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 金陵失陷(下)

李煜走进了皇宫,步履沉重,刚才出城投降,似乎用尽了气力。

此时,内心痛苦,清晰低落,眼神空洞,走在皇宫的街道上,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路长。

还记得数月前,他说过坚决不投降:朕当亲督士卒,背城一战,以存社稷,其如不获,聚宝自焚,终不作他国之鬼。

可是,事到眼前,李煜却无法下决心这样做。

他也知道,王族之尊便是社稷之尊,容不得半天践踏。他也知道,自宋军列兵在金陵城下,一路踏着唐国将士和子民尸骨,杀到城下,他却出降,又如何对得起那些为国捐躯、战死沙场的将士们?

他觉得自己应该赴死,可是,又觉得那只是逃避,冲动一时,却并非解脱。

在生死的关口,李煜选择的苟且偷生,哪怕前方做亡国之君的日子是痛苦、羞辱,但李煜不想就这样结束这一生。

李煜经过了澄心堂、光政殿等,都将不再属于他。

他先是带着太监总管和侍卫统领,去宗庙祭拜一番。

看着上面供奉的列祖列宗的牌位,李煜跪地长哭:“不肖子孙李煜,今日丢了江山,断了社稷,愧对列祖列宗”

不过,李家的江山也是窃取了杨吴,他父亲杀了杨氏了三百多人皇族后裔,这些背负的罪,需要还债,因果终有报,如今李唐四十年的国运到头了。

离开宗庙,走回后宫,他隐隐听到了琴声哀乐和哭声,是最后的离歌,一切都要放下了。

李煜回到了后宫林苑,凤仪殿内,周娥皇正带着一些妃子,在等着李煜回来。

看到李煜安全归来,诸女终于松了一口气。

“官家,你终于回来了,大宋将军,没有难为你吧?”

“没有,曹将军人不错,给了我们一晚的时间,可以收拾一些行礼,带一些珠宝和字画,留着在汴京城度日使用,大宋并没有打算杀了我等,而是要我活着去汴京,这样做给其它诸侯看,所以,这一路,我们不会有性命危险,只是,进入了汴京城,如同蜀国的亡国之君阿斗一般,要被困在府上一辈子了,估计再也离不开汴京城。”

李煜这时候,冷静下来,还是能够想到一些其中道理。

毕竟他也做了几年的帝王,虽然不是有长远的战略目光,但终究懂得一些帝王之术,大宋如何对待他,李煜已经想明白了。

“那还好,能够保命了,若是能够带一些珠宝去了宋国,我们也能够后半生使用,只要我们省吃俭用,一大家子都够了,哪怕以后儿郎们不会出人头地,做官出仕,也能做个富家翁了,平平澹澹过完这一生,也足矣了。”

周娥皇澹澹说出来,语气真挚,似乎看透了荣华富贵,金碧辉煌的宫廷生活,并没有给她内心的平定和满足。

如果能平澹过一生,衣食无忧,在府上弹琴写文,对诗作赋,没有朝廷争斗,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国家大事,也是一种平澹的幸福。

“是啊,我们就陪着官家,在府上平澹生活,安安稳稳过日子,没有担惊受怕,没有华丽锦袍,只要平平安安,就行了。”流珠说道。

薛九道:“对,哪怕不做嫔妃了,但我们还是官家的妻妾,一起去汴京城,在那里陪着官家生活,相夫教子,也能好好生活下去。”

嫔妃们如此宽慰李煜,倒是让李煜沉重、悲伤的心情恢复了不少。

“好!”李煜点头,眼眶转泪,见诸女如此深情对他,心中好受了一些。

“不过,我们要分批过去,不要一次性都过去,如果到了北方,大宋朝廷忽然变卦,要斩首示众,或是下了牢狱,也不是没有可能,这次,我就跟皇后、两位嫔妃北上,安顿下去之后,再派人过来接其余人,到时候,大家想去就去,不想去,留在江南生活,朕也不会怪大家的选择的。”

周娥皇听着李煜说完,微微点头,觉得这个办法稳妥。

“嗯,这个办法好,第一次北上,也不至于太过招摇,惹宋人反感,我们分批北上!”

李煜叹道:“除了朕和皇后外,皇族里宗亲,朕的几个皇弟,也要同行前往,宋军不会放任一些李氏皇族子嗣,在江南逗留,重新自立为王的!”

所以,这次北上,李家皇族的人,都会携带不少,被押往汴京城,接受朝廷的新安排。

夜色很快降临,皇宫内今夜没有灯火辉煌,许多宫女和太监,已经在陆续遣散,分发一些遣散费了。

整个皇宫内,一些上了年纪的宫娥、太监们哭哭啼啼,不知接下来的生活,将如何开始,因为她们大半生都在皇宫内生活,与外面的世界隔绝,一旦出宫,将如何生计,感到了茫然。

甚至有的太监、宫娥,不舍皇宫生活环境,接受不了亡国命运,悬梁自尽有之,投湖自杀有之。

应了那句:皇帝不急太监急了。

李煜和大周后等人站在阁楼上,看着夜幕之下,金陵城内处处举火,都在祭奠家园,祭奠被亡国的南唐,甚至在祭奠国君李煜。

因为许多百姓并不知道国君的结局,流言很多,或是说他被俘虏了,或是被杀头了,或是以及携巨资财宝外逃了。

见此情景,李煜心中百感交集,愧疚又欣慰,唐国子民并没有麻木,还在为亡国祭奠。

沉吟半晌,李煜忽然来了灵感,好像胸中有万千笔墨,要舒展一般,他忽然有了写词的冲动。

自从被苏辰的词比下去后,这半年来,他已经很少写词了,因为一向自负才学的李煜,忽然觉得自己写词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完全没有写出一种高深的意境,没有深深的感情冲击,无法跟苏辰写的词相比。

但是,今晚,此时此刻,他忽然有了一种灵感,浑然天成,不写无数宣发的情绪。

“拿笔来。”

李煜吩咐嫔妃准备笔墨和宣纸,然后写了一首词: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层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销磨。最是仓惶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这首词一气呵成,却写出他心中的苦闷、仇恨、懊恼、抑郁、无助。

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君王,也不是一个英雄豪杰,他骨子里只是一个饱读诗书的风韵雅士,内心充满了柔软和自我怜悯。

这就是李煜的真性情!

第二百八十一章 拼杀格斗第四百九十九章 催婚第五百二十六章 进步显著第一百一十二章 白家的内忧外患第五百九十三章 针对粮道第五百五十六章 临行前叮嘱第一百四十九章 独特的审讯方式第三百七十四章 新的决定第四百二十五章 离别前夕第一百一十二章 白家的内忧外患第九十一章 徐府诗会(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重逢后的温存第二百六十章 不忍分离第四百零九章 争风吃醋第一百九十四章 消息散播第五百六十七章 身份不一样了第八十七章 失之交臂第四十五章 可怜白发生第四百八十一章 战后复盘第四十五章 可怜白发生第二百八十七章 线索第六百零九章 防线在缩短第六百三十九章 出师未捷身先死第一百六十二章 转运使到来第二百八十章 危机来临第三百六十九章 高光时刻第一百三十一章 丁家阴谋第五百零二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第五百二十六章 进步显著第四百九十六章 布局开始第二百五十章 以身示范第四百一十九章 考题!第四十一章 踢到铁板第二百二十九章 希望是一道光第二百七十七章 杀出重围第六百五十三集 路虽远,行则将至!第四百二十五章 离别前夕第三百一十四章 临危不乱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外说漏第六百五十章 苏氏六国论第五百九十五章 计策歹毒第四百四十六章 国法难容第六百二十三章 谣言第六百三十六章 各有策划第四百四十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第四百一十七章 备考的日子第六百四十四章 离开润州城第六百五十五章 舆论导向第一百三十八章 影青出炉第二十二章 奇葩老丐第五百四十六章 局势不乐观第六百八十四章 密谋投诚第一百五十二章 想到一个方子第一章 正是江南好风景第八章 八卦新闻第一百七十章 闺蜜的小心思第五百一十章 尽人事,听天命!第四百五十一章 西县告破上架感言!第四百七十四章 亲自上阵第一百六十四章 白家的底牌第六百四十七章 小别赛新婚第六章 从未了解过他第三百六十七章 针锋相对第一百四十六章 中风还是中毒第三百零七章 调教计划第六百五十一章 言归于好第二百五十七章 再次切磋第四百九十六章 布局开始第六百一十八章 劝降书信到第九十六章 叶探花第六百六十四章 才子入扬州第六百七十二章 惹祸上身第四百六十八章 疑兵计!第五十六章 终相会第四百零八章 千古难对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毒迹象第四百六十章 设伏接应!第六百四十章 产生隔阂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团聚第二百八十章 危机来临第五百四十九章 练功提升第六百四十六章 离别前的团聚第二百二十四章 幻想与现实的差距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毒迹象第六百一十四章 婚事重提第二百四十六章 关心则乱第九十四章 真假才子第二百六十章 不忍分离第二十章 同行竞争第二百七十七章 杀出重围第五百八十五章 传授医术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线召回第五百六十五章 重回润州城第二百零二章 铭记于心第三百四十二章 从长计议第一百零三章 醉酒之后第三百九十章 幕后线索第六百七十六章 宋军猛如虎第一百七十章 闺蜜的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