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古城楼兰

焉耆国王龙突骑支经营焉耆数十年,积攒了大量的财宝,全都便宜了远征军。

梁王拿出了部分财宝,奖励了远征军的官兵,留下部分财宝给地方上使用,其余的都装车带走。

第三天早上,远征军留下了一名中级军官和100名士兵留守焉耆,大军继续前进。

苏定方对于只留下这么少的人,有些担心,他说道:“殿下,留下这么少的人,他们能够控制焉耆的局势吗?”

梁王笑道:“你放心吧,焉耆的主力都被咱们带走了,其他的焉耆人不会冒险反抗的,我敢断定,焉耆人一定会拼命保护咱们留下的人马,防备咱们进行报复的。”

果然,焉耆人非常配合唐军留守人员的工作,并且对他们严加保护。

就这样,远征军为大唐打下了焉耆,不仅军队基本上没有损失,还增添了一支生力军,获得了大批的给养和钱财。

提起罗布泊,大家的印象中一定是黄沙漫漫,杳无人烟。现在的罗布泊.的确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c。罗布泊,天空中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

可是,从前的罗布泊不是沙漠。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却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罗布泊盆地中河流如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疏勒河等汇集于此,曾经形成了巨大的湖泊。此后湖水减少,楼兰城成为废墟。1921年后塔里木河东流,湖水又有增加,1942年测量时湖水面积达3,000平方公里。1962年湖水减少到660平方公里。

1970年以后干涸,主要原因是因为塔里木河两岸人口突然增多,不断向塔里木河要水,使其长度急剧萎缩至不足1000公里,使300多公里的河道干涸,导致罗布泊最终干涸!

远征军行进的路线,就是大名鼎鼎的罗布泊。

沿着塔里木河前行,经常映入眼帘的就是号称生命之树的胡杨。放眼望去,塔里木河两岸的胡杨林似一道绿色的长城。

胡杨,坚忍挺拔,号称“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到后千年不腐。”维吾尔语称做“托克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胡杨林是牲畜天然的庇护所和栖息地,马、鹿、野骆驼、鹅喉羚、鹭鸶等百余种野生动物在林中繁衍生息,林中还伴着甘草、骆驼刺等多种沙生植物,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特殊的生态体系,营造了一个个绿洲。

站在高大的胡杨树面前,李愔感慨胡杨顽强的生命力,感到人生短暂,生命的脆弱。他慨然长叹一声。

采纱见到王爷这种姿态,就十分兴奋,急忙取出纸笔准备记录。

原来,李愔这是要作诗了。

苏定方和阿史那晴都听说梁王殿下六步成诗,比天下闻名的曹子建还要厉害,都很好奇,看看他能够做出什么样的诗来。

李愔低头沉思,向前踱步。

阿史那晴心中数着:“一步、两步……六步!”

果然,李愔抬起头来,朗声吟道:

“炎炎荒漠一绿州,笑傲风沙情自悠,蔽日黄龙无所惧,苍桑染尽度春秋。

大漠之中一绿洲,风沙凛冽几时休?黄龙蔽日阴霾永,历尽沧桑气节留。

风尘仆仆在天涯,无雨顽生茁壮丫。根定身坚亲万壁,豪情拥雪战狂沙。

翩翩起舞屹苍穹默默无言绿意丰。松柏质刚也逊色,英魂气豪贯长虹。

……”

苏定方心中暗暗赞叹:“梁王才思敏捷,果然不虚!”

阿史那晴早被感动得眼角湿润,去掏手帕了。此刻,梁王李愔在她的眼里,就是天下最出色的男人,就是她的最爱。

程处默默默地欣赏着。尉迟宝琪和杨康文化不高,反正听不出什么味道,觉得梁王挺厉害的。

只有杜荷看不惯李愔的臭显摆,一个劲儿撇嘴。

这天,前面传来了一个消息,发现了楼兰国的城池,但是里面早已空无一人了。

李愔从资料上得知,楼兰国是因为塔里木河改道,没有水变得干涸,才放弃城池的。可是,现在看来,这里水草丰美,完全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心中一沉,急忙下令,任何人不准进入楼兰城里。

不久,他就来到了楼兰国城池的附近。

根据历史记载,楼兰古国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小国,位于罗布泊西部,处于西域的枢纽,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楼兰古国在公元前176年前建国,到公元630年却突然神秘消失,共有800多年的历史。王国的范围东起古阳关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尔金山,北至哈密。城池面积达到12平方公里,人口4万多,是西域的一个强国。

按照这个记载,楼兰国是几年前刚刚消失的。

果然,远远看去,楼兰国的城池高大,许多建筑还保持完好,却是空无一人。

李愔分析到,楼兰国既然不是因为环境变化的原因被放弃的,那么就可能是因为战争的原因。可是没有听说,也没有记载,在630 年前后在这里发生过战争,那就是因为别的原因——瘟疫!

李愔认为,楼兰国可能是因为发生了鼠疫等瘟疫,人口大量减少,城池无法居住才被楼兰人放弃的。这也是他不准军队入城的原因。

大军越过楼兰城继续前进。

罗布泊的边缘,就是一片大漠。

站在罗布泊边缘,会让人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住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大军就像一条长龙,开进了一望无际的大漠之中。

进入大漠8天了,大军的饮水发生了问题。

苏定方和几位大将深色忧虑地来见梁王。苏定方忧心忡忡地说道:“殿下,现在全军的饮水只能够支撑两天了,可是,向导预计还要5天才能够走出大漠,您看怎么办?”

第一把六十二章 截杀第三百二十五章 武器的差距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掏心战术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太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幸亏是自己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梁王的手段第一百五十九章 王子们求亲第三百三十八章 作死就成全第五百二十二章 奇异的天象第四十一章 雷人第三百七十七章 态度第五十九章 恐怖暴利第三百七十四章 天火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朕要为国献身第二百八十七章 绝杀一第四十七章 科研所第五十三章 霍府第三百四十四章 武瞾的威力第五百一十九章 断指第二百三十七章 薛仁贵第六十七章 忠厚的太子第一百五十九章 王子们求亲第九十章 朝堂混战第九十一章 封赏第四百九十二章 猛将争功 (续)第一百零二章 战争阴云第九十章 朝堂混战第二百三十五章 毒瘤第二百八十九章 绝杀三第四百六十三章 火炮的秘密第一百章 幸福的旅途第四百二十章 超级使团第一百六十九章 洗脑会议第三百七十二章 天外飞仙一第四百八十七章 关键性的一战(续)第四百三十章 倭奴人的阴谋第四百八十五章 洛阳兵变第九十一章 封赏第四百九十一章 猛将争功第二十三章 西海宝珠第二百零七章 你像我爹第三百三十五章 风暴第五百零八章 舞林交锋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媳妇妹妹第二百八十八章 绝杀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紧急淘宝第三百六十七章 回到长安第一百四十三章 奔袭行动第三百四十二章 秦淮河第一百九十二章 远征军四第一百一十四章 第一幕第三百四十九章 逆转第三百零九章 江山社稷的福气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军和海军研究所第四百九十七章 三眼火铳第四百九十四章 英雄纪念碑第四百五十一章 身负重任的王子第四百八十七章 关键性的一战(续)第四百五十五章 各方反应第一百八十章 新武器初战第四十二章 孔颖达第四百四十三章 军功制度改革第一百二十四章 李世民耍赖第八十五章 路见美女拔刀相助第六十六章 丰收时刻第四百九十八章 阿拉伯内乱第一百五十八章 又是那个三害第五百二十九章 和平来临第九十四章 铁勒部第二百一十章 牛叉特权第四百四十四章 祁连山第四百六十章 蒸汽机与铁路第三百五十一章 突变第一百二十八章 是朕的好儿子第五百三十七章 乱象第三百四十一章 神仙也怕忽悠第五百零六章 广州大世界第四百三十九章 吐蕃备战第一百二十三章 家宴第五百零一章 出售军火第四十六章 少年太子党第四章 长安三害第五十四章 国债第三百八十一章 争吵第三十一章 风暴前夕二第五十章 车展第二百三十四章 比你想的要严重第一百零八章 大唐的难题第一百零一章 密码通信第五百三十章第一百零五章 联络第三百六十一章 下毒第一百三十三章 走自己的路第四百九十九章 电力和自行车第四十九章 四轮马车第六十六章 丰收时刻第四百八十一章 展开第九十九章 激战第五百二十二章 奇异的天象第五百三十六章 闭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