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问责

蜀军前线的败军之将们,纷纷策马入城了。

这些人有统帅王昭远,监军刘廷祚,招讨使韩保正,副招讨使李进、三泉山驻将王审超,三泉山监军赵崇渥,兴州刺史蓝思绾等人。

除此之外,还有几十个都虞侯,百名校尉。

加在一起,大约一百五十人。

过了城门,是瓮城的区域,一个封闭的防卫空间。

孟玄钰、赵崇韬、苏宸、卫英、彭箐箐,带着罗七君等十多名都虞侯,数百侍卫在瓮城内迎接。

王昭远等人见到二皇子一身铠甲,威风凛凛站在前方,走过去行礼。

按照地位尊卑,身为皇子的孟玄钰,肯定要比他们的尊贵。

“拜见二殿下!”

王昭远站在第一排,其余人站在身后,分级别站好,向二皇子抱拳行礼。

孟玄钰虽然不是太子,但却是很受宠的皇子,参与不少国家大事。所以,这些人对二皇子还是很敬佩的。

“诸位将军,拥有五万雄兵,镇守三泉山的阳平关,为何会如此快的败北,你们是否要给朝廷一个交待?”

孟玄钰脸色一寒,并没有说什么“诸位辛苦”的安慰话,而是直接兴师问罪了。

五万大军,归来也就两万人,雄关丢掉,死伤过半,连一天都没有挡住宋军,简直奇耻大辱。

韩保正等人面面相觑,没相当二皇子第一句话,要追问兵败的责任了。

他们的脸色都有些不好看,倒不是生怒,而是憋屈、尴尬,甚至还有一点羞辱感。

本来蜀军人多势众,又占据地利优势,不说能够击败宋军,至少收关稳固,阻挡宋军继续前进,坚守一个月,也算是没有功劳却有苦劳了。

可是,结果如何?

宋军头一天抵达三泉山,次日便攻打城关,直接击溃了他们,两日时间,拿下了雄关,让这些蜀军将领,觉得脸上害臊,实在太丢人了。

他们的目光,不由自主地看向了王昭远,带着几分嫌弃、埋怨、不爽的神色。

因为这几次失败,都跟王昭远的军令有关,他坚持要跟宋军硬碰硬,锻炼队伍,磨炼士气,然后为北伐中原做准备,实现他的鸿鹄之志。

谁曾想,他的军事才能简直是鸡肋,志大才疏了。

王昭远此时,脸色沉下来,自己可是权臣,在蜀都时候,哪怕太子对他,也要礼敬三分,你一个二皇子,没有官职在身,只是郡王封号而已,并无实权,有什么资格来审问他?

在前线,自己才是统帅,这二皇子不过相当于朝廷派来的都监,最多相当于副手而已。

“二殿下,胜败乃兵家常事,宋军来势汹汹,谁能保证自己带兵对上,就一定能胜?诸位将军在前线奋勇杀敌,力有不逮,也不熟悉宋军打法,这才会战败,却不是诸位将军不尽力。以老臣来看,对手过强,非战之罪!”

王昭远口才不错,舌绽莲花一般,把战败之过,推脱给对手太强。

而起,王昭远不愧是玩权谋的老手,他也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光把自己摘出去,那样会两边都得罪了,反而众叛亲离。

因此他直接为诸位将军推脱责任,把自己裹挟其中,看似他为众将求情,实则是打算促成“法不责众”的局面。

若二皇子要问罪,总不可能把所有战败之将都责罚了。

苏宸自然听出了王昭远的话意,心中暗骂一句:这个老狐狸!

顿时间,几位将领微微点头,似乎赞同王昭远的开脱之词,觉得战败不应该怪他们这些将领,胜败是兵家常事。

孟玄钰也是聪慧之人,生于皇室,对玩权谋这些,所见所闻并不少。

“好一个非战之罪!或许这些偏将、都虞侯,的确奋勇杀敌,一心报国,出了不少力,吃了不少苦,但是王大人你,却要为这几次的战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孟玄钰声音有些冷,一句话,把这些偏将、监军、都虞侯等将官都给刨出去了。

无形中,分化了王昭远和诸位将领的责任和立场,要把王昭远孤立起来。

他这次主要对付的就是王昭远,其余将领,事后根据责任,再慢慢收拾不迟。

在场的诸将,如韩保正、李进、蓝思绾、王审超等人,全都眼神一亮,带着一股惊讶和振奋之色。

看这意思,二皇子打算问责北路军统帅王昭远了。

这是朝廷的意思,还是二皇子的意思呢?

众人心中疑惑,觉得二皇子这次,可能要夺军权了。

王昭远脸色阴沉,目光盯着二皇子,对方既然这样跟他说话,显然要给他追责定罪,难道要撕破脸吗?

“二殿下,老臣是否有罪,是陛下说的算!我这北路军统帅,也是陛下亲自册封,若是二殿下对老臣有意见,大可以写折子,禀明陛下,让陛下决断!”

“是非曲直,有罪与否,需要朝廷兵部、枢密院、三司等审过才有定论。但是眼下,王某还是三军统帅,二殿下觉得呢?”

王昭远抬起头,目光看向孟玄钰,带着质问口气,打算跟二皇子玩朝廷权谋了。

用朝廷的规制,陛下的亲封,为自己正名,他才是这里统帅!

没有人在北路军的前线定他的罪,只有陛下、兵部、枢密院等,才有资格,才符合规矩和制度。

在场的人大都心如明镜,北路军统帅王昭远与二皇子孟玄钰发生了冲突,要撕破脸了。

孟玄钰瞥了这倚老卖老的宠臣一眼,心中厌恶,冷冷一笑道:“特殊时期,当行特殊之法。本殿下北上之前,已经得到陛下圣谕,可生杀大权,接管北路军指挥权,并有问责前线贻误战机、酿成大祸的将领权力。”

“经过调查取证,情报梳理,已经确认,正是由于王昭远指挥失误,战略错误,导致前面几关迅速失守,蜀军将士死伤无数。本殿下宣布,即刻起,解除王昭远北路军统帅职务,革职查办,待战事结束,送回京城受审!”

韩保正等人听完,都有些吃惊,旋即露出解恨的神色。

“这不合规矩!你这分明是要夺权,难道你要造反不成?”王昭远大惊,脸露怒容。

“规矩?好,给你看看规矩,你这些年身在高位,都做过什么丑恶事,这里都记录的清清楚楚。”

孟玄钰拿起一张小册子,扔给了王昭远。

临行前,孟玄钰通过对王昭远儿子入手,发动人脉和力量,与朝廷一些跟王昭远不对付的官员结盟,派人把王昭远这些年干过的坏事,贪赃枉法等查到许多,汇总一起,可对王昭远进行打击,双管齐下。

第三百零六章 论词之道第四百一十章 戏如人生第四百零二章 夜里来客第五百零九章 国库为何这么空?第六百七十一章 民怨沸腾第八十九章 有所怀疑第一百七十四章 原来是你第五百三十七章 南唐对策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第六百零二章 温柔体贴第六百零八章 终如愿以偿第五百三十七章 南唐对策第一百五十六章 酸酸涩涩女儿心第三十五章 城外赠酒第三百九十八章 回润州第一百一十五章 情何以堪(第二更)第一百八十章 才女登门第三百七十四章 新的决定第一百二十章 一曲相思听不懂第六百三十五章 内讧第三百三十八章 法医苏宸第五百六十四章 猛将必发于卒伍第四百二十四章 秋闱余波第三百五十六章 复杂的派系第三百六十四章 扫把星谁不怕第二百七十五章 千年等一回第四百九十五章 收益分账第五百五十章 常州失陷第四百八十六章 回蜀都!第六百零四章 四面合围第五百八十章 发展军医第四百二十四章 秋闱余波第八十九章 有所怀疑第一百五十六章 酸酸涩涩女儿心第一百五十二章 想到一个方子第二百九十九章 仍不甘心第三百七十五章 围杀第五百三十六章 大兵压境第六百四十四章 离开润州城第四百一十九章 考题!第二百五十一章 生死与共第三十章 外科手术第四百六十二章 问责第四百五十五章 精兵简政第五百三十五章 团聚在金陵第四百七十四章 亲自上阵第二百八十五章 震怒第一百一十七章 排练探班(第四更)第一百一十四章 赞不绝口(求首订!)第二十五章 知府父女第四百九十章 归心似箭第六十一章 睡错床第六百五十四章 掌控自己的命运第五百一十二章 压力倍增第五百六十八章 重拾父爱第三百八十七章 实干才能兴邦第六百三十章 拉拢调查第二百八十六章 还是清白的第四百四十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第十七章 侠女箐箐第三百零六章 论词之道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陵姊妹花第四百四十五章 赌约胜出第五百七十章 刮目相看第三章 祸从天降第三百零六章 论词之道第三百一十章 暗流涌动第三百一十章 暗流涌动第一百八十一章 腹有诗书气自华第一百六十三章 品贡会第三百五十三章 诗会相邀第六百五十八章 虚与蛇委第六百五十八章 虚与蛇委第四百四十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第五百七十四章 有求而来第五百八十二章 分兵攻城第八十九章 有所怀疑第一百九十九章 将计就计第三百零二章 刘夏江三才子第二百二十八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第五百六十三章 奋勇杀敌第一百四十一章 应对措施第三百八十八章 研读兵书第六百三十章 拉拢调查第四百一十七章 备考的日子第四百七十七章 怀疑与推测第五百零四章 入宫相见第六百七十三章 无法接受第六百五十章 苏氏六国论第二百九十九章 仍不甘心第五十二章 仗义多为屠狗辈第四百九十八章 复国计划第四百一十九章 考题!第三百七十九章 风波酝酿第五十八章 那一刻的凝视第五百一十八章 浩然正气第三百五十章 公主心思第二十五章 知府父女第六百章 手术抢救第二十三章 亡命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