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陵小迷妹

江南唐国京都,金陵城。

皇宫内楼宇建筑,鳞次栉比,连绵起伏,宫廷宏伟,富丽堂皇,装饰精美,华丽的甬道,通往了重门宫阙。

澄心堂内,李煜正在跟这次去润州做转运使、近日返京的高远在谈话,对于他润州之行,选了哪些皇商贡品,他并不感兴趣。但是,此次他派高远去往润州,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劝说韩熙载能够回京复职,继续为朝廷效力,这才是李煜所重视的事情。

毕竟韩熙载名望很高,在唐国的士林和权贵中,算是有才学,有能力,有威望,有阅历等四有老人,朝廷的孙党和中间派,对韩熙载都十分敬重。

哪怕是宋党的宋齐丘,活在世的时候,也数次向韩熙载求字画,或是请他代写一份称颂文章,但韩熙载懒得理会,最后更是以对方“臭不可闻”为由,当场扫了面子,不愿意为他写任何字,有此交恶更深。

李煜坐在金丝楠木的雕龙长椅上,放下手中的笔墨,目光看向高远,询问道:“韩卿可有回心转意?”

高远拱手,微笑道:“启禀官家,韩侍郎他……松口了。”

“哦,韩卿他终于不生气了,打算回金陵来官复原职?”李煜惊诧说道。

高远点头道:“临行前,韩侍郎他的确跟微臣提到,他在润州歇息近一年,也恢复了状态,放心不下朝廷之事。当初跟那些御史、大臣争论的怒气也消了,而且两个月前,官家推行的新币政策,正是当初韩侍郎他提出来的,也算完成了他当时的建议和计划,所以,他打算回京为官,继续为陛下分忧,辅助官家治理朝政。”

李煜闻言,脸色顿时大喜,一抹微笑布满脸上,很是兴奋。

由此可见,李煜的城府并不够,作为君王,喜怒哀乐常常挂在脸上,不懂隐藏,心肠软,耳根更软,很难做到亲贤臣远小人,因为他经常分不清哪方是对、哪方是错。

毕竟政治争斗,很难直接分辨出对错,每一方都从某个道理出发,打着为国为民,为朝廷、为陛下的借口,混淆视听,若是做君王的没有一定的大局观,判断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听信奸佞,疏远贤臣。

“对了,韩卿他,要继续回户部做侍郎吗?”

高远犹豫一下,说道:“韩侍郎提及,他自己从户部罢官,无颜继续回去任职,而且他称自己做了多年户部侍郎,有些干够了,这一次回京打算去吏部任职,负责官员考核任免与科举选士之事,为国挑选栋梁之才。”

“去吏部?”李煜惊愕一下,不过并没有多想,因为六部之中,户部与吏部都是十分重要的衙门,一个关乎民生与国库,一个关乎官员任免等,都是朝廷重视的核心部门,至于工部、刑部、吏部倒是显得会清水一些,韩侍郎这样选择,倒也合情理。

“可以,只要韩卿肯回来,除了任他为礼部侍郎,负责今年秋闱贡举之外,朕再任命他兼中书舍人、勤政殿学士承旨,继续委以重用!”

李煜满脸笑容,心情舒畅,觉得有此国之栋梁老臣,回来辅佐他,对他的声望稳固,对他治理朝政,都是有巨大帮助。

高远看着官家李煜如此高兴,心中也暗自得意,一旦韩熙载重回朝堂,那么孙党的劣势就能得到扭转,抗衡宋党、新党的博弈。

当高远告退之后,李煜心情甚佳,因此起驾来到大周后寝宫,摇光殿!

昔日才情无双,容貌绝丽的周娥皇,如今容色憔悴,躺在床上,四肢无力,身子时而低烧,太医诊治多次,却也没有好转,甚至连病因是什么,都没有搞清楚。

李煜过来探望,娥皇看着丈夫过来,露出一丝微苦的笑容,说道:“陛下似乎有什么高兴的事?”

“知我者,皇后也。”李煜笑了笑,然后把韩熙载答应回京做官的事说了出来。

娥皇闻言后,眸子望了夫君一眼,颔首道:“韩大人在唐国三朝为官,家中子嗣也都是俊杰,为唐国效力,实在难能可贵。虽然韩大人心气高一些,天生傲骨,但他的确是唐国目前少有的肱股老臣,朝廷的定海神针,有他恢复主持朝政,不至于出些乱子。”

李煜点头道:“这个我懂,韩熙载的才名远播,名望很高,早有贤明,连先帝生前都屡次对他赞不绝口,朕自当重视此人!”

娥皇见官家重视,也放心一些,说出自己另一个担忧来:“江淮官员抱团成了宋党,江南人士组了新党,两党有相互较近、融合迹象。一党独大,不利于官家的地位和皇权,这韩大人回来,可以平衡一下朝廷局势,稳定皇权,也有一些帮助。”

“皇后说的极是,朕也有这样考虑。”李煜点头,对皇后的见解向来钦佩。

就在这时,屋外传来轻快的脚步声,一位身穿天水碧霓裳的少女欢快跑了进殿来,她手里拿着一册书卷,朝着床榻的大周后喊道:“姐姐,西厢记第一册出来了,从润州快马送来,我上午已经看完了,立即给姐姐带入宫来。”

“西厢记?”李煜露出惊讶之色,他毕竟一直在宫内,国事繁多,对于润州这些日子流行的戏曲,他不可能事事知晓。

但是周嘉敏住在宫外,已经听过往才子和商贩提过,于是派出下人回润州等待,一旦印刷出来,立即买到给她稍送过来,而娥皇先前听过她提及此事,倒是有所耳闻了。

娥皇恍然之后问道:“哦,就是那个苏以轩才子的戏曲小说?”

“嗯,这是他的传奇小说版本,跟戏曲话本格式略有区别,但故事是一样的,文笔优美,故事曲折,实在太好看了。”

周嘉敏一边说着,一边上前笑嘻嘻把书卷递给了她的姐姐。

娥皇接过来,翻开几页,随便扫了几眼,顿时被里面的辞藻和剧情所吸引了,轻叹道:“果然是世间少有的才子,一点不必他做的诗词逊色。”

“那是,他现在可是被润州人,称为江左第一才子了。”周嘉敏路上不自禁地露出几分倾慕之色。

李煜坐在床榻边,听她姐妹二人谈论着另一位才子,让一向以才情见长的他,心中多少有些吃味,涌起些惆怅若失之感。

周嘉敏忽然开口道:“姐姐,端午之后,我打算回一趟润州!”

娥皇抬头询问:“回润州做什么?”

周嘉敏带着一丝期待神色,说道:“听说另一部新剧《牡丹亭》已经在润州演出了,我错过了《西厢记》,决不能错过了新剧。这可是苏以轩的第二部戏曲,听从润州过来的行商和贡生说,牡丹亭丝毫不比西厢记逊色,我要回去追剧。”

“这…….”娥皇苦笑不得,觉得自己这小妹子,最近一段日子,对那个未曾谋面的苏以轩,有了强烈的好奇心和崇拜感,真不知该说她什么才好!

第四百四十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第十九章 先天下之忧而忧(为盟主加更!)第七十九章 新的合伙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小孩子才做选择第二百八十二章 再遇危险第二百一十四章 这个才子不风流第四百五十五章 精兵简政第四百三十四章 大宋兴兵第五百七十八章 恻隐之心第二百一十八章 同床异枕第四百九十六章 布局开始第三百七十章 绝对子第六百八十三章 破城前夕第三百八十二章 爱已入骨第五百四十六章 局势不乐观第三百六十一章 熙园诗会第五百五十五章 做好了准备第五百七十九章 相言甚欢第一百六十二章 转运使到来第四百二十二章 名篇惊世第二百七十二章 位卑不敢忘忧国第五百三十九章 北汉朝局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陵小迷妹第一百五十六章 酸酸涩涩女儿心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毒迹象第四百一十章 戏如人生第三百四十三章 偷占便宜第五百五十三章 伤别离第一百六十二章 转运使到来第二百五十二章 心猿意马第二百八十二章 再遇危险第六百二十六章 贯穿营地第四百九十四章 成长有目共睹第一百一十六章 和解(第三更)第二百八十九章 援手到来第二百九十一章 入金陵第三百九十三章 朝堂震动第六百五十四章 掌控自己的命运第二百三十一章 故意讨好第三百八十章 牵肠挂肚第二百五十四章 论功行赏第七十八章 考教一番第五百四十一章 征询意见第六百一十三章 酷夏鏖战中第五百四十三章 铁马冰河入唐来第十七章 侠女箐箐第五百二十五章 为国为民的苏郎第一百二十六章 险之又险第一百六十八章 选择退婚第五百七十二章 黑火药的研制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刺史上任第三百九十七章 有所准备第二百七十章 白蛇传说第二百五十七章 再次切磋第五百七十八章 恻隐之心第一百六十五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第十七章 侠女箐箐第四百七十五章 胜券出现第四百六十二章 问责第三百五十八章 乞巧节到来第六百二十五章 郑王到任第一百八十二章 女子有才就是麻烦第四百六十九章 血战雄关第一百三十二章 白家瓷窑第六十五章 青铜与星耀第二百二十章 君臣心思第四百四十一章 睚眦必报第四百二十三章 放榜,中解元!第二百八十六章 还是清白的第三百五十二章 一览秦淮河第一百九十七章 暗器有毒第三百三十六章 证据不利第五百三十章 创办官企第六百五十九章 定后路第二百七十六章 途中遇伏第一百一十四章 赞不绝口(求首订!)第六百七十九章 朝廷动荡,下旨降罪第四百四十四章 搜查罪证第四百五十六章 十军操练第一百二十五章 演出成功第六百三十七章 失望心情第六百零三章 名正言顺上位第四百三十二章 白帝城!第二百九十七章 皇后有救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箐箐变成彭虞侯第五百二十四章 伐唐之计第五百零七章 如实说来第十章 莫欺少年穷第三章 祸从天降第一百五十三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二百七十二章 位卑不敢忘忧国第六百八十九章 前途未卜第五百零一章 拜访白府第六百二十一章 美梦成真第一百六十五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第六百零八章 终如愿以偿第一百一十七章 排练探班(第四更)第一百四十七章 果然有毒第六百八十六章 金陵失陷(中)第六百五十一章 言归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