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烈火焚城

最近身体一直不好,更新和质量都不正常,很抱歉。

王玄策曾经在历史上创造了“一人灭一国的战绩”。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时任右率府长史的王玄策受唐太宗之命,前往印度访问与唐朝有友好关系的印度玛卡达国的国王西拉迪提亚。

王玄策好不容易来到印度后,却发现西拉迪提亚王已死,王位被印度大臣阿尔裘那所篡夺。同时,不光是玛卡达国,当时全印度几乎均陷入战乱之中。王玄策等大唐使者一行人还受到阿尔裘那派兵袭击,身陷牢狱之中。幸好后来王玄策安然脱困,逃离玛卡达。

王玄策没有就这样逃回大唐,而是策马自印度大陆北上,渡过甘地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马拉雅山脉为目标,一路来到尼泊尔王国。

在此他与尼泊尔的阿姆修瓦尔曼王谈判,王玄策就以迎娶唐太宗养女文成公主而与唐朝具有友好关系的吐蕃(即今西藏)的王中之王的名义,向尼泊尔的阿姆修瓦尔曼王借兵。借用七千尼泊尔骑兵,再度带兵回到玛卡达国向篡夺者阿尔裘那挑战。

在激战之后,王玄策终于获得胜利。于甘地斯河畔的决战中,包含象部队在内的阿尔裘那军战死三千,而被追落至水中溺毙的则有一万之数,被俘虏者至少一万一千人,大大地惨败。据推断,其总兵力至少有三万,王玄策以少数之兵获得大胜,而且还是在异国、并以异国之兵得胜,实属不易。

王玄策在俘虏阿尔裘那、恢复玛卡达国的和平之后,就率领尼泊尔军回到其母国。当然,这时也救出其他留在牢狱中的部下,在俘虏提拉布阵提王阿尔裘那后,于648年将之献予唐太宗,回到大唐。

李世民因为王玄策的功绩,给他连升两级,提拔为朝散大夫。

今年年初,29岁的王玄策正在融州(柳州)黄水县担任县令,接到了太子李愔的旨意,前往征讨林邑国的远征军司令部,觐见了太子殿下。

王玄策不知道为什么,太子殿下会注意到他一个小小的县令,莫名其妙地就来到了外交部报到。这次,他被派往新罗和百济。

新罗和百济常年受到高句丽的威胁,对于征讨高句丽自然是支持的。他们唯一担心的是唐朝打不下来高句丽,担心会受到高句丽的报复。

王玄策很灵活,他与新罗王和百济王约定,等唐军打过了鸭绿江,他们再起兵策应。

飞虎军夺回高句丽京观遗骸的行动,坚定了新罗王和百济王的信心,他们开始备战,等候唐军的消息。

高句丽最近10年发展迅速,国力强大,主要是因为出了一个强势人物,他就是宰相泉盖苏文。泉盖苏文是皇族子弟,皇室暗弱,高句丽的实权掌握在泉盖苏文的手中。他在高句丽的地位相当于诸葛亮在蜀国的地位。

在攻打扶余的时候,泉盖苏文就已经做好了对大唐可能干预的准备,他有信心战胜大唐的进攻。

东北和朝鲜半岛,地形复杂,从军事上来讲,作战的气候条件分为冰冻和化冻两种。在化冻时期,江河湖汊纵横,对于古代缺乏渡河工具的军队的行动十分不利。

相比较而言,冰冻时期作战比较有利。可是严寒气候又是一个极大的障碍,气候经常会出现零下20度甚至40度的情况。

泉盖苏文对付唐军的办法,主要就是避免野战,利用坚城消耗唐军的实力。他们的办法是,利用东北地区丰富的木材资源,修筑高大的城堡。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城堡外墙上泼水,结成坚固光滑的冰面,唐军很难攻破这样的堡垒。

在这种情况下,进攻者在野外攻坚,不仅仅要面对坚固的堡垒,还要面对严寒的打击。

隋朝和唐朝初年对高句丽的战争,基本上都是这样失败的。

11月27日,23万唐军和6万扶余军队越过了辽河冰面,攻入了高句丽,战争正式开始了。

12月1日,辽城(本溪)城。

李世民站在城西的一个山坡上,在李靖等人的陪同下观察辽城的情况。

李靖向他汇报到:“皇上,辽城里面大约有人口4万,高句丽守军2万,我军已经将该城四面包围了,由薛仁贵负责指挥,攻城的准备已经完成了,随时可以开始进攻。

李世民说道:“开始吧。”

李靖发出了命令,传令兵立即吹响了号角。薛仁贵听到了号声,挥动令旗,指挥部队发动了进攻。

高句丽人对于唐军也是有研究的,他们知道唐军的弓弩厉害,为了防备唐军的弓弩,他们在城墙上加盖了木围子,上面带着顶盖,可以有效地防止唐军用抛射攻击。

木围子十分坚固,上面留着射击孔和枪刺口,唐军使用云梯攻城,要从木围子顶部越过,他们的身体就会暴露在守军的刀枪和弓弩下。以前的进攻者吃尽了苦头。

高句丽的官兵们做好了准备,等着与唐军厮杀。

唐军的进攻部队上来了,唐军以班为单位,在前面是三人操作的木盾,掩护着全班的士兵。

眼看着唐军一步步逼近,高句丽的弓弩手却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唐军接近。

唐军到了距离城墙50米的时候,不再前进。他们将木盾连接起来,城墙上的高句丽人看不到后面的唐军的动作。不久,木盾闪开了一道缝隙,里面伸出来了粗大的床弩箭杆。

但是唐军仍然不进攻,在木盾的掩护下,一架架抛石机也推进到了城墙附近。

高句丽人也有床弩和抛石机,但是数量不多,给唐军造成的损失并不太大。

终于,唐军开始攻击了。

唐军的抛石机,抛射出来的不是石弹,而是一个个瓦罐,瓦罐上带着一条着火的布条。

高句丽人知道这是火攻,他们并不太畏惧。当时的油料就是菜籽油,一来产量少,二来火势不大。高句丽人在城墙上架着大锅,一来可以用开水浇敌,二来可以用来灭火。

凡是唐军可能使用的战术,高句丽人都有充分的准备。

可是当瓦罐落下的时候,出乎高句丽人的意料,火势竟然出奇的凶猛。高句丽人试着用锅里的开水灭火,却发现根本不管用。

随着大批的瓦罐落下,城头已经是一片火海了,高句丽人一片混乱。

第四百三十四章 危险逼近第十一章 被弹劾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接掌飞虎军第二百六十三章 作死升级第二百五十二章 江山为本第四十七章 科研所第九十九章 激战第四百七十七章 策反第四百四十九章 望乡第五百四十五章 风眼第二十九章 太子来访第一百九十五章 夜袭博格达沁第二百九十九章 象兵部队第二百一十七章 妖孽级狐狸精第三百三十二章 生死攸关的战争第三百零三章 烈火焚城第四十二章 孔颖达第十九章 狼图腾的传说第四百三十五章 刺杀第三百四十章 医仙孙思邈第八十五章 路见美女拔刀相助第一百二十五章 媳妇妹妹第二百七十二章 造反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李世民耍赖第一百七十二章 狗头金第三百九十三章 兵变第一百七十一章 突利王庭开发第三百三十九章 长孙无忌的选择第四百八十章 序幕拉开了第三百八十二章 摊牌第四十四章 挑战第五百一十九章 断指第七十五章 出行第五百二十四章 杨妃娘娘的心愿第三百零一章 十万京观第四百零四章 开怀时刻第四百四十章 薛仁贵和高仙芝第三百一十四章 敲竹杠第三百四十二章 秦淮河第一百零九章 情况突变第五百零六章 广州大世界第五百一十二章 李旦泡妞一第二十七章 丝袜风波第五百一十四章 探究第一百九十九章 掏心战术第五百三十五章 安排第二百六十四章 长孙氏的感动第五百四十四章 推手第五百三十二章 太子第二百八十三章 梁王死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营救赵大山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战爆发第一百五十七章 阿史那晴第一百一十七章 高潮第四百七十八章 承晖殿第三百零九章 江山社稷的福气第七十九章 唐家庄第一百六十七章 草原宣抚使第五百三十二章 太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展开第一百四十三章 奔袭行动第三百五十九章 圈套第二百五十六章 其中有鬼第二百四十四章 送行第四百零一章 疯狂的李世民第五十五章 工业城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心所向第五百三十九章 暗流涌动第四十八章 名片第四百九十七章 三眼火铳第三百八十五章 变天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家宴第五十章 车展第三百二十六章 突围第八章 苦命鸳鸯,第五百四十七章 无奈第六十六章 丰收时刻第九十二章 太子挨批第三百三十一章 正名行动第二十八章 父子密谈第二百章 大功告成第四十四章 挑战第三百二十章 女奴隶第三百四十五章 指路第一章 悲催的穿越第三百四十八章 复杂的局面第三百二十三章 疯狂第四百四十章 薛仁贵和高仙芝第一百八十四章 惊艳长安的婚礼第一百五十九章 王子们求亲第三百六十四章 污浊的朝堂第二百零九章 傻子才去呢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时机第二百三十三章 云州来客第一百一十八章 都看好了女婿第三百三十三章 搅屎棍第三百七十七章 态度第一百三十四章 带皮没毛的猪肉第二百六十八章 浅削第一百四十二章 猖獗的匪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