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徐府诗会(中)

徐清婉盈盈走上前,看到白家大小姐守约到来,不禁露出笑容,目光落在白素素身边陌生的白衣书生时,眼神更是一亮,从未见过,心生期许。

“白姑娘,箐箐,你们来了。”徐清婉行至跟前,

“见过徐姐姐!”白素素和彭箐箐都有礼貌地回应。

苏宸在身侧,目光打量着徐清婉,这大才女身材高挑欣长,一袭“天水碧”色的丝绸材质的裾裙长衣,剪裁得体,这种曲裾深衣就是列代汉服中最美的汉服,虽不如唐代服装艳丽,不如宋代服装华美,但是却把东方女性的古典、含蓄、轻盈、飘逸之美体现的淋漓尽致。

徐才女的乌黑的青丝长发,用一根白玉簪随意挽着,清新自然,美貌绝伦,可谓冰肌玉骨,当得上倾城倾国的绝代佳人,走起路来衣带翩翩,如画卷中走出,显得超尘脱俗。

这般灵动的女子,似上天完美的杰作,如果站在花丛中的话,连百花都要黯然失色。

幸亏他这几日跟白素素和彭箐箐多接触,对女子的倾城美貌有些免疫力了,不至于发呆出神,只是带着欣赏目光扫过,没有露出痴汉神色。

“这位公子,难道就是苏以轩苏才子吗?”徐才女面带微笑询问。

苏宸拱手,彬彬有礼道:“在下苏以轩,只是一位平凡的读书人,并非什么才子。”

徐清婉目光在打量苏宸,见他一身白衣,洁白脱尘,剑眉星目,玉树临风,俊美潇洒,文质彬彬,第一印象还是不错的。

特别是,对方眼神清澈,并没有像其它男人第一次相见,出神发怔,专门盯着她的脸蛋和胸臀不放那种心思、眼神。

此外,他说话诚恳,十分谦虚,也不像其它才子那样,有清傲之色。

“苏公子过谦了,你的那两首曲词,以及书法笔力,若是担不起才子之名,怕是这天下,没有几人可称谓才子了。”徐清婉给他的评价很高。

苏宸自嘲一笑,摇头道:“我真不是什么才子,徐姑娘切莫抬捧在下了。”

徐清婉愣了一下,心想:越是有本事的男人,越谦逊知进退,不慕虚名,果然不假啊!

白素素有些明白苏宸的心情,似乎不愿意充当才子,打圆场道:“徐姑娘,宴会是否开始,我们没有来迟吧?”

徐清婉摇头笑道:“诗会定在巳时,现下是辰时末,并未来迟。不过,也即将开始了,请移步过去,与大家相见。”

白素素点头,看了苏宸一眼,然后拉着箐箐,与徐清婉并肩向前,苏宸和小桐落在身后,徐徐跟着。

苏宸目光不经意看着三个大美女的备背影,那身段婀娜,那纤细蛮腰,还有那隆起的圆丘……

“真是一各有千秋啊!”苏宸心中暗自嘀咕,走在佳人背后,目光才可以随意一些。

就在这时,徐清婉自然地回眸一笑,苏宸刚从某丘处抬起头,目光相对,后者不禁有点尴尬。

“咳咳!”苏宸急忙收摄心神,还之一笑,内心实则有点乱跳。

短短几十步路,顷刻就到了众人面前,

此时,更多的目光都在打量着苏以轩,因为前几日“曲玉管”和“蝶恋花”两首词影响实在不小,加上跟白家大小姐扯上关系,被徐才女推崇,使得润州城的才子和闺秀们,都对迟迟未露面过的金陵才子,感到好奇。

“哇,想不到苏公子如此英俊不凡!”

“既长的俊美,又很有气质呢!”

一些大家闺秀和权贵千金们,在一旁小声嘀咕,脸上露出欣喜之色。大多时候,女人看男人也是先看脸和身材的,跟男人一样俗气,喜欢小鲜肉的花痴自古就比较多了。

但士子读书人这边,大多对苏以轩报以敌意和嫉妒,尤其是方晨博、赵钰、侯世杰、梁有才等人,都对这个一直保持神秘感的“苏以轩”很有意见,这些日子似乎夺走了他们的风头。

“白姑娘,这位就是你口中提过那个写出曲玉管的金陵才子苏以轩吗?”

“哼,看上去也不过如此嘛!”赵钰冷笑。

“不就是脸白一些而已!”

侯世杰一直以来都想追求徐婉清,这些日子,徐婉清对神秘的苏以轩表现出浓厚兴趣,让他一直耿耿于怀,此时走上前,露出虚伪笑容道:“欢迎苏公子来苏府做客,在下侯世杰,今年新科贡员,不知苏公子是否有参加过科举,想必以苏公子的才名,早已进士及第了吧?”

他这话说完,看似有礼询问,实则有挖苦之意。因为侯世杰通过方晨博等人口中,得知金陵这几年的科举中,并无苏以轩的进士,所以才有此问。

这种小把戏,苏宸听后便明白过来,不动声色道:“还未曾科举,过两年再说吧,现在苏某年纪尚轻,并未考虑及第的事。”

“苏公子这是打算厚积薄发了。”侯世杰淡淡一笑。

“只可惜,在下在金陵才士圈,却未见过苏公子这号人物啊!”赵钰站在一旁,冷笑连连。

徐清婉冰雪聪慧,自然也察觉气氛的异样,此时开口道:“诗会时辰已到,咱们这就开始吧,请大伙先入席落座。”

女宾区与男席区是分开的,相隔了几丈,一个以石亭处为聚集点,摆放了一些桌椅;一个是在草坪空地上,置放了一些案几长凳,众人找了空位落座,顿时场地内只有徐才女俏立在中央,作为东道主,也是此次诗会的主持人。

“今日诗会邀请了一位来自金陵的文坛前辈,擅长文章,精于训诂学,解文说字,乃当代唐国文坛举足轻重的人物,目前是朝廷的集贤殿学士、秘书省校书郎的徐锴徐大人,最近从金陵来到润州访故人,徐家有幸请来参加诗会,作为此次点评诗文之人。”

“徐大学士!”不少读书士子听到了徐锴之名后,都有些激动,毕竟“二徐”在江南唐国士林中,名誉很高,两袖清风,人品高洁,很受唐国读书人的爱戴,听到他来做为此次诗会的点评人,都觉得俱与荣焉。

这时候,一名侍女引着徐锴走过来,所有人的目光都带着钦佩之色望向了徐锴,起身拱手作礼相迎。

那徐锴闲庭信步走过来,丹青长衫儒衣,头带纶巾,行走间脸色气定神闲,无愧文坛大佬的风范,即将步入男席最核心位置空处的时候,目光随意扫了一眼,竟看到了苏宸的面孔,当场就愣住了。

第二百六十九章 男儿的骨气第一百二十章 一曲相思听不懂第三百一十五章 步步有局第三百五十五章 提携门生第四百九十九章 催婚第二百九十二章 初见李后主第五百六十一章 丹阳伏击第二百八十七章 线索第四百四十一章 睚眦必报第一百四十六章 中风还是中毒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外说漏第五十章 多情却被无情恼第二百五十章 以身示范第二百七十八章 中箭受伤第三百零九章 富国之论第一百九十一章 女侠驾到第六百三十二章 取得信任第一百一十章 恳请帮忙第二百七十三章 病情垂危第四百四十九章 分析大势第三百六十八章 才思敏捷第五百四十二章 灭唐之心第三百六十三章 凶名在外第三百七十一章 七夕词第四百三十三章 罗列不足第四百一十一章 为难境地第五百五十四章 如约而至第三百零七章 调教计划第三百零六章 论词之道第四百八十章 宋军大撤退第一百七十四章 原来是你第六百七十九章 朝廷动荡,下旨降罪第三百三十八章 法医苏宸第五百二十二章 未雨先绸缪第四百二十章 岳阳楼记,服不服?第五百七十八章 恻隐之心第五百零五章 又见大周后第四百五十六章 十军操练第二百二十三章 哪个少女不怀春第六百二十章 大婚第六百七十四章 争霸的种子第五百一十二章 压力倍增第六百三十七章 失望心情第三百零四章 大有来头第三百二十四章 有所好转第五百零九章 国库为何这么空?第一百三十九章 共乘一骑第一百七十章 闺蜜的小心思第五百二十九章 澄心堂议政第六百四十九章 集体登门拜访第六百二十章 大婚第三十章 外科手术第六百七十四章 争霸的种子第十三章 心思玲珑第六百三十八章 被放弃第二百五十一章 生死与共第四百六十四章 收揽军心第三百零一章 不平事第一百七十九章 此一时彼一时第七十七章 无债一身轻第二百一十四章 这个才子不风流第一百一十八章 衙内克纨绔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团聚第三百零六章 论词之道第五十五章 难以置信第三百八十六章 治国之见第二十八章 阻拦第三百章 好转迹象第四十九章 当年谜案第五百八十四章 箐箐的成长第五百九十四章 菩萨蛮第四百九十四章 成长有目共睹第五百二十八章 格物致知第六百五十六章 封赐的惊喜第五百二十九章 澄心堂议政第四十四章 诉衷情第三百六十七章 针锋相对第五百一十三章 驭下之道初体验第五百九十九章 暗藏锋芒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陵小迷妹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第五百四十八章 内家呼吸法第六十六章 红袖坊第八十四章 留夜第四百六十九章 血战雄关第二百二十七章 谋划小周后第一百三十一章 丁家阴谋第五百八十一章 白家药坊成立第四百二十九章 大胆预测第二百零二章 铭记于心第三百四十三章 偷占便宜第二百五十五章 暗中关注第六百二十五章 郑王到任第一百二十七章 切磋第六十七章 痛殴第一百三十八章 影青出炉第六百八十六章 金陵失陷(中)第二百九十一章 入金陵第一百三十三章 商议对策第三百九十七章 有所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