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李二去世之后,大唐更是安静了起来。

李承乾在勾画他的疆域图,刘旭呆在家里,继续画他的黄泉图,如今,他的画作,其实已经很出名了,什么事情,都经不住一个人的恒心,更何况,刘旭还是有些天赋在这其上的。李泰继续他的飞机实验,李恪除了陪伴杨妃,现在就是打黄河的主意,因为这些年来,黄河泛滥越来越频繁。至于李治,他是真的专注与诗词绘画,说实话,他的文学天赋水平,实在是不错,如今,他几乎可以称为大唐第一文学大家了。他其实与历史上的李煜,很多相像。他是词这一文学形式的发扬者。

长孙无忌越发的苍老了,李二带着房玄龄杜如晦还有魏征,李靖走的时候,他喝得酩酊大醉,不知道他是庆祝,还是感叹。刘旭会觉得他就是在感叹,毕竟,一下子走了那么多老友,他如今在大唐,应该是一种孤寂。

李承乾上台之后,长孙无忌虽然没有历史上的权倾朝野,但是其实也差不了多少,毕竟,将门这边,只有一个李绩还有侯君集,薛仁贵在辽东,苏定方在西北,小战不断,大战没有。如今的大唐,其实是非常平静,若是一直如此下去,刘旭真是觉得,自己可以舒舒服服的活到一百岁。

但是某一天晚上,刘旭接到了一封飞鸽传书,刘旭就知道,大唐平静的表面之下,内乱开始了。

“帝病,诸王有动,越王李贞,贬退正直之官,其子李冲,好学,勇而才,所结之士,皆为当代名士。废太子李象,与其私交甚密。”

李承乾病了,好像还挺严重,他的身体,本来就不是很好,这些年来,他提寒门学士,压低士族的地位,继续李二的传统。李承乾说过一句话,皇权不收,何来下放之理?

他的做法,是先收皇权,再放皇权。这其实是一个矛盾,他既想遵循李二的遗旨,缓慢形成三权鼎立,却又想先收束皇权,毕竟,他害怕,李家的江山还没稳当,就被人夺了过去。无论三权鼎立的政治多么好,他总要一个过程,李承乾没有准备在他的手里形成这一形态,这些东西,就算要形成,那就等着皇权微弱的时候再来吧。他觉得,到那时候,若是将这些东西提出来,或许还能让李家的统治,再延长一些时间。

而当下,他要做的,就是收束皇权。

可是目前,这权利,可是不好收啊。刘旭虽然不掌权,但是他的影响,实在巨大,天下有多少带兵的将领,会听从刘旭的命令,这个谁也说不定。毕竟,刘旭南征北战,他带过的兵马,实在太多了。

将门是如此,那文官呢?文官体系,很多是出自寒门,但是寒门却有出自学院,李二对学院的控制是不错,但是李承乾,他如今,对于学院的控制,实在是少的很,刘旭如今坐镇学院,又有姚思廉这些老一辈的大儒,李承乾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对学院下手。

其实这些都还好,寒门的人,参与重大决策的,还是少,而阻止这些的,不是他李承乾,而是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在李二当朝后期,就已经是一人傲居首宰,这么多年下来,他的控制,更是周密了,若说他没有意识到李承乾要收束权利,李承乾是绝对不信的。

这其实,又是一场战斗,外甥与舅舅的战斗,因为李承乾要将长孙无忌的权利削弱了。他本来不这么着急的,长孙无忌的身体,也并不如何好,李承乾想要等着他去追寻李二的脚步,但是这家伙的生命力,好像顽强得厉害,他那一口气吊着,却是一直吊着,而且,这两年,长孙无忌的身体,好像还好了一些。

这样的情况,李承乾就不太喜欢看见了,他有好多次,都想直接让长孙无忌回家养老了,但是这样做,未免寒了大臣的心,也怕引起其他朝臣的反弹,毕竟,这样一做,那实在是太明显了。

他正在想着如何对付这些朝臣的时候,他就收到了一封密函,锦衣卫无孔不入,各位王爷的情况,他一直是了如指掌。尤其是他的大儿子李象。

李象自从去了封地之后,改变了不少,他一直乖乖听话,但是,李承乾却知道,他私底下,结交的人,实在不少,各位王爷,还有将军!

李厥来看李承乾的时候,李承乾已经躺在床上,他连着五天没有上朝,他就是想看看,这看似平静的大唐,到底有多少暗流,在其下波涛汹涌。

孙思邈每次进出皇宫的神色,都是紧皱着眉头,孙思邈没有作假,李承乾的身体,的确不是怎么好,他遗传了来自李二和长孙的气疾,呼吸粗重得厉害,听说,现在,就已经开始耳边放血。

这种状况,大唐的朝臣实在太熟悉,李二当时病重的时候,就是如此。

所以,议论纷纷,朝野震动。

“圣体欠安,今日休朝一日.....”

内侍长长的宣告,让整个朝堂都你看我我看你的忧心忡忡,长孙无忌坐在当朝首位,闭合着眼睛,李义府踟蹰了许久,才缓慢迈步上去,行了一礼。

“陛下龙体欠安,可是诸事繁杂,边疆军备的补给休整,各地修路的拨款,还有,海路,内河,这些事情,都等着陛下决断,长孙司空,您为当朝首辅,您觉得,该如何是好啊?是否我等请愿,将太子之位决定下来,然后,也好让太子监国?”

长孙无忌还是闭着眼睛,沉默了半响,几乎是李义府,以为长孙无忌已经睡着了的时候,长孙无忌,才睁开了眼睛,他捶了捶自己有些酸痛的双腿,颤悠悠的站起来,笑了一下。

“李中书决定即可,老夫如今也是整日昏沉,正准备等陛下圣体好转,便向陛下提交辞呈,老夫历经三朝,年岁已经实在大得很了,若非先帝所托之事,还未圆满,老夫早就褪下了这一身官衣,学安逸王刘旭一样,逍遥度日了。”

李义府愕然,他看形势的眼光,可是不差,皇帝与长孙无忌一直暗暗较劲,怎么听长孙无忌这态度,是要先打退堂鼓不成?是因为看见皇帝病重,选择蛰伏?毕竟,这样的情况之下,皇帝肯定是要准备剪除一些势力的,长孙无忌这是以退为进?

李义府实在是想不通透,自己去找皇帝?那是不成的,他就算是要站队,也不会如此站的明显,逼迫皇帝选太子的事情,他自然不会亲自动手,他如今要做的,是推一个人出去。既然长孙无忌要暂退,那选择谁呢?

李义府还在思考,朝堂里的其他大臣,看见李义府如此了,也都上前朝着长孙无忌请愿,这里面有私心的,也有为国家着想的,李义府一个一个的查看,他需要好好的分析一下。

然后,他又看向了狄仁杰。

这个新进朝堂的聪明人。

狄仁杰的背景,实在强大,不仅是刘旭的弟子,书院的学生,而且,他是上官婉儿的丈夫,是上官仪的女婿。这样的人,只要是个聪明人,就不会无视他,他虽然只是一个大理寺丞,但是他要进官,只需要一句话的事情。

还有几个人,李义府觉得也不能小觑,魏征第二的马周,这家伙真的与魏征太像了,他进谏起来,那是不怕死一样,他做起事情来,也根本不怕得罪任何勋贵,听说,他连刘旭家里的封地都查过,最后,生生将多余的封地,收回了国家。

这人虽然是茅坑里的臭石头,但是他确实得皇帝的信任。

当然,还有一个人,那就是张柬之,这人同样是书院的学生,他与狄仁杰是好友,张柬之办事,果断,有勇有谋,但是他不会为人,这个固执家伙,若非狄仁杰照顾着,书院后台撑着,他绝对不会到户部侍郎的位置。但是他偏偏就做了户部侍郎。朝堂的六部,吏部,兵部之外,那就是户部了,这人说实话,他的话语权利,也重要得很。

他将文官们分析了一遍之后,就转到了将门。

长孙冲,独孤谋,程处默,秦怀玉,尉迟宝林。

这些个人,又会是什么想法?

他们这些人,当时是站队皇帝那边的,这次若是皇帝真的病重,这些肯定就是辅国的重臣。

当然,还有一个人,刘旭!

这个看似游走在大唐官场之外的人物,但是整个大唐,谁也不能忽视他!他是一个传奇的人物!无论是谁,想要动乱大唐,都需要问一问这个安逸王吧?

李义府又笑了,自己数了那么大一圈,发现大唐的朝堂啊,还是深如深渊啊,谁也探不到底部,他不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所以,他又退入了人群。

这些人被长孙无忌婉拒之后,他们已经在讨论,该如何上书皇帝,请皇帝主持了。李义府笑得更开心,他觉得长孙无忌实在是高,这些时候,就该好好的躲在自己的窝里,天降雷霆,这样才不会被砸到。

李义府分析的很有道理,是因为他是聪明人,他精于算计,更会审时度势。

但是有些人,却往往会被表现冲昏了头脑。、

比如李象。

他此时就着急的很。

他在李元嘉面前,已经转了好久了,非常的急躁。

“父皇将我贬谪封地,却迟迟未定太子之位,可是,我听说,李厥这个家伙,经常随着沐兰姐姐出入安逸王府!这就表明,刘旭那个混蛋,虽然表面是不参与朝政,却是在暗地里操纵咱们大唐!皇爷爷当年实在是太糊涂了,他怎么能想不到,一个人哪里会不喜欢权利?放着天下至尊不做,却做一个安逸王?傻子会信?你没听说吗,皇爷爷驾崩的时候,这人居心叵测,带着皇爷爷站在朱雀大街,如同疯子一样大笑,父皇都跪下了,他却还站着,他不是居心叵测,是什么?

父皇也是病糊涂了,这么多年,他怎么还不去削弱了刘旭的权利!我大唐的命脉武器,一直掌握在刘旭的手里,他怎么能不收回呢?

这人必定是想学那曹操,只要父皇病重,他就挟天子以令诸侯!到那时候,我大唐就完了啊!

不行,我一定要进京。您可会支持于我?”

李象定定的看着李元嘉。

李元嘉也在看他,他自然知道,李象这些话,不过是一个借口。刘旭若要谋反,早就谋反了,还需要等到现在?太宗死的时候,他若是直接去了南海,谁都阻拦不住他。大唐如今军方的力量,好多都是他的旧部,李绩和侯君集,表面上看似比刘旭厉害,但是实际上了?

李元嘉不傻,李象所谓的忌惮刘旭,确实是真,但是若是说要除去刘旭,那绝对不可能。李象只不过是想进长安,再次拿回他的太子之位。

所以,李元嘉矛盾了许久之后,才叹了口气。

“你可以进京,但是,你该去拜访一下安逸王。”

李象楞了一下,李元嘉笑笑。

“你若想拿回太子之位,就得这位点头了。除非,你有把握,控制长安周围的一切军卫,你要知道,当年晋王李治,几乎成功,但是就是因为刘旭,功败垂成。你失去太子之位,虽然里面有刘旭的原因,但是,成大事者,能屈能伸。你就算要出这口气,也要等到你掌握的大权。在这之前,无论是谁,要动长安,都得过这位安逸王啊。”

李象沉默了许久,才默默的点头,他又转了下闹到。

“刘以陌如今还在长安,她未曾许配任何一人,你觉得,我若上门提亲,说是为父皇冲喜,去除病灾,你觉得,安逸王,会同意不?”

李元嘉愣住,他还真没考虑到这一点,思索了许久,皱着眉头。

“你可以先去长安散布这消息,为皇帝祈福,朝堂里面的大臣,肯定是赞成的,有了他们的支持,而且,你以前与那刘以陌,毕竟是旧交,此事,应该能成,你若是娶了刘以陌,那.....”

第126章 上岸第229章 路的选择第311章第254章 公爷回家第45章 云嫣的幸福第148章 平静第7章 来“土匪”了第283章第7章 来“土匪”了第70章 战后第177章 被教训的李二第215章 长孙冲的苦涩第241章 青竹的直言第103章 罪恶第39章 大工程第130章 虬髯客的意外第280章 小武要回来了第111章 交换第162章 有子万事足第153章 天池第182章 阳谋第268章 小马驹第144章 ;李泰的选择第173章 到底隐藏了啥?第67章 突如其来的的攻击第24章 刘旭送礼第298章第261章 贞观字典?第172章 喝醉的魏征第125章 大海中的迷失第157章 生子第112章 出发第99章 仙人台第75章 遗留的祸害第220章 积压的情绪第73章 李泰的防备第166章 心如死灰的权万纪第86章 和解第278章 死于安乐?第115章 传说中的人物第53章 好东西第19章 李二的借题发挥第218章第156章 就自己是傻子第172章 喝醉的魏征第186章 长孙的自豪第207章 长孙无忌的叹息第75章 遗留的祸害第188章 跳仙台第294章第301章第136章 长广公主第200章 计将安出?第196章 长安风云4第230章第12章 宫里的小算计第88章 热情的魏婶婶第253章 李承乾的烦恼第226章 高阳的剪刀手第98章 我下不去杀手的,只有两个第315章第187章 李二的反应第301章第209章 决策第64章 定襄第300章第54章 李家兄弟的变态亲情第23章 长孙无忌的评价第79章 贿赂第276章第69章 好战术不敌好运气第137章 考虑第251章 选人的标准第124章 意外第34章 老魏夫妇的谈话第116章 又是传说的第101章 冯盎的打算第317章第295章第175章 老程灌输的仕途法则第173章 到底隐藏了啥?第256章 男人的和解方式第17章 看病第154章 都你娘的是骗子!第116章 又是传说的第266章 八字不合吧?第232章 间人皇女第71章 萧美娘第141章 冯盎的无奈第19章 李二的借题发挥第6章 出名了第71章 萧美娘第9章 人生不过一场醉第90章 骂人第299章第232章 间人皇女第223章 长孙无忌的疲惫第74章 内心的挣扎(节日快乐,求收藏第28章 退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