不简单第六九三章:从里烂到外第三九五章:乱第一九三章:小镇北第三八六章:解围、反击第六十四章:时机不对第二五五章:非常之时,当行非常手段第六三三章:我能说句MMP嘛?第四八二章:被吓懵的大臣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