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金陵历风雨(十)

“陆帅,看起来城内的戏本子比外面要精彩多了。”高济听到向杰的话之后笑道:“需要加把火吗?”

“第二卫到什么位置了?”陆翊没理会眼前这两人,反倒是自顾自道:“我军扩编之后钱粮消耗颇大,主公之前和严先生还一直在商议如何开辟税源呢。”

“想打劫人家就明说嘛。”向杰在旁边撇了撇嘴,笑道:“这事交给我了,我去第二卫待着,凡是从南门跑出去的那些大家族,不论是人还是钱都交给我,到时候一股脑全都给你带过来。”

他说完匆匆而去,当夜就直奔第二卫而去,而此时第三卫在金陵东北两面的攻势越发凌厉,再投入大股步军攻城之后,短短两日之内,就已经将薛枚手下的镇海军打得抬不起头来,如果不是高济有意压制攻击速度,只怕此时的厮杀都已经摆到了城墙上了。

“启禀陆帅,大将军,金陵东城出现生力军,和镇海军不一样,他们的战力明显高于前者,已将我军先登步军赶了下来。”高勋在第二天下午,匆匆从前线返回大营,一进来就道:“我军是否需要投入主力,趁机将城墙夺下?”

“这个镇海军,怎么连那些私兵都比不上?”高济在旁边摇了摇头,不过却没有同意高勋的建议,反倒是问道:“十三司可有新的消息传来?”

“十三司的消息到了。”高勋在前线并不清楚这些,但是此时高济的话音未落,外面陈武匆匆走了进来道:“果然不出陆帅所料,常州和杭州等地多有兵马前来金陵。”

“抽调三个都的兵力出来,等待打援。”陆翊看了高济一眼,没有多说话,反倒是盯着陈武道:“十三司立即上报主公和军政部,急调第四都南下,从东面直扑苏州。”

“常州的是董浩,苏州董昌所部来的只怕十有八九就是钱镠所部了。”高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道:“陆帅是打算在金陵将江南东道内部的事情一举解决吗?”

“江南道以金陵和苏州为首,只要这两地被我掌握,那么剩下的地方就不足为虑。”陆翊点了点头,“只有拿下东南,我军才真正具备鲸吞天下的实力。”

“末将这就去安排。”高济点了点头,伴随着淮南军的逐步壮大,陆翊为首的少壮派已经越来越不讳言夺取天下了,甚至于这一点连高济这样正统的军人也没有意见。

而此时在常州一带的红巾军董浩却并没有朝着金陵而来,而是将主意达打到了和常州只有一水之隔的润州头上,润州作为淮南进出江南的前哨阵地,自从赵宗权投靠淮南之后,淮南军在这里布置了人手,甚至于尹世恒都把润州作为跳板,无数的钱粮物资都在润州附近囤积,所以他自以为自己这一招能够直接打在淮南军的软肋之上,不仅能够完成和金陵的约定,而且还能够劫掠淮南军的后勤物资以此来壮大自己。在黄巢被剿灭之后,董昌这个红巾军的首领现如今想的就是如何壮大自己的实力,好在朝廷那里求到一个赐封,然后名正言顺的拿下常州,以此来保持自己的权势地位。

红巾军在行动,淮南军这边速度也不慢,高济在此时根本没有掩饰的意思,直接从前线将杨易和施崇信两部抽调出来,迅速开拔朝着润州而去,而且在陆翊的命令之下,一直在苏州附近徘徊的水师第二都也在何胜的率领之下忽然沿着运河南下,一下子将水师船队开到了润州以南地带,直逼太湖境内。

水陆大军几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钱镠和董浩两部截成两段,而且随即迅速和浙东观察使董昌手下的水师在太湖对峙,顿时硬生生逼停了钱镠进军的脚步。

而此时红巾军已经逼近润州城,一下子和匆匆而来的杨易和施崇信两部撞在了一起,双方大战一触即发。

“润州看起来应该会有一场大战了。”陆翊和高济点头不语,随后把视线依旧放在了金陵城上面,虽然淮南军抽调了两都兵力堵截红巾军,但是在高济命令高勋等部放开手脚之后,金陵下淮南军的攻势却愈发猛烈,激战整整两日之后,光启元年六月底,高勋亲率先登登上金陵东城,鏖战半日之后扫清了裴潜带来的裴家私兵,顺利将东城城墙拿下,随后柴在用率领十九都紧随其后,两都合力之后迅速将东城掌控在手中。

而此时在北面,借助于水师的掩护,何兵率兵夜袭金陵水关,直接用战船撞开水关的关门,然后突入城内,迅速斩杀金陵水师最后的力量。

至此金陵城两翼洞开,第三卫以三都两万多人的兵力迅速突入城内,和城内守军以及裴家等大家族私兵展开了一场持续一天一夜的巷战,厮杀遍及整个金陵城各个角落。虽然淮南军的兵力远远少于对方,但是在残酷的巷战之中,其超人一等的战力却被发挥到了淋漓尽致,从东北两面突入城内之后迅速朝着往东南两面突击,沿途迅速荡清所有的守军。

而此时十三司迅速出动,发动金陵百姓参与围堵,在淮南军杀进城内之后,这些穷苦百姓的血性被彻底点燃,近十万百姓涌上街头,除了参与抓捕散兵游勇之外,那些胆大的还主动给淮南军带路,让原本不熟悉地形的淮南军迅速多了无数的向导,其攻杀的势头也变得更加凌厉。

“传令三都指挥使,立即分兵给我把金陵城的那些世家大族宅院拿下。”等到七月初一早晨的太阳升起,城内的厮杀声开始逐渐走向结束的时候,高济的这道命令等于让入城的三都兵马逐渐的转移注意力,将主要兵力对准了这些世家大族。对于趁乱带着残部从南城逃出的薛枚视而不见,甚至于就连追到了南城边上的高勋都在接到命令之后迅速率兵回身,并在随后迅速将裴潜和张长生两人直接生擒。

第八百八十三章 何以为家国(下)第八百七十章 登陆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下第一第九十二章 晨曦弥漫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随机应变第三百七十二章 浑水摸鱼第七百七十章 万州攻坚战第五十二章 不约而同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箭双雕第八百六十五章 增援燕北(下)第八百六十九章 欲盖弥彰第一百零三章 明修栈道第四百章 收复广州第八百七十七章 山东士族的选择(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朱全忠的谋算(下)第七百七十二章 开州之战第一百八十章 霍存军至第四十八章 水军出击(四)第八百九十五章 压制山东第七百三十二章 善后第七百七十四章 活捉李茂贞(中)第九百七十二章 同样的战术第九百五十八章 攻城打援(上)第三百三十八章 城头变幻大王旗第七百九十四章 兴元府之变第一百四十八章 谷熟惨案(上)第三十九章 碗口城之变第一百九十六章 还都长安第九百三十四章 四路奔袭(下)第四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九百四十四章 偷袭丁公山(上)第八百八十七章 齐军哗变(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第二封诏书第八百零四章 天下大变第五百二十四章 南天一柱第五百零九章 金帛换和平(上)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震惊天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荆州大战(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建号立制(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士气第七百二十七章 大典玄机第三百九十一章 降服张明第四百二十八章 内外影响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偷袭徐州第六百八十章 巡幸东都(下)第一千零一章 经略河朔第六百八十一章 火攻樊城第四百五十二章 夜袭战第三百八十六章 激战第二十八章 太湖易主第二百七十七章 名臣归心(下)第四百七十五章 改元第一千零五章 边军之殇(下)第九百二十四章 恶行传天下(下)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往事如烟第四百六十一章 捆绑煽动(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谋局之争第八百三十四章 进退两难第一百五十一章 逆转第五十九章 年关第二百一十九章 挖坑第三百六十一章 翻越罗浮山(中)第六百八十三章 孤城难守(下)第一百零五章 唐皇昭令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兵临漳水(上)第九百九十六章 逃亡草原第三百零一章 平定闽西南(上)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伏击(中)第一百零六章 鹬蚌相争第二章 官道袭杀第五百零一章 胜而不胜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谋算比拼第二百七十五章 惠及江东第五十四章 李孝常的心思第三百五十八章 威压刘谦第一百七十八章 乾封大战第四百八十六章 敬翔的谋算第八百九十三章 燕北狼烟(下)第九百四十八章 震动天下第五十四章 李孝常的心思第二百一十八章 明争暗斗第一百八十一章 螳螂捕蝉第七百六十九章 夜袭第六十一章 入城第三百零七章 反制第二百五十二章 福州事第二百一十一章 情出无悔第九百八十五章 应对之策第九百二十四章 恶行传天下(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冲天火柱第八百八十三章 何以为家国(下)第七百零七章 万源之战(中)第四十三章 水落石出(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人海战术第三百四十七章 翻手为云第九百五十六章 夜袭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坐观第二百四十三章 两线作战(下)第十二章 太湖县尉第五百五十九章 山雨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