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上朝与赏赐

翌日清晨,苏宸穿上崭新的朝服,上了唐国皇宫的早朝,这一次,他的身份已经是安国侯。未弱冠,先封侯,在南唐过去三十年也极罕见。

文武百官在金銮殿上,看到苏宸的身影,目光都关注在他身上,有人表示惋惜,钦佩。

但宋党人却幸灾乐祸,觉得这次送出苏宸,是他们孙党很丢人的一件事情,窃窃私语,轻笑议论,似乎很愿意看到天才陨落,完玉被损。

徐铉、高越等人走向苏宸身旁,可以看出,这些人眼中明显带着不舍和愧疚,苏宸是被他们挖掘出来,推到朝堂,成为新贵,要干一番大事,结果途中竟然被唐国这样牺牲出卖掉了,仿佛杀鸡取卵一般。

众人都觉得有些无颜面对苏宸了。

“什么时候回来的?”徐铉问道。

苏宸答道:“昨天午后回来的,回来之后便入了宫见过官家,复旨谢恩。”

他的意思在表达,昨天他已经跟李煜见面了,这些消息甚至决策,已经接受,让诸位大臣不必再为此时莽撞和反驳,木已成舟,无法改变,他自己已经心平气和接受。

严续叹道:“这次是朝廷对不住你,我们这些人没有用,无法保住你,希望你不要心生怨恨。”

苏宸摇头道:“不会,人的一生,也不可能都顺风顺水,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而且两国交兵,随时都会有大灾难,若是苏宸不才,能挽救万千唐国百姓和将士的生命,我觉得和谈也是值得,而且,这次又不是被绑着出去砍头,其实也没有那么严重。”

高越等人很想跟他说,去了宋国,你不要发展这么好了,尽量不要给大宋出谋划策,拉大跟唐国的差距,甚至反对不利于唐国的策略等,但是话到嘴边,这些话也很难说出口。让人以怨报德,那何以抱怨?如果再到进行道德绑架,更令人反感了。

苏宸瞅了一眼,没有看到韩熙载身影,于是问道:“韩大人还没有上朝吗?”

徐铉摇头道:“韩大人,为你的事经争吵了多次,那日跟官家也发生了争论口角,出宫后便咳了血,最近在府上疗养,有几日没有上朝了。”

苏宸闻言,心中带着一股暖意,韩熙载不愧是性情中人,他的咳血明显是被气的,苏宸觉得,早朝过后,自己要过去看望一下韩熙载。

这时,潘佑、李平等人,也走过来跟苏城打了招呼,简单寒暄了几句。

他们虽然在这件事上,没有反对,也没有帮忙,但是潘佑等人,对苏宸才华和人品,还是很尊敬的,毕竟这次是朝廷对不住他,所以他们也会表达了一定的善意。

只有魏岑、冯延鲁等人,与苏宸保持距离,一副井水不犯河水的态度。

党同伐异,不管你这个人如何的有才华,有能力,但是站在敌对派系,反而你越优秀,就越成为别人憎恨你的原因,因此,这些官员大多脸上带着冷笑,看着孙党和苏城之间的沮丧、压抑气息,都觉得心生快意,终于扳回了一局。

一旦大宋退兵,唐国恢复平静,孙党不得势了,宋党自然又重回权力中枢。

苏宸目光看到了彭泽良,上前拱手道:“见过岳丈。”

彭泽良冷眼看着他,没好气道:“哼,苏宸,你们成婚,这等大事,竟然瞒着老夫,在润州私下给办了,违背咱们当初约定,你这是趁人之危啊!”

“当世情况紧急,随时有城破危险,面对生死局面,于是打算跟素素、箐箐同时举办婚礼,也是迫于形势,请岳丈见谅。”苏宸解释道。

彭泽良并不高兴,如果换做以前,倒是可以接受,但是现在苏宸前途未知,还有北宋宋国,稀里糊涂之下跟他女儿成婚了,出嫁从夫,以后要去往汴京城,南北相隔,彭泽良再也见不到女儿了,自然满腹牢骚。

如果彭箐箐没有跟他在润州成婚、洞房,说不定彭泽良就要棒打鸳鸯,毁掉婚约了。

现在情况变得复杂,彭泽良有一种吃哑巴亏的感觉,心中不爽。

“官家驾到!”

此时,一名宦官大声喊出来,文武官员们保持了肃静,站好自己的班列位置,一起跪迎唐国皇帝。

苏宸和彭泽良暂时分开,各回自己的位置去了。

“吾皇万岁万万岁。”

“众卿家平身。”李煜坐好之后,让百官起身。

李煜见百官重新站好后,目光看到了苏宸,开口道:“朕册封了苏宸为安国侯,他是我唐国历代中,最年轻的异性侯,这既是对他能力和才华的认可,也是对他为唐国做出贡献的肯定,这次唐宋两国能够议和止兵,苏卿功不可没!”

李煜开场对苏宸一顿褒扬,这就是定下了基调,让百官明白,此事已成定局,不可再讨论,也不能再攻击,都对新册封的安国侯,保持一定的尊敬。

“官家英明!”有官员发出称赞。

李煜又说道:“鉴于安国侯在润州城的英勇表现,数次挽救城池于为难,彭府尹的千金彭箐箐、白家的商女白素素,与苏宸情投意合,面对破城危险,不离不弃,已经简单办了婚礼,坚守城池,生死与共,这种感情让朕感动,因此,封苏府的彭箐箐、白素素、柳墨浓三女,均为唐国诰命夫人,由朝廷正式颁发册封书,登记在案,以表嘉奖!”

众人听到这样的封赏,都感到了一丝意外,不过,大臣们一想,或许这是苏宸临行前,跟官家提的条件,给三位妻妾正名了,虽然三女去了北方,但是她们的家人还在,也算是一种脸面增光的方式。

“谢主隆恩!”苏宸站出来,替家里的妻妾接受了册封。

李煜微微点头,做足表面功夫,装出一副惜才爱才的表情,继续说道:“这几个月来,你反抗宋军的功绩有目共睹,朝中大臣也都听闻了,朕额外赏赐你十万贯钱,珍珠五百颗,丝绸布绢五十匹,作为奖赏。”

“多谢官家赏赐!”苏宸表示了客气。

这一君一臣上演了一场赏赐安抚良臣的戏码,给朝堂一种和谐的场面,使唐宋议和之事,几乎成为定局,不许再有反对声音了。

第三百七十九章 风波酝酿第三十三章 大医凛然第五百五十七章 兄妹对话第四百一十三章 情到浓时人自醉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第一百九十二章 解恨出气第四十七章 谁是庸医第三百六十六章 对王之王第三百五十二章 一览秦淮河第五百七十六章 攻城战第一百九十五章 夜入苏府起杀机第六百八十四章 密谋投诚第三百二十六章 乐极生悲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云都的下落第五百六十八章 重拾父爱第二百四十四章 车内被催婚第八章 八卦新闻第四百三十三章 罗列不足第四百零六章 才子的困扰第六百六十八章 出海第五百八十一章 白家药坊成立第二百四十三章 结党营私,是非难断第五百二十一章 朝会参政第四百四十一章 睚眦必报第六百章 手术抢救第一百一十七章 排练探班(第四更)第二百九十六章 初见周娥皇第三百六十三章 凶名在外第四百八十章 宋军大撤退第三百五十一章 宋国使节团第四百八十三章 静观其变第六百七十二章 惹祸上身第二百三十九章 背锅替罪第六百六十二章 渡江北上第四章 附庸风雅第五百零三章 重回金陵第二百零九章 意外的请求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战前夕第五百五十三章 伤别离第二百五十一章 生死与共第六百三十章 拉拢调查第六百八十九章 前途未卜第六百二十二章 弹劾前方统帅第四百四十五章 赌约胜出第四百八十四章 议和退兵第三百三十章 借势第二百零二章 铭记于心第三百六十四章 扫把星谁不怕第一百八十八章 挑选侍郎位第二百六十七章 驭下之道第四百一十四章 我没意见啊!第五百四十五章 安心放权第二百一十六章 端午小聚第三十三章 大医凛然第八十三章 酒精退烧第九十章 联袂出行第一百零六章 炭烤夜宵第三百七十五章 围杀第四百八十四章 议和退兵第三百二十四章 有所好转第三百一十章 暗流涌动第四百三十八章吃力不讨好第二百四十五章 新的危机第二百九十五章 似曾相识之感第四百零三章 相谈两不厌第二百八十七章 线索第三百四十八章 救蜀实策第二百九十六章 初见周娥皇第四百九十八章 复国计划第一百二十八章 越老越抠门第六百三十三章 没安好心!第四百二十六章 聚首金陵渡!第三十四章 夜里私话第一百二十六章 险之又险第一百八十五章 难得有心郎第四百三十一章 反击!第一百五十二章 想到一个方子第二百二十七章 谋划小周后第四百二十一章 萤火之光与皓月争辉第八十章 落井下石第五百四十章 不容乐观第二百三十八章 事态严重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独特的审讯方式第五百六十九章 后悔了不!第一百四十四章 拉拢人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略懂略懂第一百零三章 醉酒之后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第三百九十一章 恩宠有加第二百一十一章 早做准备第五百九十三章 针对粮道第三百五十五章 提携门生第六百四十三章 监控起来第六百一十七章 是战是和第六百七十八章 拿下采石矶第五百五十章 常州失陷第十三章 心思玲珑第三百零一章 不平事第二百六十六章 复国计划第十九章 先天下之忧而忧(为盟主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