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 离间之计

金陵城,一座不起眼的墨坊之内。

杨灵儿有武功在身,深夜翻墙离开苏府,前来此地,与一些部下相见。

卢俊升开门见山说道:“公主,现在情况有变,苏辰公子亲自带兵去往了润州,担任了监军,那我们的人手,还要不要继续像在常州那样,在城里搞破坏,让润州迅速城破?”

杨灵儿摇头道:“不可,这样会毁了我兄长的。他好不容易才顺风顺水到了这个位置,一旦润州成败,他很可能会有性命之危,万不可这样做。”

杨灵儿脸色冷峻,完全不同意他们的计划,不准许有人破坏润州的防御,给苏辰带来麻烦,甚至威胁他的人身安全。

所有不利于苏辰的这些计划,杨灵儿都不接受。

燕沛有点不快,说道:“可是如此一来,我们就无法进行破坏,那么,唐军和吴越兵之间就会陷入了焦灼和鏖战,甚至会击败吴阅兵,这跟我们的利益不符。”

吴春秀也说道:对啊,吕将军已经派了不少人手混入唐国,就是想趁此机会,让唐国覆灭,若是不能把握住这次机会,反而给唐国恢复了,那我们海外的兵马,何时才能杀回江南,重建吴国?”

杨灵儿摇头道:“那也不能毁了我兄长,他是我们复国的关键,我们现在的计划有变,应该把主要破坏的对象,放在林仁肇将军那边,因为林仁肇将军麾下有十五万兵马,对抗宋国的十万大军。这才是影响唐宋生死之战的地方,而润州城并没有那么重要,且让他们在这里鏖战罢了。

卢俊升说道:“林仁肇将军治兵有方,而且熟读兵法,武艺高强,想破坏林仁肇治兵的计划,有些不好实施。”

杨灵儿沉吟道:“我们可以多商议,派人把江面可以搭浮桥,测水位,以及沿江的军事部署,都可以派人测绘下来,交给宋军进行辅助。”

“其次,我们也可以安插一些人混入唐军中,等待时机,制造混乱,或者进行投毒,让唐军发挥不出多少战力,甚至烧毁其粮草,目前唐军国库空虚,粮仓能持续,军饷能够坚持的日子不多,只要粮仓一破,唐军便抵抗不了多久。”

吴春秀问道:“公主的意思,润州这里,我们便不做管了。”

杨灵儿道:“对,润州不需破坏,暂时交给我义兄,给他一次练兵的机会。若是义兄真的有带兵才华,可衬托出他的威望,倘若他击败吴越兵,让吴越损失惨重,也未尝不可。吴越国元气大伤,兵力减少,我海外兵马便可以入钱塘,在那里重新立国。”

“以钱塘之地为中心,可以北上灭唐,甚至对抗宋国,这个战略也是可行的。我和胡伯商议已久,觉得此方桉是备选中最佳方桉,可以执行。”

几人听完杨灵儿的话后。都有些惊讶。

但仔细琢磨之后,发现此战略的确可行,海外的黑云都旧部已经发展了四五万兵力,分布在多个岛屿上,但是因为地理环境限制,被分割成许多岛。

如果这些岛民长期不交流,不聚集在一起,很容易各自为政,甚至分化,所以必须要将这些岛民和部队重新运回江东陆地上,那么选择一个登陆点。建立政权,便是重中之重了。

杨灵儿继续说道:“如果唐国不能立即灭亡,我们无法攻占润州沿海等地,那么,吴越国的地盘,便也是我杨吴供选之地。”

吴春秀眼神露出一抹亮光,说道:“我同意公主的观点,若是苏辰公子能够带着唐军击败了吴越之兵,将这数万吴越兵吃掉,那么对于吴越国来说损失惨重。到时候我们可以两面夹攻,由唐军从润州出发,收回常州,攻打苏州,对吴越北方进行压制。一旦吴越国调兵前往北方支援,那么他南方地带势必兵力空虚。

“那时候,我们便可以把兵力通过船只,从钱塘登陆,攻打杭州府,先灭吴越国,以此站住脚跟,等宋国与唐国两败俱伤,或者唐国大败之后接近灭国,我们趁机从吴越北上,消灭唐国,恢复吴国建制便指日可待了。”

卢俊升点头道:“有道理呀,这么一听,好像此战略更加稳妥,而且不伤苏公子,还能抬高苏公子的名望,我也支持。”

燕沛道:“此计甚好,我没有意见,可以执行。”

杨灵儿见众人都支持了这个观点,她内心还是有些高兴的,至少不会让她左右为难,一边会伤害义兄,一边是复国大业,两面之间摇摆。

如果选择了此策,那么黑云都部下志在复国,甚至可以成为润州的帮手,帮助唐军消灭这支吴越大军。

杨灵儿说道:“那我们的人手、间谍和刺客们,便陆续前往池州、铜陵等地,在林仁肇练兵和驻扎的几个沿江城池内,进行破坏、策反活动。若是能刺杀掉林仁肇,那么唐国将无可用大将,到时南唐必然会被宋国的曹彬、潘美等大将所击败,消灭唐国,李氏皇室被俘走北上,这才是我们最想看到的。”

“明白!”吴春秀、燕沛点头应下来。

卢俊升说道:“还有一点,属下有些担忧,我觉得现下皇室对苏辰公子格外器重宠信,我担心苏辰公子与李煜、皇室关系,越来越紧密,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要加以注意,最好进行分化,离间他们的关系,让李煜对苏公子有一定的戒备,或者让苏公子对皇室失望,这样双方渐行渐远,才好展开我们后续的一些计划,比如招揽苏公子加入我们复国组织。”

杨灵儿皱眉说道:“你们有什么好的计策?”

卢俊升解释道:“属下这样考虑,苏公子名满天下,被称为江左第一才子了。李煜本人曾自诩唐国写词第一人,对自己的才学十分自负,未登基之前,不把唐国境内的年轻读书士子放在眼内,他曾傲称若是他能参加科举,定也能中个状元。我们可以此为切入点进行离间,散播苏公子的才华远比李煜强大,让李煜心生不满,甚至有嫉妒之心。

“另外,在金陵城时他与周嘉敏姑娘的关系也变得密切,但我听闻李煜原本对她也有一些喜欢,还在宫内醉酒后,戏称过纳妃想法,后来因为周皇后生病耽搁下来,如今周嘉敏钟情于苏公子,定会让李煜不快,这也是冲突点。”

杨灵儿点点头,这两点散播出去,的确能够离间一下李煜和义兄苏辰的好感。

她接着说道:“还可以派人到北方汴京城,扩大兄长苏辰的才华,使其赵匡胤爱才,若是能让赵匡胤索要义兄,使得李煜不敢不从,这样一来便可离间李煜与兄长之间的情分,到时候义兄心灰意冷,离开金陵朝堂,便是我们招揽的时机,只要宋国在被唐国打的支零破碎,濒临灭亡,那么我军便可趁机复国,取而代之,一切都能成为我们囊中之物。”

“公主说的在理,我们就按公主说的办。”

“这条计策更高,想不到公主年纪轻轻,却深谙谋算了。”

“是啊,公主越来越厉害了。”

三人忍不住夸赞了几句。

杨灵儿微笑道:“这些都是我通过看书所得,以前有些道理不懂,我便问兄长、徐才女,然后再和胡伯交流观点,的确能学到很多。只要对复国有利,不伤害我兄长,我杨灵儿都要竭力去推行,毕竟,杨吴的血海深仇我要报,吴国的复辟我也有责任,所以,我一定要竭尽所能,实现这个目标。”

其余几人听完,全都点头,对年仅十三岁的杨灵儿,愈发敬佩了。

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毒迹象第一百六十二章 转运使到来第二百八十九章 援手到来第四百九十四章 成长有目共睹第六百一十八章 劝降书信到第二百章 尴尬的交谈第二百二十五章 格物致知第六百五十二章 揭秘身份第四百九十八章 复国计划第二百一十五章 小孩子才做选择第三百九十章 幕后线索第五百零三章 重回金陵第六百二十四章 回门宴第三百八十七章 实干才能兴邦第六百七十六章 宋军猛如虎第二十五章 知府父女第六百一十一章 离间之计第三百五十二章 一览秦淮河第二百六十二章 防火防盗防闺蜜第三百五十五章 提携门生第八十六章 纵使相逢应不识第十三章 心思玲珑第五百章 北固山庄园第六百七十五章 战事重启第五十四章 一毛不拔第五百七十三章 私人武装第六百四十四章 离开润州城第四百四十五章 赌约胜出第三百四十一章 泄密了第四百八十八章 守岁第二百八十七章 线索第五百二十章 朝廷任命第二百六十一章 订婚之事第三十六章 关乎命运第四百零二章 夜里来客第三十八章 救你命三千第八十章 落井下石第四百八十七章 除夕的第一次第三十二章 庭院深深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毒迹象第三百四十五章 拜师之意第三百三十八章 法医苏宸第一百四十三章 祸起萧墙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团聚第九十八章 才子对决第五百九十二章 培养嫡系第五百八十九章 杀入城内第六百八十章 营救计划第二百九十章 有猫腻儿第八十八章 没事挑事儿第三百七十五章 围杀第五百四十章 不容乐观第六百四十四章 离开润州城第六百一十七章 是战是和第四百八十八章 守岁第五百七十七章 残酷的修罗场第二十一章 蒸馏酒精第五百八十六章 测试药效第一百七十三章 才名远播第一百一十二章 白家的内忧外患第一百七十五章 坦白身份第四百四十七章 北上边境第三百零一章 不平事第四百八十章 宋军大撤退第三百五十二章 一览秦淮河第六百七十七章 来势汹汹第三十三章 大医凛然第一百八十九章 危机来临第二百九十六章 初见周娥皇第三百七十二章 盛名之下无虚士第四百零八章 千古难对第六百四十章 产生隔阂第三百四十四章 表明态度第三百五十三章 诗会相邀第十八章 自配药方第二百六十六章 复国计划第二章 初见白素素第四百九十五章 收益分账第一百八十八章 挑选侍郎位第一百二十四章 青楼看戏第四百八十二章 方针要调整第五百一十三章 驭下之道初体验第七章 生财之道第六百零七章 倔强的性格第五百二十七章 道法术器第六百六十三章 恨其不争第一百五十五章 它很丑却很有价值第二百二十章 君臣心思第一百九十四章 消息散播第二百七十三章 病情垂危第四百五十二章 争分夺秒第七十九章 新的合伙人第七章 生财之道第三百一十七章 出乎意料推荐一本历史大作《东晋北府一丘八》第一百九十六章 性命攸关第八十六章 纵使相逢应不识第五百零六章 微妙关系第六百五十九章 定后路第五百三十章 创办官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