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杨信之的身份(上)

“阿玢!阿玢!你听我说,你听我仔细说!”

“你说啊!我又没堵上你嘴!”

紫虚观偏院客堂厢房前,李元轨拍着板壁门扇急切求恳。而紧闭的门内传出来的带哭腔的女声回应,却让他愣在当地,张了半天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慢慢跪坐在门前。

能说什么呢?我生为宗室亲王天子弟,必得以身报国,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方今大乱之后民力凋敝,百姓饥寒劳苦,禁不起连续征战,我不能昧着良心,为了自己婚姻美满而阿附上意……这些话,用得着他来教导魏征之女?

板壁门后传出抽泣声。魏叔玢其实也没一个字责备他,只是听完他今早在万春殿的奏对结果,煞白着脸起身就走。李元轨情急之下一把扯住她手臂,却被她挣脱,躲进了这会客堂的厢房里,重重关上门扇。

她没理由也没心思责骂他,只是想哭一场而已。

李元轨长叹一声,以手支地。他自己也刚刚哭过一场,还是在万春殿,当着天子宰相各位重臣。

他不象侍中魏征那样能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地训讲圣贤之道,他能想到、能说出的,只是渭水船工自残砍掉的秃桩“福手”,渭北庄园拼了老命支应农务的张庄头,空空荡荡只剩两个老妇看家的菜园子,陇上西北一路的千里荒野人有菜色,被杨信之寻来带路的那秦州老妇泪流不止……

“西海道已经打完仗,你两个儿子很快就能回来啦”。此言犹在耳,那老妇的两个儿子,难不成又要往更遥远艰险的西域塞外行军而去?好吧,她一家一户不算什么,可秦州仓曹也说过“今年粮食不够全靠义仓周济才没饿死人,要是明年还没人干农活又要大饥荒”的话。秦州还不算特别穷僻的地方,其它州县更不敢想象。

“朕也知民间百姓劳弊,不堪征点。”皇帝皱着眉说,“可那些被高昌扣押奴役的羁人流民,就不是我大唐百姓?我为天下主,能坐视子民呼号求救而不理?高昌王麹文泰是铁了心背靠叶护可汗,与我大唐为敌,这一仗,迟早得打!长痛不如短痛,晚打不如早打!错过眼下的良机,拖延时日,等我军再行整顿出兵,那粮草人畜、供军劳役,只会比如今更多耗两三倍不止!高昌有了防备,固守坚城,又会令我多少将士平白流血殒命?这不合算哪!”

李元轨无言以对——涉及兵战谋算,当世本来也没几个人能跟李世民陛下争诘辩论。出列接下这一波冲锋并反击回去的,是侍中魏征:

“臣万死直言,陛下为天下主,当以社稷太平、黔首安泰为要。纵兵出战、谋攻退防,乃将帅职事,非人主所虑!兵部若以为应当速战连战,可上奏状,臣等奉敕商议平章,陛下敁敠民力、统筹决断。今主上夺行将帅职事,立场偏颇,恐众心不服,更恐招致民变祸乱!”

你的屁股坐歪了——魏侍中虽辞句文雅守礼,语意却是毫不客气。你是皇帝,不是兵部尚书也不是统军元帅,你应该考虑的不是怎么打仗,而是怎么治国!

只考虑打仗的话,那当然是速战速决效率最高、损耗最小。可要再放宽眼界,看一看大乱之后的废墟焦土,看看立国还不到二十年的李唐王朝,那就是连李元轨都知道的事实:老百姓恐怕连今冬明春都撑不过去了。

吐谷浑之战奏凯,远征军必须班师返朝。兵丁归府、回乡耕种、蓄养民力,要缓上三年五年、十年八年,等各地仓囤里再收积上盈余的粮食,又一批男丁长成愿意去搏杀拼功名,才可以再考虑组织下一次远征外战。

“至于麹文泰羁留的我大唐归民,”李元轨强行收敛着心事献策,“臣至高昌后,当立即着手寻访实情、暗中联络、搜集证据。到时候,是在高昌王庭上向麹氏据理力争、是报回长安由主上遣使训谕索要、还是带领这上万羁人掀翻麹氏统治,臣见机行事。”

他是能做出一番事业的,他想。外有大唐本国撑腰,内有康苏密等商胡出人出钱,他不怕苦也不怕死,在高昌一定能够有所作为,只是……

“看起来,你小子还是挺想去做西域大国驸马的啊?”天子没好气地奚落小弟,“也难怪,那边汉胡杂居,听说女子个个白皙美丽。你倒是艳福不浅。”

然后李元轨就在朝堂上“呜”一声哭了出来。

这么没出息的行止完全出乎他自己的预料之外,所以当那一股百口莫辩委屈酸辣的气息径自冲进鼻腔眼眶,他竟也毫无抑制能力,伏地失声——

无愧天地君亲、社稷黎民,就得辜负他此生至爱的一片深情啊……

皇帝闭了嘴,好象是看着庶弟叹了口气。房玄龄、魏征、长孙无忌等宰相重臣都只默默注视着少年亲王当廷失仪大哭,真是回想起来就恨不得找地缝钻进去的羞臊尴尬场面。

两个内侍受命把吴王扶持出了万春殿,朝议也很快散了。他情绪稳定下来以后自己出宫,在门外遇到杨信之,高壮卫士拉着他开口就说“听到了不妙消息,得赶紧去紫虚观找上真师”。

什么不妙消息?原来李元轨进宫前,叫杨信之去屯营找周十二,问问吐谷浑假王孙的事怎么样了。杨信之没找到周十二本人,但听人说,前几日天子召见了他一回,不甚满意。李元轨是转托三姐夫柴绍负责这假王孙差使的,该去谯国公府问详情。

“都过中午了,今天在驿馆里起那么早,十四郎和信之都没吃过饭,肚子都要饿扁啦。”杨肉塔叫苦,“柴驸马府太远,不如先去紫虚观向上真师问讨主意,顺便蹭午饭……”

我就知道……李元轨一肚子气,本想喝骂他,但转念又一想,他是应该去见柴璎珞。不为问假王孙的事,也为了求紫虚观主帮他在魏叔玢面前说说好话。

今日他在万春殿“御前自请”依原议去做高昌驸马、拒绝了毁婚约改娶魏叔玢的机会,而且还是当着她父亲的面。魏征本来就对自己没好感,回家肯定一刻不耽误地转告妻女,大肆描述自己有多么负心薄悻、彻底打消女儿的痴念,然后再找个出身五姓七家的高门女婿……能帮他辩白的,也只有柴璎珞了。

第九章眼睛深似湘江水第二十六章冤家路窄(下)第十三章尘世樊笼(上)第十二章李元轨典身借贷(上)第二十章劫持长公主第五章程咬金逼婚(下)第十六章永安宫词(下)第七章洗不掉的血污(上)第五章李一娘遗情书第五章程咬金逼婚(下)第十六章一只叫“阿豚”的猛兽第十九章附注:第九章附注:第四章赵王妃成礼(上)第二章紫虚观情事(下)第八章克死三个皇长孙的白虎精第四章慕容氏混血王子第十一章枉自相逢未嫁时(下)第十一章枉自相逢未嫁时(下)第四十五章尾章(5)第二十六章冤家路窄(下)第三章李元轨的出路(上)第二十一章长空之恋(下)第二十二章感业寺大火第三十四章吐谷浑遗孤的挣扎(上)第三十二章假父假母(上)第十七章奇技啥巧碾压(下)第一章魏叔玢卖友(下)第二十三章螺子黛(上)第十一章枉自相逢未嫁时(下)第四十三章尾章(3)第二十三章宫斗法式(下)第十二章铁塔映幡竿第一章魏叔玢定亲(上)第十八章附注:第二十四章谁家子弟谁家院(下)第二十章劫持长公主第十一章魏征欲斩龙第二十一章贞观之治(上)第二十三章螺子黛(下)第九章咸阳渡西市(下)第三十三章王子们又要造反(上)第二十章忽梦少年事(下)第十五章皇弟与皇子第十一章枉自相逢未嫁时(上)第八章大唐亲王入赘蕃邦(上)第二十章忽梦少年事(上)第二十九章玄武门(上)第七章开疆拓土休养生息(上)第三章三味真火炼灵药(上)第二十一章赵氏孤儿第三十五章太子大乱斗(下)第三十九章列女传屏风美人(上)第二十三章螺子黛(上)第五章平生首杀(下)第九章玉指环第二章李建成长女出嫁第三十六章马球与毒酒(上)第十三章尘世樊笼(下)第二十七章套马的汉子(下)第十七章半路杀出程咬金(上)第六章皇后亲赐缢索第二十四章夜袭大安殿第三十三章王子们又要造反(上)第二章附注:第八章大唐亲王入赘蕃邦(上)第十六章平阳长公主驸马第二十八章杨家有女(下)第十二章“天子赐赙光耀门楣”第三章三味真火炼灵药(下)第七章开疆拓土休养生息(下)第四章赵王妃成礼(下)第五章附注:第三十八章皇帝持刀强(下)第十九章合香娘子(下)第十九章君前讨价还价(下)第六章叔侄图穷匕见(上)第十四章附注:第三十二章假父假母(上)第十三章尘世樊笼(下)第三十二章假父假母(上)第一章魏叔玢定亲(下)第八章渭水寒(下)第十九章女道士的仙丹第十章前保母与肥猎豹(上)第七章开疆拓土休养生息(下)第十五章魏叔玢勒索借贷(上)第十章十七长公主驸马(上)第二十四章夜袭大安殿第十四章双心壶第七章洗不掉的血污(下)第二十二章桃花林里一白猿(下)第十八章大唐亲王投井(上)第十四章血玉韘的来历(下)第十章前保母与肥猎豹(上)第二十章往生寺第八章渭水寒(下)第四章翠云峰望楼(下)第二十五章李元轨束手(上)第二十四章夜袭大安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