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五章 准备妥当

次日,苏宸、程德玄、梁迥出游,跟随了一百多侍卫,游玩扬州城的一些名胜古迹。

程德玄避开人群多的街道,选择了风景优美的保障湖,租来了画舫,几人做上了船,游荡这片湖泊。

荷花处处,微风拂拂,湖水漫漫,一些小岛在湖中,岛上有亭台楼阁,云树烟芦,白墙黛瓦,处处都是好风景。

江南园林,方寸之地也别有洞天,处处可见精致,一草一木、一亭一阁、一石一水无不精心雕饰,令人心临神怡,这就是扬州的优美。

苏宸看着湖水,心中平静,他在后世的时候曾到扬州旅游过,这片保障湖也叫瘦西湖,在清代乾隆年间,当时的钱塘诗人汪沆来到扬州,他看了扬州的美景后,与家乡的西湖作比较,写下诗句:“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从此以后,扬州保障湖才被人叫做瘦西湖,这个名字很形象,瘦西湖确实比杭州西湖瘦很多。

瘦西湖是由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不同时代的城濠连缀而成的带状景观,并始终与大运河保持着水源相通的互动关系。

程、梁二人是使节团的正副使者,亲自陪同苏宸出游,一有监督之责,二来,跟这等大才子同游,拉近关系,若是能亲眼看到他灵感迸发,写诗填词,就是一大幸运事,回到汴京城,跟一些亲朋好友说起来,也觉得话题满满。

特别是再去青楼之地,也能吹嘘几句,我和苏宸同船共游过扬州,某某诗词文章名篇,就是他们在一起时候,写出来的,能够让许多才女花旦、歌姬怜人都好奇起来。

程德玄微笑道:“苏公子,这片湖如何?”

苏宸点头道:“嗯,很美,不次于金陵城外的玄武湖!”

梁迥很感兴趣问道:“公子见此美景,是否有灵感,写下诗文佳作,以此留念?”

苏宸见二人有些期待,也不好忤逆,毕竟对方同意陪同出游,也算很给面子,所以,苏宸便‘礼尚往来’,客气点头道:“刚好浏览此景,心有所感,可作诗一首!”

“哦,什么诗?”

“洗耳恭听!”

两位使节大人都很感兴趣。

苏宸看着碧绿湖水和远处的蜀岗山,赋诗道:“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这湖带景色秀丽,不亚于杭州府的西湖了,所以,我觉得可以称之为瘦西湖,以此留念吧。”

“好诗文啊,而且瘦西湖三个字,倒是颇为贴切,以此南北呼应,妙啊!”

“既然苏公子都写文来赞美赐名了,从此扬州的保障湖,很可能就要更名瘦西湖了。”程德玄微笑着说,因为他相信苏宸的影响力,只要这首诗传开,必然会因此更名。

苏宸谦虚了几句,满足了二人的好奇心后,又转移了话题。

“前方的山峦上的古刹,可是大明寺?”

程德玄点头道:“正是,听说香火挺灵验的,在扬州颇为有名,风景也很妙!”

“好,等我们游湖结束,可以去大明寺游览。”

“可以!”

大明寺雄踞在蜀冈中峰之上,依山面水,俯瞰风景秀丽、仪态万方的瘦西湖。大明寺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和园林风光于一体,历来享有“淮东第一观”之盛名因为它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故称“大明寺”

下午时候,苏宸、程德玄、梁迥便去往了大明寺一游。

.........

夜晚,苏宸结束了扬州一日游,回到了临时居住的小院。

白素素、彭菁菁、柳墨浓三女也在上午出游逛街,去了指定的胭脂店,买了胭脂水粉,并且暗中完成了苏宸的交代。

此时,四人聚集在房间内交换了信息。

苏宸问道:“你们今日出行可顺利?”

白素素点头道:“一切顺利。这次有十几个大宋侍卫跟随,我们在胭脂店买水粉的时候,将这里的防御守卫信息和院子的岗哨等情况纸条,交给了那个店主,而他也给了我们一个字条。

“我们回来看过了,他意思是,人手已经准备妥当,时刻监视这座府邸,准备营救行动。出海的船只也准备妥当,只要我们从这里离开,便可换装登船,先去海外岛屿躲避。撤退的路线和出城的马车都准备好了。”

苏宸点头说道:“甚好,我们就定在明晚行动,按计划行事,由于明晚这里会发动攻击和点火烧楼。所以,次日一定会官兵追查凶手,严防城池,我们必须连夜通过水路出城。”

彭菁菁问道:“相公,你说宋人能够相信我们在这次行事中全部遇难吗,尸骨未存吗?”

苏宸回答:“或许不能全信,只能半信半疑。事实上,这次想对我不利的人也会有,应该来自北汉,西边的党羌族,草原的契丹族等,他们都有可能不希望唐宋议和能够顺利进行,也不希望江左苏郎北上汴京称臣重用,所以,他们也会派人途中进行自杀,但若我们不见尸首,便全部葬送大火之内,样貌尽毁,的确会让人有一些怀疑。

“眼下做伪装,也只能我们把身上携带的东西,全部掉落在房间内,尸体数量能够对得上,这样尸体被烧毁,死无对证,即便大宋人有所怀疑,但找不到我们的下落,他们也只会接受这个现实,甚至趁机掉过头,再对唐国用兵,都是有可能的。”

白素素有些担心道:“那金陵城和润洲城岂不危险了?”

苏宸点头道:“不错,所以临行前我们叮嘱白家长辈以及一些挚友若能南下,尽量南下生活一段时间,暂时离开金陵和润州,这两座城是宋军和吴越兵要攻打的主要目标,因为城内财富太大了。

“而唐国南部的一些城池,宋军主力不会再去逐一攻破,会让留守的文官和将领进行招安,以战养战,利用归顺大宋的南唐将士,来对付那些不归降的武装力量,而大宋真正的精兵会退回去,所以若要保命,暂时去往洪州、剑州一带,反而是富家大户保命的好选择。 ”

白素素点头道:“我倒是与父母提醒过这些,虽然没有明确说出来,但他们答应我,会暂时离开润州避一避风头,等宋军和吴越大军完全退走再回去。只是可惜了润州百姓和金陵百姓了。

苏宸感慨道:“没有办法,唐国皇室这样做,注定了自毁长城,要灭亡的。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这都是唐国皇室自己做的孽,注定要自食恶果。”

第五章 才女解词第一百三十一章 丁家阴谋第四百零三章 相谈两不厌第七章 生财之道第四百五十七章 箐箐变成彭虞侯第四百二十六章 聚首金陵渡!第六百五十九章 定后路第六百七十一章 民怨沸腾第二百零二章 铭记于心第六百二十二章 弹劾前方统帅第五百六十三章 奋勇杀敌第三百五十九章 夜游秦淮河第二章 初见白素素第五百一十三章 驭下之道初体验第一百二十五章 演出成功第四百零九章 争风吃醋第一百一十四章 赞不绝口(求首订!)第一百五十四章 哥有青白瓷第五百章 北固山庄园第五百四十三章 铁马冰河入唐来第三百六十九章 高光时刻第六百一十一章 离间之计第四百零六章 才子的困扰第五百六十九章 后悔了不!第三百六十一章 熙园诗会第一百四十六章 中风还是中毒第四百五十三章 挑唆王昭远第六百二十六章 贯穿营地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进门去第五百四十五章 安心放权第二百九十五章 似曾相识之感第六百三十章 拉拢调查第五百五十章 常州失陷第六百零三章 名正言顺上位第六百七十九章 朝廷动荡,下旨降罪第七十九章 新的合伙人第五百零三章 重回金陵第六百二十四章 回门宴第六百六十四章 才子入扬州第六百零四章 四面合围第五百七十七章 残酷的修罗场第三百七十四章 新的决定第四百五十六章 十军操练第六百五十一章 言归于好第一百二十四章 青楼看戏第五百零三章 重回金陵第三百七十三章 来去皆匆匆第三百八十二章 爱已入骨第五百零五章 又见大周后第三百二十三章 引起警惕第六百零二章 温柔体贴第四百二十九章 大胆预测第五百八十八章 河道偷袭第六百八十六章 金陵失陷(中)第九十六章 叶探花第三百六十二章 斗词第二章 初见白素素第一百五十二章 想到一个方子第一百零九章 外柔内刚柳姑娘第五百七十八章 恻隐之心第五百二十九章 澄心堂议政第五百八十章 发展军医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线召回第五百四十七章 再次相见第二百零八章 一夜长大的少女第一百三十七章 布局(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婚事重提第三百二十三章 引起警惕第六百六十章 离别在即第四十七章 谁是庸医第六百五十五章 舆论导向第三十八章 救你命三千第一百五十九章 以牙还牙第九十章 联袂出行第二百四十一章 鸡鸣练刀第一百三十三章 商议对策第八十六章 纵使相逢应不识第一百二十七章 切磋第三百零五章 谦虚低调是美德第六百八十三章 破城前夕第四百零四章 尴尬的误会第六百五十三集 路虽远,行则将至!第九十二章 徐府诗会(中)第五百七十八章 恻隐之心第四百一十八章 秋闱来到第一百零六章 炭烤夜宵第五百九十九章 暗藏锋芒第三百七十五章 围杀第六百一十二章 谋划漳泉之地第一百二十一章 武德司密奏第五百八十二章 分兵攻城第二百五十三章 有效控制第三百九十五章 生死亦同行第六百二十一章 美梦成真第四百一十九章 考题!第五百八十一章 白家药坊成立第二百零四章 身世之谜第七十一章 凄然处境第三百二十八章 一张无形的网第三百四十六章 邀请一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