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四章 恶行传天下(下)

“主公,这是陈武送来的急报,刘威已经率军攻下了南皮,大军兵锋越过沧州府城,如今沧州境内的大小世家几乎是被一扫而空,尸横遍野。”急匆匆的线报几乎是一刻不停送到了薛洋手中,但是实际上还是已经晚了。

“这是打算利用世家积攒下来的财富来弥补自身所需,维持齐军的消耗了。”李振看完这份数百字的线报之后倒吸一口凉气苦笑道:“如此一来,短期内,齐军必然战力大增,粮草器械供应充足,陆翊在燕北只怕困难了。”

“倒也不一定,杨行愍此举虽然扫平了世家,但是却埋下了祸根,一举得罪完世家和寒门百姓之后,他在山东已经是天怒人怨,齐王府的根基至此彻底丧失殆尽,我看这是距离覆灭不远了。”袁袭冷然摇头道:“如此做派,是自毁前程,主公,应当立即让陈武组织人手,趁齐军主力往北开进之时,鼓动山东百姓反对杨行愍,将其视线牢牢地拖在内部,而无力应对外界的变故。同时,暗中找寻卢家这样的心向我金陵的百姓人手,彻底和杨行愍分割。”

袁袭的这个是绝户计,但是此时却也是最合适的策略,这个时候,伴随着沧州暴行传遍整个山东之际,百姓惶恐不安,世家大族犹如风中柳絮,朝不保夕之时,甚至于不需要任何举措,光凭金陵这边的一句话就足以安定人心,让山东的天在这个时候彻底改变。

“传令陈武,要策动百姓持续反对杨行愍,必要的时候可以请唐圣公帮忙。”仅仅只是沉吟半晌,薛洋立即朝着沈勇道:“其次,对于卢家这样的世家,可以向他们表示,金陵可以保证他们的人身和家族传承安全,只要他们能够反对杨行愍。最后,既然山东百姓发生大规模外逃,那就设法让他们去燕北,那地方地广人稀,需要大量的百姓在战后参与重建,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巩固燕北,发展燕北的准备,将来,那里就是我们出击幽北草原的桥头堡,必须彻底稳固下来。”

薛洋的话基本上就代表了如今金陵方面对于山东士族的全部回应了,如果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这几乎没有任何的吸引力,比起其他诸侯大多数时候都需要依靠世家豪门来维持地方稳定,已经全片铺开取得了令人匪夷所思政绩的江南,对于世家大族本身就没多大的需求,而且商贸繁荣后的江东,世家大族的存在实际上已经是阻碍了这种发展,新晋的豪门几乎无一例外全都不是世家背景的情况下,往日里是没有世家愿意来江南的。

但是架不住的是,此时一旦杨行愍的举措得不到遏制的话,那么山东世家势必会陷入彻底的覆灭的境地。这种时候,朱全忠是不可能出手庇护的,在天策军全面进攻随时可能出现在徐州的情况下,和杨行愍保持一致这是宣武军唯一的机会。所以金陵,在这个时候就成了山东世家乃至于整个中原士族最后的希望所在。也唯有天策军强大的武力,在这个时候才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个可靠的庇护之所。

而伴随着薛洋的这道命令传到山东陈武的手中,整个山东大地在这个时候更是激流涌荡,无数惊慌的百姓在暗卫的出动之下,迅速往北而去,这些人当中,大部分都是些穷苦百姓,在进入幽州地界之后,迅速被安置到幽都附近,在王镕调集的官员协助之下,迅速安定下来。

而朝着其他方向逃亡的人,十三司也没有去管,但是这股风声却在一瞬间被传的到处都是,虽然帐前都联合齐军各部兵马沿途设卡拦截,但是暗卫出手之后,却带着百姓在各式各样的缝隙和小道上穿梭,短时间内,直接造成了山东大规模的人口外流。

在如今这个时代,人口基本上就代表着各诸侯的战力体现,在这个时候出现人口外流,将不可避免的削弱齐王府的实力,并且还会出现一连串难以想象的严重后果。

这种情况之下,朱全忠虽然接到了杨行愍的传讯,但是却暗中不置可否,甚至于随后让郑璠暗中出动人手,帮助这些百姓进入中原宣武军的地盘落户。

此举,对于杨行愍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燕北苦寒,所以只有底层百姓和北部沧州附近的人口才会前去,但是中原和山东的道路四通八达,根本就防不胜防,而且中原世家和山东这边向来都是一体,在他们出动接应之下,以至于大部分残存的世家在杨行愍还没动手之前,就迅速拖家带口直接逃进了中原。

可以说,杨行愍在沧州的举动虽然让齐军放开了手脚,手中靠着缴获查抄的物资迅速得到了充足的供应,但是带来的后果却是极其严重的,如袁袭所言,直接动摇了齐王府的根基。加上此前迫害唐圣公,导致寒门对其失去了信心之后,如今没有了世家的支持,齐王府在山东彻底失去了最后的依靠,变成了空中楼阁。

而且比起其他诸侯,杨行愍和李克用的处境较为类似,手下武将众多,支撑起了本身的战力,但是文臣稀少,导致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就是民政这一块始终无人接手。之前搞了个稷下学宫,想要借此机会,促使寒门和世家子弟进入齐王府的文官序列,但是如今却成了一地鸡毛。在大量百姓逃亡之后,被戴友归的高压政策所笼罩之后,山东更是彻彻底底失去了应有的活力。

如今齐军强势,而且避开了和天策军的一线接触,可以凭借着手中大军的战力维持统治,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只要齐军在战场上出现大规模的败绩,那么将不可避免的影响后方,从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而这一点,身在燕北的陆翊在得到陈武送来的山东境内的所有线报汇总之后,早已经是洞若观火,所以在随后,不仅仅在第一卫设伏的基础上,将骑兵调了过来,而且针对如今刘威的北上态势,精心部署了一个口袋阵,就等着对方一头钻进来。

第一百七十一章 曲阜城下第一百零九章 半渡而击第二百三十一章 金陵历风雨(四)第七百五十七章 符离之战(中)第八十二章 扬州动乱第七百九十四章 兴元府之变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风月第二百六十二章 卞山突击战第八百五十九章 李存勖出手(下)第五十八章 收服李青龙第三百五十七章 冲天火光第七百五十五章 争锋相对第九百四十七章 三路合击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一败涂地(下)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马踏黄河第二百七十二章 心志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天子守国门第二十章 正军制第七百六十六章 缺了一环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兵临漳水(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茨河之战(上)第七十一章 作假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头阵第五百三十三章 送女人第六十七章 佛宗故事(上)第八百四十七章 惊动天下第五百零六章 再战临武(中)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网开一面第三百四十章 里应外合第七百四十二章 坐而论道(下)第五百二十一章 堵截混乱第三百二十五章 两份圣旨第五十七章 人心思变第九百四十四章 偷袭丁公山(上)第十九章 以战养战(下)第八百四十二章 全军冲锋第六百七十九章 巡幸东都(上)第八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出手(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虚则实之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溃千里(上)第五百三十四章 乱世飘零第八百九十六章 出人意料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退路之争第四百零一章 收复广州(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两份圣旨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远遁第七百一十八章 安耐不住(上)第七百六十七章 山河战图第三百一十三章 唐皇的心思第六百一十一章 拿钱换官第九百六十一章 合兵一处(下)第四十九章 水军出击(五)第八十八章 采石矶水战第十一章 敢问郎君之志第九百三十七章 兵压徐州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海运和漕运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抢人第六百八十五章 东都大典(上)第八百一十九章 偷袭第五百六十章 不动如山第一百六十八章 进退两难第五百九十章 动荡不安第二百九十六章 渡海第五百一十六章 钟传失踪第一百七十五章 黑云压城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会师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海运和漕运第四百七十三章 乱局第四百五十章 摧枯拉朽(上 )第四百九十九章 最后的决战(四)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头阵第一百四十九章 谷熟惨案(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前后夹击(下)第九百零九章 长驱三百里(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杨若兰的抉择第九百九十八章 试探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一曲单相思第七百七十三章 活捉李茂贞(上)第六百四十一章 步骑对决第八百四十四章 会师成都第八百七十二章 真相第七百八十章 新式兵器第三百八十章 拨乱反正(上)第四百三十九章 争夺韶州第四百五十一章 摧枯拉朽(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新的帝都第九百一十五章 鱼目混珠第六百八十八章 谷城之战(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威压刘谦第一百二十一章 僖宗传诏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扬沙法第八百零八章 功败垂成(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援兵天降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一击决胜负第九十章 各有算计第八百八十八章 齐军哗变(下)第四百九十六章 最后的决战(一)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坐观第九百八十一章 偷袭长安(中)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第二次任山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