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各方反应

李愔的那封信不是写给李世民的,而是写给魏征的。

因为这件事情涉及到废太子李承乾,伤害了李世民的感情,李世民会暴怒是正常的。

在这种时刻,就需要有头脑冷静的人,来劝解提醒李世民,不要采取过激的行为。

太极殿,李世民的书房,

李世民真的愤怒了。这些人实在是往死里逼李成乾,这件事,触动了李世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李世民大帝怒火攻心,要杀人了。

刚才在早朝上,李世民下令把御史赵万年和礼部侍郎阎立德(阎立本的哥哥)关进了大牢。对于李世民的做法,大家敢怒不敢言,可是心里有些不服气。

看到李世民发飙了,没有人敢吭气了。

李世民听到魏征求见,知道他又是来劝谏的。他气愤地说道:“不见,今天我谁也不想见。”

中书侍郎岑文本,作为李世民的秘书长,他从来不劝谏李世民,而是按照李世民的指示办事。所以,这个谁不包括他在内。

李世民对他说道:“这些混帐的家伙,一天到晚不干正事儿,就盯着在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上做文章,简直是该死。”

岑文本收说道:“皇上,您做的对。的确有不少人,不真心任事。一直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因为自己一点龌龊的私欲,就拼命在那里搬弄是非。

不过,臣发现了一个问题,臣看了弹劾这件事的人的名单,他们大部分都是门阀氏族或者与他们有关的人。

臣也是士族大家出身,但是臣不赞成他们的作法。可是,臣了解他们的心态,仅仅靠着高压手段是不能让他们心服的。

他们后面还站着不少人,有着不小的影响力。臣建议还是要采取一些措施,跟他们摆事实讲道理,以教育其他不明真相的人。”

李世民现在也开始冷静了下来,他也认为这件事不是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他想了想说道:“叫魏征进来吧。”

魏征为人耿直,却不是不通人情世故,他知道李世民现在正在火头上,因此就不指责李世民的冲动。

他给李世民分析了他对这件事的看法,基本上和岑文本差不多。他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赵万年和阎立德依旧关押。由李世民下一道诏书,让大臣们谈论朝廷这几年施政的得失,言者无罪,但是不准搞人身攻击。

唐朝正在走向辉煌,内部出现不同的声音,也是正常的。对朝廷的改革,李愔他认为应该采取宽和的态度,不采用激进的方法。尽可能的缓和唐朝内部的矛盾。

他在给魏徵信中提到,在这件事情上要进行引导,避免出现人身攻击的情况。朝廷内部有不同的声音,要给他们找个出口,让他们讲出来。摆事实讲道理,尽可能说服他们。

即使这些人为了维护他们自己的利益,仍然会不满意。但是,也可以通过这件事情教育更广大的人民群众。

这次就明明白白的把朝廷的改革方向,公布于众。

对于门阀氏族也要给于他们出路,尽可能的减少社会内部的矛盾。

李世民现在情绪稳定下来了。他觉得岑文本和魏征说的有道理。于是他笑笑说道:“岑文本和阎立德都放了吧。”

随后他下了一道诏书,让所有的大臣对于这些年来朝廷施政的得与失进行评论。有意见和要求都可以提,把问题都摆在明面上来,言者无罪。但是不得搞人身攻击。

释放了赵万年和阎立德,恢复了他们的官职这种做法,表明了李世民的态度。对于他在诏书中提出的言者无罪的态度,大家表示赞赏,于是那些反对派纷纷提出了他们的意见。

李世民等人当人看了这些人的奏章,对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归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于朝廷停止土地买卖不满。

二、是对科举制度的改革有意见。

三、对于提高工商业从业者的地位有意见。

随后,朝廷公布了这三个问题,决定五天后,对此展开辩论。

东宫。

这天,李凝儿儿正跟采砂和海棠三个人一起闲聊,杨康进来了。他说道:“王爷来信了。”

太子妃们非常高兴,都围了上来。杨康说道:“这封信是专门写给五夫人的(李凝儿,论年龄她排第五)。”

李凝儿十分兴奋地接过了信,姐妹们都十分羡慕她。

李凝儿是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李愔来信,叮嘱她整理一些相关的税务证据,以备不时之需。

看到信的末尾,她望着自己的眼巴巴的其他姐妹,笑道:“梁王哥哥向咱们大家问好呢。”说着,她把来信递给了海棠等人。

采纱等人凑上去一看,在信的末尾果然写着:“向我美丽的七位宝贝问好,都亲一个。”

闻讯赶来的契苾乌云等人,看了来信,心中都十分喜欢。

契苾乌云说道:“咱们正在为殿下担心呢,看来他已经对长安发生的事情有了准备。不过,凝儿妹妹,你现在已经有了七个月的身孕了,这件事情就不要亲自去办了吧?”

李凝儿摇头说道:“不行啊,事关重大,我必须亲自去办理。”

水仙公主说道:“让我陪着凝儿姐姐去吧。”

契苾乌云说道:“好,你陪着她去吧,不要让她累着了。”

李凝儿说道:“那就谢谢妹妹了。”

下午,李凝儿和水仙就来到了税务总局。她们先去见了税务总局长马周,跟他说了太子殿下的意思。

马周立刻派人协助她们办理相关业务。

魏征专门找了教育部长孔颖达,请他准备发言。作为科举制度改革的直接执行者,他最有发言权了。

李泰处于对李愔的嫉恨,散布了这些谣言,没想到引起了这样的轩然大波。他心里十分得意,授意文学院那些对科举改革不满的人,做好准备,在这件事情上加大攻击力度,力争推翻现行的教育改革成果,恢复原有的科举制度。

李恪十分郁闷,他想不到原来自己的亲信赵万年竟然会出面弹劾废太子李成乾,引起了这么大的风波,他觉得有点对不起李愔了。不过,他也是有些无奈,自从他被贬斥后,他和赵万年基本上没有来往了。

这天下午,太极殿。

辩论会开始了。

第二百零三章 海外情报局第一百零九章 情况突变第八十一章 来自草原的信号第四百六十二章 女飞贼第四十六章 少年太子党第二百六十三章 作死升级第四百零六章 正能量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唐国土第七十章 岑文本的主意第二百九十八章 移风易俗第二十五章 黄金第三百四十四章 武瞾的威力第一百八十三章 阅兵式 二第九章 嚣张的夷男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命第四十六章 少年太子党第三百四十八章 复杂的局面第四百六十二章 女飞贼第四百零四章 开怀时刻第二百九十章 绝杀四第一百七十六章 争霸之路第四八百十八章 三等国民论第一百二十一章 幸亏是自己人第五十三章 霍府第一百六十六章 铁血唐军第九十一章 封赏第四百四十五章 突袭鹰嘴关第五百二十五章 道歉第三百一十三章 装逼的代价第二百五十一章 意想不到的建议第十九章 狼图腾的传说第一百七十四章 惊天噩耗第五百三十九章 暗流涌动第三十一章 风暴前夕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真正的对抗第二百九十二章 举荐第十一章 被弹劾了第四百章 交锋第三百九十八章 掌控局势第一百一十章 序曲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没送出去的礼物第三百四十五章 指路第五百四十八章 玉虚洞第一百七十四章 惊天噩耗第三百七十一章 造势第三百四十二章 秦淮河第三百三十八章 作死就成全第二百八十一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三百三十九章 长孙无忌的选择第三十六章 朝堂争斗第三百九十四章 应变第八十八章 闷土豆第七十五章 出行第四百一十五章 朕要为国献身第五百二十四章 杨妃娘娘的心愿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唐忠贞之士第三百零七章 除夕夜第三百一十四章 敲竹杠第二百九十四章 人贩子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帝陛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走自己的路第五百四十九章 暴露第一百章 幸福的旅途第三百三十二章 生死攸关的战争第二百四十七章 鬼门关第一百八十二章 阅兵式 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惊艳长安的婚礼第三百一十章 霸气的王玄策第五百一十二章 李旦泡妞一第九十三章 炮弹上的糖衣第二百二十二章 听证会第四百六十六章 倭奴女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没送出去的礼物第三十五章 教坊交锋二第一把六十二章 截杀第四百一十章 哈里发第一百一十六章 展开第一章 悲催的穿越第一百零八章 大唐的难题第三百七十六章 怒火第一章 悲催的穿越第一百三十六章 没送出去的礼物第五十二章 明枪暗箭第四百二十六章 假想敌部队第三百零四章 豪华的唐军第九十八章 遇袭第一百三十九章 尉迟宝琪第四百八十章 序幕拉开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丹药第四百零一章 疯狂的李世民第二百零九章 傻子才去呢第四百零三章 新时代开端第三百九十四章 应变第一百九十章 远征军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兴奋的孔颖达第二百一十九章 最强大的敌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造势第一百九十六章 梁王的手段第十九章 狼图腾的传说第四百七十章 接踵而至